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故宫中神秘的未开放区

 古玩儿 2011-05-25
北京故宫,又称紫禁城,金碧辉煌,雄伟壮观,是世界上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也是世界古建筑宝库中一颗独放异彩的明珠。故宫像一部卷帙浩繁的史书,凝结着历史的烟云,记载着岁月的沧桑,每一座殿宇楼台都承载着丰富的文化,每一处红墙黄瓦都凝聚着厚重的历史,每一根画栋雕梁都铭刻着昔日的辉煌。故宫以其独特的地位、神奇的魅力、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于1961年被定为国家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应海内外读者的要求,《中华文物》版自本期起特辟《紫禁城宫殿》专栏,连载北京故宫博物院专家撰写的文章,介绍故宫丰富的古代建筑艺术,敬请读者留意。

  紫禁城由来及概貌

  紫禁城坐落在北京城的中央,之所以称为故宫是因为它曾经是明清两代帝王的宫殿,现在是故宫博物院所在地。它的城垣高10米,四隅有角楼,城有四门。城中建筑多覆以黄色琉璃瓦,城外环绕着52米宽的护城河。

  我国古代天文学家通过观察天体,发现以北极星为中枢的紫微星垣的位置恒居不变,是星辰的中心,故而把“天上君王居住的天宫”称作“紫微宫”。封建皇帝“拥有天地”,住所是戒备森严的“禁地”,因此人们把围以高墙的皇帝居住地称为紫禁城。永乐四年(1406年)开始,明朝仿效都城南京宫制在元大都遗址以东建造宫殿,永乐十八年底正式建成,就是北京的紫禁城。次年,明迁都北京。此后五百年间,皇宫紫禁城成为明清24位皇帝临朝为政和日常生活的地方。

  清代对明宫进行了修缮和重建,并更改了一部分宫殿的名称。至今仍保持原有的规模,共有建筑980座,8700余间,占地面积72万平方米。

  紫禁城建筑以午门、太和门、三大殿、乾清门、后三宫、坤宁门、钦安殿、神武门为中轴线。此线向南、北延伸,正是当时北京的南北中轴线。城内则以乾清门为界,南为外朝,是皇帝举行隆重典礼的地方;北为内廷,是皇帝、后妃们日常生活的地方。宫殿中的正殿均坐北向南,以南为前,以东为左。紫禁城内,中轴线两边的建筑布局层次分明、主体突出、对称均衡、动静结合、完整统一;集中体现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优秀传统和独特风格,反映了劳动人民的高度智慧和创造才能。

  紫禁城内最高建筑

  午门是紫禁城的正门,上有5座门楼,俗称五凤楼,两翼城楼如雁翅,又称为雁翅楼。墩台平面成“凹”形,开阔而庄严,气势浩大雄伟。正中的门楼面阔9间,进深5间,象征古代帝王位处九五至尊,是紫禁城内最高的建筑。门楼上左右有钟鼓亭。李自成攻北京就是自此进入紫禁城的。

  午门内是规制严整的广场,五座雕栏玉砌的内金水桥横跨内金水河。站在桥上凭栏东望是高大的协和门,门南北共22间庑廊(正殿两侧的房屋),那是昔日的内阁公署所在地。内阁是明清两代设置在宫中辅佐皇帝办理国家政事的机构。主要职责是草拟和传达皇帝的诏令、批阅和进呈官员的奏章文书,曾经有很大的权力。

  与协和门相对的西面是熙和门,它的北侧庑廊是原来的翻书房(负责满汉文互译的工作);南侧庑廊为起居注馆(记录皇帝的言行)。午门正北的太和门是紫禁城内最大、最华丽的门。太和门是明朝“御门听政”的地方,皇帝在此亲自接受臣下的朝拜、上奏,并颁发诏令、处理政事。太和门东西两侧的昭德门和贞度门的两门庑是侍卫们值班休息的地方。

