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刑法修正案(八)逐条解读--杨海龙

 昵称4675050 2011-05-25
 刑法修正案(八)逐条解读
2011-4-3 6:56:00

一、在刑法第十七条后增加一条,作为第十七条之一:“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故意犯罪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过失犯罪的,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新旧对比】第十七条 

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因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他的家长或者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

【法条解析】原刑法十七条是对犯罪人刑事责任年龄的规定,主要是针对未成年人犯罪。修正案在此基础上,增加了对老年人犯罪从宽处理的规定,体现了我国刑法宽严相济的原则。注意从宽处理的年龄界限为75岁,不同的犯罪主观方面从宽处罚的规定也不同,“故意”—“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过失”—“应当”从轻或减轻处罚。

 

 

二、在刑法第三十八条中增加一款作为第二款:“判处管制,可以根据犯罪情况,同时禁止犯罪分子在执行期间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场所,接触特定的人。”

  原第二款作为第三款,修改为:“对判处管制的犯罪分子,依法实行社区矫正。”

  增加一款作为第四款:“违反第二款规定的禁止令的,由公安机关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处罚。”

【新旧对比】第三十八条 

管制的期限,为三个月以上二年以下。

被判处管制的犯罪分子,由公安机关执行。

【法条解析】该条是对管制刑执行方式的完善。对判处的管制刑的罪犯,不再交直接由公安机关执行,而改为社区矫正,并有权一定程度上禁止其相关行为。只有在违反禁止令的情形下,才由公安机关进行处罚。注意处罚的主体机关是公安机关,而不是判刑的法院或是相关的社区,处罚的依据是《治安管理处罚法》。

 

三、在刑法第四十九条中增加一款作为第二款:“审判的时候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不适用死刑但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死亡的除外。”

【新旧对比】第四十九条 

犯罪的时候不满十八周岁的人和审判的时候怀孕的妇女,不适用死刑。 

【法条解析】该条是对死刑适用对象限制规定的完善。原刑法规定了未成年人和怀孕的妇女不适用死刑,在此基础上,修正案增加了新的对象——“审判的时候已满75周岁”的人原则上也不适用死刑。注意“但书”的规定,“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死亡的除外”,“致人死亡”可以是过失犯罪也可以是故意犯罪,定罪的罪名可能有多种,不要狭隘的理解只有“故意杀人”罪一种。同时要注意此处的75周岁是指“审判时”的年龄,而并非犯罪时的年龄,“审判时”应作扩大解释,包括整个刑事诉讼过程。

 

 

四、将刑法第五十条修改为:“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如果没有故意犯罪,二年期满以后,减为无期徒刑;如果确有重大立功表现,二年期满以后,减为二十五年有期徒刑;如果故意犯罪,查证属实的,由最高人民法院核准,执行死刑。

  “对被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累犯以及因故意杀人、强奸、抢劫、绑架、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或者有组织的暴力性犯罪被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犯罪分子,人民法院根据犯罪情节等情况可以同时决定对其限制减刑。”

【新旧对比】第五十条 

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如果没有故意犯罪,二年期满以后,减为无期徒刑;如果确有重大立功表现,二年期满以后,减为十五年以上二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如果故意犯罪,查证属实的,由最高人民法院核准,执行死刑

【法条解析】该条对死缓刑罚的执行有了重大修改。修正案将死缓期两年满后的有期徒刑的执行期的直接改为25年,而没有规定相应的减刑幅度,加重了对死缓犯的处罚。并且对累犯和严重暴力性犯罪的判刑处罚,可以由人民法院限制对其减刑的幅度和间隔时间的长短。  

 

五、将刑法第六十三条第一款修改为:“犯罪分子具有本法规定的减轻处罚情节的,应当法定刑以下判处刑罚;本法规定有数个量刑幅度的,应当在法定量刑幅度的下一个量刑幅度内判处刑罚。”

【新旧对比】 第六十三条 

犯罪分子具有本法规定的减轻处罚情节的,应当在法定刑以下判处刑罚。

犯罪分子虽然不具有本法规定的减轻处罚情节,但是根据案件的特殊情况,经最高人民法院核准,也可以在法定刑以下判处刑罚。

【法条解析】该条是对减轻处罚计算规定的完善。修正案增加了在数罪并罚的情形下减轻处罚的规定,明确了的量刑幅度应在“在法定量刑幅度的下一个量刑幅度内”。

 

 

六、将刑法第六十五条第一款修改为:“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分子,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五年以内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的,是累犯应当从重处罚,但是过失犯罪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的除外。”

【新旧对比】第六十五条

 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分子,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五年以内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的,是累犯,应当从重处罚,但是过失犯罪除外。

