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工作室年度工作总结 曹文名师工作室
在教育局、教研室的关注和帮助下,曹文名师工作室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在这一学年的活动中,工作室充分发挥名师在课堂教学、课改实验、课题研究、师资培养等方面的示范、指导、引领作用,一方面从提高工作室成员教学能力、学术研究能力和学术修养几个层面入手,促进每一位成员提高;另一方面,面向一市三县广大教师组织开展培训、研修和观摩等活动,促进了全市信息技术教师专业素质的整体提升。 反思和总结这一年来的活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活动室工作规范化,制定工作计划及实施方案 为确保“名师工作室”扎实而又开创性地发展,发挥工作室每个人的特长,工作室拟定出相关的管理办法。同时为了扎实有效地在开展教学教研活动,工作室制定了详细的工作计划和工作行事历,要求每位成员按照工作室的要求和自己的工作实际,实行自学、集中学习、网上学习交流等多种形式努力提高自己在教育教学上各个方面的能力。 二、开展多样化的研讨活动,促进青年教师成长 1、工作室活动常规化,促进教师反思 我工作室不定期召开研讨活动,探讨教学新路子,对教育教学工作中的问题进行研讨,达成共识,扩大了名师工作室的辐射性。本学年的主要活动有: 3月、4月、5月,工作室分三次组织大家在常州市电教馆开展程序设计教学研讨,讨论电教馆信息学奥赛培训班中级班、长训班的教学工作,大家畅所欲言,总结经验,为正在进行中的培训工作献计献策。 4月23日下午,省常中学校行政楼会议室里气氛热烈,常州市教育局会同我校在这里举行隆重仪式,欢送曹文老师赴京参加全国劳模表彰大会。市委教育工委书记潘建中到会祝贺并发表重要讲话。2010年,常州市共评出10名全国劳动模范,曹文同志是其中唯一的一名教师代表,也是继市一中的徐洪涛、田家炳实验中学(原六中)的庄玉明、金坛市二中的徐乐益之后,常州教育系统诞生的第四位全国劳模。曹文同志的当选不仅是常州教育界的一大喜事,也是我市全体劳动者的骄傲。 5月,为提高信息技术教师编程能力,培养信息学奥林匹克培训指导教师的水平,从而更好地开展计算机应用和程序设计的普及教育,常州市电化教育馆、常州教育信息中心组织我工作室部分老师,参加了NOI(全国信息学奥赛)指导教师培训。一周的时间里,常州的学员们与来自全国各地的教练员们共同交流,共同成长。每天上下午六小时学习,晚上交流讨论。学习中,每一位老师都积极互动,江苏扬州的倪老师经验丰富,广西桂林的李老师思路清晰,内蒙呼市的解老师初生牛犊,工作室成员、常州外国语学校秦新华老师反应灵敏,每位学员的倾心投入,让培训的课堂生动热闹,效果显著。 6月,在常州市电教馆计算机机房,“曹文”名师工作室的成员们又一次相聚在一起,大家回顾了近阶段的程序设计培训工作和培养学生所取得的成绩,交流之前培训的教学心得,为下一阶段的培训制定教学计划,并展望了以后信息学奥林匹克程序设计竞赛的发展方向。工作室领衔人曹文老师对前一阶段的培训工作作出了高度评价,并勉励大家继续扎实工作,为提升常州市程序设计培训师资队伍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而继续努力。五月份,曹文老师辅导的吴翼同学一路过关斩将,在国际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国家队选拔赛中获得了第一名的辉煌战绩,今年暑假他将和另外三名队友一起代表中国参加在加拿大举行的国际比赛。程序设计中级班、长训班的辅导工作顺利结束,在结束之前进行了统一测试,从同学们的出色表现来看,他们对程序设计拥有浓厚的兴趣和正确的学习方法,同学们都希望在信息学奥赛这条道路上继续坚定地走下去。五月中旬,工作室成员参加了在上海举办的全国信息学奥赛教练员培训班的学习,为了让大家能够继续深入学习、讨论,市电教馆专门在常州市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网上开辟了教练员学习、交流的空间,毛文意老师作为代表向大家演示了登录、学习、交流的具体操作方法。新一轮的高级班、长训班开班在即,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现场讨论制定了教学计划,确定了上课时间、各班负责老师名单。