社会各界一直在呼吁给孩子一个轻松快乐的假期,但是,老师给学生布置的假期作业、家长给孩子安排的补习班和特长培训班有增无减,把孩子期盼已久的假期排得满满的,逼得孩子们叫苦不迭。专家们担忧,长此以往,厌学的孩子将会越来越多。让我们来看看外国的中小学生怎样过假期,也许对家长们会有所启发。──编者 德国:爱旅游,重安全 据统计,德国人平均每三天中就有一天休息,称得上是休假的世界冠军。学生的假期更多,一般来说,不算周末,德国学生每年享受的各类假日加起来约有150天。 旅游是德国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几乎成了全社会的爱好。德国大学生中利用假期到英国、美国等国家学习旅游的很多,但中小学生就没有那么幸运了。根据德国的法律,未成年人外出旅行必须有严密的监护措施,组织未成年者活动,组织者必须承担一切责任,包括相关保险,否则就属于虐待未成年人。由于组织工作繁杂,很少有机构和学校愿意自找麻烦。所以,德国中小学生假期只好待在家里,想旅游,只能由父母陪同。 (陈可) 美国:要么休闲,要么打工 和中国的春节假期类似,圣诞节前后美国家长会放假,因而亲子相处时间会很多。除了会和孩子一起打扫家庭卫生,布置圣诞树,美国家长会带孩子走亲访友,参加各种聚会,以培养孩子的社交意识。在美国家长看来,1~12岁的孩子可以少学些书本知识,但必须学会如何与人交往,如何分辨是非,而假期聚会正是难得的好机会。 圣诞夜,有条件的家庭会邀请无家可归者来家里一同过圣诞节,孩子也可以借此深刻理解什么叫分享。此外,去教堂也是圣诞节假期里必不可少的环节,有些孩子还会组成小的唱诗团,挨家挨户去敲门唱圣歌,以此来赚些零花钱。 圣诞节假期,美国的初中生和小学生基本没有作业。美国的高中分普通班和重点班,普通班学习比较轻松,假期老师很少布置作业,重点班的学生相对作业较多。假期里,美国学生一般不参加补习班,特长性质的俱乐部也很少有人参加。有些地方可能会组织冬令营,如农场冬令营、野外求生冬令营和冬泳冬令营等,但因为时间短,参加的人不是很多。不像暑假里,基本上所有的孩子都会参加童子军、夏令营这类的户外活动组织。 美国中小学的假期时间不长,但是大多数学生还是选择在假期来完成他们的义务服务工作。据统计,60%以上的美国12岁以上青少年参加过各种义务服务工作,如在当地的流浪者收留中心为无家可归的人做饭,或者油漆陈旧的建筑物等。有的学生喜欢远走中美洲国家做义工,更多的青少年愿意选择在家乡做义工。加州16岁的中学生汤姆就在当地一家医院参加义务服务。他有时在问讯台接听电话,有时帮助把手术后的病人推回病房,每周大约工作16个小时。(淑君) 澳大利亚:一家人去海边度假 澳大利亚的年底是夏季,中小学生有8周的轻松暑假,而大学生的暑假长达12周。 中小学生的家长一般会在假期带着孩子去海边度圣诞节和元旦。一家人开着车、带着帐篷来到海边,花很少的钱(每周大概50澳元)就能租下一间临时住宿的小屋。海岸线附近的公园里,还有免费提供的烧烤工具。条件稍微好点的家庭,可能会举家去印度尼西亚、泰国、斐济等地度假。少数条件非常好的家庭,父母会选择带着孩子去英国度假。 补习,是很多中国孩子假期中不得不做的事,但在澳大利亚,假期补习班很少见,只有快到高考时才会有少量的补习班。澳大利亚的家长都希望孩子好好享受一个休闲、轻松的假期。 澳大利亚的大学生虽然暑假比中小学生长一个月,但并不轻松。参加暑假课程或者打工是他们的常见选择。暑期课程被称为“summer school”,可以修学分;打工则需要自己去找工作,锻炼能力的同时,还能赚到一些钱。打工的地方一般是超市、快餐店、加油站等,大学里的学生会有时也会发布一些招工的信息。 在澳大利亚,年龄只要超过14岁零9个月就可以打工了,所以有些高二、高三的学生也在假期打工,锻炼自力更生的能力。因为付给他们的报酬比成人低,所以商家也非常乐意给他们一个锻炼的机会。 (武爽) 日本:陶冶情操,锻炼意志 即便升学竞争激烈,日本学生也会利用难得的假期亲近自然。东京附近的森林公园,每年暑假都有许多中小学生来这里游玩,用望远镜观察小鸟的活动。 