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地理概念教学方法例谈

 QQDILI 2011-05-08

一、图示法

图示法是一种以图形、图像或图表为主要方式,揭示地理概念本质属性的一种方法。它能使抽象的地理概念趣味化、形象化、具体化,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保证教学内容由具体到抽象,由表象到概念的完成。图示法的核心是“图示”,这种“图示”在内容上要保证科学性和逻辑性,表现形式上应鲜明、动人,力求做到内容简要,头绪简明,表达简洁,一目了然。“图示法”的运用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联系图 这种图以简单的符号、线条、文字去勾勒,表示地理概念。例如,生长期、积温的概念。

生长期:日平均气温≥10℃,大多数农作物能活跃生长的持续期。积温:生长期内日平均气温累加起来,得到的温度总和,叫积温。

示意图 用生动直观的图形、图像配合简单的文字,把抽象的地理概念表现出来。教地理概念时,教师一方面要用好教材上现有的表示地理概念的示意图;另一方面,对教材中某些只有单一文字表述的地理概念,可以文变图,活化地理概念。如下两例:

太阳高度:太阳光线对于地平面的交角,叫做太阳高度角,简称太阳高度。

国土:指一个主权国家管辖下的领土、领海和领空。

漫画 漫画可看做是示意图的一种特殊形式,但它比示意图更形象、更鲜明、更富表现力。例如,天气的概念,可画漫画表示:

再如,含水层与隔水层的概念,可设计漫画进行教学:

可见,漫画用较夸张、有趣的方式表示地理概念,学生很感兴趣。但是漫画的应用有它的局限性,并不是很多地理概念都能以漫画表示。另外漫画的设计,一定要避免喧宾夺主,以“形象”掩盖地理概念的“内涵”。

二、比较法

比较法是地理概念教学中经常使用的一种基本方法。通过对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地理概念的比较,以区别其异同、性质、特点,达到深化概念特性和分清概念内涵的目的。比较法可分为类比和对比。

类比特别适用于相似或相近的概念。这类概念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学生容易混淆。通过类比的方法可掌握这些概念的共性,同时突出其个性特征,防治学生“张冠李戴”、概念混淆的弊病。地理教材中相似或相近的地理概念有许多。例如,天体与天体系统、天气与气候、地质作用与地质构造、生物群落与生态系统、国土与国土资源、国土整治与国土规划等等。如:

类别 天气 气候项目时间条件 短期的大气状态 多年平均的天气状况影响因素 气团、锋面等 太阳辐射、大气环

流、地面状况描述词 明日大风降温,晴 冬季温和多雨,夏举例 转多云、最高气温 季炎热干燥

5℃,最低气温-6℃两者的 天气是气候的基础,气候是天气的综合联系 与概括

对比特别适合于相反的地理概念。这类概念之间的关系是互相对立的,意义相反或接近相反。例如,气旋与反气旋、暖锋与冷锋、内力作用与外力作用、升降运动与水平运动、背斜与向斜、寒流与暖流、外流河与内流河、可再生资源与非可再生资源等等。教学这类概念的基本技巧是选取典型的“对比点”,列表比较,使这对相反的地理概念“个性”鲜明,“特征”突出。教师讲解时,一般先重点讲清其中的一个,另一个则引导学生通过对照比较,得出与此概念相反的属性和特点。例如,讲气旋与反气旋的概念时,在用好书上气旋与反气旋示意图的同时,可从气压、气流状况、风向、影响天气等“对比点”,对气旋和反气旋列表对比,能收到好的教学效果。

三、引趣法

1.提问设疑激趣。思维自疑问开始,学生有了“问题”就会产生求知欲。因此,在概念的教学中,应有意识地提出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问题。我们可以从学生熟悉的实际生活、周围环境中,从较易感知的地理事象、基本地理事实中,找到“激发点”,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这种设问的目的不在于要求学生立即回答,是为了激起学生的求知欲。例如,讲水循环的概念时,问学生:唐代大诗人李白诗曰:“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从水循环的科学观点来看是不对的,为什么?问题一提出,学生觉得惊奇有趣,急于知道问题的答案,自然对“水循环”产生浓厚的兴趣。

