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藏族服饰文化

 月未圆书斋 2011-05-28
 
   藏族服饰文化
 

  丰富多彩的藏族服饰,具有悠久的历史、独特的结构样式和艺术特点。它在一个重要方面体现了藏族的民族风格、习俗和文化特点。民族服饰和民族语言一样是民族形成、发展的历史实证。民族服饰是划分民族的依据之一。它在民族学、考古学中占有重要位置。
  19世纪中叶以来,由于西方及其他地区和国家对民族的研究逐渐形成热潮,国际上出现了藏学热。60年代以后,世界上一些发达国家,如美国和欧洲,出现了大批西藏学研究中心。现代西藏学研究范围越来越大,包括了历史、宗教、文学、艺术等社会科学和天文、科技、医药等自然科学。当然服饰作为民俗也是藏学家及为重视的研究对象。
  藏族服饰的研究具有广泛的现实意义。随着西藏经济、文化的发展,对藏族服饰的研究无疑有益于民族工业、手工业、旅游业的开发,有益于文化生活的繁荣。
  我们本着继承、研究、发挥藏族优秀文化遗产的精神,搜集、整理了这本藏族服饰艺术。
  因限于资料与编辑水平,错误之处望名方专家和领导不吝斧正。
一、藏族服饰渊源
  民族是历史的产物,一个民族往往是古代许多部落或民族长期融合形成的。藏族是在大约6世纪前后我国西北和西南各地区一些部族同西藏土著长期交往、分化、融合而形成的。现在藏族服装基本特征在藏族形成一个统一的民族之前就已存在。
  藏装的基本结构是肥腰、长袖、大襟。牧区的皮袍、夹袍,过去官吏、贵族的锦袍,都具有这种特点;拉萨、中甸等地区的“对通”(男短衣)也具有这种特点。至于工布地区的“古休”(无袖袍)其基本结构也是和肥腹、大襟的袍式服装一脉相通的。
  藏族服装结构的基本特征,决定了它的一系列附加装束。穿直筒肥袍行走是不方便的,腰带就成了必不可少的了。束袍腰带又是附着饰品的主要衣物。各种精美的“吃穷”(腰刀)及其他饰品都系在腰带上。
  具有如此特征的藏装是什么时候形成的呢?人们曾试图从西藏壁画中探索它的渊源。虽然西藏现存壁画中具有上述特征的服装比比皆是,但最早的壁画只是距今一千多年的作品,而且绝大多数经历代复修重绘,已不足作为藏装溯源的凭据。
  目前我们看到的直接描绘西藏先民羌人服饰的人物形象,有晋宁石寨山战国至秦仅时期墓葬群出土的青铜器人物图像。石寨山青铜器上有近三百个人物图像,服饰各有不同。其中有一部分辫发者,其服饰特点是:男女均梳双辫,均穿袍式衣服或毛皮披风并且袒露一臂或双臂,头都有发饰。
  辫发是羌人的发型特征。《三国志·魏书·乌丸鲜卑东夷传》记载1“氏人……其俗……及羌杂胡同。……皆编发。这些图像是古代氏羌部族南迁和广泛分布而留下的历史文物。这些辫发者形象给我们提供了探索藏装渊源的可靠资料。但这些青铜器记录的服饰并非战国时期才形成的。可以断言,类似现代藏装特征的羌人服装的形成远在战国以前。
  据古代史的研究和考古发现证明,四川、青海、甘肃、新疆等地是古时形成藏族之一的羌人活动生息的地区。历史上甘肃、青海等地羌部族与西藏土著之间的迁徙和文化交流非常频繁。
  早在新石器时代,西藏高原本土古人类在创造卡若文化以及林芝云星、墨脱背崩、拉萨曲贡、阿里扎达等地区的原始文化时,在青海高原生活着羌人氏族。在新石器文化发掘地区有许多以“羌”命名的地点,如定羌(宁定)、破羌(乐都)、临羌(西宁)及罕羌住地桴罕等。炎帝神农氏也是羌人后裔,炎帝住姜水流域。炎帝姜姓,姜羌在远古乃一字。当中原进入奴隶社会初期,羌人与中原氏族交往更多了。甲骨文中的“往羌”(与羌的交往)、“来羌”(进贡之羌人)、“妻羌妇”(娶羌妇为妻)等等是记载羌人活动的最早文献。奴隶社会盛时的周部族也出身于羌人,而且周文王还以羌人吕尚为辅佐大臣。在吕尚辅佐下,周王朝迁都丰邑(陕西省鄂县)。可以说整个西周时期羌人与周王朝都是息息相关的。最后周幽王还是被羌人杀于骊山的。春秋时期羌人由甘肃经陕西进入河南、山东,于是部族之间出现大规模战斗。春秋末,出身于羌人的秦厉公灭了大荔(陕西羌人,进攻甘肃义渠。据考,秦字来源于羌字,谓羌人从禾(即农业羌)者。
  春秋末有名的羌人先祖无弋爰剑的故事,具体说明羌人在清洗的自下而上和外迁的史实。无弋爰的第四代发展为许多部族,其中唐旄(音毛)羌及无弋爰剑之孙 (音仰)的本部进入了青海西南(今玉树州)和藏北羌塘地区。发羌(“发”读拨,与藏族“博”同音)约在公元前360年左右进入西藏雅隆地区。牦牛羌、越(山++ )(音髓)羌进入岷江、大渡河和云岭金沙江流域。白马种广汉羌进入白龙江(又称羌水)流域。参狠种武都羌也进入了白龙流域。无弋爰剑另二孙忍部和舞部留在湟水一带。
  发羌进入雅隆,唐旄进入羌塘时,当地的古代居民尚处在七天王时代,相当于原始公社母系氏社会。羌人从湟、黄流域带来的奴隶社会晚期的文化,无疑对西藏当地居民的衣食住行都有巨大影响。当然,本地居民衣食习俗也必然为迁来的羌人所采纳。
  秦献公时期又发兵西征羌人,“仰畏秦之盛,将其种人附落而南,出赐支河西数千里,与众羌绝远,不复交通。”(《后汉书·西羌传》)仰之另一部进入了新疆塔里木盆地一带。
  汉代羌人在新疆分布广泛,自罗布泊南到塔里木盆地西南,三千余里之间分布着羌人;从酒泉以南的祁连山,经阿尔金山、昆仑山、喀喇昆仑山到葱岭以西,大约七、八千里的地区为(女+若)羌人居住于塔里木盆地。《汉书·西域传》中说:出阳关,自近者始,曰(女+若)羌。(女+若)羌国王号去胡来王,去阳关千八百里,去长安六千三百里,辟在西南,不当孔道。户四百五十,口千七百五十,胜兵者五百人。西与且末接。随畜逐水草,不田作。文献说明(女+若)羌人过着游牧生活,但已有房屋、城池。远在秦汉之前,西北广大地区的居民,其中包括人数众多的各部羌人和当地人,其文化生活交往与互相渗透,是不可避免的。
  从汉代到魏晋。中原羌人不断迁徙。牦牛羌之后裔迁至四川天全县,(竹+作)都部迁至汉源县,(竹+作)都之后裔巴郡南群蛮、板盾蛮冉(马+龙)迁至茂县、汶川;白马种广汉羌之后裔邓至羌迁至四川松潘;参狼种武都羌之后裔参狼氏迁至川北、甘南;留住湟水的忍生子为九种,九种中研之后裔烧当羌住黄河上游,烧当之后裔宕昌羌住湟水、洮河一带。舞生十七子为十七种,其中先零部住青海东部。
  在接近青藏高原的哈密地区发现的原始社会公墓,有古干尸出土。测定结果肯定古干尸距今有三千年左右的历史。古尸出土时,头发梳成许多辫子。男尸穿毛皮或皮革大衣,长筒皮靴,靴筒外有毛织带裹腿,有的在胸际佩戴着小铜刀;女尸穿毛布长袍,腰间束袋,脚穿长筒皮靴,毛织袋裹腿,皮靴上附有小件铜饰品。毛织物多以红、绿、褐、黑等色组成方格和彩条,美观大方。
这位在沙漠中沉睡了三千年的女子是当地居民,从其辫发习俗来看与羌人相似。《后汉书·西羌传》说:“羌胡被发左衽……”被发即辫子松散披于肩。尽管学术界对该女尸所属人种尚有争议,但其生活的地区和时代都同古代羌人社会有密切联系是不容怀疑的。
  新石器时代晚期,活跃在西北地区的正是羌人,《说文·羊部》对“羌”含义解释为“西戎牧羊人也。”《史记·六国年表》中说:“禹兴于西羌。”羌人在西北地区创造灿烂的远古文化的情况,已被甘、青一带所发掘的无数新石器、金石并用时期文物所证明。
  五堡古尸的服饰基本特征和羌装十分近似。女尸用毛织带裹腿。今天羌族青年妇女裹有彩色绑腿,其俗相同。
服饰作为文化的一种表现,有它的时代的延续性,也有它的区域文化的共融性,因此在不同地区的同一民族的服饰不可能是完全相同的,同时在同一个地区的不同民族中,又可能找到服饰的相同之处。在一个文化区域里,各族文化除有其民族特色外,又具有整个区域文化的特征。从四川盆地经河西走廊到中亚,这个偌大文化区域的各族人民,在创造本民族文化的同时,也不断地吸取其他部、族的文化。服饰的互相影响,是其明显的例证。
  所以,古尸的服饰可作为藏族服饰溯源的重要参考。因此可以推断,早在公元前11世纪前后,作为藏族前身的有关部、族的服饰就已具备了现代藏族服装的基本特征了。
