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1年广东高考考试大纲说明文综地理考点分析 - 启洪地理的日志 - 网易博客

 QQDILI 2011-05-21

自然地理

1.宇宙中的地球

(1)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考点分析:①宇宙的概念 ②星云和恒星是宇宙中最基本的天体 ③四级天体系统 ④地球普通是八颗行星之一,特殊是因为有生命的存在。

(2)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考点分析:①太阳辐射 ②太阳的结构 ③影响:太阳活动对地球气候、电离层、地球磁场均会造成影响。

(3)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考点分析:自转①产生昼夜更替 ②地方时的产生 ③地转偏向力

公转①产生昼夜长短变化 ②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 ③四季的产生

(4)地球的圈层结构及各圈层的主要特点

考点分析:共分为六大圈层①大气圈 ②水圈 ③生物圈 ④地壳 ⑤地幔 ⑥地核

其中常考点大气圈,要理解它的对流层、平流层和高层大气的一些相应特点。

2.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1)地壳物质循环

考点分析:①岩浆岩 ②变质岩 ③沉积岩(可能有化石) 三类岩石在内外力作用下形成地壳物质循环

(2)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

考点分析:内力作用①岩浆活动 ②地壳活动(水平运动、垂直运动) ③变质作用

④地震 其中常考点主要为地壳活动,如常见的背斜、向斜和地堑、地垒,以及地震的成因。

外力作用①风化(支离破碎) ②侵蚀 ③搬运 ④堆积

(3)大气受热过程

考点分析:①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主要在白天)

②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主要在晚上)

(4)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考点分析:①基本热力环流 ②三圈环流成因 ③形成世界七个气压带六个风带

④气压带和风带会随着太阳直射点南北移动而移动,使得某些地区被交替控制,形成独特的气候,如地中海气候、热带草原气候。

(5)锋面、低压、高压等天气系统的特点

考点分析:①冷锋(一场秋雨一场寒、春季北方的沙尘暴)②暖锋(一场春雨一场暖)

③准静止锋(中国三大准静止锋:江淮、天山、昆明,后两个主要受地形影响)

④气压是静态而言,就气流流动形态而言,低压区形成气旋,台风就是东南亚地区气旋强烈发展后形成的。因赤道无地转偏向力,台风源于赤道南北纬五度左右。赤道地区没有“狂风暴雨”的情形。同理,高压区形成反气旋,中国冬季在蒙古高压控制下形成反气旋,寒冷干燥,夏季长江中下游区域受副热带高压带控制下形成反气旋,炎热干燥。

(6)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考点分析:水循环可分为海上内循环、海陆间循环和陆上内循环,其中与人类关系最为密切的是海陆间循环。海陆间循环的环节包括:①蒸发 ②输送 ③降雨 ④下渗 ⑤径流,目前人类最容易改造的是地表径流(修建水库等改变径流变化),城市中最薄弱环节是下渗(水泥路面多,雨水难以下渗)。

(7)世界洋流分布规律,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考点分析:①北半球洋流流动像8字的书写方式,南半球像0字书写方式(如南半球洋流是逆时针流动)。②北印度洋洋流夏顺冬逆(注意顺风顺水航线问题) ③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温 ④洋流影响下所形成的非地带性气候分布

3.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1)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

考点分析:①地理环境包括自然与人文环境,如北京民居突出人文环境,上海民居突出自然环境。②了解各要素的作用,如大气长期有规律的运动便形成了气候。

(2)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考点分析:能描述某地地理环境的各要素特点。整体性主要从五个方面来描述。①气候 ②水文 ③生物 ④地貌 ⑤土壤

(3)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考点分析:①经度地带性(水分基础,常考我国北部) ②纬度地带性(热量基础,常考从赤道向两极气候的变化) ③垂直地带性(水热基础,常考台湾山脉、喜马拉雅山) ④非地带性(常考分布异常的气候,往往受地形、信风和洋流的影响)

4.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1)地表形态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考点分析:城市形成的自然影响因素①地形(平坦开阔,地势稍高) ②气候 ③水 ④矿产 地表形态会影响交通线路的运输方式、走向和布局。

(2)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考点分析:古代影响兴衰,现代影响①农业 ②工业 ③健康 ④生态系统

(3)自然资源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

考点分析:例如水资源的重要性(循环性、不均匀性、广泛性和不可替代性、水利水害)

