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让教育焕发生命的价值

 tuzididie 2011-05-10

让教育焕发生命的价值

——读《中小学生命教育论》有感

近年来,青少年自杀、他杀、自残现象不断发生,且有愈演愈烈之势。毕义星老师在《中小学生命教育论》一书中也列举了许多事例,这些事例似乎不足以反映学生的生命质量的真正状况,但它至少说明了目前学生生命现实中的某些问题,那就是学生生命的意义何在?我们关注学生生命质量了吗?

当学生面对各种生活问题时,就会自暴自弃,离家出走,甚至犯罪、轻生……他们的耐挫力是那样差,他们无法理解生命本身存在的意义,既不尊重他人的生命也不爱惜自己的生命。学生的种种行为也表明了当今教育出现了“空洞”,若我们的教育真正培养起学生懂得尊重自己、同情他人、理解生命的时候,弥漫在学生周围的挫折感和无助感或许不会这么深,自杀率就不会这么高。

考门夫人曾说:“人是点燃的灯,所以迟早会熄灭的。”人从一生下来到死去,这中间的过程,就叫幸福。生命是一个过程,自然会遇到许多艰辛、险阻、挫折、困顿,而这些和短暂的欢乐幸福一样,都是生命的一部分。我们在冷静地品味自己的境遇之后才明白,在生命的过程中并不仅仅只有鲜花与笑声,还有荆棘与泪水,我们并不甘心被命运打倒,我们要在烦恼之中关照烦恼,在痛苦之中觉悟痛苦,在悲哀之中超越悲哀,要在顿悟之中找到开启未来之门的钥匙,使人们生命的每一个流程和片断都保持着坚毅的心情、旷达的气度。我们所拥有的生命,原本就是一种承诺,对父母、对亲友、对社会、对自己。因此,我们在任何挫折与不幸面前,都没有任何权力草率地处置自己的生命。

作为学校教育工作,生命教育是现代教育不可遗漏的一环。作为教育工作者担当生命教育的重任,应该掌握一些关于生命安全、应急避险和逃生,自杀干预之类的常识,在认知、情感与技能方面多充实自己,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在进行教育时要愿意与学生分享自己对生命的情感与体会,透过种种经验的交流与人格的熏陶,学生才能充分地感受生命的活力与生命的喜悦;同时,教师要掌握“随机教学”的契机,不放过任何有生命教育的事例,在教育中引导学生尊重生命,敬畏生命。只有这样教育才能提升学生生命存在的意义,教育自身也才有生命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