  同时从宏观上看,民族服饰有其多元化、全方位发展的特点。人类文化的发展随着人类机体、智能的发展,有其多方位等高水平的发展。例如西藏旧石器、新石器和湟、黄流域的旧石器、新石器出现的时代是差不多的,不能说是西藏先民向中原先民学来的。又如骨针、纺轮的出现,也只能说是各地区先民自己创造的,文化的交流和互相影响,只能在本地区居民创造自己文化的基础上,方能有效地进行。因此,民族服饰,特别是象藏族这样分布地区广泛的民族的服饰,它是由各地先民在自己生活的文化区域内,长期劳动、生活中创造出来的,具有物质、精神双重意义的文化特征。因此可以从藏族先民的服饰和藏族先民生活水平地区的居民服饰,找到藏族的服饰基本形制。
二、藏族服饰形成、发展的因素
  服饰作为人类社会的产物,从它的产生起就具有两个基本要素,即实用性、审美性。两者比较起来,前者是主要的,后者是从属的。所以服装的式样、花纹、质地和附属饰品随着各地区各时代人们的实际应用而不断衍变。对服装的审美观点也是随着各地、各时代文化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的。藏族服饰正是如此它的结构式样,花纹饰品的形成、发展受到藏族(包括藏族先民)生息劳动的地区气候、生产劳动、文化交流等因素的影响,长期以来形成了丰富多彩的藏族服饰。
  藏族同胞劳动生息的这些美丽富饶的高原,自然条件差异很大,生活在不同地理条件下的藏族同胞就要穿用不同的服饰以适应不同的自然环境。卫藏北部、青海西南,地处云岭山脉的德钦、中甸,一年里冰雪期较长,年平均气温较低,年温差较小,而日温差较大。譬如藏北地区,即使在最热的七月份,夜间也有霜冻,而夏季白天阳光下只能穿一件单衣甚至赤臂。
  藏北和青海是辽阔的草原,天然牧场。生活在这些地区的藏民要选择便于起居、行旅的服装。这种服装既要有很强的防寒作用,又要便于散热。牧区藏袍就具有这种特点。它的结构肥大,夜间和衣而眠可以当被;袍袖宽敞,臂膀伸缩自如,白天阳光充足气温上升,便可很方便地脱出一臂膀,调节体温。久之习以为常,脱下一袖的装束形成了藏族特有的豪放的性格和风度。
  藏南谷地气候温和湿润。生活在这个地区的藏族同胞穿着比较轻快。譬如日喀则、山南以及人称日光城的拉萨地区,男装以夹袍为多,妇女常着瘦袍和长袖衫,腰扎细纹“帮垫”(围裙),显得素雅潇洒。
  工布地区界于藏南河谷区和横断山区之间。这里布满了原始森林,雨量充足。人们为了适应这里的自然条件,在长期劳动中创造了一种叫“古休”的外衣。这种服装一般用氆氇或皮革制成。由于肩宽无袖双臂活动方便,适合林中伐木、抬运木材,还可防避小雨。这种独具一格的服装在当地人们心目中无疑是美好的,所以人们还在心爱的“古休”上镶上了金银边饰和织锦图案。
  藏族的许多佩饰,也都是从劳动生产或生活实际应用中逐渐演变成了装饰品,有的至今尚有装饰和实用的双重作用。譬如藏北牧区一种叫“学纪”的腹佩,就是妇女挤奶时的一种用具。“学纪”的形状象个小铁锚,挤奶时用它挂奶桶,后来“学纪”就成了牧区妇女必不可少的装饰品了。不论是平时或节日,不论是劳动或休息,不论是在家或外出朝佛,都随身佩戴。它既成了装饰品,在它上面也就出现各种各样的雕花和玛脑、松石之类的高贵的镶嵌,而且其形状也图案化了。
  经济文化交流也直接影响着藏族服饰的发展。藏族地区的人同内陆的交往有悠久历史。据考古发掘证明,西藏高原在旧石器时代已有居民生存,而这里的高原土著早在万年之前同中原人类已有文化联系。例如藏北申扎、双糊一带的旧石器同华北旧石器时代晚期遗存有内在联系,“如椭圆形的长刮器,长条形圆头刮器和尖状器等,均与宁夏水洞沟遗址出土的遗物相近似或基本一致,同时相似的器形也见于河北阳原虎头梁和山西沁水下川遗址。”①西藏新石器时代文化遗物同徨、黄流域同期文化的联系更为明显。
  自唐代以后汉藏兄弟民族交往更为密切。历史上汉藏文化交流最突出的事件是公元641年和710年唐文成公主、金城公主先后入藏。中原先进生产技术影响着同服饰密切相关的西藏纺织工业的发展。同时,中原的纺织品大量输入吐蕃,在不断改进藏装的质地和花饰纹样方面所起的促进作用是可想而知的。仅金城公主同墀德祖赞联姻时携带的锦帛就有数万匹之多,车马载运,络绎于途。民间贸易往来,丝绸织物也占大宗。7世纪以后吐蕃与唐朝互通商市,吐蕃人民以牛马土产等换取唐朝缯绢、布帛等物。由于文化的交流,吐蕃纺织,工艺水平迅速提高,吐蕃入贡唐朝的毛织物曾以工巧博得朝廷良好评价。唐朝曾将缯绢布帛馈赠,一次竟达万余匹之多,成为当时吐蕃上层人士珍贵的服饰用料。
  宋朝也常以金箔、缯绢作为诏赐尝给吐蕃。为了联合抵抗西夏,还曾破例赠给吐蕃弓箭、盔甲。这对吐蕃将官服饰的影响是很大的。
  从元朝开始藏族和祖国各兄弟民族间的亲密关系进一步发展。自八思巴开始的几辈萨迦地方政府中的有些成员还与元代皇室通婚,互赠锦帛、绸缎、毛布更为频繁。这个时期萨迦上层官吏、贵族的服饰,或仿效元朝,或直接为元朝赠赐。
明代西藏手工业工艺水平有明显的提高。作为农牧民主要家庭副业的毛织品,除满足内部需要外,一部分用来向内陆进行交换。西藏的氆氇在元明时期已远近驰名,除了用作贡品还远销到喜马拉雅山以南。藏族和内陆的经济交往,达到前所未有的广泛和密切。
经济文化交流对改进、发展藏族服饰的积极作用,不论从历史上看、或从现实生活中看都十分明显。譬如具有典型藏族民族风格的“金花帽”上的金银丝织锦,过去贵族小姐的起花缎藏袍,以及其它高级服饰材料,大都由内陆运来。
  宗教习俗对服饰的影响有许多实例。曾经有过一个时期,喇嘛在藏族人口中占了很大比例。应该把喇嘛服饰列入藏族服饰的一个分支。由于佛教的弘扬,佛教的服饰不能不影响到藏族文化的许多方面,如绘画、戏剧、舞蹈等。我们不是在藏戏的有关服饰中看到了如来报身像,十三种服饰吗!在佛经中称其为“圆满服饰十三事”。一.五佛冠,二.肩帔、三.飘带、四·腰带、五.裙子、六.头饰、七·耳环、八.项链、九.臂钏、十·缨珞、十一.手镯、十二.指环、十三·足镯。自一至五为绫罗五衣,自六至十三为珠宝八饰。
  佛教教规对喇嘛、活佛的衣饰有具体要求。《律经)中规定比丘的十三资具为:重复衣、土衣、下衣、裙、副裙、掩腋衣、副掩腋衣、拭面巾、护疮衣、护疥疮衣、制发衣、坐卧具、雨衣。对于比丘的衣服颜色也有规定,允许比丘穿用三种色衣:青如蓝靛、赤如土红、紫红如木槿树皮。
  服饰本来就是物属与精神生活的表现形式。藏族同胞由于对佛教的崇拜进而对佛教领袖人物的崇敬真可算是五体投地。在宗法允许的情况下,他的很乐于仿效活佛、大喇嘛的衣饰,“格桑斯友”在民间的流行便是一例。相传,七世达赖为了遮阴,制做了这种蓬式帽,之后在日喀则、拉萨地区流行起来。
  作为反映生活的藏戏,它的服饰受到历史和宗教的制约,有其独特的规范。在某种意义上说,它是历史上服饰的镜子。藏戏约有五百多年的历史。第一位藏戏祖师汤东杰布。是明代一位高僧和藏戏剧作家。公元1430年在拉萨河曲水地区修建铁桥时,他为了募集建桥所需资金,便在民工中选出七位能歌善舞的姑娘,汤东杰布亲自编导,设计歌舞、唱腔和服装、道具,在各地演出。她们扮演的角色被群众誉为阿其拉姆(仙女),演员被称为拉姆娃(扮仙女者)。
  藏戏在西藏流行以后,逐步向其他西藏传播。传入四川的第一台藏戏约在二百年前,当时巴塘县康宁寺大经堂落成,为举行庆典,该寺住持组织了一个藏戏团,演出了第一个《猎人舞》。之后甘孜寺又组建了《阿其拉姆》藏戏团,在庙会上演出。著名剧目有《文成公主》、《白马文巴》、《苏吉尼玛》等。这些剧目盛行于理塘、德格、道孚、康定等地,后来被称为南路康巴藏戏。
  约20世纪40年代,由北部甘南传入四川又一个藏剧安多藏贝坚赞(19161947)的提倡,编演出了具有本地特色的藏戏。丹戏,被称为北路藏戏。北路藏戏得到拉卜楞寺嘉木样活佛五世丹贝坚赞和琅仓活佛一起编导了《松赞干布》,由拉卜楞寺第一个安多藏戏团进行排演。安多藏戏采用了民间豪迈、健壮的舞步,具有活泼大方的身段。并且吸收了京剧中的台步和青衣甩袖动作。
  《藏北申扎》、双湖的旧石器和细石器》《考古》19766期。
  《新唐书·吐蕃传上》6081