(4)自然灾害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

考点分析:气候异常(人为破坏会加剧)与地震灾害,如寒潮、台风、滑坡、泥石流、洪涝灾害等

人文地理

1.人口与城市

(1)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

考点分析:①原始型(高高低模式,原始部落)②传统型(高低高模式中的快速增长阶段,发展中国家较落后地区,如非洲) ③过渡型(高低高模式中增长下降阶段,发展中国家较发达地区,如中国) ④现代型(三低模式,发达国家)

(2)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

考点分析:经济因素。发达地区能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

(3)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

考点分析:分别是能养多少人和养好多少的区别,前者强调数量,后者强调质量。注意,过高的消费水平会使得某地区合理人口容量下降。

(4)城市的空间结构及其形成原因

考点分析:主要有商务区、住宅区、工业区,受历史、文化、经济、行政等因素影响

(5)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

考点分析:一般城市规模大服务功能也会更大,但也有些城市规模不大,某方面比较突出,如桂林的服务功能。

(6)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考点分析:①中心城市化 ②郊区城市化 ③逆城市化 ④再城市化 注意!目前中国没有任何一个城市处于逆城市化阶段。城市化地理环境影响有利有弊。

(7)地域文化对人口或城市的影响

考点分析:建筑最能体现某地的地域文化。中国各地、西欧、美国建筑不同之处比较。

2.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

(1)农业区位因素,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及其形成条件

考点分析:农业区位因素侧重自然条件①地形 ②气候 ③土壤 ④水源 另外市场决定农业的类型和规模,也相当重要。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有:①季风水田农业(水稻种植业) ②商品谷物农业 ③大牧场放牧业 ④种植园农业 ⑤混合农业 ⑥乳畜业

(2)工业区位因素,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与发展特点

考点分析:工业区位因素侧重社会经济条件①市场 ②交通 ③原料 ④廉价劳动力 ⑤技术 ⑥动力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工业对原料产地的依赖性在逐渐减弱,形成了临海型工业。廉价劳动力工业区集聚是为了更好共用基础设施及资源,高新产业工业区的集聚是受信息通达度、环境和人才的影响。

(3)农业或工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考点分析:次生灾害较多,如土地盐碱化、荒漠化、酸雨、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森林锐减、生物多样性减少等等

(4)生产活动中地域联系的重要性和主要方式

考点分析:重要性体现在交通运输是产品生产过程的继续,没有这个环节,产品就不能被消费,也就是生产活动的目的没有最后完成。主要方式包括交通运输(公路、铁路、水路、航空和管道等,80公里内公路运输成本最低,550千米后大货运量海运运输成本最低。)、通信和商业贸易。

(5)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和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

考点分析:如古代在水运影响下,扬州经济发达,现代在铁路影响下,石家庄变成河北省省会。一般而言,聚落和商业网点常布局在交通要道附近。

3.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1)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

考点分析:开始是畏惧自然,然后是征服自然,最后是要与自然和谐相处。

(2)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考点分析:全球性问题:酸雨、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生态问题如:森林锐减、生物多样性减少

(3)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

考点分析:既满足当代人满足其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尊重自然规律,要注意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相统一。

(4)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考点分析:高效、节能、环保三个方面去思考。

区域可持续发展

1.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1)区域的含义

考点分析:一定范围的空间,是一个可度量的实体。评价指标可单一,可综合。如黄河流域的划分就是以单一指标来划分的。

(2)不同区域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差异

考点分析:中国三大自然区的划分(地形和气候为依据)、东部季风区南北方差别。

(3)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影响

考点分析:原始社会对自然条件依赖性大,常布局在河流两岸。现代社会聚落多布局在临海地区。

(4)产业转移和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考点分析:产业转移指的是发达地区转移到欠发达地区的产业,通常是劳动力密集型产业。迁入地和迁出地的社会经济、地理环境均会有利弊问题。

2.区域可持续发展

(1)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及其产生的危害,以及有关的治理保护措施

考点分析:以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问题为例。举一反三提出解决相类似问题的措施。

(2)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综合治理的对策措施

考点分析:以美国田纳西河治理问题为例。举一反三提出解决相类似问题的措施。

(3)区域农业生产的条件、布局特点、问题,农业持续发展的方法与途径

考点分析:以中国东北农业问题为例。举一反三提出解决相类似问题的措施。

(4)区域能源、矿产资源的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考点分析:以德国鲁尔区问题为例。举一反三提出解决相类似问题的措施。

(5)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过程,产生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措施

