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质量管理手册(二),教育资讯,天才网

 悟水 2011-05-27

质量管理手册(二)

     浏览:637次 [日期:2007-3-7 11:57:35] [字体: ]
    5.0 管理职责
    管理职责是公司建立管理体系有效运行的关键,总经理的领导作用、承诺和积极参与,是建立和保持有效和高效的管理体系、使相关方获得利益的可靠保证。保持和提高顾客及相关方的满意程度,是公司全体管理者在整个生产活动、施工过程和交付服务中必须关注的焦点。公司明确和规定内部各职能部门的职责、权限及相互关系,通过内部沟通开展工作,促进有效的管理。
    5.1 管理承诺
    总经理为公司的最高管理者,负责组织建立和实施本公司的管理体系,并对持续改进的有效性作出承诺。
    通过以下活动提供证据实现承诺:
    a)采用培训、文件、会议等多种形式,向员工传达满足顾客、相关方和法律、法规要求的重要性,提高认识,并体现在具体工作中;
    b)制定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和目标与指标,使全体员工理解并辅助实施;
    c)定期进行管理评审,对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充分性、有效性作出评价,确定体系、过程、产品及资源需求等有待改进的内容,并实施改进措施;
    d)确保获得必需的人力、设施、设备和工作环境及其他相应的资源;
    e)各级管理者自觉遵循管理的八项原则,不断地向员工宣传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和目标与指标,以提高员工的质量意识、环境意识、安全意识,不断地对顾客满意程度进行测量,开展持续改进工作。八项管理原则为:
    ① 顾客为关注焦点:组织依存于顾客。因此,组织应当理解顾客当前和未来的需求,满足顾客要求并争取超越顾客期望。
    ② 领导作用:领导确立组织统一的宗旨及方向。他们应当创造并保持使员工能充分参与实现组织目标的内部环境。
    ③ 全员参与:各级人员都是组织之本。只有他们的充分参与,才能使他们的才干为组织带来收益。
    ④ 过程方法:将活动和相关资源作为过程进行管理,可以更高效地得到期望结果。
    ⑤ 管理的系统方法:将相关联的过程作为系统加以识别、理解和管理,有助于组织提高实现目标的有效性和效率。
    ⑥ 持续改进:持续改进总体业绩应当是组织的一个永恒目标。
    ⑦ 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有效决策是建立在数据和信息分析的基础上。
    ⑧ 与供方互利的关系:组织与供方是相互依存的,互利的关系可增强双方创造价值的能力。
    5.2 以顾客及相关方为关注焦点
    公司依存于顾客,总经理以顾客及相关方满意为目标,全面理解顾客及相关方当前和未来的需求,不断地满足顾客和相关方的要求和期望,逐步形成一个主动地、创造性地满足顾客及相关方要求和期望的氛围,积极引导各级管理者以高效的方式去实现,达到顾客及相关方满意。
    为满足顾客及相关方的要求和期望,公司与供方合作者:
    a)达成清楚一致的理解;
    b)始终保持统一的目标;
    c)制定必要的管理制度;
    d)制定相应的职责;
    e)配备相关人员并确定其资格,明确其职责;
    f)针对顾客及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确定产品的要求;
    g)确立和评价实现顾客及相关方需求和期望的能力。
    5.3 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方针
    5.3.1 质量方针
    塑造品牌         建造精品
    信守承诺         顾客至上
    竭诚服务         追求创新
    5.3.2 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方针
    以人为本         科技领先
    遵章守法         造福社会
    5.3.3 管理方针的含义及其理解
    5.3.3.1 质量管理方针的含义及其理解
    塑造品牌     建造精品
    品牌效应是企业参与社会竞争的实力之一,好的品牌就是一面旗帜。打造自已的品牌,就要有时代意识,精品意识,把每一项工程建成时代精品,用高标准、高起点建造符合法律、法规要求和顾客满意的工程。
    信守承诺     顾客至上
    信守承诺是市场竞争的规则之一。企业要取信于顾客并赢得相关方信赖,必须不断提高信誉度和知名度,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视信誉为生命,实事求是,有诺必行。
    以顾客和相关方满意为目标,全面理解顾客的要求,不断满足顾客和相关方要求和期望是企业生存的根本条件。
    竭诚服务     追求创新
    企业在生产满足顾客和法律法规要求产品的同时,不断提高自身服务质量,真心诚意的为顾客着想,满足顾客要求,持续改进管理体系,持续保持生产符合规定要求的产品能力,并努力超越顾客的期望。
    5.3.3.2 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方针的含义及其理解
    以人为本
    人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人是生产诸要素中最活跃和起决定作用的因素,只有员工的充分参与才能确保环境和安全管理过程有效控制,关注职工健康安全,提高整体素质,增强环境安全意识是企业发展的根本。
    科技领先