三、藏族服饰的衍变
  据藏族文献记载,藏族先祖哲阿格(神猴)居住雅隆地区,后发展为四大氏族:色、穆、堇、东,又发展为六大氏族、十八氏族。与此传说中相似的地区,即雅鲁藏布江流域,发现有多处新石器文化遗址。19759月考古学家在林芝发现有女性原始人的骨骼,被命名为林芝人。这个林芝人股骨内侧关节面有一附加小关节面,系长期蹲踞习惯造成,而蹲踞乃藏族妇女的习惯,可以证明是生息于当地的藏族先民。
  这些传说和科学发现,说明西藏高原确实生活着藏族的远古先民。他们远在三、四千年前便会纺线,并用骨针缝制“衣物”。
  卡若遗址晚期文化堆积层证明藏族的先祖在这里创造了具有自己特色的文化,其中重要的一点是民俗特点。卡若遗址地处澜沧江边,澜沧江富产鱼类,然而遗址中却不见一件渔具,这里的古人不会制做渔钩吗?却发现了制做精细的骨针、骨锥、骨珠饰。从前藏族民俗忌食鱼是人们熟知的,卡若古人可能也是忌禁食鱼的。这一特点说明卡若文化为藏族先民的文化。体现卡若先民精神生活和风俗习惯的装饰品出土了五十件有笄、璜、环、珠、项饰、镯、贝饰、牌饰和垂饰。其质地有石、玉、骨、贝数种。这些装饰品多数都经过精细磨制,光滑美观,充分显示出卡若先民优秀的工艺水平。
  笄:五件,骨质、细长、通体磨光,上端雕成重迭的蘑菇状。

