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浅谈儿童国画教学(一) – 巧顾网

 展翅的鱼 2011-05-21

浅谈儿童国画教学(一)

艺术资讯频道 2010年09月06日 15:48 国画
[导读]

国画是我国的传统绘画,国画中的书法是一种特殊的绘画艺术,书法艺术在几千年的发展中形成了自己艺术价值。

书法艺术是国画艺术的一种,各种硬笔软笔书法特点有哪些?书法学习中有哪些资料可供参考?下文为您做了如下介绍:

2009年12月12日

浅谈儿童国画教学(一) 对于儿童国画教学,我是尝试着从以下五个方面去启发教育孩子的。
1、选择通俗、易懂、简单、易学的内容作为教材。儿童由于年龄小,所以教学内容必须通俗易懂,这样才能激发孩子的兴趣。
2、抓好进行水墨教学的常规训练。
3、培养并提高儿童学习中国画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学习的动力,它可以启发儿童求知欲,调动孩子的积极性,这样更能促进教学。
4、抓好国画的基本技能训练。
5、平时多练、多参加画展,多总结,多进行讲评,促进孩子的中国画学习。
浅谈儿童国画教学(二)
国画、水墨画概念
中国画——国画——工笔——白描、重彩(绢、熟宣纸)
水墨——写意、(大写意、小写意)(生宣纸)
题材 花鸟画——花卉、动物、果蔬、翎毛、家禽
山水画——风景、小桥流水,山石、楼亭、楼阁、庭院(人物、鸡、鸭、狗点缀)
人物画——仕女、戏剧人物、肖像等
纸、墨、笔、砚、中国颜料
(文房四宝)
通过了解概念渐渐深入水墨画主题及表现方法,把学习过的单体画有机结合在整体画面上创造一幅完整的水墨画。
同学开始跟着老师师范。一笔一笔画,先淡墨、再浓墨,后着色。解决执笔方法,中锋和侧锋及逆锋的运笔要求等,分浓墨笔、淡墨笔、色笔、养成分开毛笔的习惯,使画面墨色干净。
浅谈儿童国画教学(三)
儿童国画教学的研究与思考
中国画是东方艺术的瑰宝,也是我们作为中国人的骄傲,从儿童时期培养学生(xuesheng)对水墨画的情感,对于弘扬祖国的传统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然而,在中国传统绘画的“程式”因素,是一种独具个性的艺术因素,画山、画石、画树木的“皴法”,画树叶的各种独特方式,以及各种追求布白均匀的构图法则,都有一套固定的“程式”,而以往的儿童国画评价方式更加强化了学生(xuesheng)对这些传统模式的演习与追求,这无疑对小学生学习中国画有着巨大的阻力。因为,中国画的这些传统技法就是成年人要把它掌握好也是要花上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时间,况且,这样的学习方式对于小学生来讲又是多么的枯燥和乏味呀!因此,我们的国画教学必须抛开这些技能定势,并使用现代的评价理念来使学生充分体会中国画的笔墨情趣,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逐渐对中国画产生浓厚的兴趣,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们进入笔墨的自由王国,表达他们率直、大胆、亦真亦幻的天性。通过最近的中国画教学实践,本人有以下体验与思考。
一、通过评价引导学生体验水墨情趣,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水墨画之所以能有很强的艺术魅力,主要是因为墨在水的作用下,可于生宣纸上产生一种水墨相互融合的晕染效果,而作为美术教师要想引导学生真正的学好中国画,首先就要通过美术教学评价使学生用心体会这种晕染效果的美感,从而使学生在表现水墨画的时候,不要只把眼光放在对物体的造型上。当然,要真正做到这一点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对于一个初学美术的学生来说,画得像不像无疑是绘画中最基本的要求,因此,作为美术教师应该特别注意引导学生提高对水墨画的审美能力。为此,本人在中国画教学中尝试了以下两点做法:
