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辐射神秘且无所不在

 踏石有痕 2011-05-27
  文章摘自:《核知识读本》
  作者:何能
  出版社:经济日报出版社
  版次:2010年8月第一版
  本书简介:辐射本是最基本的物理现象,无处不在并将继续存在下去。核与我们共存在这个地球上,只是我们未曾留意或者知晓。这是一本全面揭示核真相的科普读物。因为陌生才恐惧,因为神秘才抗拒,通过阅读,可以完全改变你对……

科普知识大普及:辐射神秘且无所不在

 

辐射神秘且无所不在(配图)

1895年1月5日,人类第一次看到了辐射线使得荧光屏发光,因为感觉神秘,这种射线被他的德国发现者威廉·康拉德·伦琴(Wilhelm Conrad Rontgen)称之为“X射线”——X在数学上通常用来代表一个未知数。

据说仅仅4天后,美国医生就用这种神秘射线找出了病人腿上的子弹。

而一年多后的1896年3月,物理学史上最有名的意外发现之一也神秘的出现了:法国人安东尼·亨利·贝克勒尔(Antoine Henri Becquerel)因为把底片和铀盐都搁在同一抽屉里,从而发现了铀的放射线。核物理学由此成为一门科学,神秘的辐射从此被人类更多的认知、关注并应用。

辐射每天都与我们同在

辐射存在于整个宇宙空间,无处不在。

食物、房屋、天空大地、山水草木、乃至人们体内都存在着辐射照射。辐射无色无味,无声无臭,看不见,摸不着,但是可以用探测和量度。度量辐射剂量的单位是希弗(Sv),简称希。

希弗是个很大的单位,通常使用的是微希和毫希。1000微希等于1毫希,1000毫希等于1希。

辐射主要分为天然辐射和人工辐射。

天然辐射包括宇宙射线和天然放射性核素,人类有史以来一直受着天然电离辐射源的照射,是人类接受辐射照射的主要来源。

我国某些高本底地区每年3.7毫希;砖房每年0.75毫希;宇宙射线每年0.45毫希;水、粮食、蔬菜、空气每年0.25毫希;土壤每年0.15毫希。

各种射线的穿透能力

人工辐射是指与核相关的人为活动引起的对公众的照射,主要是医疗照射,一次胸部透视可以达到0.02毫希。

联合国原子辐射影响科学委员会2010年17日发布报告称,在所有人为因素导致的辐射中,医疗辐射所占的比例高达98%。

先来一帖:吸烟与辐射

每天吸20支烟,坚持1年的辐射量是0.5—1mSv,而核电站周围居民的辐射剂量为每年0.02mSv,二者相差25—50倍。

烟叶与其他农作物不同的是,抽烟时的高温及烟里的焦油可以让放射性物质附着在细支气管的某些特定部位。吸烟者体内放射性物质的总含量比不吸烟的人高几倍,但是在肺里某些上皮的局部含量可以比不吸烟的人高上两个数量级。此外,吸烟者尿液里放射物质含量也高,可能导致增加膀胱癌风险。

原来辐射如此神通广大

在人类和疾病的斗争中,核辐射可以帮助医生直观地对人体内的状况一目了然,并开展治疗工作。

辐射治疗

利用射线的破坏作用治疗肿瘤,大都采用γ射线(钴60源,铯137源)或高能电子(由电子加速器产生)作为外用辐射源进行治疗,目前已发展到中子治疗和π介子治疗。

核医学应用

另一种方法是将辐射源置于体内进行治疗。近年来,全国开展核医学工作的医疗单位已达1200余家,每年有2000多万人次接受诊断和治疗,治疗癌症病人250万人次。

无损检测

利用放射性同位素衰变而放出的射线,可以探测物质内部结构及其运动状态,放射性示踪、物质成分分析与工业产品的生产监控都可以看到辐射的应用。在钢铁、石油、水泥等工业中被广泛使用的同位素仪器仪表,利用射线可以在不破坏内部结构的情况下得到所需的检测结果,被称作“不接触、无损害”的检测。