考点分析:以江苏省工业化和城市化问题为例。举一反三提出解决相类似问题的措施。

3.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

(l)遥感(RS)在资源普查、环境和灾害监测中的应用

考点分析:“多功能照相机” 应用如耕地、林地、水资源、植物病虫害、森林火灾、台风等监测

(2)全球定位系统(GPS)在定位导航中的应用

考点分析:“可定位的收音机” 应用如军事、探险、汽车导航、娱乐(定向越野、手机等)

(3)地理信息系统(GIS)在城市管理中的功能

考点分析:“多功能电脑” 应用如交通灯的设置、公交线路查询、城市生活信息查询等

(4)数字地球的含义

考点分析:虚拟的3D地球,充分整合了各种信息资源的数字地球。

城乡规划

1.城乡发展与城市化

(1)城市环境问题的成因与治理对策

考点分析:常见问题如环境污染严重、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等,应控制城市规模,对城市进行合理规划,兴建卫星城、积极发展城乡一体化等。

(2)不同地理环境中,乡村聚落的分布特点及形成原因

考点分析:平原地区多形成集聚型乡村聚落(团状、带状和环状);山地丘陵地区多形成散漫型聚落。

(3)乡村集市的分布特点及其成因

考点分析:乡村集市的分布具有地域性、周期性、传统性和自发性,受人口、交通、行政、宗教和风俗民情等影响形成。

2.城乡规划

(1)城乡规划对于城乡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考点分析:达到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2)城乡规划中土地利用、项目选址、功能分区的主要原则和基本方法

考点分析:要少占农田、保护好古迹、先满足主要项目建设要求、为城市发展留有余地。

(3)在城乡规划中,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商业、文化等部门的一般布局原则

考点分析:既要考虑经济因素,也要考虑社会和环境效益。

3.城乡建设与生活环境

(1)商业布局与人们生活的关系。不同商业部门布局的特点与功能

考点分析:商家要充分考虑地租对收益的影响。如高级珠宝店宜布局在市中心人口多的地方、大型家具店宜布局在郊区交通便利的地方。

(2)不同的城市交通网络的特点

考点分析:城市的交通网络主要受地形、江河影响较大。常形成方格状、放射状、环形状、自由状的交通网络。目前,在自然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最理想的城市交通络呈环形放射状。

环境保护

1.环境与环境问题

(1)环境问题成因及危害

考点分析:可分为原生灾害和次生灾害。特别是人类不合理的开发、生产活动,对环境的影响较大。

(2)当前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考点分析:世界环境污染问题①温室效应 ②酸雨问题 ③臭氧层破坏问题;

2.生态环境问题与生态环境保护

(1)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和形成过程

考点分析:生态环境破坏问题①生物物种减少 ②森林面积锐减少 ③土地荒漠化等

成因主要包括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更重要)

(2)区域的生态环境问题与周围环境的相互关系

考点分析:可从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去思考生态环境与周围环境的关系,两者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

(3)我国不同区域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 考点分析:参考下表

(4)生态环境保护的主要措施及作用 考点分析:参考下表

中国不同区域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其防治措施


生态环境问题

主要分布区域

自然背景

主要防治措施

森林破坏

东北、西南、

华南林区

中温带、

亚热带边远山区

封山育林、计划砍伐、采育结合、

退耕还林、改变林区经济结构

草原退化

内蒙古、青海、

宁夏、新疆

属半干旱干旱草原区

退牧还草、封育草场、舍饲养畜

湿地萎缩

三江低地、

湖滨海滨

属湿润低平原湖泊

海洋边缘地区

建立湿地自然保护区、

停止围垦、退田还湖

生物多样性锐减

林区、草原、

近海海域

物种资源丰富

扩大自然保护区,建立生态走廊、

采育结合、合理放牧、实行禁渔期制度

土壤侵蚀

黄土高原、

东南丘陵

半湿润湿润丘陵地区

退田还林、植树种草、改坡为梯

荒漠化

西北、

华北半干旱区

属半干旱内陆

或春旱严重地区

解决当地群众生活用能,严禁砍伐


3.环境污染与防治

(1)主要的环境污染问题

考点分析:主要有①大气污染 ②水污染 ③土壤污染等。

(2)主要的环境污染问题形成的原因、过程及危害

考点分析:以大气污染为例,人类生产生活产生的污染物,改变了大气的成分。常见的有大量的碳氧化物、硫氧化物、氮氧化物、氯氟烃等排放会造成温室效应、酸雨、光化学烟雾及臭氧层破坏。

(3)环境污染问题的解决方法和预防措施

考点分析:要根据不同的污染问题来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预防措施要有针对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