1、 通过评价作品引导学生理解并体会中国画的艺术追求。
前人在研习中国画时总有这样一句话:“眼高,手才能高”。其实,儿童学习水墨画也是这样,教师只有真正使学生体验到写意画的艺术品味,才能够使学生在创作时有的放矢,表现出各种具有晕染效果的作品来。由于中国写意画是在生宣纸上进行表现和创作的,而生宣纸的最大特点就是吸水性很强,所以,水和墨在宣纸上能产生许多出人意料的晕染效果,而我们的古人也正是运用这种特有的笔墨效果才表现出许多传世佳作。为了能使学生真正体会晕染效果的美感以及在绘画中的重要作用,本人采取了通过对比评价作品的方式来引导学生观察并体会晕染效果。
在课堂上,本人展示两幅《樱桃》作品请同学们进行评价,一幅用较干的颜色来表现的,而且每个樱桃上还都留有高光(物体上最亮的白点),这样的表现方法,虽然樱桃看起来比较真实,但却显得十分干燥,就像玻璃珠一样,毫无樱桃成熟后的那种饱含水分之感。另一幅作品则是用较湿的颜色来表现的,虽然这样的表现方法所画出来的樱桃,并没有前者那么像,但却有着较多的水分和强烈的晕染效果,真是质感分明,十分生动。也许是晕染效果的确蕴涵着极强的美感,同学们在评价这两幅作品时,通过比较很快就认识到,后者同前者相比不仅在质感上更像樱桃,而且在审美效果上也略胜一筹。
2、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评价氛围。
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对比同学们基本能够体验到中国画水墨画晕染效果中的美感,但仅仅做到这一点还是不够的,作为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善于发现水墨画中的晕染效果,并对于那些能够大胆指出作品中晕染效果的学生予以积极的评价,因为只有这样,才会使学生进一步体验其中的美感,从而把着眼点主要放在中国画的水墨情趣上,为下一步的创作打下坚实基础。比如,在教学中,当本人向学生展示中国画作品《清凉世界》时,就有一位同学十分大胆的走上讲台,为同学们指出了作品中的多处晕染效果。为了鼓励他敏锐的观察力,笔者除了和全班同学予以热烈的掌声以外,还使用了正强化物——将教师的中国画小品(简单的中国画作品)奖励给他。于是,在老师的鼓励下,有许多同学都勇敢的走上讲台,为同学们指出了作品中的许多晕染效果,而且有的同学指出的还是画面中不太起眼的地方,对于同学们的突出表现,本人都给予不同程度的鼓励。就这样,宽松和支持性的评价氛围中与建立起来了。
二、通过评价引导学生利用水墨的晕染效果,表现自己的所想所感。
1、采取游戏的方式,引导学生尝试晕染效果的表现方法。
这课的主要内容是请同学通过游戏的方式引导学生表现并创作一幅水墨画。为了能使学生继承中国画的传统笔墨知识,在教学中,本人首先积极的评价引导学生掌握了正确的执笔方法,以及中锋和侧锋、逆锋的运笔要求,然后再启发学生体会和尝试中国画中的墨分五色(焦、浓、重、淡、清)和干湿的水分控制,从而为学生初步表现水墨奠定基础。
在我国制定的《美术课程标准》中指出:“应充分发挥美术教学特有的魅力,使课程内容与不同年龄的阶段的学生的情意和认知相适应,以活泼多样的课程内容体现形式和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并使这种兴趣转化成持久的情感态度。”为了能够使学生对中国画产生兴趣,本人在教学中还把学生们分成好几个小组,并向他们解释说要用水墨来做一个游戏,于是,同学们都怀着好奇的心情积极的参与了教学活动。
