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论喝酒

 镜明 2011-05-14

论喝酒 - 天山雪日志 - 网易博客 - 天山雪 - dataodianzi的博客

 

                          论      喝      酒

       喝酒,其实喝的是一种心情。如果单纯是为喝酒而喝酒,那就少了许多情趣。酒在很多时候,只是一种道具,是配角,而喝酒的人才是真正的主角。

       平民化的喝酒,喝的是一份随意,一份随性,一份散漫。在街头巷尾的大排档里,就有这样的一群喝酒人。酒桌上摆着些经济实惠的家常小菜,叫上土米酒、啤酒或白酒,就这样围席觥筹交错。喝高了,天南海北胡侃一通,俨然是天上知一半、地上全知晓的渊博状。这样喝酒通常少不了划拳助兴。捋袖伸指,“来就来啊,哥俩好啊------”脸红耳赤粗着嗓门喊起了酒令,看的人也是酒态醺醺,推波助澜鼓噪着。输了,认罚,豪气冲天仰头一饮而尽;赢的,端坐微笑,一派气闲神定,其他人则助兴充当起倒酒和做罚官的角色了。一直待喝到所有酒瓶再也倒不出一滴酒时,众人才意犹未尽散席归家。这是众乐乐的一种喝法。

       而那种独乐乐的自斟自饮,更别有一番趣味。最常见的是在大清早,那些卖猪脚粉、牛腩粉等的早餐店里,少不了这样的食客,要了一碗净汤粉,一碟牛腩或几块猪蹄,就着一杯土米酒慢慢地喝,吃一顿早餐就消磨掉个一个半多钟头。这些人大多是上了年纪、退休的人,或是些工作时间可以自由支配的闲人,他们这种自得其乐的喝酒,妙就妙在于自由自在,充分享受时间的从容,整天忙碌于生计的人大概是没有闲心这般消遥的。我认识的一个老伯,便是如此。每天早餐雷打不动到街头那间牛腩店报到,一杯米酒,一碗加料的牛腩粉,有滋有味地喝着,吃着,神态平静而满足。平常心过着平平淡淡的生活,这也许是过滤去一切浮华粉饰表层还原后的生活实质。    

       小资化的喝酒,喝的是一份浪漫,一份优雅,一份时尚。他们注重酒的品质,在意喝酒的氛围,强调酒器的精致。夜光杯葡萄酒,一杯红酒涵盖的内容往往非是杯中物所能表达的,大多都是醉翁之意不在酒。这类人一般举止文雅、谈吐得体,他们或是坐在写字楼、办公室里的白领阶层,或是些追求生活品味的时尚一族。象那种市井酒肆的大声喧哗是他们所不屑的。他们喜欢出入的地方不一定非要富丽堂皇,那种暴发户式的市侩炫耀也是为其所嘲笑的,虽然这种嘲笑的背后也许掺揉许多复杂的情绪,比如清高,比如自卑等等。一些格调别致的地方,往往吸引着不少小资流连其中。来一杯红酒,三五知己浅斟慢酎,谈一下现在最流行的小说,或是谈一下流行音乐及服装的时尚走向等等,手中的红酒晃动着,象晃动着一个迷离的梦。这种情调,最为小资们所沉醉。

      记得在一年初秋到北京,和几位友人一起,应邀在昆仑饭店顶层的旋转餐厅吃西餐。现在回想起来,那种浪漫蒂克的印象依然清晰无比。   穿过金碧辉煌的大堂,站在透明玻璃观光电梯里冉冉向上,附瞰脚下北京城的万家灯火,溢光流彩,甚是迷人。走进餐厅,浪漫的气息款款拂面,环顾四周,相对而坐的多是些情侣,也有三四个人一桌的,都在轻言慢语。坐在临窗的座位,听着优美的钢琴声,轻挑兰指托起高脚酒杯,浅浅啜上一口葡萄酒,惺眼迷离看着窗外的车河灯影,有种酒不醉人人自醉的微醺感觉。据介绍,这瓶来自法国的葡萄酒已有几十年的历史了。适中的地中海气候,传统的酿酒工艺,使法国葡萄酒独具贵族的气质,每一款都凝聚着不同的激情与风格。整个晚餐气氛自始至终愉快优雅。这次经历,算是小资文化给予我的一次较为深刻的印象。    

       至于那种贵族化的喝酒,那又是另一种极致了。金钱和地位在酒宴中表现得极其讲究。这当中也有两种不同的奢华内涵,一种是暴发式的新贵,一种是世袭豪门。前者张扬,在报纸上就曾报道过一些新贵们挥金如土斗洋酒,几千块的XO象喝自来水一样浪费着,这种牛饮完全是糟蹋了酒之精华,让人想起这类人除了钱之外真是浅薄得一无所有;后者内敛,在不动声色中把尊贵发挥得淋漓尽致,这是一种长期以来潜移默化的侵淫,是装不出来的。

       所以有说,培养一个真正的贵族需要经过三代,这话不无道理。比如以前的布什总统出访英国时就曾遭遇这样的尴尬。英国女王在白金汉宫举行了豪华的迎宾国宴,这个有着悠久贵族文化历史的国家,它们尊贵高傲的贵族气质早已渗透到骨子里了。而美国,这个移民国家,虽然现在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度,但它短浅的历史却无法造成能与英国抗衡的贵族气派,所以这个“牛仔”总统,在白金汉宫繁文缛节的盛宴中,敬酒时还是出了不少洋相。    
                 
    而真正把酒喝到极品,喝出文采斐然,喝出传世篇章,独领风骚的最数历代的文人墨客。酒是一种物质,是一种单纯的液体。就酒论酒,酒确实只是杯中物,而因酒引出的诸多情绪、掌故及文字,姑且称之为酒文化吧。美酒,成了多少才子佳人吟诗作词的灵感的源泉。“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他们的妙笔生花,成就了中华民族的酒文化,并将之弘扬光大,源远流长。

       在唐诗宋词元曲中,关联美酒的佳句比比皆是。王维的“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成了送别经典之句; 李清照的“昨夜风疏雨骤,浓睡不消残酒”、“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婉约清幽; 苏东坡的“把酒问青天,明月几时有”,豪气千丈;柳永的“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范仲淹的“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伤感缠绵……“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最钟爱酒,非唐朝诗仙李白莫属了。浪漫如“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不羁如“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消万……李白爱酒成痴,到最后也因醉酒跳江捞月,成了真正的“酒中仙”。   魏丞相曹操曰:对酒当歌,人生几何!何以解犹?唯有杜康  。表露了一种人生处世之难。  
  一杯酒,是一种豪气,是一种无奈,是一种缠绵,是一种浪漫和随意,是一种文化和情趣,更是一种心情。悲伤,是“借酒消愁愁更愁”;快乐,是“酒逢知己千杯少”。今晚,我微醺着,乘着酒兴谈喝酒。其实酒,不是拿来说的,而是用来喝的,品的。酒里乾坤,谁又能真正参透?“忍把浮名,换作浅斟低唱”,世上多少人好这一口杯中物,欲罢不能,也正是因为酒里有七情六欲,酒里有苦乐人生。

     这篇文从五月末就断断续续地起草了,写了半年多啦,放在博客草稿箱里,今天终于完稿啦,不知网友们感觉若何呢?请提有关人生处世与华酒文化方面地意见或批评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