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惜时对联趣谈

 幸福由心 2011-05-22
惜时对联趣谈

    时间是人类最宝贵的财富。利用对联来说明时间的可贵,激励人们珍惜黄金岁月,警诫人们切莫蹉跎青春韶华,及时建功立业,早已有之。清代乾隆年间大学士,江西南昌人彭元瑞,青年时为激励自己刻苦攻读、求取功名,撰写一联:

何物动人?二月杏花八月桂;

有谁催我?三更灯火五更鸡。

当时科举分春秋两试,分别称为“春闱”和“秋闱” ,“春闱”在二月,“秋闱”在八月。作者不为二月杏花红,八月桂花香所动,夜读三更不息灯火,五更鸡鸣起而用功。其刻苦用功、珍惜光阴的精神很值得后人学习。

毛泽东同志于文学之道造诣颇深,其诗词博大宽宏,气势雄伟,豪气干云,溢于言表。他的对联也颇能资人警省。如:

贵有恒何必三更起五更睡;

最无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

此联比彭元瑞之联意大利更深一层。不仅是说学习需要“三更灯火五更鸡”的惜时态度和刻苦精神,更重要的还需要持之以恒。辩证地说明了“惜时”与“恒心”的关系。说明惜时也要讲求效率。此联实为立志成才者的座佑铭。毛泽东同志这副对联也是改旧联而得。旧联云:

苟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

最无益,莫过一日暴,十日寒。

唐朝诗人李商隐《登乐游原》诗中有“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此句极言夕阳景色之美,又伤感黄昏时光有限,美景难留。然而反其意而用之则恰恰可以用来激励人们珍惜晚景。如爱国作家、教育家朱自清五十一岁时大书一副对联置于中堂:

但得夕阳无限好,

何须惆怅近黄昏。

此联充满乐观情绪,自勉要利用有生之年为国家为民族作出新的贡献。此联与李商隐之句俨然一叹一慰,一问一答,遥相呼应,意趣浑成。

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叶剑英同志在八十岁生日的耄耋之年仍然壮志不已豪情勃发,在《八十述怀》一诗中写道:

老夫喜作黄昏颂,

满目青山夕照明。

此联比朱自清一联意境又高一层。真令李商隐赧颜了。有趣的是李商隐曾写过《晚晴》一诗,诗中有一句云:

天意怜幽草,

人间重晚晴。

这一句诗与“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志趣迥异,有在晚晴之际大干一番事业的情趣。年长之人书为楹联,必然有所受益。

梁代何逊《赠诸游旧》中有一句诗云:

(切莫)少壮轻年月,

(更要)迟暮惜光辉。

这是他的感叹之词,是说人在少壮年轻的时候,往往不知道光阴的宝贵。到了老年就感到日子实在不多了,因而开始珍惜自己晚年的晴晖。此句与李商隐《晚晴》的诗句为异曲同工之妙。读之感到时间的可贵。如果将上述诗句稍作改写,就可得到一幅较好的惜时对联。例如:

切莫少壮轻年月,

更须迟暮惜光辉。

一个人的人生观往往能决定这个人对时间的看法。及时行乐,古今中外,不乏其人。如明朝清初书法家王铎,字觉斯,号嵩号嵩樵,河南孟津人。明朝时任礼部尚书,东阁大学士,工行草收,得力于颜真卿、米芾二家为多。笔力雄健长于布白。兼能画山水、兰竹,在明朝为官时,曾集吴中老儒朱航诗句为福壬楹联:

万事不如杯在手,

一年几见月当头。

此联实为之扬及时行乐荒诞之言,当今之世,为人所不齿。其后来降职,也说明了他的命重于节可耻意识。诗人李梅君曾集旧句为一联:

万事从来风过耳,

一年几见月当头。

此联比之上联可谓旧语新意。然而只是发一番“万事似流云”、“逝者如斯夫”之感慨。其实万事如云雾,时刻抓紧尽力而为。日月如梭,更要分秒必争。意在建树。若将上联略改之,即可赋予新意。

万事从来风过耳,可谓快矣!