  璜:六件,有石、骨两种,石料为大理岩,呈半圆形,通体磨光,两端穿孔。
  环:五件,均为大理石制做。

  珠:十颗,质料有大理岩、硬玉、粘土岩、骨,形状多样,有圆、扁圆、管状、葡萄状,每珠上均有一穿。
  项饰:二串,有长方形珠和管状珠两种。
  镯:一件,由两个半圆形骨筒组成,骨筒两端有孔六个,用绳穿其孔可将两个半圆系为圆镯,以便佩带。
  贝饰:十件,均为宝贝,贝上有穿孔可系。
  牌饰:十件,骨片所制,大小不一,骨牌上或有孔、或有刻槽、或刻有花纹。
  垂饰:一件,为孔雀石制做,长3厘米,外观似蝉,上部有两穿,尾部有一穿孔。
  卡若文化的发展不是孤立的,在卡若文化繁盛之际,也受到临近地区文化的影响。据《史记·五帝本纪》载,黄帝有二十五子,其中玄嚣氏族居江水(今金抄江)另一氏族昌竟居若水(今雅砻江)。而金沙江、雅砻江流域地处西藏高原东端。与卡若相隔不远,卡若先民与其交往是不可避免的。
  另一方面,公元前4世纪中期,无弋爰剑后裔羌人都族唐旄、仰部迁徙到了藏北羌塘,发羌及仰部迁徙到于雅隆地区。时值七天王的仰赤赞普时期,发羌与当地居民融为一体,成为藏族先民之一。羌人在青、甘等地区创造了灿烂的文化。青海贵南县拉乙亥乡附近黄河沿岸阶地,发现中石器时代文化遗址。这里发掘的文物中骨针特别精致,尖端锐利,有针眼。出土装饰品有石珠,小巧精致。其时代为旧石器时代晚期、新石器时代早期,距今约六千七百多年。
  甘肃、青海地区出土的新石器时代的装饰品更为普遍而多样。半山类型马家窑文化中,发现有数目可观的串珠。最多处可达一、两千颗。这些串珠出土时多放置头部、颈部、胸前,是作项链和胸前佩饰之用。串珠多出于女性墓内,说明当时女性多用这种串珠装饰打扮自己。
  马厂文化中的许多彩陶纹样同今天藏族服饰纹样有密切关系。其中常见的“+”、“万”符号是藏族服饰中存在比较普遍的。原始社会人们把“+”与“万”绘在陶器上,其含义尚待研究,不论是氏族标记还是表示一定意义的原始文字,这两个符号可能都是表示吉祥、喜庆的意义。
  在布德贡吉时代,“”符号作为苯教教徽在西藏流行。苯教被称为“万”字苯。“ ”符号藏语称“喜旋雍中”,有坚固不变之意。
  “万”纹样从马厂文化中出现后,羌人炎帝族文化东传,把“万”符号带到中原文化中。唐武则天长寿二年(公元693年),确定把读作,而且在丝织物和装饰艺术中广泛应用。字也用于佛教,早在古印度、波斯、希腊等国也在应用。婆罗门教、佛教用此符号由来已久。在佛教中字的梵语为室利末(革+末)蹉洛刹囊Srivatsalsana)。它作为释迦牟尼三十二相之一,称为吉祥海云相,意为胸部的吉祥标志。今天云南许多佛像胸部都绘有。在佛经中万字有时也写作。唐代慧琳《一切经音义》卷二十一中提出应以万为准。古代的万字被认为是太阳与火的象征。它在今天藏族文化中常与日、月、火纹样连用。今天后藏地区有人把万字绣在衣服的背部。万字在藏族其他装饰品中也很常见。
  “十”纹在山南地区的“珞珞”磕磕中是图案纹样的主体。
  藏族同胞喜欢用“加珞”影条毡疆装饰靴子、袍边等。
①格勒《略论西藏的原始文化与中原地区=17=的关系》《民族研究》1986年第3
②《昌都卡若》文物出版社出版。
  大通上孙家寨出土的马家窑类型舞蹈纹彩陶盆,反映出当时羌人为辫发,背后有饰物“尾饰”。
  广泛分布于渭水流域(东)、青海湖畔(西)、白龙江流域(南)、内蒙古鹿团山(北)地区的齐家文化,是大约公元前2000年羌人与其他氏族的文化遗物。这时的纺织业、手工业、冶铜业都有很大发展。这些地区发现有石、骨、陶纺轮及布纹痕迹,可见当时有一种粗陋的麻布衣物。
  铜镜是古代妇女梳妆打扮的用具,现在已知的最早的一面铜镜是在齐家文化遗址中发现的。该铜镜表面平滑,背面有纽和七角形几何图案,在七角的间隙处饰有斜线纹。铜镜的边缘有两个小孔,可以穿绳系挂。
  青海境内齐家文化遗址中还发现有铜刀、铜泡、铜指环、铜饰品、铜锥、铜环;骨锥、骨刀,绿松石饰物、串珠、石壁等装饰品,还有许多海贝、石贝等小件饰器物。
  青海辛店文化是羌人文化,距今大约二千六百至三千一百多年的历史。辛店文化遗址分布在黄河上游湟水、洮河、大夏河流域约八十处。辛店文化表现出当时的冶铜业比齐家文化时期有更大发展。在这些遗址中发现有许多铜饰品,种类繁多,如铜牌、连珠铜饰,项链和佩饰等。
  卡约文化和诺木洪文化是有明显藏族特色的古代文化。卡约是藏语地名,意为山口前的平地。卡约文化主要分布在黄河上游及甘肃、青海交界的黄河沿岸、青海湟水流域及海南州、黄南州、海北州。卡约文化遗址中发现的装饰品很多,质地有石、骨、铜,种类有玛瑙珠、琥珀珠、牙质饰品、铜镜、铜牌、铜铃、铜环、铜扣、铜泡与铜连珠饰品,以及海贝、石贝、蚌壳等。
  诺木洪文化大体分布于柴达木盆地南部,都兰县诺木洪文化遗物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藏族先民载歌载舞的画面。当时的人们穿着用羊毛线织成的毛布(可能是类似氆氇的织物),足着牛皮革履,身上佩挂着玛瑙饰品、石饰品、牙、蚌及骨饰品,并且还吹着骨笛与骨哨。骨笛长8厘米,四个吹孔。在劳动之余人们以歌舞赞美自己的生活。想必也着以美丽的服饰。