前款规定的期限,对于被假释的犯罪分子,从假释期满之日起计算。

【法条解析】该条增加了对累犯的除外规定。在原刑法规定五年内再犯过失犯罪的不是累犯的基础上,增加了“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也除外,即未成年人判处有期徒刑后,5年内无论是过失犯罪还是故意犯罪,都不认定为累犯,不应从重处罚。体现了修正案对未成年人罪犯的体恤和保护。

 

七、将刑法第六十六条修改为:“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动犯罪、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的犯罪分子,在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任何时候再犯上述任一类罪的,都以累犯论处。”

【新旧对比】第六十六条

 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分子在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任何时候再犯危害国家安全罪的,都以累犯论处。

【法条解析】该条对特别累犯的规范作了重大改变。修正案对特别累犯增加了两种犯罪,即恐怖活动犯罪、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其具体应包括刑法分则中这两类犯罪下的所有罪名。注意对“任一类”的理解,即犯罪分子犯过上述三类犯罪中任一罪行后,无论何时再犯上述任何一类罪,都以累犯论处,如先犯恐怖活动犯罪,再犯黑社会性质犯罪,就属于特别累犯,不需要两次所犯罪名或类别相同。

 

 八、在刑法第六十七条中增加一款作为第三款:“犯罪嫌疑人虽不具有前两款规定的自首情节,但是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可以从轻处罚;因其如实供述自己罪行,避免特别严重后果发生的,可以减轻处罚。”

【新旧对比】第六十七条

 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

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以自首论。

【法条解析】该条是对有自首情节处罚规定的完善。修正案规定,即使犯罪嫌疑人不属于自首情节或者特别自首,但只要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就可以“从轻”处罚,若避免特别严重的后果发生,就可以“减轻”处罚。注意联系相关司法解释,加强对“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理解,根据具体案件情形,对“避免特别严重后果”的进行合理判断。同时注意,无论是从轻或是减轻处罚,法条用语都是“可以”而不是“应当”,即是否进行从轻或减轻处罚,决定权在法院。

 

 

九、删去刑法第六十八条第二款。

【新旧对比】第六十八条 

犯罪分子有揭发他人犯罪行为,查证属实的,或者提供重要线索,从而得以侦破其他案件等立功表现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犯罪后自首又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法条解析】根据修正案规定,犯罪后自首由于重大立功表现的,不再应当减轻或免除处罚。

 

  十、将刑法第六十九条修改为:“判决宣告以前一人犯数罪的,除判处死刑和无期徒刑的以外,应当在总和刑期以下、数刑中最高刑期以上,酌情决定执行的刑期,但是管制最高不能超过三年,拘役最高不能超过一年,有期徒刑总和刑期不满三十五年的,最高不能超过二十年,总和刑期在三十五年以上的,最高不能超过二十五年

  “数罪中有判处附加刑的,附加刑仍须执行,其中附加刑种类相同的,合并执行,种类不同的,分别执行。”

【新旧对比】第六十九条

 判决宣告以前一人犯数罪的,除判处死刑和无期徒刑的以外,应当在总和刑期以下、数刑中最高刑期以上,酌情决定执行的刑期,但是管制最高不能超过三年,拘役最高不能超过一年,有期徒刑最高不能超过二十年。

如果数罪中有判处附加刑的,附加刑仍须执行

【法条解析】该条是对数罪并罚刑期和执行的规定。修正案细化了对有期徒刑以上刑罚数罪并罚的规定,以总刑期35年为限,不满35年的最高不能超过20年,35年以上的最高不能超过25年。提高了对有期徒刑数罪并罚判罚的最高限。同时细化了对附加刑的执行方式,种类相同的,合并执行,种类不同的,分别执行。

 

十一、将刑法第七十二条修改为:“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

  ()犯罪情节较轻;

  “()有悔罪表现;

  “()没有再犯罪的危险;

  “()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

  “宣告缓刑,可以根据犯罪情况,同时禁止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场所,接触特定的人。

  “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如果被判处附加刑,附加刑仍须执行。”

【新旧对比】第七十二条

 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根据犯罪分子的犯罪情节和悔罪表现,适用缓刑确实不致再危害社会的,可以宣告缓刑。

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如果被判处附加刑,附加刑仍须执行。

【法条解析】该条对缓刑的判决和执行进行了重新规定。修正案增加了宣判缓刑的适用条件,对原法条中“根据犯罪分子的犯罪情节和悔罪表现,适用缓刑确实不致再危害社会的”进行了详细的规定,符合条件的犯罪分子,“可以”宣告缓刑,而对三类特殊对象——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则“应当”宣告缓刑。同时规定对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同宣判管制的犯罪分子一样,也可以对其实行禁止令。

