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用科学理性建构人本主义

 3gzylon 2011-05-24

    斯蒂芬·图尔敏(1922—2009)是20世纪最重要的科学哲学家之一。然而,长期以来人们忽视了他在科学理性的人本建构上所做的工作。就连他供职的南加州大学发布的悼念公告中,也只是提到他作为早期历史主义者的贡献。虽然“历史主义科学哲学的早期开拓者”已足以确立他在当代科学哲学中的重要地位,但并未反映其思想的主旨。事实上,他试图在维特根斯坦后期语言哲学上实现科学理性的人本建构。

 

    图尔敏把维特根斯坦的语言游戏论引入科学理论本质的研究,在科学哲学领域首次提出了“科学理论本质上也是一种类型的语言游戏”的思想。科学命题的真假不是在“无人”的理论—世界的二元关系中确立的。“真是相对的,是在特定的历史语境和应用语境中显示出来的。”例如光的反射和折射定律,在宏观尺度语境中是适当的,而在光的弯曲问题语境中是不适当的,因而不能绝对地断言其真假。科学家的核心任务之一,是区分定律所适用的语境。同时,科学语言的意义是通过其特定使用实现的,理论各个部分之间是通过语言的共同用法而关联起来,科学理论之间的逻辑建构是以特定科学语言的共同用法为基础实现的。创立新的语言共同用法比逻辑关系更重要。

 

    按照传统的逻辑—经验型科学哲学的看法,理论由一组描述实在世界之规律性的定律以及把这些定律与观察陈述联系起来的一组陈述构成。图尔敏则对实在世界现象间的规则性给出理由,使之成为人可理解的东西。同时,为了使理论被科学共同体接受,理论还需要满足更多的主观标准,比如它必须“使人心智愉悦”。

 

    逻辑实证主义和证伪主义均把经验看做科学知识的最终基础,看做判别科学理论之真假的仲裁者。图尔敏把游戏规则对于语言游戏的优先性和根本性引入到科学理论基础问题的研究,对科学理论的基础提出了一种全新的看法。因为科学理论本质上属于(广义的)语言游戏,所以科学理论之优劣的最终基础和判据并不是经验陈述,而是处于游戏规则地位的“理想自然秩序”假定。由于理想自然秩序蕴涵着实在如何运行的假定和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所以,理想自然秩序假定不仅是人们理解相应科学理论的最终基础,也构成一切解释的终点。

 

    科学的发展既不是逻辑实证主义的积累式发展,也不是证伪主义的假说不断被证伪的过程,而是伴随着理想自然秩序假定的改变而发展的。随着人类实践的深入,当某些假定被剔除,而某些新的定律和理论被作为新的最终解释理由时,就会形成新的假定,新的理想自然秩序必将提出新的问题,指示需要解释的新现象,开拓新的科学研究领域,从而形成新的科学定律,建立新的科学理论。科学正是通过采纳新的理想自然秩序假定、建构新的科学语言系统和新的科学语言用法而不断发展的。

 

    不难发现,上述思想正是库恩和费耶阿本德历史主义理论的滥觞,但图尔敏的目的是要在人本主义这个更高远的层面上实现科学理性的人本建构。从科学哲学当前正在探讨的科学与人文关系问题来看,这种理论定向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刘高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