一年几见月当头,能不惜乎?

法国有句格言:“以全世界的财富,也买不回失去的时间。”时间犹如珍惜,只有用劳动这根红线穿起来,才能成为一串灿烂的项链。

清代名医徐大椿,字灵胎,晚号“洄溪老人”。晚年居所与太湖七十二峰比邻。曾书门联一副云:

一生那有真闲日;

百岁仍多未了缘。

徐大椿一生行医,救死扶伤,没有枉抛岁月。写此联时已年近八旬。直言晚年还有许多事情要做。真可谓寸时不废,分秒珍惜。

人生在世,就是活到一百岁也只是一瞬即过,,岂有不珍惜光阴的道理呢?正如唐代诗杜荀鹤《赠李蒙叟》诗中所云:

百年能几日,

忍不惜光阴。

清朝泾县人朱,字玉存,又字兰坡,嘉庆进士。先为官,后以母病归。归里后在家中办私塾。曾自题“志勤堂”联:

士所尚在志,行远登高,万里鹏程关学问;

业必精于勤,博闻强识,三余蛾术惜光阴。

联语嵌“志勤”而不留痕迹,是为大家手笔。此联字字沉实,句句言理。颇有劝人立志,勤学,惜时之意,百嚼不厌。

晚清李某曾为慈利县十字街桂香楼题一联:

胜地难逢,莫把眼前错过;

众山罗列,最宜雨后来登。

出句有惜时重地之意,对句有登高望远之怀,特别“雨后来登”极尽说理。人们尽知,雨后空气明净,山青水明,此时移步登高,极目弛怀,令人胸襟大开,心旷神怡。作为惜时格言,也颇有警醒作用。形容我国经“十年动乱”之后,经改革而出现的兴隆盛世。如:

盛世难逢,莫把眼前错过;

群峰罗列,最宜雨后来登。

我国第一个独立创设私立学校的是清朝镇海人叶成忠。咸丰年间他在上海经商。初为商贩,后来专营进口业,积资逾八百万,为当时上海商界巨擘。光绪年间兴办“澄忠学堂”。堂成请友人刘葆良题写对联。刘葆良以自身体验,现身说法,题一联云:

昔以孤幼旅寓申江,自伤老大无成,有类夜行须炳烛;

今为童蒙特开讲舍,所望髫年志学,一般努力惜分阴。

一边自伤老大无成,一边希望髫年志学,一边言万类尚须夜行炳烛,一边希望儿童们努力珍惜光阴。情真意切,苦口婆心。

惜伤老大无成,一般夜行须炳烛;

今望髫年志学,万分努力惜秒阴,

意似更进一层。

陈毅诗亦有一联:应知学问者,在乎点滴勤。与上联有异曲同工之妙。

吴恭亨《对联话》记载:安化陶文毅与常德胡光伯倬皆客,胡有题明藩果园太子庙联云:

空山过雨闻敲磬;

佛火分灯照读书。

细嚼此联,一片雨后山空,钟磬回响夜半读书之景象。《棣怀堂随笔》录有李录昆鸟    联在黔为官时题“榜堂亭”一联:

自问何能,只不着一丝假;

有事即办,怎肯偷半日闲。

联语朴实无华,具有实事求是的实干精神,凡事努力而行,及时而做,即半日时光也不能轻易放过。爱迪生曾经说过“人生太短暂了,事情是这样的多,能不兼程前进吗?”可见有志之人都是惜如玉的。

名胜古迹联往往不不仅为咏景怀古之作,多有包含箴言于其中者,如:

萧梁逝水,往迹犹新,问谁大雅扶轮,再继元储不配业;

沧海横流,人间何世,趁我余光秉烛,补读平生未见书。

上联怀古,言志即言萧统,招集文学之士编集我国第一部诗文词赋的选集《文选》的功绩。下联又感叹自励,还须秉烛读书,读之跌宕起伏,耐人回味。读书台还有另外一吊古佳联,也可一读。