秦新华老师为大家演示了在线评试系统的安装、测试办法,这套系统可以为大家在以后的教学中提供很大的帮助,对学生的学习情况也可以给出更准确的评价。暑假期间,常州市作为东道主将举办江苏省小学生“信息与未来”夏令营活动,为此将对之前通过选拔产生的市代表队成员进行统一培训,为了让同学们在参加省级活动时有更好的发挥,工作室成员们各抒己见,为集训工作出谋划策,除了安排学生参加程序设计辅导外,还增加了数码摄影和网络搜索、益智游戏等培训项目,最终制定了详细的辅导计划。在讨论各项工作的过程中,大家群策群力,每个人都把自己的培训心得贡献出来,使得活动气氛非常活跃。工作室成员相信,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常州市的程序设计竞赛培训工作将更上层楼,争取为孩子们的终身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由于时间的限制,研讨活动在大家的依依不舍中落下帷幕。 7月,工作室领衔人曹文老师在常州市教育局组织的“名师大讲堂”活动中,为广大中小学教师作了“程序设计入门教学经验谈”的专题讲座,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7月底、8月初第27届全国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NOI2010),在山东烟台开发区中学闭幕。我校曹文老师作为江苏省队领队带队参加了本次比赛,我市的7位选手在与来自全国各地的近250名程序设计高手的较量中脱颖而出,分别获得了1金4银2铜的优异成绩。其中,省常中的蒋中天同学以第二天全场第一、最后总分第2名的优异成绩获得金牌,入选了国家集训队(共20人),继金斌和吴翼之后,国家集训队中连续3年出现了省常中学生的身影;我市7名选手在江苏省队14人中占据了半壁江山,其中省常中6人,常州一中1人。由我市同学为主组成的江苏省队在团体对抗赛中披荆斩棘,从若干强省中脱颖而出,最终获得团体第二的好成绩。 8月18日,“局小杯”2010年江苏省“信息与未来”小学生夏令营圆满落幕。南京市代表队获团体赛第一名,常州、泰州分获第二、第三名。副市长居丽琴为获奖选手颁奖。本届夏令营为期3天,来自全省12个城市78所学校的354名IT小能手在常集结,参加人数创历届之最。活动和比赛内容包括:IT小能手PK赛、动手做、信息技术与科普知识团体竞赛、科普体验等。局前街小学在IT小能手PK赛中,获得了程序设计、网络搜索两项团体第一,共有78人次获一等奖,是全省78所参赛学校中取得成绩最好的学校。 11月20日,第16届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联赛(江苏赛区)“常州中学杯”中学组复赛在我市省常中举行。我工作室率团参加此次比赛。我市夺得初中组、高中组和大市团体总分三项第一,创历史最好成绩;省常中以绝对优势蝉联高中组团体九连冠;常州外国语学校首次取得初中组团体第一名。省青少年科技中心负责人盛赞“信息学已成为常州教育的一张闪亮名片”。省常中王凯南等56名选手获得高中组一等奖(全省共213人),常州外国语学校孙云帆等60位选手荣获初中组一等奖(全省共189人)。此外,常州一中和正衡中学分别取得了校团体第四和第六的好成绩。 12月中旬,工作室与来自绍兴县的信息技术教研员何伟勇老师与绍兴县柯桥中学的信息技术组长吴建锋等以及鲁迅中学的老师们进行共同研讨,一起探讨我工作室的一些情况与研学模式。工作室为他们安排了丰富的活动项目,首先是到电教馆的教学现场随堂听课,赵柯老师与毛文意老师向客人们展示了常州信息学编程班的教学特色,课后还进行了一些随访与研讨。在研讨活动中,名师工作室的老师互相请教着教学过程中的一些热点问题,活动室外虽然寒冬瑟瑟,但室内却欢声笑语,吴建锋老师不禁感叹说“真是羡慕工作室同志们的研究氛围,共同交流,互相帮助,在这样的环境中工作心情也特别愉快!”第二天,曹文名师工作室的所有成员还与绍兴来的客人们一起开展了一次交流研讨会,由曹文老师主持,向来客们介绍了常州信息学奥赛发展的一些情况和成绩,也指出了今后工作中的有待发展的方向;吴涛老师还向所有成员介绍了他自己钻研制作的软件“吴涛出题系统”,大大简化了老师们在教学准备中的命题过程,受到了在场所有老师的欢迎。正如电教馆的李冬梅老师说的那样“名师工作室的持续发展动力主要依靠的是内在力量,而这种力量的源泉来自于每一位工作室成员的专业追求”。最后,工作室成员与绍兴客人们合影留念,并约定了以后的交流日程。 