  西藏高原铜器时代的上限尚不清楚,但在“中二丁王”(直贡赞普和布德贡吉赞普)时代(父系氏族公社时期)铜器工艺已发展到相当高的水平。藏史记载,直贡赞普时已有了盔甲、剑、弓矢。特别应注意到的是西藏有了作为装饰用的明镜(铜镜)。由于直贡压制苯教,使西藏苯教第一次受挫。反对他这一主张的大臣隆安杀死了直贡。隆安执政时又从玛康国输入铠甲。此是向吐蕃传入铜、铁的最早的记载,而且是以服饰的形式输进西藏的。二丁王始用铜棺,铜棺用铁钉封盖。冶炼铜银的工艺技术对服饰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可见藏族以金、银饰品作为装饰的习俗由来已久。
  从五赞王中的拉脱脱日年赞时期开始,西藏社会向奴隶制社会转变,生产有一定发展,服饰也随之有新的发展。拉脱脱日年赞赞普进驻拉萨红山时,据史书所说,赞普的装束大异于常人服装。普通居民服装尚很简陋,多为毡、皮制成。当时人们习惯用一种油质涂面,文献上记载为“赭西”,当为红色。今藏北牧区妇女尚有此习俗。
  南北朝时期,甘肃南部主要部落有仇池的武兴国和宕昌,青海地区主要有党项,四川西北部有邓至、武兴、宕昌。武兴建国称武都王。武兴国东连秦岭,西接岩昌(今成县西南,武都东北一带)。大姓有符氏、姜氏、梁氏。服饰习俗为头戴乌皂突骑帽,身穿长袍(长袍为小袖,此形制同新疆五堡女尸所着长袍小袖袍相似)。下着小口裤,足穿皮靴。生产绸绢、布,出产钢铁。由于受汉地文化影响,已进入封建社会。
  在南北朝时期,四川、昌都一带的羌人社会,尚处在向奴隶制社会过渡的原始父系氏族公社时期。如岩昌羌地处仇池以西,席水(洮河)以南(现在岷县南部)东西千里,南北八百里的区域。衣裘食肉,居住的帐房系用牦牛尾及山羊毛织成的毛布制做。其俗与今牧区藏族相似。
  南北朝时期居于亭街以东、平武以西、汶岭以北、岩昌以南,相当今于天川西北部松潘一带的邓至羌,其俗与岩昌相同。邓至羌对帽子称“突何”住在青海的吐谷浑为夸吕称浑汗时代,职位等级森严。有王公、仆射、尚书、郎中、将军头衔。贵妇人披锦袍,戴金花冠。妇人发型为辫发披于后,发饰珠贝,以繁多称高贵。这一服饰与今青海藏族妇女大致相同。6世纪末隋开皇初年,夸吕在甘肃河州被隋军击溃。子伏允逃入党项。经三百多年吐谷浑与羌人的血统、文化交流,吐谷浑实际已成羌人的成员。其服饰习俗也被甘肃、青海羌人吸收。
  唐代遗留下来的形象性的服饰资料主要有:吐蕃时期雕塑松赞干布、文成公主、赤尊公主像,拉萨大昭寺大殿进门两侧门洞内壁画中吐蕃武士像,敦煌第一五九窟壁画《张义潮夫妇出巡图》中的吐蕃军人服饰等,《步辇图》中禄东费服饰等。
  吐蕃政治制度森严,王朝建立了奴隶制,各项制度齐备,服饰也随之立制。章饰反映了具体的等级制度:一等为瑟瑟(裴翠)二等为黄金,三等为镀金、四等为银、五等为铜、六等为铁。每种分大、小两类,共为十二级臂章,以别其官职的高低。
  松赞干布规定了六种标帜,盟(木+咸)(音缄)为誓约标帜,翼旗为军旅标帜,神垒为地方标帜,寺庙为佛教标帜,虎褂为武勇标帜,褒文为贤良标帜。为了对各地区有效地施政,行政区域分为五翼:乌如(前藏);约如(山南);也如(藏北);如拉(后藏);松巴(霍尔十九族);并规定翼旗、马。各翼军队旗帜的颜色、动物图案、战马毛色,均有规定。
  各翼有前旗和后旗。规定了第一种翼马毛色和第二种翼马毛色。
  乌如的前旗为长方形红色,旗尾有飘带数条;后旗也是长方形红色,无飘带。乌如第一种翼马为白鬃驼色,第二种为金钱斑纹赭红色。
  约如的前旗为长方形白色,旗中央有红色狮子图案,此旗名为“塔嘎尔僧格玛布”;后旗为白色,旗中央有一黑色圆球,此旗名“塔嘎尔宁那”。约如第一种翼马为灰驼色,第二种为白蹄枣红马。
  如拉翼前旗为白色,旗中央有一朝天狮图案,此旗名为“僧格囊穹”;后旗为黑色,名为“白塔尔那布”。第一种翼马为杏黄色,第二种为黑鬃黑尾浅驼色。
  也如翼前旗黑色,旗中央有一白色圆球,此旗名为“那布宁嘎尔”;后旗为黄色,旗上方饰有花飘带,此旗名为“结嘎空查”。第一种翼马为红色,马鬃马尾红似火焰;第二种为灰色吐蕃士兵的盔上要插上小色旗。战士的铠胄十分精良,全身只露出两只眼睛。
  吐蕃官员也多因袭唐朝服饰之风。在中原华美的丝织品、服饰等文化影响下,松赞干布自行去掉了毡裘,改穿绢绮,并且接受文成公主的建议,通告国人革除“赭面”之俗。
  吐蕃服饰随着经济的繁荣,发展到了一个盛时,从藏史描写松赞干布颁法庆典盛况,可以想见当时人们服着的华美。庆典上,十六个美女高唱赞歌,树上挂着绫旗,天空飘着各种颜色的绫幔和缀着琉璃璎珞的蕃旗,周围的人们在琵琶弦乐伴奏下,献花、献舞,几百位大臣、要员围绕着五彩帐幕,松赞干布端坐其中。
  松赞干布势力东至南诏,西到大食,属部广布西南高原,青海海西州都兰吐蕃墓出土的大批服饰文物,真实、生动地反映了吐蕃服饰的工艺水平,服装的织物纹样多为联珠动物纹,装饰品的金质首饰、佩饰的精美使人叹为观止。今天藏族妇女的服饰品的镶嵌,可以从这些文物中找到它的母型。
  驻康延川(今昌都)的东女部落,居弱水(澜沧江),以女子为群,故名东女部。女王穿青毛绫(黑氆氇)裙,上披青袍,袖长及地,冬天穿锦羔裘。发型为鬃髻,两耳戴(王+当)(耳环)。足着(革+索)(革+ )(胡履)皮靴。男子一般为披发,普通女子为辫发。男女习于彩色涂面。
  以甘孜为中心的附(音部)国,原系战国时由甘肃、青海迁来的发羌的一支。参加附国联盟的有嘉良夷(今嘉戎)等二十二个部落。衣毛(曷+毛)、皮裘,足穿牛皮鞋。颈系铁索,臂戴铁钏。王和酋长佩戴金质首饰,胸前挂有三寸长的金花。当地富产金银,为制做首饰提供了充足原料。
  以党项为首的宕昌、邓至等部(又称猕猴种),为游牧社会,衣服为毡裘。冶金术发达,早在北周时已能造制精美的犀甲铁铠。
  元朝在藏族地区设置了宣慰使司,都元帅府、万户府、萨迦法王受命任元朝国师、帝师作为元朝命臣管理西藏政教及全国宗教事务。元朝官员将士铠甲西藏常有发现。藏族上层人士服饰受蒙古服饰影响在所必然。
  明、清时期,随着藏族地区文化的发展,服饰趋于繁杂。同时,由于社会地位的不同,其服饰质地、花饰的区别也更为明显。贵族藏袍与民间藏袍在结构上没有根本区别,主要是质地高贵与粗糙,花纹讲究与简陋的不同。民主改革前,西藏地方政府官员的藏袍也主要从质地、花纹上区别其品位。
  历史上帽子的形制是表示一个人的身世地位、学识和财产等情况的标志,藏族也是如此。西藏地方政府官员的主要标志表现在“江达”(圆冠)上的帽顶饰品。
  贵夫人的头饰虽没有法制上的等级区别,却有习惯上的区别譬如前后藏世袭贵族夫人头戴的巴珠,叫“木弟巴珠”(珍珠巴珠)。这样的发饰一般贵夫人是不能戴的。一般贵族夫人(包括大商人的夫人)只能戴“曲鲁巴珠”(珊瑚巴珠)。至于“阿戈(大耳坠),”“扣乌”(胸佩佛盒)以及珍贵的项链,一般妇女都可以戴只不过因财力不同其质地有所不同而已。
  官吏、贵族的管家、随从、佣人的帽子也有一定的形式。大管家在举行仪礼时要戴“索夏”(平顶围穗蒙古帽)。还有一种叫“夏木包多”的饼形帽,贵族平时戴用,管家或“根布”(相当于乡长)也常戴。
  贵夫人、小姐的藏袍主要形式有两种,即求巴普美(无袖袍)和求巴普玉(有袖袍)都是由各种各样的“寸扎间”(起花缎)制成。妇女内衣叫“晚裘”,其特点是宽直裾、短身、长袖,袖子往往长出手指一尺左右。
  《智者喜宴》(藏语:克巴嘎顿)民族出版社。
四、藏族服饰的地域特征
  藏族同胞劳动生息的地区,藏史文献称上区阿里三部、中区卫藏四翼,下区四水六冈。藏学界习惯以藏语方言的差异划分为三个区域,即卫藏、康巴、安多哇。
  各地区藏族服饰虽有共同的特点,但由于藏族同胞生活地区的广阔、世世代代制做服饰智慧的汇积,服饰都有些奇特之处。可以分为以下主要类型:
  (一)卫藏服饰类:1、拉萨型;2、工布型;3、日喀则型;4、阿里型。
  (二)康巴服饰类:1、昌都型;安多县;昌都、德格、芒康、德钦。2、稻城型;3、嘉戎型;马尔良、金川、小金、理县。4、木里型;5、迪庆型。
  (三)安多哇服饰类:1、海周牧区型;以海南洲为典型。2、海东农区型;3、若尔盖型;阿坝、红原、若尔盖。4、华锐型;天祝、乐都、大通、互助。5、白马型:卓尼、碌曲、白马、迭部、舟曲。
  如果从各地区服饰的细小差别来划分,还可以分出许多 不同的式样,如迪庆型 中就可以分出中甸式、格咱式、塔城式、巴西式、东旺式、浪都式等。藏族服饰的细微区别太多了,据后藏地区的粗略考察,有些服饰只在一个县里流行,如果细分,县与县,乡与乡之间都有不同之处。
  总的来看,妇女服饰较男人服饰变化为多,而且区别明显。
  男藏袍主要形式有:“察”(提花皮面袍),系藏北至青海一带节日或重大喜庆日子里穿用。在望果节、赛马会、射击场上可以看到穿着各种各样“察”的英武的骑手和射手。素皮面袍是一种普通皮筒镶以宽大的黑边的藏袍,牧区牧民平日多穿此种袍。求巴加珞(花领袍)多系夹袍,用白氆氇制成,领上镶有很宽的“加珞”图案。这种藏袍山南地区穿用最多。另外有以黑、蓝、赭、青等色氆氇或布料制成的夹袍,是昌都、四川、青海等地区常见的男装,以昌都为多。
  女藏袍的地域 区别主要表现在袍面的装饰上。除了工布地区的“谷休”,昌都地区的素夹袍以外,藏北、青海、甘肃等地的女藏袍基本上都有宽大的袍面装饰,然而这种装饰却是千差万别的。
  藏北女袍的边饰有许多条宽大色带,并排饰于皮面。一般是黑、红、绿、紫色等,数量大多为五至七条,也有的竟把皮面布满了。