 

 

十二、将刑法第七十四条修改为:“对于累犯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不适用缓刑。”

【新旧对比】第七十四条  对于累犯,不适用缓刑。

【法条解析】该条对缓刑的除外对象进行了增加。除了累犯不适用缓刑外,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也不适用缓刑。应当和七十二条进行对比结合记忆,弄清缓刑的适用条件和除外情况。

 

十三、将刑法第七十六条修改为:“对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依法实行社区矫正,如果没有本法第七十七条规定的情形,缓刑考验期满,原判的刑罚就不再执行,并公开予以宣告。”

【新旧对比】第七十六条

 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由公安机关考察,所在单位或者基层组织予以配合,如果没有本法第七十七条规定的情形,缓刑考验期满,原判的刑罚就不再执行,并公开予以宣告。

【法条解析】该条对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的执行方式做了改变。由原来的“公安机关考察,所在单位或者基层组织予以配合”改为“依法实行社区矫正”。

 

 

十四、将刑法第七十七条第二款修改为:“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有关部门关于缓刑的监督管理规定,或者违反人民法院判决中的禁止令,情节严重的,应当撤销缓刑,执行原判刑罚。”

【新旧对比】第七十七条

 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犯新罪或者发现判决宣告以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的,应当撤销缓刑,对新犯的罪或者新发现的罪作出判决,把前罪和后罪所判处的刑罚,依照本法第六十九条的规定,决定执行的刑罚。

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公安部门有关缓刑的监督管理规定,情节严重的,应当撤销缓刑,执行原判刑罚。

【法条解析】该法条增加了对缓刑撤销条件的规定。结合修正案第十一条,人民法院可以对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执行禁止令,禁止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场所,接触特定的人。如果犯罪分子违法禁止令,情节严重,也将会遭到撤销缓刑,执行原判刑罚的处罚。

 

 

十五、将刑法第七十八条第二款修改为:“减刑以后实际执行的刑期不能少于下列期限:

  “()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的,不能少于原判刑期的二分之一

  “()判处无期徒刑的,不能少于十三年

  “()人民法院依照本法第五十条第二款规定限制减刑的死刑缓期执行的犯罪分子,缓期执行期满后依法减为无期徒刑的,不能少于二十五年,缓期执行期满后依法减为二十五年有期徒刑的,不能少于二十年。

【新旧对比】第七十八条

 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执行期间,如果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的,或者有立功表现的,可以减刑;有下列重大立功表现之一的,应当减刑:

(一)阻止他人重大犯罪活动的;

(二)检举监狱内外重大犯罪活动,经查证属实的;

(三)有发明创造或者重大技术革新的;

(四)在日常生产、生活中舍己救人的;

(五)在抗御自然灾害或者排除重大事故中,有突出表现的;

(六)对国家和社会有其他重大贡献的。

减刑以后实际执行的刑期,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的,不能少于原判刑期的二分之一;判处无期徒刑的,不能少于十年。

【法条解析】该条增加了对减刑后实际执行刑期的规定。修正案整体提高了对无期徒刑和死缓的减刑底线,将无期徒刑的减刑刑期的下限提高为13年,死缓的减刑根据相应的刑期不同而不同,分别将下限提高为25年和20年。因此《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办理减刑、假释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规定问题的规定》第6条不再适用。

 

十六、将刑法第八十一条修改为:“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执行原判刑期二分之一以上,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实际执行十三年以上,如果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没有再犯罪的危险的,可以假释。如果有特殊情况,经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可以不受上述执行刑期的限制。

  “对累犯以及因故意杀人、强奸、抢劫、绑架、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或者有组织的暴力性犯罪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不得假释。

  “对犯罪分子决定假释时,应当考虑其假释后对所居住社区的影响。”

【新旧对比】第八十一条

 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执行原判刑期二分之一以上,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实际执行十年以上,如果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假释后不致再危害社会的,可以假释。如果有特殊情况,经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可以不受上述执行刑期的限制。

对累犯以及因杀人、爆炸、抢劫、强奸、绑架等暴力性犯罪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不得假释。

【法条解析】本条修改了无期徒刑宣判缓刑的条件。修正案将无被判处无期徒刑犯罪分子的实际执行期的下限提高到13年。同时规定,在宣判缓刑时应当考虑其假释后对所居住社区的影响。

 

十七、将刑法第八十五条修改为:“对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假释考验期限内,依法实行社区矫正,如果没有本法第八十六条规定的情形,假释考验期满,就认为原判刑罚已经执行完毕,并公开予以宣告。”

【新旧对比】第八十五条

被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假释考验期限内,由公安机关予以监督,如果没有本法第八十六条规定的情形,假释考验期满,就认为原判刑罚已经执行完毕,并公开予以宣告。

