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煮粥要不要加碱

 hmc_ 2011-05-17

熬粥放碱会不会破坏营养,对人体有没有害?

    答案 我认为会的。如果想熬成好吃的粥。有以下方法:

  1、浸泡:煮粥前先将米用冷水浸泡半小时,让米粒膨胀开。这样做的好处:a、熬起粥来节省时间;b、搅动时会顺着一个方向转;c、熬出的粥酥、口感好。

 

  2、开水下锅:大家的普遍共识都是冷水煮粥,而真正的行家里手却是用开水煮粥,为什么?你肯定有过冷水煮粥糊底的经验吧?开水下锅就不会有此现象,而且它比冷水熬粥更省时间。

 

  3、火候:先用大火煮开,再转文火即小火熬煮约30分钟。别小看火的大小转换,粥的香味由此而出!

 

  4、搅拌:原来我们煮粥之所间或搅拌,是为了怕粥糊底,现在没了冷水煮粥糊底的担忧,为什么还要搅呢?为了“出稠”,也就是让米粒颗颗饱满、粒粒酥稠。搅拌的技巧是:开水下锅时搅几下,盖上锅盖至文火熬20分钟时,开始不停地搅动,一直持续约10分钟,到呈酥稠状出锅为止

 

  5、点油:煮粥还要放油?是的,粥改文火后约10分钟时点入少许色拉油,你会发现不光成品粥色泽鲜亮,而且入口别样鲜滑。

 

  6、底、料分煮:大多数人煮粥时习惯将所有的东西一股脑全倒进锅里,百年老粥店可不这样做。粥底是粥底,料是料,分头煮的煮、焯的焯,最后再搁一块熬煮片刻,且绝不超过10分钟。这样熬出的粥品清爽不浑浊,每样东西的味道都熬出来了又不串味。特别是辅料为肉类及海鲜时,更应粥底和辅料分开。

 

煮粥要不要加碱(生活顾问)

     范志红

 

  自古以来,吃粥就是养生的妙法之一。

    粥既适合做早餐,也适合做夜宵。这是因为,粥中的淀粉充分地与水分结合,既有热能,又含大量水分,极易消化。喝粥使肠胃得到滋养,却不会增加消化系统的负担,又不致导致肥胖。晚间喝粥,不会妨碍睡眠。

    在粥中加入各种配料是我国人民的好传统,它保证了饮食的多样化,也使粥的营养价值大大提高,如地瓜粥、胡萝卜粥,其中含有较多胡萝卜素和矿物质;菜叶粥、水果粥,含有维生素C;莲子百合粥,味道清香又能滋补;皮蛋粥和肉丝粥,增加了不少蛋白质,味道又鲜美;而更多的是煮豆粥,绿豆粥、红豆粥、芸豆粥……还有八宝粥,可补充蛋白质、矿物质和多种B族维生素,全面地改善了粥的营养价值。早晚能够喝上一碗“花色粥”,对我们的健康肯定益处多多。

    有些爱吃粥的人,为了把大米粥煮得又黏又香,常常在煮粥时往锅里加点碱,这是个不科学的习惯。

    原来,谷物中的淀粉是以淀粉粒的形式存在的,淀粉粒的外层由含蛋白质碱的膜包裹着。如果这层膜不被充分地破坏,其中的淀粉就不能充分地溶出,从而使粥粒不散、粥黏度不够。这层蛋白膜有个特点,容易被酸碱作用而崩溃。煮粥加碱的作用就是破坏淀粉粒的蛋白膜,把其中的淀粉全部释放出来,提高粥的黏度。可是,大米中的维生素B1本来就少,它又特别怕碱,如果煮粥时加了碱,虽然口感又黏又稠很好喝,但宝贵的维生素却大部分被破坏了。

    那么,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如果我们用碎山楂来代替碱,可以取得同样的效果,煮出的粥比较黏,维生素又不会损失。把米投进滚水中,再加高压煮,也会取得类似的效果。所以,只要肯想办法,不加碱也可以煮出好喝的大米粥。

    大米煮粥不加碱是个原则;然而若以玉米为主食,营养学家的建议正好反过来:煮玉米粥加点碱是必要的。这是为什么呢?

    玉米中的维生素B1不算少,它的问题在于“尼克酸”的吸收利用率太低。尼克酸是一种重要的维生素,在玉米中数量倒是不少,可惜大多以结合态存在,很难被人体所利用。缺乏尼克酸的人会患一种称为“癞皮病”的可怕疾病。患者手、小腿处的暴露皮肤发炎变黑,好像癞皮一样丑陋,而且伴有腹泻、精神障碍等症状,痛苦不堪。

    为了预防这种病,需要经常吃些含尼克酸丰富的豆制品、肉、蛋、奶和其它杂粮,更简单的办法是在玉米粥中加些碱。碱能把尼克酸从结合态中解放出来,提高人体吸收利用率,避免癞皮病的发生。自然,加碱之后维生素B1是要损失一部分的,然而在“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的情况下,只好“舍鱼而取熊掌”了。

    如此看来,煮粥该不该加碱,要看具体情况,不可一概而论。

  

 

    《市场报》 (20000915第六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