  工布地区男女都穿“谷休”(宽肩无袖袍),不同之处是穿着方式有别。男装穿时把腰高高扎起,下摆在膝盖以上,而女装下摆却垂至脚面。
  山南地区还有一种叫“背夏”的坎甲,是一种地域性很强的服装,别的地区很少见。此坎甲多用黑氆氇制成,或是以“帮垫呢”“加珞呢”和黑氆氇相间制成。这种坎甲在山南各县之间也还不尽相同。譬如用“加珞呢”与黑氆氇相间做成的坎甲是山南穷结县的,而黑氆氇上面饰以成排的白线结,则是山南隆子县的。
  青海藏族女皮袍多用红、黑色带或豹皮作边饰。有些红缎色带竟宽达尺余,有的甚至自腰到下摆布满了红缎。

  海南藏族人民长年过着游牧生活,喜爱穿宽大的绵羊皮藏袍。其结构为宽领、肥腰、袖子长出手面尺余,下摆长出脚面二、三寸,左衽。所束腰带或布或绸长一丈四、五尺。男子束腰时,下摆上提至膝盖;女子穿时上提少许,使下摆遮住踝关节。平时习惯袒露右臂,劳动时反两袖脱下,左右盘扎于腰部。
  奶钩是妇女的佩饰,挂于左腹部,长尺余。日月形的银质“洛洒尔”挂于左侧。腰刀为男子喜爱的佩饰,刀把上镶嵌有绿松石、珊瑚,刀鞘上刻有精美纹样,如龙凤图案等。
  农区藏族姑娘到十五、十七岁,要把童年型的辫套改为成年型辫套,每个姑娘改辫套时,要选择所谓吉日进行。称“戴天头”即“姑娘成年礼”。旧时举行成年礼时,先请僧侣举行宗教仪式,然后由“更衣人”为姑娘更新装。妆扮后,由女眷簇拥姑娘到堂房向佛像跪拜。后拜祖先、父母。这时女眷们为姑娘唱《跪拜天、祖歌》。并且由一人领诵贺词,众人相和。

  牧区举行姑娘成年礼的时间,一般在临出嫁的前一天,仪式与农区相比略为简单。
  黄南藏族男子装主要为大领无扣长袍。其质地有羔皮、老羊皮、毛毡子、棉布、氆氇等。按厚薄可分为单、夹、棉、皮袍。牛皮靴子的长筒,多用氆氇或褐子制做。帽子为礼帽、毡帽、狐皮或羔皮帽。喜爱佩藏刀,背猎枪。妇女多穿圆领长袍。袍长垂至脚面,腰系绸或布料彩色腰带。
   女子把头发梳成许多小辫,然后再结成一个或两个大辫,上饰发套。发套用红布制做,上面饰有银盾、蚌壳、银元、珊瑚等。发套从头上垂于臀部。妇女多戴珊瑚项链、金玉耳环等首饰。
  海西藏族服饰主要为羊皮袍 、暖帽、牛皮靴。礼服为羔皮缎面水獭皮镶边锦袍,腰束彩带。
  妇女佩带许多贵重的饰品,如戒指、耳环、项链、玛瑙、珊瑚。
  姑娘在十五岁后多佩挂“马尔顿”(即“发套),它是用布或绸缎制做,上面饰有许多银盾、珊瑚。银盾数目多达三十多个,大小不等,排成数行。妇女发辫多达这四十多根。

  果洛藏族男装的扎撩(束腰)、挽卷、长拖(下摆的长度)名部分与其他西藏不尽相同。女袍 有两道贴边或三道贴边及角饰等。束腰与长拖与男装不同,其他方面大体一致。不论男女(除大头人、官员外)都不穿汗衫及布裤。新婚女子要穿大袖大褂和华丽的背心。大褂袖口镶有一圈彩虹式贴边。在背上挂汗巾成为习惯。下摆有的用水獭皮镶边,衣领用金钱豹皮为饰。普通人家则穿光板羊皮袍。
  甘肃藏族女皮袍有很宽的豹皮边饰,并且穿着方式也有独特之处,腰带结往往扎在背后,留出较长的结头垂于臀部。
  甘南卓尼藏族妇女的服饰具有鲜明特点:上身穿黑色半袖外套,胸前着红色兜肚,腰缠彩带,腿扎白布裹腿。头戴折成多层的头巾,用彩带扎于头顶,其形状如同羌族妇女所带头巾,胸前挂一个偌大的圆形佩饰。
  白马河畔藏族妇女头戴白马藏族特有的盘形白毡帽。帽上插着白羽毛饰品。
  天祝县与青海相临,男装同安多哇藏装基本一样,而妇女装束有其特点。主要表现在发饰“发套”的形制和佩戴方式。
  天祝藏族末婚女子的发饰和已婚妇女是不同的。已婚姻妇女发型为多辫型,发套自发垂到胸两边,曳到腿前;背后也同样有长长的发套。发套上嵌以巨大的雕镂精细的的银质饰牌。
  末婚女子的发套比已婚妇女发套短得多,自两髻发垂向胸部两边,至腰际为止。
  甘孜藏族男装,一般内穿右襟齐脐短袄,外罩圆领宽袖长袍腰束长带,前摆必须平直,后摆则应有折纹。下摆提到什么位置尚有许多习俗:贵族、学者、巨商,袍子下摆在膝以下;卫士、猎人、武夫,袍子下罢在膝盖以上;一般人袍子下摆与膝盖平齐。头戴礼帽、金盏窝帽或狐皮帽。
  女装,常见的有两类:一种与男装相似,但袍子下摆长及脚面;一种为长袖衫,外罩坎肩,腰束彩色绸带,并系彩条围裙(帮垫)。妇女头饰比较多样。有一首民歌生动地反映了康巴妇女头饰的基本特点:
  我虽不是德格人,德格装饰我知道,
  德格装饰要我说:“头顶珊瑚宝光耀。”
  我虽不是康定人,康定装饰我知道,
  康定装饰要我说:“红丝发辫头上抛。”
  我虽不是理塘人,理塘装饰我知道,
  理塘装饰要我说:“大小银盘头上套。”
  我虽不是巴塘人,巴塘装饰我知道,
  巴塘装饰要我说:“银丝须子额上交。”
  阿坝藏族服饰,大体可分为草地、马尔康、黑水三个类型。
  藏袍为大领长袖,无纽扣,长及脚后跟,腰束带。冬装为皮袄、衫,夏装为布袄。皮袄 的领、袖及襟边镶有豹皮或红布,富有者镶以名贵的水獭皮。穷人则穿老羊皮或小牛皮袄。
  男女都着高筒藏靴或皮靴,靴筒长及膝盖。
  女子十六岁后开始蓄发,发型为多辫或双辫。男子发型为独辫盘于头上,或剪成短发如盖。
  帽为呢帽、皮帽。不论男女皆戴耳环、手镯、戒指,佩有银质“呷乌”,内装活佛赐与的东西,作用似佛盒,为宗教佩饰。
  木里藏族男子留长发,编成若干小辫,下端合并成一根粗辫,用象牙或牛骨圈子套上,拖于脑后。也有剃光头者。较富足者戴呢帽、博士呢帽或狐皮帽。贫苦者戴金狗(小熊猫)皮或野猫皮帽。
  上装穿短衫,右襟、扣纽绊。衣领、衣边饰以金银丝锦缎。腰束红毛布腰带,右侧挂一把装饰精美的小刀,右肩挂护身佛像“嘎哟”,腰前横插二尺多长银(或铜)鞘藏刀,外罩宽大长衫“楚巴”,多为麻、棉或毛布制做,楚巴长至膝盖以下。有的不穿裤。足穿长筒靴。