    面对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企业要实现跨越式发展,不断提高效率和效益,不仅要引入先进的管理模式,还必须实现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通过完善HSE管理体系,
    持续改进,优化过程,改进工艺,降低安全风险,预防污染。
    遵章守法
    企业必须依法管理,守法经营。一是执行通用法律、法规和国际惯例;二是执行国家和地方政府适用的法律法规;三是执行按照“三个标准”要求结合实际制定的内部法规—管理体系文件。全体员工的行为必须符合管理体系文件规定。
    造福社会
    企业在实现自身发展的同时还要实现对社会和对职工的承诺,建立环境和职业安全管理体系,保持其有效性和适应性,把施工对环境造成的影响控制在有关标准以内;废弃物排放规范处置,防止造成环境污染。关爱健康,珍惜生命,杜绝人员伤亡事故和重大机械设备事故、重大火灾事故,减少一般事故。
    5.3.4管理方针以满足法律法规和持续改进的要求为目的,以承诺对象满意为目标,质量的承诺对象是顾客,环境的承诺对象是相关方,职业健康安全的承诺对象是员工。
    5.3.5定期评审管理方针,以保证其充分性、有效性和持续适宜性。
    5.3.6形成文件,确保在公司内部各个层次得到沟通,使全体员工都能理解和执行。
    5.3.7管理方针通过各种途径向顾客及相关方进行传递,以便于公众了解和监督公司的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行为。
    5.4策划
    5.4.1管理目标
    总经理主持、管理者代表组织,公司领导以及各部门负责人参与组织制定管理目标,管理目标应符合本公司特点和相关的法律法规要求,有效控制产品质量、控制重要环境因素、控制重大危险源,对提高公司的整体业绩起到激励作用。各相关职能和层次将目标进行分解,形成目标责任制。
    各级管理目标不论定性还是定量,都应是可测量的,都能进行检查、评价,并成为全体员工共同的奋斗目标。
    管理目标详见0.3要素
    5.4.2 管理体系策划
    为确保目标的实现,公司管理层要保证对实现目标所需的资源进行识别,并对管理体系进行策划。
    5.4.2.1 策划应包括以下内容
    a)对实现目标所需的管理活动分层次地加以识别并作出明确规定和控制要求。
    b)确定为实现目标全部过程所需的资源,包括人力资源、基础设施和工作环境;
    c)提出对已确定的管理体系过程进行持续改进的要求和措施:
    d)根据内外部条件的变化,需要对管理体系更改时,应进行策划,以保持管理体系的完整性和正常运行。
    e)对公司范围内施工过程中的环境因素和危险源进行识别、评价,制定工程项目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方案,明确方案实施的职责和权限要求,规定实现目标和指标的方法和时间表及评审和修订的要求。
    5.4.2.2 环境因素和危险源控制
    a)生产副总经理负责审批重要环境因素和重大危险源;
    b)项目管理中心负责组织环境因素和危险源的识别、登记、评价工作,以确认重要环境因素和重大危险源,并及时更新;
    c)识别环境因素和危险源的范围必须覆盖公司所有活动、产品或服务的各个方面;
    d)识别环境因素和危险源应考虑过去、现在、将来三种时态及正常、异常、紧急三种状态;
    e)识别环境因素要考虑:对水体的排放、对大气的排放、噪声的排放、固体废弃物的处置、能源、资源的使用和土地的污染、地方性的环境问题等;
    f)识别危险源要考虑:物体打击、高处坠落、触电、坍塌、车辆伤害、机械伤害、爆炸伤害、火灾、食物中毒、化学品中毒、化学品窒息、其他;
    g)评价环境因素和危险源/风险时应考虑影响的规模、范围、发生频次、社会关注程度、法律法规的符合性及资源消耗等。
    5.4.2.3  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
    为确保公司及时获得最新的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办公室负责建立并保持《法律法规文件管理程序》。
    a)办公室负责获取、确认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
    b)各部门收集的国家或地方的法规及要求应及时传递到办公室,办公室确认与本公司相关的质量、环境与职业健康安全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建立适用的《主要法律法规及其他规程清单》:
    c)关注国家、地区立法机构的最新动态,及时跟踪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变化,对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法律法规及其他规程清单进行动态管理。
    5.4.2.4 策划输出应形成文件,并得到审批。策划输出的文件如下:
    a)管理手册
    b)程序文件
    c)管理制度
    d)施工组织设计/质量计划
    e)专项技术文件
    f)工程项目环境管理方案
    g)工程项目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方案
    5.5  职责、权限与沟通
    5.5.1 职责和权限
    公司根据管理体系运行需要设置职能部门(详见附录A
    管理体系组织机构图),明确了各职能部门的管理职责、权限关系,公司分管领导负责定期组织检查考核。公司各职能部门和有关管理、执行、验证人员的管理职责、权限具体规定,公司应以文件形式下发各单位执行。
    a. 总经理
    ——领导公司全面管理工作,对公司管理体系运行负领导责任;
    ——对公司管理体系主持决策,领导制订管理方针、目标,批准管理手册,领导建立和完善管理体系,确保其有效运行;