运用提问设疑的方法,要求教师明白哪些概念可设疑,哪些概念需设疑,保证“问题”与地理概念紧密相联。切忌见概念就提问,单纯追求“趣味性”。

2.直观语言激趣。运用生动而风趣的语言,使地理概念形象化。例如,我地一位老师教“光年”这个概念,语言生动形象,令人回味。他说,牛郎织女七夕相会的神话传说在民间流传很广,他们相会能相信吗?牛郎织女彼此之间的距离有多远?14×9.4605×10[12,]km。这么远的距离,他们打一个电报也要14年才能收到;或者说用光的速度闪电般前进,也要14年才能抵达对方的怀抱。由于天体之间的距离十分遥远,因此,就用光在一年里走过的距离(光年)为单位来计算。那么,牛郎织女之间距离就是14光年。这样引入概念,效果很佳。

3.地理故事激趣。学生大多是喜欢听故事的,尤其是初中学生。在地理概念教学中,紧密联系概念,有针对性地道出一两则小故事,占时不多,效果却很好。例如,讲“近日点和远日点”的概念时,可讲“小儿辩日”的故事;讲生态平衡的概念,可讲美国阿拉斯加州的“北极鹿自然保护区”,先是捕杀狼保护鹿,后又引进狼吃鹿的故事;讲“密度流”的概念,可讲二战期间,德军潜艇利用直布罗陀海峡的“密度流”,偷渡这个被英军控制的海峡进出地中海,袭击盟军的故事;讲“日界线”的概念时,可讲历史上麦哲伦和他的继承者环球航行,回到出发地时,发现日期丢了一天的故事,也可自编一个“弟弟年龄比哥哥大”或“一年过两次生日”的故事。

4.模型演示激趣。地理概念教学,运用模型演示配合讲解,对学生有很强的视觉刺激,最易形成概念的表象,进而形成地理概念。如讲“经线、纬线、经纬网”等概念时,可用经纬网模型辅助讲解;讲“褶皱”、“断层”等概念时,可用褶皱、断层模型演示。

四、练习巩固法

通过地理概念的教学活动,学生对概念的认识从感性发展到理性,从个别(具体事物)发展到一般(本质特征)。但概念的掌握还应包括从一般再回到个别(举例应用练习)中去的过程。教师应不失时机的组织学生,把已经学过的地理概念独立地运用于解答问题和应用练习,使学生学的概念在应用中加深理解和巩固,在应用中进一步“活化”,发生迁移,变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练习巩固法有四个要求。

一是练习的题型要多样。如填空、选择、问答、读图等。

二是练习的形式要灵活。如口答、笔练、分组竞赛、抢答等。

三是练习要有层次,要分层巩固。例如,讲天体系统的概念后,可设计下面有层次的巩固练习题:1.什么是天体系统?(识记)2.大熊座、仙后座等星座是天体系统吗?为什么?(理解)3.把地月系、银河系、总星系、河外星系、太阳系等天体系统按大小顺序正确排列。(运用)

四是要有发展,要在巩固的基础上探求发展。对地理概念从多侧面、多角度创设新情境,进行拓宽、加深。如学完恒星日与太阳日的概念后,提出探求发展的问题:假设地球自转的方向与现在相反,其他条件不变,那么,恒星日和太阳日哪个长?为什么?讲了地质作用、地质构造的概念后,运用下列练习来巩固和发展:1.地质作用、地质构造两者有何关联?2.下列名词属于地质构造的是:A.褶皱;B.断层;C.变质作用;D.岩浆活动。

练习巩固法一般是在学完概念后,及时运用多样的练习题加强训练。但有时在一课、一节或一章内容结束后,把已经学过的全部的地理概念,按照它们之间的关系和联系,编织成各种“概念链”、“概念网”,进而组成概念系统,形成学生完整的系统概念,这也是一种巩固深化概念的好方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