  太和门内东庑中的高大殿宇是体仁阁,是三大殿的陪衬建筑,后来是内库缎库。清朝曾经在此处进行御试和宴请文人。太和门内西庑是各内库所在地,其中弘义阁与体仁阁相对。与左翼门相对的是右翼门。这些建筑及其南北的配房是紫禁城内库中的银库、皮库、衣库和茶库。

  故宫外朝三大殿

  太和殿 太和门正北的雄伟宫殿就是太和殿,俗称金銮殿,曾有奉天殿、皇极殿等名称,35米多高,是重檐庑殿式建筑,建筑面积为2377平方米,72根柱子,其中有6根蟠龙金柱,四面是“金扉和金锁窗”,是我国古建中开间最多、进深最大、屋顶最高的一座宫殿。重檐庑殿顶是我国木结构建筑中最尊贵的屋面形式,屋顶上有九个走兽也是全国之最。所有这些设计,都充分显示了皇帝“至高无上”的威严。

  太和殿前的丹陛上,东有日晷,是我国古代计时器;西为嘉量,俗称“官斗”,是乾隆时期仿新朝王莽时的形式制造的,上面有乾隆时期的铭文。还有鼎式炉、铜龟、铜鹤,是举行典礼时放置及点燃松柏枝和檀香的器具,象征江山永固。丹陛上还有两个铜缸,可以注水防火,缸下有石为垫,以备冬天气温低时点火加温,防止水冻结冰。

  太和殿东有中左门,清初议政大臣每到上朝时,就在此门外会议。太和殿西面是中右门。

  中和殿 太和殿后面是中和殿,曾名华盖殿和中极殿,这座宫殿规格较小,曾遭火灾,方檐圆顶,内顶雕刻彩绘极其精美。每逢皇帝亲临太和殿典礼前,在此殿小坐,翻阅表具奏章,接受内阁、内务府、礼部和侍卫等官员跪拜行礼。清朝每10年修纂一次的玉牒(就是皇室的家谱)修好后进呈皇帝审阅时,也在此举行较隆重的仪式。

  保和殿 中和殿后面是保和殿,曾名谨身殿、建极殿。明朝册立皇后、册立皇子颁诏、百官称贺上表的时候,皇帝都是先在这里穿上礼服,再到奉天殿升座。清代每年除夕,皇帝就在这里宴请少数民族王公大臣。乾隆后期,此处成为殿试的场所。保和殿东侧有后左门,里面是大臣值班的地方,称为值房;与其相应,保和殿西就是后右门。

  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合称“三大殿”,是外朝的中心建筑,它们坐落在由“土”字形相连的台基上。古代“五行说”认为土居中央,台基设计为“土”字形,寓含三大殿乃天下中心的意思。

  太和殿东西两庑是当初紫禁城的内库,有茶库、皮库、铜库等。中和殿后东西两庑之中一度存放着清世宗雍正皇帝批阅的奏章,堆积如山。

  如今太和殿以北、保和殿以南的东西两庑在故宫博物院的努力下,辟为展馆对观众开放。其中保和殿西庑为绘画馆。书画是一种特殊文物,不宜长时间展示,因此展品经常更换,这也使院藏大量珍贵的古代书画作品能不断与观众见面。保和殿东庑现为钟表馆,展出故宫收藏的精美钟表,并有功能演示,让观众领略展品精良的工艺和巧妙的机关,既表现了我国古代传统文化,又有强烈的异国情调。



残垣断壁,故宫未开放区的真实景象

高 远

   故宫,又称紫禁城,是明清两代皇宫,故宫占地72万平方米,民间传说有9999间半间房屋,实际屋宇亦有九千余间,故宫是中国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落,1988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为“世界文化遗产,堪称中国古建筑艺术的代表。

