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提高文言文翻译的含金量

 快乐老师 2011-05-17

如何提高文言文翻译的含金量

文言文翻译的题目,并不是把大意翻译出来就能得到较高分数,而是看你能不能把得分点翻译出来。同学们在平时学习文言文时,一定要努力提高自己的分辨能力,把得分点找到并准确译出来,唯有如此,才会提高我们翻译句子的含金量。常见的得分点有以下几点:
  一、一词多义
  一词多义属于对实词的理解范围,这是同学们学习文言文必须要掌握的知识点之一。由于古代汉语的词语较少,因此一词多义现象很是普遍,《考试大纲》中规定的120个实词绝大部分都是多义词。这些多义词也是命题者首选的知识点。
  例如:刺史幸知民之敝而不救,岂为政哉?虽得罪,所甘心焉。
  这句话中的“虽”是一个得分点,“虽”在文言文中有两个意思:虽然和即使。根据语境,本句的“虽”应是“即使”。
  二、古今异义
  由于时代的变迁,有些文言词语的意思与现代词语的意思差别非常大。常见的情况有:词义扩大、词义缩小和词义转移。这些都属于古今异义,在高考中常被设为得分点。在做翻译题时,我们需要以平时的积累为基础,将词语的本来意思译出方可得分。
  例如:既从神武之师,自使懦夫有立志。
  本句中的“立志”与现代汉语不同,现代汉语的意思是“树立远大志向”,而本句中的意思却是“坚强的意志”。如果按着现代汉语的理解去翻译,无疑是不能得分的。
  三、词类活用
  词类活用是指在古代汉语里,有些词语可以按照一定的语言习惯而灵活运用,临时具有其他词性的一种语法现象。文言文中比较常见的是名词用作动词、名词作状语、形容词用作动词、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等。因为是个重要的知识点,所以在考试时也常常作为得分点。
  例如:(1)日待哺于东南之转饷,浙民已困,欲救此患莫若屯田。
     (2)兄为君则君之,己为君则兄之可也。
  这两句都出现了词类活用的知识点,第(1)句中的“日”为名词作状语,意思是“每天”,是个时间状语。第(2)句中“君之”的“君”和“兄之”的“兄”均为名词活用为动词,意思分别是“用君的礼节对待他”和“用兄长的礼节对待他”。
  四、通假字
  通假字是古代汉语中特有的语言现象,由于种种原因,书写者没有使用本字,而临时借用了音同或音近的字来替代。通假字大量存在于古书之中,是考生阅读文言文的障碍之一,而这恰恰成了命题者考查学生文言文知识与阅读能力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得分点。
  例如:比期年,朝有黧黑之色。是其故何也?君说之,故臣能之也。
  很明显,句中的“说”是个通假字,通“悦”,应译为“高兴”。这是一个最常见的通假字,也是学生必须掌握的一个文言词。
  五、特殊句式
  在古代汉语中,有些句式采用与现代汉语不同的表达方式,这就是需要我们掌握文言特殊句式。常见的特殊句式有判断句、省略句、被动句和倒装句。对于这些句子的翻译,我们要以符合现代汉语的习惯为原则,判断句一般译为“……是……”,被动句一般都要加一个“被”字,倒装句要按现代汉语习惯来翻译,而省略句则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上。
  例如:(1)及得召见,遂见亲信。(2)欲潜师就尚于江南,并兵御之。
  第(1)句是一个被动句,标志是“见”,正确的译句为:等到获得皇帝召见,便受到皇帝亲近信任。如果看不出“见”表被动,而是直接译为“看到,看见”,那就会扣掉这个得分点的分。第二句也是一个特殊句式,翻译时要注意句中的“于”,这是一个状语后置句。正确的译句为:想要将队伍秘密转移到江的南岸向刘尚靠拢,合并兵力抗击敌人。状语后置句的翻译原则是将状语(介词结构)提到动词前,按现代汉语的习惯翻译出来即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