    ——主持管理评审,确定持续改进的目标,保证管理体系符合“标准”的要求;
    ——确保产品、服务和工程项目要求,能满足顾客需要;
    ——确保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要求,能满足相关方和员工的要求;
    ——授权管理者代表和公司贯标办行使管理体系运行的组织、协调、检查、考核等职权;
    ——负责主持对各部门、单位负责人的工作质量的检查、考核、奖惩。
    b. 公司管理层各分管领导、各部门、单位负责人
    ——分管审批重大质量事故、重大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不符合、事故事件的处理,决定考核、奖惩,组织审批公司管理体系的改进措施;
    ——理解并组织贯彻管理方针、目标;
    ——熟悉本部门的职责、权限和相关的管理体系文件;
    ——熟悉本部门与相关部门的工作接口;
    ——明确对下属的工作要求,组织制订内部各类人员的岗位职责;
    ——掌握本部门的工作情况;
    ——各单位负责人要组织制订本单位的管理规范并监督实施;
    各部门、各单位(项目部)的具体职责、权限见公司有关管理文件的规定要求。
    c. 重要岗位的工作人员
    指从事管理体系内部审核人员、其他验证、监控关键岗位人员(包括特殊工作人员)。
    ——熟悉管理方针、目标;
    ——熟悉本岗位职责;
    ——熟悉本工作依据的程序文件、标准规范、管理规定;
    ——经培训达到规定能力(资格)要求;
    ——做好工作所需的记录。
    d . 其他工作人员、操作人员
    ——了解管理方针、目标;
    ——熟悉本岗位职责;
    ——清楚本岗位所依据的文件、标准规范、操作规程、管理规定;
    ——经培训达到规定能力(资格)要求;
    ——做好工作所需的记录。
    5.5.2  管理者代表
    管理者代表一名在公司级领导层产生,由总经理任命,其职责和权限如下:
    a)负责管理手册审核和程序文件审批;
    b)协助总经理贯彻实施管理方针和目标,领导对全体员工进行质量、环境与职业健康安全意识和能力的培训工作;
    c)确保管理体系所需的过程得到建立、实施和保持;
    d)负责领导和策划内部审核,审批审核计划,任命审核组长。
    e)向总经理和管理评审会议报告管理体系的业绩和任何改进的需求:
    f)确保在整个公司内部提高员工的顾客意识、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意识的教育;
    g)负责与管理体系有关事宜的外部联络。
    5.5.3  内部信息沟通
    信息畅通是管理体系有效性的重要标志之一。
    a)总经理确保在公司相关职能和层次上建立内部沟通渠道,组织开展内部沟通,使相关信息在公司各职能部门和人员之间,及时、准确、全面地得到应有的沟通。
    b)公司的管理方针、目标与指标及管理体系的有关要求,通过生产调度会、质量工作会议、文件、内部刊物、简报和通报、工作汇报、宣传板报、电子文档、声像制品、互联网、各种报表等进行有效传递。
    c)各部门收到的有关质量、环境与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的信息,应及时传递到贯标办,由贯标办整理登记并传递到相关部门。
    d)管理体系运行中产生的信息由其产生部门及时传递到有关单位和个人,重大质量、环境和伤亡事故、事件应在当天上报主管领导。
    5.6 管理评审
    5.6.1总经理主持、管理者代表组织按策划的时间间隔召开管理评审会,对管理体系的运作情况进行评审,以确保管理体系持续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并验证管理方针和目标是否得到了满足。一般情况下,管理评审会每年年底召开一次,间隔不超过12个月。当内、外部环境发生重大变化或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明显不适应时,连续发生重大质量事故、安全事故或造成环境重大污染以及相关方投诉时,可增加评审次数。
    5.6.2 评审的信息输入
    a)管理体系审核的结果,包括内审和外审;
    b)方针、目标、指标及方案完成情况和重大环境因素、重大危险因素的控制情况;
    c)公司业绩及顾客满意程度的测量结果;
    d)相关法律、法规的符合性及产品的符合性信息;
    e)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实施情况和效果;
    f)以往管理评审所确定的措施落实情况及改进活动的结果;
    g)可能影响管理体系有效运行的变化因素,并提出改进的建议;
    h)顾客、员工及相关方投诉、抱怨和关心的热点问题。
    上述信息数据应获得并得到证实,分析确定改进方向,将输入转化为输出。
    5.6.3 评审输出
    管理评审报告作为评审输出的形式,目的是使管理体系不断改进和提高。评审报告包括如下内容:
    a)管理体系及其过程有效性的改进措施(如方针和目标的调整、管理方案的完善等);
    b)顾客、员工及相关方对工程质量等产品要求和环境、职业健康管理的改进措施;
    c)根据内外部的变化,考虑自身资源的适宜性和确定未来的资源需求;
    d)相关法律法规及其要求的符合性;
    e)实施改进的责任部门应监控改进过程,做好记录作为下次管理评审的输入。
    5.6.4 评审后的处置
    a)评审后贯标办根据评审会议记录,编制管理评审报告,经管理者代表审核、总经理批准后下发相关部门;
    b)管理评审所提出的改进措施,由主管职能部门负责监督责任部门落实,如达不到预期的效果时,责任部门应重新制定改进措施,直至达到预期效果为止。
    c)管理评审的有关记录由贯标办予以保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