   众所周知,故宫建筑恢宏,气势雄伟,豪华壮丽、美轮美奂。但是,故宫里也有残垣断壁、破砖烂瓦,漆画褪旧,荒草满地,而且所占比例相当大。故宫于上世纪五十年代和七十年代分别大修过两次,耗资甚巨,仅七十年代那次修缮就耗资1400万元,名为“大修”,实质修葺的也只是一部分。故宫的残旧因素有天然伤害,比如氧化、霉菌、虫蛀、酸雨和雷电、冰雹等;也有人为伤害,诸如错误规划、旅游开发等因素。自2002起,故宫又开始建国后第三次最大规模的修缮,计划18年内完成,2020年结束。

    故宫的修缮难度极大,主要是因为材料的缺乏,工艺的失传和耗资的巨大。以武英殿来说,七十年代修复时就发现它的主梁已经“遭朽不堪,空手就能掏下整块木渣”,而修复难度之巨首先是木料的匮乏,后来换上的新大梁为12米长,直径90厘米,采用的是当时中国最大的新木料,但是对于武英殿来说还远远不够,还“必须加长一节,内以钢筋连缀之后才敷使用”。并且还是用红松木替代,原本应该用坚硬耐腐楠木,但是这种木种生长极为缓慢,尤其是丝楠木,一般长自山涧深渊,此木料木纹中隐含金丝,阳光下熠熠闪光,异常华美。只是因为良才难得,甚为稀少,清朝就已经差不多绝迹了,也只能改用东北黄松。故宫的修缮,稀世之才难觅是最大一个遗憾。

    故宫修缮之难,第二点是很多修复工艺的失传,诸如故宫的油漆、绘画、雕梁画栋的技艺很多以不复在,就说故宫是琉璃瓦的需要更换的最多的也只有照猫画虎,做出带金箔和龙纹的“新瓦补救”。另外还有墁地的金砖,明代主要产自苏州,这种方砖的制作相当复杂,选土要经过掘、运、晒、推、舂、磨、筛七道工序,经过三级水池澄清、沉淀、过滤晒干,还要经人踩踏,使其成泥,再用托板、木框、石轮使其成形,在阴凉处阴干,每天搅动,八个月后使其成泥,这就是传统的“澄浆泥”。由于这种你需要人工生产,工艺烦琐,而且工具复杂,现在这种泥和他的制作工艺都是珍稀难求。现在只能苏州窑厂定做的金砖取代,其工艺不可同日而语,而这些金砖,都不能全部共给,其余由混凝土砖和沥青地面充数而已。

    除此之外,故宫修缮时很多漆画原料的秘方已近失传,不但难觅秘方,就是秘方现世,据老艺人知道的诸如画彩配料也是濒临绝迹了,据说故宫雕梁画栋用的原料,由珍惜动物的血液配成,这种动物已经绝迹,即便是还有存活的,也是国内稀品了。仅这一点,就难住了所有的专家。另外何况还有油漆和糊裱技术已经失传。故宫的修缮,现代科技可以使用上的不少,比如“釉”的工艺,就是尝试实施的一种,但是面对最根本、特别的是最为传统的工艺它还是显得无能为力。看来古人的智慧,确实给今人留下一个难题。

    故宫的修复,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今人在和时间赛跑,东方的土木建筑远没有西方石料建筑那般经久耐时。十八年的修复又会有多少房屋濒临破落?会有多少本来就为数不多的老艺人撒手尘寰?这些都会给人留下遗憾。最后我还想说一点,无论古今中外,大多数建筑都是为人服务,给人居住的,是人的家园所在。皇室与民宅一样道理,房屋必须有人居住,有人料理,有人照顾,有生活的气息才会经久不衰,这也是西方众多宫殿改为博物场馆的主要原因之一。而以上这些,对于现在的故宫来说,好像显得过分“奢侈”。

    我在博客发一组故宫未开放区的照片,包括修缮一新的春华门和残垣断壁的旧院落。但愿故宫和西方的维纳斯一样,给人留下的是残缺之美,而不是美的遗憾。我们一起走入故宫的恢宏与残破,感受皇室的鼎盛与败落。

残垣断壁,故宫未开放区的真实景象(多图)

