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气功 · 点穴 | 点穴与治病(二)

 武宗 2020-06-20

〓 点穴手法 〓

寺僧根据祖国医学的“虚则补之,实则泻之,寒则温之,热则清之”的医疗法则,创造出用点穴治病的有效手法,即点摸、点打、点揉和点划4种方法。

1.点摸(即补法)

医者用手的食指或并用食、中、无名3指。在患者病灶部位和有关穴位轻轻点摸。手法以摸为主,逐渐用至中力,切勿用力过重。轻者,则医者用手指轻轻点摸,仅感触到患者穴位的皮肤表层、就象幼雀捉食一样。点摸穴位,每分钟40~45点,起指要滑,落指要轻。点摸5分钟后,浙加力达中度,即医者指点到穴,感到触及穴表皮下肉层为度,每分钟约60点。依法点摸3~5分钟,若体质稍好者,可点撲6~10分钟。每天点摸1次,连续7天为1个疗程。中休3天,开始第2个疗程,中休5天,连续3~5各疗程。

2.点打(即点法)

医者用中指以较重的手法点打患者的有关穴位。不仅用力大,而且速度要快。点打时,中指所用之力由中度到重度,由慢到快。选准穴位后,医者用中指对准穴位,先轻揉片刻,然后靠中指关节的弹屈力,连续点打穴位。一般每分钟55~65发。中指离穴时,先向上崩起。次向下弹滑,再向左撩。后向右拔,此为1轮。依次类推,不可杂乱。

点打法适于体壮和急性病者,每天施术1次,7次为1个疗程。若1个疗程不愈者。可再点打2~3个疗程。

3.点揉法(即温法)

医者用中指对准穴位,先以中度力点2~3下,然后由左向右揉3~5秒钟,起指离穴,此为1发。再以上法连续点揉5~10发。每分钟约点揉50~55发。

点揉法适用于风湿性疾病生切慢性疾病,每两天施术1次,5次为1个疗程。中休3天,再进行第2个疗程,直到痊愈。

4.点划法(即清法)

医者用中指先点按患者的有关穴位,然后以食、无名指辅助中指、由穴中点上推下划3~5下,再向左次向右横划两下,此为1发。其用力由中度到重度,以指感触皮下肉层为度。其速度由慢到快,每分钟內点划35~50发。

此法适于局部红肿、痛疼和热症疾患,一般每1日施术1次,7次为1个疗程。中休3天,再进行第2个疗程。

以上4种点穴医病法,是僧医长期艰苦实践的宝贵经验,有一定的临床实用价值,但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决非百点百效,希望读者在临床实践中加以验证。用点穴法治病,切记如下几点:

① 始终以“虚则补之,实则泻之,寒则温之,热则清之”为医病原则。再根据患者不同的年龄、体质、疾病的性质等。选用准确的穴位,施行适度的手法。

② 每次施点穴位不可太多,一般2-3穴,最多不超过4个穴。点打时间不宜过长,一般3-5分钟,最长不超过15分钟。

③ 在患者精神不好或神经受刺激时,不宜施术。另外,天气不好(如刮大风、下大雨、寒流等)或酒后,都不适宜施术。

④ 施术时,对患者的体位必须合理安排,如点打腿和胳膊时宜坐位,胸腹部宜仰卧,脊背、腰部宜伏卧等,免得患者在点打中出现晕厥或其他偏差等不良现象。

外功三境界:易筋、易骨、洗髓。内功三境界:练气化精、炼精化气、御气还神。一层一境界,戒骄戒躁,一曝十寒。功夫始于勤练,成于坚持。

武 宗|天下武术宗成

微信ID:ikunfing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