例如镇江市南3公里处有一个招隐山。招隐山原名曾窟山,东晋南朝宋之间戴隐居于此,故名招隐山。戴死后,其女将住宅舍为佛填充,称为招隐寺,寺内有南朝梁昭明太子文学家萧统在其中读书的读书台,读书台有一联:

妙境快登临,抵许多福地洞天,相对自知招隐乐,

伊人不可见,有无数松风竹籁,我来恍听读书声。

现在广告弥泛,遣词多有雷同。近来有对联艺术用于广告中者电影广告联为多,但语意贪金,味同嚼蜡,应用对联于广告早已有之,如三十年代影片《青春》广告中有一联:

岁月蹉跎,宜珍惜黄金时代。

春光易老,,莫辜负锦绣年华。

颇切题意,读之耐人寻味。若以之为座右铭,真可谓暮鼓晨钟,实为广告联中之上乘之作,可惜不知为何人所撰。

商业用联往往有既切行业,又兼言理之句,如“钟表店”有一联:

刻刻催人资警省;

声声呼汝惜光阴。

又如,刻字业有一联:

六书传四海,

一刻值千金。

上联直言刻字艺人书法高超,名扬四海,下联指的“一刻”字面是指“雕刻”的精妙珍贵,如果,将“一刻”引申为钟表的“一刻”也不失为一幅惜时佳联。

读读有令人猛然省悟之感。“进化论”创始人达尔文曾说:“我从来不认为半小时是微不足道的,很小的一段时间。”有句谚语说得也很好,“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在今天的一日千里的社会主义四化建设的事业中,我们必须分秒必争。

关于惜时,我也曾有一些习作联语,然而佳句难得,今选录几副,似觉亦能说明惜时之重要,录之望专家指教。

惜时贵在常早起,

创业始于肯勤劳。

重在“早”、“勤”二字,说理似能颠扑不破。感叹韶华易逝,老大无成,为自警之意,作一联直抒胸臆,联语是:

青春莫虚度,

佳岁不轻闲。

又改谚语得一联:

补漏赶天好,

读书趁年轻。

联语虽觉有村言俗气,作为惜时励志,也可一读。读书是很苦的,我常读书至深夜。一日看书至深夜,甚感疲惫,自叹“老大无成”为自警苦读,于笔记中偶书一联:

知创业艰难,多苦于缺乏志气;

看光阴流逝,最伤心虚度年华。

直陈胸臆,不妄虚言。

时间既易得之,又易失之。“得”与“失”是辩证矛盾的两个方面。据此我曾书一联:

事有大小恒可立,

时无短长挤则多。

在宏观范围内,时间是无始无终地均匀地流逝着,似乎是永恒不变的,但据爱因斯坦“相对论”可知,当运动物体以近于光速的速度运动时,时间可以大幅度延长,即时钟变慢,然而“近于光速”岂是轻易可为的?回到现实世界,有志者还需多从主观上去努力赢得时间,秘诀只“挤”字一字而已。华罗庚曾说过“时间是由分秒积成的,善于利用零星时间的人,才会做出更大的成绩来。”上联充分说明了这个道理。

日日行,不怕路途万里;

常常做,何惧诸事无头。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万丈高楼,起于垒土,凡事只要时时抓紧,处处努力,就没有不成功的道理,重要的是要有恒心和毅力。此联极有劝人凡事要“锲而不舍”之精神。

另外还作有一些惜时联,但苦炼字功力不到,多有正对,而“正对为下”。几疑并非佳作。然而联意尚觉剀切中理,似可一读,录之如下:

看眼前,车水马龙,万事蹉跎烟云过,

思明日,千红万紫,三春珍惜瑞气来。

 

虽思明日晨曦好,

更惜今天夕阳多。

 

如水年华嬉则少

似箭岁月惜能多。

 

过眼寸阴求日益,

来年日益惜寸阳。

 

莫待明年花更好,

当惜今朝春尚浓。

 

栽葩护葩葩更艳,

逢春惜春春越浓。

 

眼前佳丽撩人意,

耳边嘀嗒催我读。

 

学问在于点滴累,

时光更应秒阴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