日本中小学有各种由学生自发组织的俱乐部,包括网球、足球、羽毛球等体育类俱乐部,还有舞蹈、音乐等文艺类俱乐部,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有选择地参加。还有一些学生到海边和山间“合宿”,即在一周的时间里吃住在一起,共同参加一系列的活动。通过参加俱乐部活动和“合宿”,学生们的组织协调能力和集体合作精神都能得到锻炼。 日本一所高中的校长曾把人的素质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是“知识”,第二层是“情操”,第三层是“意志”。他认为没有好的情操和意志,仅有知识,学生很可能走上邪路,成为社会的废物;有了好的情操和意志,学生才能不断掌握知识,最终成为有用之才。所以,日本中小学生假期活动的目标偏重于陶冶学生的情操,锻炼学生的意志。 (林凡) 韩国:磨炼意志是假期主题 在韩国,小学生假期通常会由学校组织参加一些活动,离家旅游或野外爬山、游泳,以培养团队精神,通过吃苦锻炼“韧”的民族气质。活动费用通常由学校和学生家长各出一部分。在宗教发达地区,有时教会会出钱资助。 大学生的假期生活则要丰富得多。许多大学生在假期结伴去一些国内的旅游地,如济州岛、江源道等,主要是去游玩、爬山,冬季则选择一些滑雪胜地。通常这些地方没有专门针对大学生的优惠,宾馆也没有为大学生旅游提供的打折房间,学生们大多是几个人合起来租一间当地的民居,既便宜又方便。 大学生出游的费用基本靠自己打工赚得。他们可以去餐馆刷碗,给中小学生补习英文、中文,或替公司赠送免费试用的商品,还有的学生靠送报纸赚钱。(马根海) 马来西亚:走亲戚,参加“制服团体” 每年年底的总考试结束后,马来西亚的中小学生就迎来了7周左右的长假。和中国学生一样,马来西亚的学生也有假期作业要完成。 在马来西亚,长假期间的补习班非常少,主要看学校的校长是不是看重成绩,愿不愿意拨出经费,请大学生来为中小学生辅导课程。而马来西亚的家长更愿意让孩子在假期里尽情玩耍,因此很少有家长让孩子参加假期补习班或者特长班。 走亲戚和参加“制服团体”,是马来西亚中小学生度假的两种常见方式。 一到假期,很多孩子就会被送往亲戚家暂住,常常是大舅家住几天,二舅家住几天,一个假期下来,表兄弟、表姐妹之间的感情更融洽了。 参加“制服团体”是能够影响学生升学和就业的一种假期活动。“制服团体”包括童子军、少年警察、少年军等等。因为需要穿统一的制服,被统称为“制服团体”。男生和女生都能参加“制服团体”,并且都出于自愿。活动内容主要是学习诸如爬山、野外生存、急救等技能。“制服团体”在马来西亚是非常重要的组织,如果学生的学习成绩不是很好,可以通过完成“制服团体”规定的技能考试来给自己加分;如果学生在“制服团体”中表现优秀,中学毕业时很多大学都会抢着要。在马来西亚,参加“制服团体”的学生很多,但不是在短时间内就能完成所有考核,而是从升入初中开始,一直持续好几年,每个假期考核一到两项内容。因此,马来西亚学生的急救知识、自理能力、野外生存能力都比较强。(曲贺) 英国:只布置阅读作业 在英国,学生的假期很多,不仅有暑假、复活节假期和圣诞节假期,学期中间还有一周左右的短假和其他法定节假日。其中,圣诞节假期最热闹,相当于中国的寒假。 英国的宗教活动比较多,在圣诞节期间,孩子们除了跟父母一起去教堂做礼拜,学校还会组织学生排演耶稣诞生的话剧。 过节前后,购物是重头戏,经常能看到家长带着孩子们,高高兴兴地去逛街。一些大型购物商场都有游戏区,家长不用担心孩子没地方玩。 假期里,有条件的家庭还会带孩子一起去欧洲各国旅游。孩子们自己背上大大的旅行包,没上小学的孩子也拉个小拉杆箱。虽然包里没什么东西,但家长的态度很明确,从小培养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好习惯。 英国学校普遍重视阅读,因而会根据孩子的年龄布置一定量的阅读作业,要求学生对每本书撰写上千字的读书报告。补习班在英国不盛行,家长更不会强迫孩子去上补习班,只有学习特别困难,跟不上学校进度的学生,才会在寒假上补习班。请家庭教师价格昂贵,一般家庭很慎重,就算请,也多是讲授音乐、美术等艺术类课程。 (高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