要说起“水墨游戏”来还真称的上是很有意思的游戏,就拿“印墨法”来说,每个组都要有一个打好水的塑料盆,做游戏前首先要往水盆中倒上一些墨,然后趁墨在水中扩散的一刹那,马上把一张生宣纸出溜到水中,再及时取出,就会形成一种如烟如雾的朦胧效果。当学生从水中捞出一张张如大理石花纹般的作品时,个个都满怀着惊异和喜悦的神情,他们个个都为中国画中的这种特殊效果赞叹不已,当然,对于学生的这些表现本人均给予以较高评价。为了使学生表现出更多晕染效果,本人除了引导学生体验几种常用的“印墨法”、“水冲墨法”、“滴染法”、“揉搓皴墨法”以外,还利用了一些现代水墨的特殊技法,请同学们在水墨中加入洗涤剂、牛奶和调色胶水等进行创作,从而使学生表现出了许多意想不到的晕染效果。在学习中,本人不仅注意引导学生在表现过程中认真总结和把握水分的控制,而且还启发同学们采取探究的学习方式去观察和分析墨在水的作用下,是怎样在生宣纸上相互渗透、相互融合,并逐渐产生晕染效果的,从而引导学生进一步体验中国画的艺术品位与追求,使学生对在小学阶段很难表现的水墨画产生浓厚兴趣,并建立起强烈的自信心。
2、启发学生运用晕染效果,表现自己的所想和所感。
《小学国画课程标准》上讲:“尊重和保护人的个性是现代社会的基本特征。德在美术学习过程中,对美术学习内容和方式的选择,必然受到学生个性的影响,所以美术课程是最尊重学生个性的课程之一。”为了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在同学们掌握晕染效果的表现方法之后,本人既没有限制学生表现的内容,也没有用传统的构图方式来要求他们,而是启发同学们展开探究,说一说如何巧妙的运用渲染效果来表现自己的所想和所受。也许是学生用心体会到了中国画水墨晕染的美感,产生了创作的欲望与激情,他们表现出来的作品不仅生动各异、韵味十足,而且晕染效果运用的也是既合理又巧妙。看!这幅作品表现的是《欢欢乐乐、岁岁平安》,郁金香和鞭炮特别是画面中的墨色变化和水墨相融的自然效果以及感觉。除了这幅作品,同学们还利用破墨法、撞墨法和特殊技法创作出许多水墨画效果,在这些作品中,高山显得生机勃勃;流水散发着阵阵水气,奔腾踊跃;大树显得更加挺拔;就连小鸟和昆虫也体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其实,在这些效果中,有许多干、湿、浓、淡和晕染效果都是偶然的,但也正是有了这些偶然效果,才使得同学们的作品更具美感,而所有这一切,也都充分体现了学生对晕染效果的独特理解和巧妙运用。
三、引导学生利用彩墨表现生活。
这一个月的“彩墨游戏”一课是在上学期单体国画题材的基础上,组合成完整画面给水墨赋予颜色,要求教师也是以游戏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并用心体会墨、色在水的作用下产生的彩墨晕染效果,从而极大的激发了同学们学习中国画的兴趣。此外,教材也并没有将学生完全限制在严格的造型上,这非常符合《小学国画课程标准》中要求的中低年级美术教学中重感悟轻造型的先进理念。
为了上好这节中国画课,本人首先对教材中的范画进行了分析,通过分析使我感到,教材中所介绍的表现方法十分多样化,既有墨破色、色破墨,也有色撞墨、墨撞色以及积色等等,而所有这些国画中的专业技法,作为小学生在分析和表现上一定有很大难度的,况且所有这些色墨融合的效果在画面中有时又显得不是十分明确,因此,让同学们理解起来恐怕是困难重重。怎么办呢?
通过一段时间的思考本人终于想出了一个十分可行的办法,那就是引导学生通过分析墨和色的先后顺序,来体验和分析彩墨效果。于是,本人就在课前准备了四种彩墨效果的范画,即:“先墨后色(先画墨,然后在旁边画色)”;“先色后墨(先画色,然后在旁边画墨)”;“墨上画色”;“色上画墨”。在教学中,为了引发学生的主动性和探究能力,本人请同学们在课上通过讨论和探究的学习方法,去分析和尝试彩墨晕染效果是怎样产生的,于是,同学们都大胆拿起手中的毛笔,蘸好墨或色在宣纸上大胆尝试起来。看他们体验时的场景,真是有点像做游戏,因为同学们不仅满脸喜悦,更是满怀好奇,就如同是在科学课上做实验一样。
起初,有不少同学都没有试验成功,但在最后,当本人引导他们适当控制好毛笔中的水分之后,就有不少同学成功的表现出了这些彩墨的晕染效果,并自己总结出先墨后色;先色后墨;墨上画色;色上画墨等中国画的彩墨表现方法,特别是大家对于自己所表现出来的几乎没有什么具体形象的作品个个津津乐道,都认为自己的作品十分成功,我想这主要原因是因为大家都从自己的作品中观察到了一种墨与色融合的晕染效果,并且从这种感受中体验到了妙手偶然般的美感。
