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颜德馨运用温阳法经验

 tu8tu 2011-05-13
颜德馨运用温阳法经验

    阳虚证是中医临床常见证候之一,许多疑难疾病中后期均会不同程度地见到阳虚证。其主要表现可见:畏寒肢冷,面足虚浮,手足不温,大便溏薄,夜尿频多,口唇色淡,舌质淡胖,苔白润,脉沉微迟等。颜德馨教授为全国著名中医学家,在疑难病诊疗方面有许多独到经验,温阳法亦为其临床常用方法之一,现将其运用温阳法辨治疑难病的临床经验举述如下:松原市中医院推拿按摩科赵东奇

    温阳活血法治疗心血管疾病

    心居阳位,体阴而用阳,诸阳受气于胸中。故凡素体心气不足或心阳不振致胸阳不展,心阳衰弱,阳气失于斡旋,气血运行不畅,则胸痹心痛之症遂作,多见痛势彻背,神萎乏力,汗时自出,舌淡质紫,脉沉弱等,其实质多属阳虚阴凝,阳虚为本,阴凝为标。颜老在心血管疾病的临床治疗中,推崇张仲景“阳微阴弦”的观察,特别强调“有一分阳气,便有一分生机”的观点,认为温运阳气是治疗心血管疾病的重要法则,尤其对一些危重的心血管疾病,更不可忽视温运阳气的必要性。立法用药当以温阳为主,活血为辅。常用附子汤治疗冠心病。方以附子温阳散寒,人参、白术、茯苓甘温益气,芍药和营活血,诸药合用,共奏温经散寒、益气活血之功。胸闷心悸者,加丹参、葛根;胸痛剧烈者,加参三七、血竭;唇青舌紫者,加莪术、水蛭等。颜老认为附子是温阳救逆的主药,在使用时既要大胆,又要适当配伍,制其有余,调其不足。配伍方法有:1.阳中配阴,配生地、麦冬;2.甘缓调和,配甘草;3.阴阳双配,配生脉散;4.镇潜抑逆,配龙骨、牡蛎。

    颜老还习用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肺心病或肺心合并心力衰竭,疗效显著。本方麻黄、附子并施,内外衔调,则风寒散而阳自归,精得藏而阴不扰。颜老认为细辛功能温肺定喘,用量宜大,习用4.5~9g,虽辛散有余,但配以附子则平喘降逆,效如桴鼓。颜老还常以通脉四逆汤治疗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此病属中医心悸、怔仲、胸痹、昏厥等证范畴,其脉均表现为沉、迟、涩等,临床以阳虚、气虚多见,选用通脉四逆汤每能奏效。

    温胃健脾法治疗慢性胃炎

    脾胃同居中,脾属阴脏,主运化;胃为阳土,主受纳;阴阳相配,升降即济。诸多医家重胃阴而忽视胃阳,叶天士即提出“胃阴学说”,然病变无穷、阳腑有阳伤之疾,阴脏有阴亏之虞。颜老十分重视胃阳之作用,认为胃为水谷之海,日以纳食消谷为职,故凡饮食生冷,水湿内停,多伤胃阳。故凡见水谷积滞胃腑,阻遏不通而致反胃、恶心呕吐、泛酸诸症,多责之于胃阳不振,浊阴潜踞所致。用药非温而通者,不得复其阳,非通而走者,不能祛其寒,法当釜底加薪,临床喜用附子、荜澄茄、荜拔、吴茱萸、公丁香、半夏、茯苓、枳壳、川朴等品,温通胃阳,取益火生土之意,坎阳鼓动,中宫大健,再予苍白术健脾扶正,胃之腐熟功能得复矣。

    温肺祛寒法治疗哮喘

    哮喘有新、久、虚、实之分,新喘属实,多责之于肺,久喘属虚,多责之于肾。颜老认为其为沉痼之病,日久属纯虚者极少,且缠绵反复,正气溃散,精气内伤,最易招六淫之邪侵袭,六淫之中,又以寒邪十居八九。寒犯娇脏,气失升降,痰浊内生,寒痰胶滞,则痰鸣气促,胸中满塞,不能平卧。故《圣济总录》谓:“肺气喘息者,肺肾气虚,因中寒湿至阴之气所为也。”临床上小青龙汤固然为治寒喘病发的良方,但颜老认为其未能标本同治,而常用阳和汤以鹿角胶、炮姜、肉桂温肺,麻黄、白芥子宣肺,熟地补肺,温、宣、补三法并用,攻补兼施,用治哮喘反复频发,本虚表实者,常应手生效。