12月下旬,我工作室赴戚墅堰实验中学交流学习,这次活动行程紧凑,内容丰富,第一项活动是同题异构,在徐老师与俞老师的精彩交锋中,在座师生感悟良多,俞老师的课堂导入唤起了同学心底的回忆,徐老师的分层任务设计也是别出心意。第二项活动就是评课交流。在评课过程中,常州二中的许冰老师充分肯定了两位老师的教学特色,并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新北实验的孙亚敏老师的奇思妙想解开了两位上课老师的课堂问题找到了突破方向,省中的吴涛老师甚至谈到情境在信息学奥赛课程中的妙用,提示大家在以后的教学设计中要以人为本,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曹文老师作了最后的点评,指出了本次活动的意义在于分享而非评比,听者评者的共进正是加强交流合作的本意;时间在思维碰撞中悄然流逝。第三项活动可以说是本次行程中最具风味的安排,名师工作室为戚实中带去了两位省中优秀学子,两位同学与高一全体同学进行互动式交流,最后,省中派驻到戚实中的嵇校长用了三次“名师”这个词来向同学们讲述了曹文老师的事迹,曹文老师也向同学们讲述了自己的学生时代,并向同学们传授了自己的成功经验“态度决定一切”,让在座的所有人都回味良久。 2011年1月上旬工作室接受了教育局和教研室的中期评估验收,工作室利用专门制作的6块成绩展板、PPT演示汇报、共同研讨等方式为参加评估验收的领导、老师们展示了近年来的丰硕成果,得到了来宾们的普遍好评。 2011年1月中下旬,工作室曹文、吴涛两位老师率领省常中、市一中的近二十位同学参加了在吉林大学举行的信息学奥赛国家集训队冬令营,老师和学生们都获得了普遍提高,省常中蒋中天和刘启鹏两位同学在国家集训队论文答辩中表现出色,为今年五月即将进行的国家队选拔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011年1月下旬,工作室曹文老师和林厚从老师赴镇江么为江苏省信息学奥林匹克冬令营授课,受到省科协领导和各市带队老师的一致好评。 2、专题讲座为平台,加强教学交流 本学年工作室利用“教师成长沙龙”开办专题讲座多次,由曹文、林厚从等教师分别就“课例反思的撰写”、“如何备课”等向青年教师传经授道,名师工作更具示范性。同时名师的每一节课都向工作组全体教师开放,教师可以随时、任意到任何名师的课堂观摩,学习名师课堂的精典之处,很大程度地提高了青年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
3、同课异构为载体,突显名师指导 真正的名师源自于课堂、根植于课堂。工作室成员以电教馆为活动基地,每周都开展同课异构的活动,至今共计开展了30次类似的活动。这些活动的开展不仅真正实现了工作室成员的带动辐射作用,更有效的实现了培训资源的共享,同时进行了对课堂教学的有益实践与探讨,显示了名师指导的实效性。
三、名师工作初显成效。 工作室活动的开展,使青年教师的师德修养和业务素质快速提高。一年来参加工作室的青年教师无论从教学水平、教学策略,还是成果上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一年来工作室成员发表和获奖论文共计20篇,出版专著2本,获省市各级荣誉29项,工作室成员合作编写教材2套,开发出竞赛辅导专用评测系统和命题系统。工作室成员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主要获奖情况如下:
四、存在的问题 1、学员积极性有待提高,参与度有待加强 2、网上互动有待加强 3、网络水平有待提高 4、没有相对固定时间进行学习
回首一年来走过的道路,感觉到的是充实与快乐。名师工作室这个团队呈现着极强的凝聚力和生命力。青年教师在学习时学到了经验,得到了提高;名师在传授时发现了不足,补充了自己。同时缩小了名师与青年教师之间的距离,青年教师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研究中,名师也虚心听取青年教师的新的教育理念,工作室内形成了一股互帮互学、积极创新、共同前进的新潮流。正如工作室里有人说过:“通过与名师接触、交流、学习,觉得自己研究的脚步再不会停歇,觉得自己更要豪情满怀地学习、反思、践行。” 展望下一年的工作,我们充满信心。工作室里有这么多有思想有能力的青年教师,我们这个工作室一定会更进一步地开拓创新,取得更大的成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