  男子也戴手镯,质地有象牙、银、铜等。左手中指戴银戒指。项上戴一串各色大蜜蜡珠。
  妇女留长发,编成两条长辫盘于头顶,辫中加编青、红头绳。另加牦牛毛。妇女年满四十五岁或丈夫去世即削发。
  未婚姑娘须编成数以百计小发辫,每条辫子之间用线连成网状,网状辫结为两块,复盖于头顶左右两侧,披于脑后。前额两侧各吊一颗偌大的绿珠子,两耳前吊有黄色大蜜蜡珠,两鬓拖有两条小发辫,辫端各挂一个银圈。
  妇女头包一块青布帕或羊毛、牦牛毛编成的圆圈,圆圈上嵌二十个银元,另有四串彩色小珠绕于头、额。双耳戴银质耳环。双手戴手镯,戒指。项上戴有三串项珠,其珠色彩各异,大小不等。老年妇女多戴念珠。身穿连衣裙,后腰皱褶,腰前面束彩条围裙,腰右侧挂小藏刀。胸前佩一个银质或铜质“嘎哟”。

  有些妇女着麻、棉布白色宽褶长裙,长及地。上下衣裙相连处束红色毛布或丝绸腰带,腰带上挂有精美小刀、绣花烟荷包。并束长围裙(帮垫)。
  腰束红色丝带,带上嵌以银质“八嘎”,“八嘎”为三角形银饰,上镶有三个蜜蜡珠。下缠毛布裹腿,足穿牛皮或布帮皮底藏靴。

  木里藏族儿童男孩十三岁以前不穿裤,女孩不穿裙,皆穿长衫,束腰带。年满十三岁时,便选择吉日举行少年穿裤礼穿裤、裙仪式,这一天亲友们纷纷前来送礼祝贺。视为人生一件大事。
  松潘藏族妇女进入成年后都要镶一颗金牙。这里妇女戴“俄儿”(头巾),一般为大红、紫红色绸料,长为一丈一到一丈二尺。姑娘们头扎十几个系着珊瑚枝琥珀球,与“俄儿”交叉,从左至右缠绕成盘龙状,犹如盛开的花冠。
  妇女所戴的耳环称“琅龙”质地为金、银,重约一两五钱。“儿莫”戒指,造型为螺旋式环形,镶有黄、绿、红三色宝石。“得依”手镯由金、银和象牙制成,上嵌玉石、珊瑚珠。项链“格称”由黄色琥珀、红色珊瑚用丝线串联而成,中心珠“道曾”为白色象牙珠。

  腰带上的银质“曲玛”,前部雕刻“曲俄”(二龙戏珠图)。系在银带左侧的“罗甲”上挂着一把小刀,右侧系着“学纪”(挤奶钩)。这些装饰分别表示特定含义。诸如勤劳、美好之意。
  迪庆地区藏族男子服饰基本特点是肥腰、大襟,上装喜穿右襟齐腰短衣“对通”,镶金边高领,用银币、铜珠做衣扣,讲究层次重叠,颜色醒目。外套圆领右襟长袍“楚巴”
  女子服饰形式较多,主要可分以下几个样式:德钦妇女内着长袖衬衫,外套宽领无袖长袍,腰束绸带,前面系一幅彩条围裙(帮垫),俗称“牛勒巴”。下穿长裙。冬季或老年人穿长袖氆氇长袍。

  女子成年后开始妆饰发辫,一般 用彩色丝线将头发辫盘到头上,佩上金银珠宝头饰。
  以中甸(大、小中甸)为代表的女子服饰为深蓝色长袍,叉口镶黑色丝绒边,束腰带,袍子前摆长及脚,后摆垂直折成瓦式。外着坎肩,坎肩右襟大多镶艳丽的花边,喜用绣花硬领,佩带银扣,下着长裤,系白腰带,背披方形彩纹氆氇或缎面白羊皮披肩,名“散啦”。
  足着红毕叽云头靴 。头梳两辫或三辫,披在肩后,末稍缀红头绳掖在腰带下。
  妇女喜用红绸套头或用各色鲜艳的头巾,有的戴金边绒帽。
  节日穿各色锦缎藏服,佩带金银珠宝饰品,
  迪庆河谷妇女服饰(以奔子栏、其宗、腊普为标准),上身着长袖藏绸衫衣,外罩呢绒坎肩,镶云头金银丝绒边饰,以红珊瑚为衣扣,不用高领,而以大银环公母扣挂于领口。下着曳地百褶围裙,腰缠毛织百花带。喜欢佩带镶嵌珊瑚的金银长垂耳环,胸挂银质护身符盒,右襟挂三须链。头发用红丝绳编盘于头顶。
  中甸高原河谷妇女服饰,流行一种连衣裙式藏装。上段为紧身窄袖燕尾领口,胸襟领口部位用金丝缎或彩色图案组成,肘部镶有三色绒布圈,下段为百褶裙,后摆略长,呈半圆形,裙长及膝,裙子镶两道彩辫花边。
  尼西地区藏族妇女上身穿宽大长袖衬衣,外着呢绒坎肩。喜爱素静深色。腰束毛布花带。下着白色宽大折叠形长裤,裤脚及地。足穿云头牛皮鞋。

  头发编成若干细辫,用头绳缠绕头上。
  背披对比强烈的黑底白条花毛布披肩及三角斗蓬,具有遮阳防雨和负重垫肩作用。这种披肩还有一个传说:古代中甸原野豹子猖獗,时时伤人。尼西有一好汉,肩披条花披肩,模糊了豹子视觉,即拔刀斩之,为民除了兽害。人们仿其装束,久之成为习俗。
  “帮垫”(围裙)形式和花纹在地域上的差异更为突出。从形式上看有短的、长的、梯形的,短的一般为64厘米48厘米这种帮垫多为牧区妇女束着。长的一般为96厘米48厘米,这种帮垫多为城镇妇女束着。梯形帮垫在藏北常见,这种帮垫下饰有长穗,两侧有加珞氆氇边,非常华丽。从颜色上看有色条帮垫、素坟垫、色条与素布相间帮垫。色条帮垫是常见的。素帮垫没有花纹,没有色条,只是一块蓝、黑或灰色的氆氇或棉布。这种帮垫为昌都城镇妇女所使用。她们认为束素帮垫是比较讲究的。而昌都农牧区妇女则束扎花条帮垫。色条与素布相间的帮垫,往往是上下为素布,中间约四分之一的宽窄有一段花条纹。解放前,未婚姑娘是不能佩戴帮垫的。也许婚后由于操劳家务的需要,帮垫成为必需品,久而成为习俗。然而,现在就连五岁孩子在节日里父母也为她们扎上花帮垫。由此可见帮垫的防护功能和表示婚否的作用都没有了,而单纯成了装饰品。从装饰作用来看,帮垫在实际生活中的发展趋向是由长到短,由宽条花纹到窄条花纹。现在拉萨有些妇女的帮垫就只垂到膝部。

