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长沙市水资源情况汇报-业务信息-长沙水务局

 汨江 2011-05-23

长沙市水资源情况汇报

2009-04-08 08:52:00  作者: 长沙市水利局

200948

 

长沙处在湘江下游、洞庭湖尾闾,随着社会和经济的迅速发展、人口增长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对水的需求愈来愈多、要求愈来愈高、用途愈来愈广,水资源的地位显得越来越突出。现在将我市水资源的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长沙境内水系发达,支流河道长5km以上有302条,主要有湘江、浏阳河、捞刀河、沩水、靳江河、八曲河、龙王港等。湘江干流发源于广西临桂县海洋坪龙门界,全长856km,流域面积94660km2,在长沙市境内长74km。浏阳河发源于浏阳市横山坳,全长219km,流域面积4237km2;捞刀河发源于浏阳市石柱峰,全长141km,流域面积2543km2;沩水河发源于宁乡扶玉山,全长144km,流域面积2430km2;靳江河源于宁乡白鹤山,全长85km,流域面积781km2;八曲河发源于望城,全长53km,流域面积311km2长沙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96.19亿m3,湘江过境年均流量692.5亿m3

二、开发利用现状

2007年为例,全市供水总量33.3亿m3,其中地表水总供水量31.9亿m3,占总供水量的96%,地下水供水量1.4亿m3,占总供水量的4%。在地表供水量中,蓄水、引水、提水分别为15.73.062.35亿m3,分别占地表供水量的46.6%9.1%7.0%。采用供用水平衡原则,2007年全市各部门实际用水总量33.28亿m3,较上年略有减少。其中农田灌溉用水16.22亿m3,林牧渔畜用水0.918亿m3,占总用水2.78%;工业用水10.3亿m3,占总用水30.9%,城镇公共用水1.38亿m3,占总用水4.1%,居民生活用水3.555亿m3,占总用水11%,生态环境用水0.9086亿m3,占总用水3%

长沙市区有一、二、三、四、五、八共6大制水公司,设计日供水能力165万立方米。6大水厂全部在湘江取水,现在用水旺季日取水量约140万立方米,淡季日取水量约130万立方米,全年取水量约4.5亿立方米。

三、我们所做的工作

1、加大宣传力度,提高水法意识

每年的“世界水日”、“中国水周”期间,我局都在全市开展一系列声势浩大的宣传活动,成立领导小组,安排专项经费,利用报纸、电视台、电台等新闻媒体,采取悬挂气球、拱门、宣传车、主管副市长发表电视讲话或署名文章、与高校学生合作等各种方式,宣传水法律法规,倡议市民爱护水、珍惜水、节约水。

2、做好立法工作,为水资源和水源地保护提供法律依据

为了做好城市节水工作,去年市人大组织对《长沙市城市供水用水管理条例》进行修改,加强了节水和水源地保护。

浏阳市株树桥水库被确定为我市的第二水源,将于今年年底向长沙供水。市人大于2006年制定了《株树桥水库管理保护条例》,为水库水资源的保护提供了法律依据。

为了加强对全市水资源和水源地的保护,我们积极与市人大衔接汇报,争取人大的支持,为我市水资源立法。现在市人大农业农村委、法工委以及市法制办对水资源立法表示支持,我们正在积极做好前期工作,争取《长沙市水资源保护管理条例》早日出台。

3做好水质监测工作

为及时掌握我市主要江河水资源质量基本情况、水功能区、主要饮用水源地、水质失控变化趋势和水体纳污总量,满足水资源开发利用、水污染防止、水体纳污总量控制与监督的基本要求,为各级政府保护和管理水资源提供质量评价及趋势分析成果,我局与市水文局共同设立了长沙市水环境监测中心,对全市“一江三河”的13个代表性断面进行水资源质量监测。并每月发布“长沙市水资源质量状况通报”,通报的发布范围为上级业务主管部门、市委、市人民政府、市人大、市政协、市直相关职能部门和市属各区县人民政府及水行政主管部门。去年8月份,市水环境监测中心株树桥水库分站挂牌成立,我市水质监测代表性断面增至14个。