《小学国画课程标准》中还明确提出:“在知识经济时代,创新精神是社会成员最重要的心理品质之一。美术教学过程的情趣性、表现活动的自由性和评价标准的多样性,提供了创造活动最适宜的环境。”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在同学们掌握了这四种彩墨晕染效果之后,本人又请同学们将这四种方法综合起来创作一幅具有一定形象的彩墨画,在创作以前,本人一方面请同学们要善于合理的使用彩墨效果,另一方面,还鼓励大家勇于探索,想一想除了前面我们学习的这四种表现方法以外,还有那些表现彩墨变化的方法,从而鼓励大家利用各种方法来表现彩墨的晕染效果。在教师的倡导和启发下,同学们终于恰当的利用彩墨的晕染效果表现出了许多生活中的事物。看!这幅作品表现的是《春江水暖鸭先知》,它正是运用了“先墨后色”的晕染效果,令人感到活灵活现的小鸭。这幅作品表现的是大树,它的树干使用的是“先墨后色”,一排树干黑色的深深的加上绿色的发芽,充满着春天般的生机。总之,同学们表现出来的作品真实生动各异,不拘一格,而且几乎每幅作品都用了两种以上的彩墨表现方法。
四、注重文化传承,教育学生热爱祖国的传统艺术。
千百年来,中国画的水墨,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神魂,传统的中国画往往注重表现出事物的具体形象和内在精神,并将诗、书、画、印融为一体,用以表达画家的情感和志向。让同学们多欣赏一些名家作品对教育我们的孩子们热爱祖国的传统艺术,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本人在教学过程中还经常引导学生欣赏一些中国画大师的作品,用以培养学生热爱中国画的情感,并教育同学们做人也要像中国画中的寒梅一样,要有气节、有骨气。比如,在引导学生学习“水墨游戏”一课时,本人就请同学们欣赏了中国清代著名画家“八大山人”的水墨作品,还启发他们用心体会古人是怎样借助水墨的浑厚和苍劲有力的用笔来表达自己做人态度的。在讲“水墨游戏”还请同学们欣赏国画大师齐白石的作品,并引导学生了解画家的生平和艺术风格: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太似为媚俗,不似为欺世,中国写意画应追求神似等等。从而使学生认识到,中国画是中国的国粹,现在还有许多外国人也来中国学习中国画,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责任将中国画发扬光大。
总之,回想自己在中国画教学中,同学们之所以能够表现出如此生动的作品,主要是因为他们对自己的表现充满着兴趣与信心,也正因为他们的成功,才会使他们更加乐于表现中国画,更加热爱中华民族的传统艺术。而所有这一切,也都要求教师在中国画教学中,要始终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充分尊重他们的接受能力和所感所想,从而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和创新精神,在继承传统水墨效果的基础上,进行创作和表现。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的下一代真正认识到中国画笔墨的基础上,进行创作与表现。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的下一代真正认识到中国画笔墨情趣的精华所在,并热衷学习和表现中国画,把祖国的这种传统艺术进一步弘扬下去。
很抱歉,因为您在网易相册发布了违规信息,账号被屏蔽。被屏蔽期间他人无法访问您的相册。
去帮助中心,了解如何重新恢复服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