材料升级

我国的辐射化工产品有20多类300多种,形成了热收缩材料、辐射交联电线电缆和辐射乳液聚合三大支柱产业。经过射线照射后的聚乙烯电缆,与普通电缆相比,阻燃性、载流量、绝缘性能和使用寿命都显著提高,这种电缆已广泛应用于机场等特殊场所的照明。

辐照保鲜

食品辐照保鲜技术独具的冷加工杀菌特点,不仅可以使马铃薯、洋葱、大蒜在常温下可以抑制发芽,并且保藏长达8个月之久,还可以延长货架期、杀虫灭菌、进行检疫处理等。截至1995年,全世界已有38个国家批准了224种辐照食品,我国批准了18种辐照食品。

食品辐照保鲜技术应用

辐射育种、辐射不育防治虫害在农业方面已经实现产业化。利用辐射技术诱变培育性能优良的农作物新品种,是核技术农业应用的主要领域。目前我国辐射育成的新品种已有625个,约占全世界的25%。目前,中国辐射诱变育成品种的年种植面积保持在900万公顷以上,约占各类作物种植面积的10%。然而,就是这10%,每年却能为国家增产粮食30至40亿公斤,经济效益超过30亿元。

先来一帖: 辐照食品

用辐照来处理食品其实并不是一项新技术,早在1905年就有了这样的专利。在以后的近百年中,这项技术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

现在,人们主要使用伽玛射线、X光或者高能电子束去处理各种食物。这些射线能够引起细胞DNA的损伤,从而杀死致病细菌、停止蔬菜水果的进一步代谢从而延长保质期、防止粮食霉烂、发芽、长虫等等。

按照联合国粮农组织的估计,世界上有大约25%的粮食在收获后的储存运输中因为霉烂、发芽和长虫等原因损失掉了,而辐照可以大大减少这种损失。

对于日常食物来说,高温灭菌是延长保质期从而便利运输分销的手段。对于牛奶果汁这样的液体食品,巴斯德灭菌(在七十几度下保持十几到几十秒钟)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但是对于肉类等固体食物这种加热方式却不可行,而辐照则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对于调料之类的东西来说,加热会破坏掉味道,而它们的原材料却又很容易受到微生物污染,辐照处理正好可以大显身手。

对于大众来说,这些好处虽然重要,但是人们最关心的还是——经过那些能够致癌的射线处理的东西,吃了能不危害身体吗?

在讨论这个问题之前,不妨思考这么一个问题:有一种食物加工技术,会让蛋白质变性、淀粉糊化、脂肪氧化、维生素失去活性等等,如果把人进行同样的处理,可以很轻易地致人于死地……这样的一种技术处理过的食物,你敢吃吗?

如果你说“这太恐怖了,我宁愿生吃也不愿意碰这样的食物”,那么很遗憾,你基本上只能生吃了——我说的就是大家习以为常的加热,煎炒烹炸涮煮蒸,每一种都符合上面的描述。如果你能想到:“那有什么,我吃的是用它处理过的食物,又不是用它来处理我”,那么,你就很容易理解下面这句话:

用来处理食物的辐照射线能够致癌,跟辐照过的食品安不安全没有任何关系!

不过,“辐射”这个词太让人恐惧了,科学家们为了探索辐照食品是否安全,几十年如一日地进行了各种检测。从发明这个技术到美国的FDA(药品食品管理局)批准它在特定的食品加工中应用,过去了五十多年。那以后,世界各国的科学家继续努力,几百项动物以及临床试验也都没有发现辐照食品有害健康,它的使用范围也就陆续扩大。到目前,全世界有四十多个国家允许它的使用。

在1990年,联合国粮农组织(FAO)、世界卫生组织(WHO)和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成立了一个“国际食品辐照咨询小组”,后来成为了一个政府间机构,拥有几十个会员国。这个组织是一个专家机构,负责汇总世界各国与辐照食品有关的研究以及使用情况,向这三个组织的会员提供安全和合理使用食品辐照技术的信息。按照他们发布的公告,过去四十多年中大量的研究否认了人们对于辐照技术安全性的各种质疑,这种技术跟其它的食品加工技术一样,是安全有益的。它对食物营养成分的破坏,不超过传统的加热方式的破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