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南京快跑:目标区域金融中心城市

 香花供养 2011-05-16
核心提示:原本要缴纳增值税,这样的变通后,对企业来说降低了成本,对持股高管来说则增加了账面上的个人收入。

5月11日,花旗银行在中国的第十一个分行在南京开业。

“这有历史意义”,当天,出席开幕仪式的南京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沈健对本报记者表示,又一家外资银行的开业,意味着南京整个金融体系更加完善。

近年来,南京在金融发展上已落下一大截,而最为明显的则是在中小板和创业板的上市企业的数量远落后于周边其他城市。

“南京金融有实力,但并没有整体盘活,”市政府金融办人士向本报表示。

南京力争到2015年实现金融业增加值突破1100亿元,在第三产业增加值中所占比重达到20%,在GDP中占比重达到10%左右。

“南京提出要打造泛长三角重要的区域金融中心城市,现在的时间节点必须要实现大跨越,到了奋起直追的时刻,”市金融办人士对本报记者表示。

1. 南京的金融中心梦

早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南京就提出了发展区域金融中心的概念,但政府多年来对这一产业的促进性发展政策并不多。

到2009年,南京实现金融业增加值350亿元,占GDP8.4%、服务业增加值的16%,已成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产业之一。

在南京市金融办成立前,金融发展的工作职能被分拆到市发改委、市经信委等多个部门,未能产生合力效应。在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中,存贷款总额已被成都赶超。

据南京市委办公厅一位处长向本报介绍,总部位于南京的江苏银行到深圳成立分行,首次见面洽谈时,就被“深圳市金融办带来的一张300万元的现金支票”给震撼了。

由于公开层面的政府助推政策缺位,南京市本级金融业态发展不平衡。

一方面,与杭州苏州等城市相比,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发展严重滞后,金融租赁业基本为空白,未有本地保险公司,而相对较好的地方证券、信托投资业务与同等城市相比差距较大;另一方面,则是金融业创新能力不强,金融业务和金融资产主要集中于传统的存贷款等间接融资市场;第三,金融中介和金融后台服务体系严重缺失。

在这种情况下,南京金融市场体系分支机构较多,金融资源被“抽走”几率增加,不仅规模难以做大,其集聚力和辐射力仍依赖于传统的货币市场,缺乏具有区域性、功能性的金融市场作为纽带和支撑。

这也导致了南京金融机构创新能力不强,尽管目前已有6家外资银行和17家外资保险公司进入南京,但相比之下国际化程度仍然不高。

人行南京分行的一位内部杂志编辑对本报记者表示,安徽也在南京分行管辖范围内,但南京的辐射力释放程度远远不足。

此次南京在国家长三角规划中被定位为“重要门户城市”,而南京区域金融中心也被赋予了新的含义:把南京逐步建设成为具有较强的聚合力、辐射力和综合服务能力的泛长三角重要的区域金融中心城市。

“南京区域金融中心的概念,应该高于江苏省,”南京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教授孙杨对本报记者表示。

2. 新目标:两岸金融中心

打造区域金融中心的发展战略,南京实施了与上海的错位竞争,将主要内容放在了服务中小企业、创新型经济金融服务业和金融人才培训等方面。

“金融中心的建设不以空间为标准,而以经济流量为标准”,南京大学党委书记、经济学教授洪银兴在一次论坛上对本报记者表示,“南京区域金融中心可辐射省内宁镇扬,以及南京西部的泛长三角地区。”

与上海错位或为南京“找准了方向”,但与杭州和省内苏州无锡的竞争却成为不能不面对的问题:一方面规模上不具备优势,另一方面则与上海距离相对较远。“即使是目前已有的一些刺激性政策,与杭州的普惠性也有距离,”南京市金融办官员向本报坦陈。

为寻求一个突破,南京利用特殊的历史渊源,瞅准了台湾。

“南京有巨大的市场潜力,台湾有丰富的金融专业和经验,两者合作可在金融发展上优势互补,”台湾正确商业同业公会理事长黄敏助博士对本报记者表示。南京银行行长夏平向本报表示,金融后台服务的经验是南京与台湾金融领域合作的首选。

黄敏助认为,以金融发展制造业、健全金融法制、培育金融人才、推动金融创新和深化资本市场等方面,南京与台湾可以进行深度合作,打造两岸金融中心。此外,南京市金融办已经在主动拜访皖赣经济带各地市,试图建立政府间、监管机构间的沟通机制。

市金融办人士向本报记者表示,目前已在积极争取国家和省的政策支持,努力成为金融改革和金融创新的试点城市,探索金融一体化发展新模式,全力推动海峡两岸金融合作先行先试的示范区。

3. 争夺上市企业资源

到2015年,南京境内外股票市场上市公司数量计划达100家左右,新增上市公司50家左右,新增证券市场筹集资金300亿元以上;新增企业债券和短期融资券500亿元左右;新增股权投资基金500亿元左右。这意味着,“十二五”内,南京每年要出现10家左右的上市公司。

《推进南京发展和利用资本市场实施办法》亦作为配套文件与《意见》同时下发,试图充分发挥资本市场筹集社会资金,推动结构调整和企业经营机制转换。除了在土地、审批手续一路绿灯外,南京提出,纳入拟上市企业储备库的企业,因股份制改造、审计、调账等原因而增加的税费,地方留成部分的80%补贴原企业全体股东,但最高不超过2000万元。其中为鼓励非本地籍企业,对通过借壳上市成功,且注册地迁来南京的企业一次性补贴200万元。

为此,南京各级财政计划三年内建立补贴奖励资金,其中市本级每年安排不低于1000万元,且每半年兑现一次。

《办法》还规定,股份制改造时将非货币性资产经评估增值转成股本的,可在备案后按个人所得税缴纳。

“原本要缴纳增值税,这样的变通后,对企业来说降低了成本,对持股高管来说则增加了账面上的个人收入,”省社科院财贸所副研究员骆祖春对本报表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