残垣断壁,故宫未开放区的真实景象(多图)

残垣断壁,故宫未开放区的真实景象(多图)

残垣断壁,故宫未开放区的真实景象(多图)

残垣断壁,故宫未开放区的真实景象(多图)

残垣断壁,故宫未开放区的真实景象(多图)

残垣断壁,故宫未开放区的真实景象(多图)

残垣断壁,故宫未开放区的真实景象(多图)

残垣断壁,故宫未开放区的真实景象(多图)

残垣断壁,故宫未开放区的真实景象(多图)

残垣断壁,故宫未开放区的真实景象(多图)

残垣断壁,故宫未开放区的真实景象(多图)

残垣断壁,故宫未开放区的真实景象(多图)

残垣断壁,故宫未开放区的真实景象(多图)

残垣断壁,故宫未开放区的真实景象(多图)

 残垣断壁,故宫未开放区的真实景象(多图)

残垣断壁,故宫未开放区的真实景象(多图)

残垣断壁,故宫未开放区的真实景象(多图)

残垣断壁,故宫未开放区的真实景象(多图)

残垣断壁,故宫未开放区的真实景象(多图)

 
故宫位于北京市中心,也称“紫禁城”。这里曾居住过24个皇帝,是明清两代(公元1368~1911年)的皇宫,现辟为“故宫博物院”。
故宫总面积72万平方米,目前的非开放区将近40万平方米。故宫的未开放区实在是一片很广大的地区,很多人直到退休,仍有没去过的地方。我算是幸运的,去年一个人接下一个很不错的差事,要做一张故宫有史以来最全面的平面图。于是我每天的工作就是,到各处去核实地名,记录宫殿的位置。每一间小屋,每一个小门,都不放过。这样竟然真的走遍了每一个角落。
文华殿

故宫中神秘的未开放区图片1

建福宫西花园建于清乾隆五年(公元1740年),位于故宫内廷西六宫的西北侧,东为重华宫,南为建福宫,西、北两面邻接宫墙,其原址为明代的乾西四所、五所。因其主体建筑为建福宫,故称其为建福宫花园。又因该花园地处内廷西侧,亦称西花园,为帝后休憩、娱乐的场所。建福宫花园坐北朝南,东西长67米,南北长64米,占地面积3850平方米。以延春阁为中心,周围散布有敬胜斋、碧琳馆、凝晖堂等建筑。它们大小不一,高低错落,内以游廊相连,并配有山石树木,虚实得当,堪称融皇家园林与江南私家园林艺术特色于一体的佳作。而且它布局十分独特,不像御花园、慈宁花园等故宫花园追求左右平衡对称,因此在中国古代宫廷园林中占有特殊的地位。

故宫中神秘的未开放区图片2

曾经的建福宫花园遗址

故宫中神秘的未开放区图片3
故宫中神秘的未开放区图片4
神秘大火疑为太监纵火

  建福宫花园,位于紫禁城内西北隅,始建于清乾隆5年(公元1740年)。乾隆去世后,嘉庆皇帝曾下令将此处收藏的珍宝玩物全部封存。至清末,像敬胜斋这样的建筑,基本为堆放珍宝所用。不仅如此,一些楼阁平时还供奉不少金佛、金塔及各种金质的法器和藏文经版以及清代9位皇帝的画像、行乐图和名人字画、古玩等,连溥仪结婚时的全部礼品也都存放于此。

建福宫内的清代石桌凳

故宫中神秘的未开放区图片5

虽然武英殿、文华殿、建福宫花园等建筑将要在故宫博物院建院80周年的2005年的10月左右向世人揭开面纱,但是为什么故宫仍有那么多区域没有开放呢?罗哲文老人回答说:“这些区域之所以没有开放有三个原因:修缮、办公、库房。其中修缮是主要原因。”

故宫中神秘的未开放区图片6
故宫中神秘的未开放区图片7
故宫中神秘的未开放区图片8
残垣断壁,故宫未开放区的真实景象(多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