    辛温利咽法治疗慢性咽炎

    慢性咽炎以咽部微痛微痒,或似有异物阻于咽喉,声音嘶哑等为主要表现,医家囿于常法,多从风燥痰热或阴虚火旺论治。颜老则习以气血阴阳为纲辨治,认为肾为阴阳之宅,足少阴肾脉循喉咙,挟舌本,如若肾阳虚于下,阴寒结于上,寒滞于咽喉则见咽部暗红,感胀闷,苔薄白;或若外感热病治不当法,过用寒凉滋腻之品,戕阳伐气,邪入少阴,以致火虚于下,寒凝其中,格阳而上,无根之火内灼咽喉,可见咽喉微痛,肿胀,咽部黏膜淡红,畏寒肢冷,神疲乏力,舌胖苔白,脉沉弱等。治疗当宗“甚者从之,从者反之”之义,投以辛温。可予桂附地黄汤或半夏散主之。临床每加大黄反佐之,盖因大黄能使热药不致被浮阳格拒,因势利导,直捣病处,有相得益彰之功。

    温肾利水法治疗慢性肾炎

    慢性肾炎病程延绵,证候复杂,治疗棘手,水肿为其常见症状。对于水肿的治疗,颜老认为应注重温补肾阳。肿本乎水,经曰三阴结谓之水,手足太阴肺脾经,一主通调水道,一以转输水精,然则权柄均操纵于足少阴肾经,即所谓“其标在肺,其制在脾,其肾在本”也。肾司开阖,肾气从阳则开,从阴则阖,阴气太盛,关门常阖,气不化水,通调转输之机亦废,大水弥漫,群阴用事,汩没真阳。当此之际,开腠理,致津液,通三焦,破痼冷,非借温肾一法,难布阳和之局。肾中真阳之气得温而上升,脾之斡旋,肺之治节皆能复其职司,故主张温肾治水,宜峻宜猛。药如附子、桂枝、巴戟、干姜、椒目、茴香。但宜中病即止,水肿大势已却,即当减量或停用,矫枉过正非良策也。临床常用自拟温阳逐水饮:鹿角片9g,肉桂3g,巴戟天9g,附子4.5g,黄芪12g,杜仲9g,猪苓9g,商陆9g,黑白丑各9g等。本方附桂同用,能守能走,其守者,下元得暖而肾气方充,其走者,经络瘀水一并冲决,大有还复真火,启发神机之功。

    温阳搜剔法治疗周围血管病

    周围血管病包括血栓闭塞性脉管炎、雷诺现象、大动脉炎、红斑性肢痛症,下肢静脉曲张等疾病,临床治疗颇为棘手。虽然它们的发病原因与病理变化有所不同,但都存在血液循环障碍和微循环障碍,因此属于中医“血瘀”范畴。长期以来,颜老本着“流水不腐”、“脉宜常通”之原则,用温经散寒法治疗这类疾病。此法适用于肢体寒冷发紫,疼痛剧烈,舌淡,脉细或难以触及等寒凝性慢性周围血管病。《伤寒论》中用通脉四逆汤治阴证厥逆,脉沉微细欲绝,取其伸发阳气,化凝通脉,足资效法,临证常以阳和汤与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减,药用麻黄、附子、桂枝、细辛、毛冬青、白芥子、当归、川芎等,本法温经散寒,回阳通脉、搜剔瘀浊,扩张血管,具有改善肢体血液循环作用,若与补气养血等法配合,灵活运用疗效更佳。

    医案举例

    高某,男,47岁。1994年3月11日初诊。

    病史:因劳累及工作紧张出现胸闷不适,自1991年至1994年反复出现室性早搏,呈二联律或三联律,动态心电图提示24h室性早搏40070次,最多2624次/h。西药反复加大剂量,心律平用至900mg/日,依然无效。时感头晕、胸闷惕惕然,手足欠温,纳食尚可,大便通调,舌红苔薄腻,脉沉细结代。阳失斡旋,心气不足乃其本,气血瘀滞为其标,拟温阳益气,化瘀通络。

    处方:淡附片4.5g,丹参15g,麦冬9g,黄芪30g,炙甘草4.5g,生蒲黄(包)15g,川芎9g,桂枝4.5g,煅龙牡各30g,五味子6g,薤白头9g。

    二诊:1994年4月5日。经温阳化浊法,证势已定,面色亦展,胸前时有堵塞感,口干苦而不思饮,少寐,舌淡紫,苔白,脉沉迟。以前法加味化裁。上方附片加至9g,加菖蒲4.5g,苍白术各9g,茯神9g,远志9g,淮小麦30g。

    2月后,症情大减,神清气爽,多次复查心电图均正常。3年痼疾得以痊愈。

    按 《诊家枢要》云:“阴胜阳亏之候,为寒,为不足”。抓住“为寒,为不足”,以温通心阳,益气活血为基本法则,用参附、生脉、桂枝、龙牡等复方图治,并以菖蒲引药入心,见舌红仍用附子,因炙草、麦冬、龙牡均能监制附子刚燥之性。得效后,章法不变,且加强温阳之力,最后以健运中洲,护养心神收功。 (韩天雄 邢斌 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