4加强水资源保护研究和规划前期工作

今年,我市将编制《长沙市水资源利用和保护及水环境修复整体规划》,这个大规划包括9个小规划,具体到各个项目和地域,其中第一个就是《长沙市水源地保护规划》。这项工作已列入我局2009年工作和资金安排计划中。其次,今年我局还向水利部申报了“长沙市水资源管理和保护”和“湘江长沙综合枢纽工程对湘江水资源的影响及对策”等研究课题。

2003年我局就编制了《长沙市水资源保护规划》,为满足“两型”社会建设需要,今年我市在“两型”社会的整体规划中列入了水资源规划,充分考虑“两型”社会建设对水资源的需要和影响,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来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5、全力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工作

去年我市获水利部批准为全国第三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市,试点期为2009-2010年。节水型社会建设就是以节水促保护、节水促治污、节水促配置,推动社会转变用水方式,通过水资源优化配置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实现水资源的供需平衡,建设节水防污型社会,实现人水和谐。我们正在制定规划,着手召开领导小组会议。下一步工作将推动一批节水示范项目的启动,并着手制度和机制的建设,探索并提出水务体制改革方案。

6启动河流生态修复

近年来由于湘江河道采砂和河道内建设项目和生产作业使河道断面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河道两岸生态破坏严重,因此我局已委托市水利设计院对河流生态修复进行设计,设计工作完成后将立即予以具体实施。

7、开展水库确权划界工作。

为加强农村的水资源管理,水库水资源管理是重点,由于水库管理责权不明,我们逐步推开水库的划界确权。水库的确权划界实际上就是对水库库区内的水资源进行保护,禁止抛粪养鱼,切断污染源。

8、加强河道管理,严格采砂行为。

我市在猴子石大桥至三叉矶桥设立禁采区,禁止一切采砂、淘金等活动。并制定了砂石规划,设立10个大型砂石场,规范全市的采砂行为。加大执法力度,对乱采乱挖行为予以严厉打击和查处。

四、存在的问题

我市虽地处南方丰水地区,但随着全球变暖,极端气候

不断发生,以及我市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对水的要求更高(水量、水质),供用水的矛盾日渐突出,水资源的问题日趋尖锐紧迫。

1季节性缺水严重。长沙水资源总量虽然比较丰富,但时空分布不均,存在季节性缺水。1998年以来,已有1998年、2003年、2007年三年破历史最低水位记录,丰水更丰,枯水更枯,枯水期来得更早,持续时间更长,湘江水资源量的时空分配进一步呈不均匀趋势发展。去年10月份,湘江提前进入枯水期,长沙、株洲、湘潭三市都出现了取水危机。湘江长沙段水位最低降至25.17米,而长沙市区6大水厂除二水厂的取水头在25米以下,其余的都在25米以上,供水形势十分严峻。后来水利部和省水利厅高度重视,由三峡放水提高洞庭湖水位,再由东江水库紧急调水,才基本解决长沙的缺水危机。而随着长沙的快速发展,需水将不断增大,因此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供用水矛盾将越来越突出,供用水的危机也将日趋凸显。

2水污染严重。湘江沿途接纳了永州、衡阳、娄底、株洲、湘潭等城市大量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水质受到严重污染。枯水季节湘江水富营养化严重,藻类丰富,对制水产生的影响极大。其次农村面、点污染都很严重,养猪、抛粪养鱼等对水质也有很大污染。

3、管理体制不顺。我市涉水管理体制仍然是传统的“多龙管水”的水行政管理模式,水管理工作涉及水利、环保、城建、规划、公用事业、航运、港务等多个职能部门。水利主要是发放取水许可证,城市供水、排水、污水处理、水质管理分别由城建、公用事业、环保等多个部门承担。一方面各部门的责、权、利存在交叉、重叠、矛盾,另一方面有些管理上存在漏洞与空白,造成管理主体缺位,无人负责的局面,从而难以实现协调统一的管理。

五、建议

1、探索出水务体制改革方案,整合涉水单位职能,推进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尽快实现水务一体化。

2、湘江流域水资源管理和保护工作已突破了行政区域的界限,建议尽快成立湘江流域管理机构。

3、加大投入力度,尽快实施水资源实时监控系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