 

十八、将刑法第八十六条第三款修改为:“被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假释考验期限内,有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有关部门关于假释的监督管理规定的行为,尚未构成新的犯罪的,应当依照法定程序撤销假释,收监执行未执行完毕的刑罚。”

【新旧对比】第八十六条

 被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假释考验期限内犯新罪,应当撤销假释,依照本法第七十一条的规定实行数罪并罚。

在假释考验期限内,发现被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判决宣告以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的,应当撤销假释,依照本法第七十条的规定实行数罪并罚。

被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假释考验期限内,有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公安部门有关假释的监督管理规定的行为,尚未构成新的犯罪的,应当依照法定程序撤销假释,收监执行未执行完毕的刑罚。

 

 十九、在刑法第一百条中增加一款作为第二款:“犯罪的时候不满十八周岁被判处五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人,免除前款规定的报告义务。”

【新旧对比】第一百条

 依法受过刑事处罚的人,在入伍、就业的时候,应当如实向有关单位报告自己曾受过刑事处罚,不得隐瞒

【法条解析】本条免除了受刑罚较轻的未成年犯的报告义务,是此次修正案贯彻加强保护未成年人的具体体现。注意不满十八周岁的时间是“犯罪的时候”,并不是工作或者入伍的时候,故已成年后也可不必报告未成年时期的受到的五年有期徒刑以下的刑事处罚。

  

二十、将刑法第一百零七条修改为:“境内外机构、组织或者个人资助实施本章第一百零二条、第一百零三条、第一百零四条、第一百零五条规定之罪的,对直接责任人员,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新旧对比】第一百零七条

 境内外机构、组织或者个人资助境内组织或者个人实施本章第一百零二条、第一百零三条、第一百零四条、第一百零五条规定之罪的,对直接责任人员,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法条解析】本条扩大了对“资助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活动罪”的犯罪行为的范围。不仅包括资助境内组织或个人实施危害国家安全活动的行为,也包括资助境外的组织或个人实施危害国家安全活动的行为。

 

 

二十一、将刑法第一百零九条修改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履行公务期间,擅离岗位,叛逃境外或者在境外叛逃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掌握国家秘密的国家工作人员叛逃境外或者在境外叛逃的,依照前款的规定从重处罚。”

【新旧对比】第一百零九条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履行公务期间,擅离岗位,叛逃境外或者在境外叛逃,危害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掌握国家秘密的国家工作人员犯前款罪的,依照前款的规定从重处罚。

【法条解析】该条对“叛逃罪”的认定进行了调整。修正案去掉了“危害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的描述,意味着只要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有叛逃行为,即构成叛逃罪,无论是否危害到国家安全。并规定掌握国家秘密的国家工作人员犯叛逃罪应从重处罚。

  

 

二十二、在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后增加一条,作为第一百三十三条之一:“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追逐竞驶,情节恶劣的,或者在道路上醉酒驾驶机动车的处拘役,并处罚金

“有前款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新旧对比】第一百三十三条

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法条解析】该条扩大了交通肇事罪的犯罪行为的范围。修正案将“飙车”行为和“醉酒驾车”行为都归为交通肇事罪,不再认定为“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同时,将其归为“想象竞合犯”,如果此类行为也构成其他犯罪,择一重罪处罚。此外,要注意对此类犯罪行为的判罚,处拘役,并处罚金。拘役和罚金同时判处执行,而不是选择其一。

 

二十三、将刑法第一百四十一条第一款修改为:“生产、销售假药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致人死亡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新旧对比】第一百四十一条

 生产、销售假药,足以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致人死亡或者对人体健康造成特别严重危害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本条所称假药,是指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的规定属于假药和按假药处理的药品、非药品

【法条解析】本条修改了对“生产、销售假药罪”的犯罪行为的认定。修正案去掉了“足以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描述,表明只要有生产、销售假药行为就可以定罪入刑,不必达到足以危害人体健康的程度,实则加重了对该犯罪行为的处罚力度。同时,修正案去掉了对罚金额度的限定,而留给法官根据具体案件自由裁量。另,修正案去掉了“对人体健康”,而只是笼统地规定“有其他严重情节”和“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表明该犯罪行为的危害不止仅针对人体健康,只要造成了法定入罪程度的危害,情节严重或特别严重,就可以加重处罚。

 

 

 

二十四、将刑法第一百四十三条修改为:“生产、销售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足以造成严重食物中毒事故或者其他严重食源性疾病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后果特别严重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新旧对比】第一百四十三条

 生产、销售不符合卫生标准的食品,足以造成严重食物中毒事故或者其他严重食源性疾患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后果特别严重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