  由于藏族生活水平的各地自然条件的不同,劳动生产、生活方式的不同,以及经济文化交流的因素,藏族服饰异常丰富多彩。

五、藏族服饰的审美特征
  任何一个民族的服饰都可以作为美学问题来研究,藏族服饰的美学特点更为明显,服饰产生于人类生活,它是一定时代、一定场所人们的社会活动现象。所以,服饰必然同社会问题、宗教问题、经济问题、产业问题、道德问题、知识问题密切相关。这些问题是服饰的存在基础,也是我们研究服饰艺术的意义。藏族服饰艺术也脱离不开这些问题而孤立存在。如果我们抛去民族、民俗、地理和历史条件,那么藏族服饰的艺术美也就无从谈起了。

  服饰的美与不美,是与民族风情息息相关的。
  服饰是人的装束打扮,离开人的体态和活动,服饰的艺术美也很难体现出来。服装的款式、尺寸都是同人们的体态、习俗观念相联系的。
  在这有限的篇幅里,详谈藏族服饰美学的各个方面是不大可能的,在我们提出上面藏族服饰的美学原理后,着重谈谈藏族服饰的审美特点,也就是它体现出来的造型艺术的特点。

  藏族服饰的艺术特点是多方面的。表现在色彩、纹样等方面的递增排比规律,是藏族服饰的一个突出艺术特点。色块递增和排比规律在藏装中运用得很多。如牧区皮袍的‘坚’(花边),常用蓝绿、紫、青、橙、黄、朱等竖立色块,依次递增构成五彩色带由于对比色、同类色组合在一条彩带上,所以给人一种跳动、活泼的感觉。牧区妇女皮袍的肩部、下摆和袖口,常用近十公分的黑、红、绿、紫等色条依次排列,构成既稳重又豪放的图案,非常醒目,使人感到振奋。
  “加珞”(十字纹样)递增规律在“求巴加珞”(花领藏袍)和“嘎洛”(一种花藏靴)上用作装饰。这种十字纹样看来比较简单,然而把它组织起来,衬以底色,用色条将其分成单元,以各种彩色装饰起来,就形成了美丽的图案。“十”字纹样本来就可以给人们以“慈善”、“爱抚”、“与人为善”的联想,用它配置起来的连续图案,更有和蔼可亲的感觉。
  排比规律在藏族发型上也有体现。藏北的妇女以排辫发型为多。有的排辫自前额正中为起始并列的小辫沿发际一周又中止于前额正中。有的把一组组小辫集梳为一排大辫,若干大辫又集结于背部,用发饰将其束扎起来。而发饰品也往往是一排排、一串串的戴用。
  色彩的强烈对比而又谐调统一是藏族服饰的又一个突出特点。藏族服饰中大胆地运用红与绿、白与黑、赤与蓝、黄与紫等对比色,并且巧妙地运用复色、金银线,取得极为明快和谐的艺术效果。许多白氆氇藏袍镶以巨大的黑色袖口、领口和下摆,这种黑色边饰宽达尺余。为了突出这种黑边饰,还要穿白色裤子。妇女的发饰中,常用鲜红和翠绿,朱红和群青,或粉红和天蓝等对比色毛线缠于辫中。花藏靴上的红、绿氆氇相比并存,就连“松巴”(一种花藏靴)上的绣花也是用极为鲜明的对比色所组成。对比色在服装和束扎用品的色彩处理方面也常出现。昌都地区的藏袍颜色比较多样。譬如碧蓝藏袍扎以朱红腰带就是明显例证。金、银线和复色在运用对比色的同时相间出现,使整个服饰色彩取得和谐统一的效果。象“金花帽”上的金丝织锦的的应用;工布帽上的金、银镶边;“松巴”、“嗄洛”靴上彩色氆氇和“加珞”边沿的金线等,既起到了色彩的协调统一作用,又赋予服饰以富丽灿烂的民族特色。
  对比与同类色彩处理得更加巧妙的是妇女的“帮垫”(围裙),在这一独具特点的的藏族服饰上,无数民间手工艺美术家充分显示了他们配色的才能。有些“帮垫”以宽阔的强烈的对比色条相配置,具有粗犷明快的风格;有些以纤细的同类色组成娴雅温和的色彩;有些是在许多种复色色带之间穿插一些纯度很高的原色或黑、白线;有些“帮垫”上所有色条以一个色相为基调组成紫红赭褐、青灰等统一的色彩。在色条的连续配暑上,有的是一组一组递增配置,有的是不分组的混合配置。不论是色条宽窄、色度强弱、色相的变化或是补色与原色搭配上,都是十分大胆、精巧和煞费匠心的。
  藏族服饰的另一个显著特点是,广泛运用金银、珠宝、象牙、玉器饰品。藏族头饰和佩饰多以金、银、铜、珠宝、玉器制成,许多饰品造型厚重、剽憨,然而其花纹雕镂细腻、精致。佩戴的部位很广泛,从头顶、发辫到耳、项、腕、指、背、腰部都可佩戴。比较典型的饰品是精雕细刻并镀以金、银的腰刀、腰扣、火镰以及镶有翡翠、玛瑙或松儿石的耳环和各种各样的首饰。
  松儿石的佩戴有其风俗,当举行婚礼时,男方母亲将一松儿石系在新娘头上,同时由另一人作吉祥颂词“瑰玉祝词”。
  金、银历来被视为高贵、财富的象征,由于金、银的社会属性,也就赋予它的色彩以高贵、豪华的美感。藏族同胞历来就很重视人的身价和尊严,大量采用金、银装饰自己,无疑是社会荣誉心理的满足。由于金银在经济领域的交换价值同它在艺术领域的装饰价值有机地统一起来,所以充分利用金银饰品便成为藏族以及其他民族的审美特征。安多哇藏族妇女的金银饰品尤为突出。
  夏河藏族妇女的服饰中必须具备“三大件”,即“钱莫”(镶银嵌玉的皮腰带),“肖桑”(奶钩,藏北称“学纪”)及“琅高”(银桃盒)、手镯、戒指。发饰上的金银器更为突出。夏河妇女的“加单”,华锐藏族妇女的“加西布”发饰带,上边镶有银元。
  藏族服饰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和艺术特点,是我国民族文化遗产宝库中一个很有价值的组成部分,应该得到足够的重视并加以认真研究,以便继承它,发展它,使它在人民生活中发出更加瑰丽的异彩。

  后记:当《藏族服饰艺术》同读者见面的时候,我们特向关心和支持我们编辑工作的部门、领导、专家和工作人员表示衷心感谢。这里应特别提出的是;国家民委文化司、国家文物局;各藏族自治洲民委、宗教委员会、文化厅;青海省博物馆、四川民族展览馆、《四川民族》编辑部、南开大学东方艺术系,以及西藏社会科学院顾问卡白·次旦平措、格结巴·旦增多吉先生,西藏大学艺术系教授雪康·塔杰先生,谨此致谢!
(藏族服饰艺术画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