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青海藏族

 昵称179287 2017-07-09

  藏族,是我国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古老文化的民族。自称“博”、“博巴”或“康巴”、“嘉戎哇”。青海藏族自称“安多哇”。古代汉文史籍称为“吐蕃”。全国解放后统一称为藏族,信仰藏传佛教。藏族语言届汉藏语系藏缅语族藏语支。分卫藏、康、安多3个方言,青海藏族大多系安多方言。通用的藏文,是历史悠久的拼音文字,据藏族史书记载,是七世纪时图弥三菩扎多参照梵文字体创制的。横书右行。

  青海藏族祖源属于古代游牧民族羌人,羌族居住的中心在青海、甘肃的河湟一带。东汉时,由于河湟地区大规模的战乱,迫使这里的烧当羌部和迷唐羌部迁居青藏交界的发羌部落占据的地区。后来他们同雅隆部落、苏毗部落、羊同部落逐步融合。

  约在公元六世纪前后,藏族先民由原始氏族社会过渡到奴隶制社会。七世纪初,藏王松赞干布在今西藏拉萨建立了吐蕃王朝,征服附近部落后,即向青海湖地区进兵,与吐谷浑争夺牧地。公元636年左右,进抵青海湖东部,迫使吐谷浑退到青海湖以北。在此期间吐蕃还先后击败今柴达木境内的白兰羌和今果洛境内的党项羌。此后吐蕃力量日益强大,逐步向东扩张。公元670年,吐蕃攻陷唐王朝的白州等13个羁縻州,唐派大将军薛仁贵率军迎战,在大非川(今海南州共和地区)的决战中被战败。吐蕃尽得吐谷浑牧地,于是青海草原由吐蕃统治近两百年。九世纪中叶,吐蕃地区爆发了奴隶和属民的联合起义。加之奴隶主内部混战,吐蕃的奴隶主政权遂告崩溃。进入青海的吐蕃人,同青海高原上的土著民族羌人、吐谷浑人交错杂居,共同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在长期的交往中,逐步融合,他们的后代,就是现今的藏族。

  青海藏族作为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古老文化民族,自唐代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联姻以后,从中原带来了大批工匠、艺人、文化典籍、医方药材等。以后金城公主又带来了许多丝绸、谷物及乐队等。这些为藏族文化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道路,经过千百年来的发展,藏族文化日益发达,积累了大量丰富的文化史料,仅用藏文书写的文学、历史、宗教、艺术等方面的文献,即浩如烟海,难以计数。其中,佛经有四千余种。所以,寺院便成了藏族文化艺术荟萃之所。青海藏族聚居的地区约有喇嘛寺院530余座,其中象塔尔寺、瞿坛寺、广惠寺、扎藏寺、德欠寺、隆务寺、夏群寺、结古寺等,都以历史悠久、建筑雄伟、规模宏大、珍宝繁富而闻名于世。寺院里的雕塑、壁画、绒绣,有很高的艺术水平。

  青海藏族自古以来一直从事游牧为主的畜牧生产,因此有着丰富的畜牧业生产经验。加上藏族游牧的地方,大都是地势高寒、水草丰美的高山草原。所以,畜牧业成为他们的主要产业。

  藏族素以勤劳、勇敢、强悍而著称。他们居住的地方,大都是海拔3,000—6,000米的高寒地区,所以被人们称为“高原上的强者”。藏族的居住因地而宜,各不相同,以游牧为主的一般住在用牛毛织成的黑色帐篷里,个别地方也有毡做的毡房。帐房结构简单,轻巧方便,中间用一根长而细的木梁,两头支8根短而硬的木杆,四周再架几根小柱,然后将牛毛帐搭在上面,周围用木桩钉在地上即可。这种帐房雨水不渗,风雪难侵,冬暖夏凉,宜于搬迁,是游牧民族的传统住所。帐内中央是泥巴垒成的锅灶,两侧是住宿的地方,一般是男右、女左,正中供奉佛像及经典,陈以铜、银制成的净水碗和酥油灯。地上多铺牛羊毛织成的毡毯及皮张等。待客时,男客一般坐右上侧,女客一般坐左上侧,主人坐左、右下侧,便于招待客人。东部农业区的藏族同汉、回、土等民族一样,一般以自然村为单位聚居在一起,住居同汉族的庄廓相同,只有内部装饰、摆设略有不同,如房顶上、墙头上或院内挂有麻尼经的白、蓝布的幡或小旗,在玉树;果洛、黄南等一些峡谷地带的小块农业区,有一种被称之为“碉房”的房屋。这种房屋的内外墙全部用片石和泥巴衬砌而成,外墙用石,下大上小,十分结实,其厚度都在一米左右,房屋多系上、下两层的平顶建筑,个别也有三层的布局。下层为牛、马、羊等牲畜圈和杂用房,上层则为人的住室。房屋门窗很小,象碉堡的枪口,因而室内光线暗淡,房屋的椽檐、窗户及大门,施以重彩,颜色鲜艳,平时窗户外挂有白底黑边的帘子,富有民族色彩。“碉房”大都依山就势而建,高低错落,远望犹如层层堡垒,颇为壮观。

  藏族婚礼

  在藏族地区,青年男女多为自由恋爱,父母亲友一般不加干涉。至于求爱方式,或袒露,或隐晦,因人因地而异。有的以歌抒情,互吐衷肠;有的地方则抢姑娘的帽子、戒指、头巾等物(若姑娘不愿与其相好,可直接或托人要回。如默不作声,或直言相约,则是愿意结交朋友)。得到姑娘的应允后,小伙子可到姑娘处赴约。随着频繁的约会,双方的感情不断深化,互赠信物,并向自己的父母表明心愿,在得到双方父母应允后,才能送聘礼,商定婚期。如父母不同意婚事,青年男子可私奔他处,等说服父母后,男方只向女家送上奶牛、羊,便得到承认。在有些农牧区青年男女的婚姻,一般以"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为主要形式。当男青年后中姑娘后,便请某人带酒、哈达等物前去说媒,女方同意婚事,则饮其酒,受其礼;否则,婚事告吹。女方允亲后,媒人再次带酒等去女方家商定聘礼,聘礼多寡不一,但一般不宜太多,以免近邻亲友议论。送过聘礼,可根据男女双方生辰选定吉日,准备成亲。也有的地区盛行由男女双方私下约定,出走成婚的习俗,但近年来逐渐减少。

  婚期前一天,男方派婚使和媒人携带酒、哈达等物(乐都地区则带一支系有哈达的箭)到女方家迎娶新娘。是夜,女方家则为姑娘进行宗教洗礼,梳妆打扮。有的地区还有骂媒人、戏婚使等习俗。次日,新娘拜过家神、祖先及父母,伴娘搀扶新娘上马,新娘在伴娘的陪伴下哭嫁,然后随亲者、媒人及婚使等一同起程。在新娘一行到达男家之前,男方派人在离家不远的地方设路席,敬酒致意(玉树地区则举行交接新人马缰仪式,路旁横拉彩带,双方歌手以歌竞赛,若迎亲者唱不过对方,则敬酒致意。直到最后说服,这才剪彩,新娘下马)。

  当新娘来到门前,男方将撒有青稞、羊毛的新白毡铺在新娘马前,为媒人、送亲者献哈达,敬酒。妇女们扶新人下马,用奶汁为新娘洗脸,打醋炭(玉树地区"燎火"),以洁身清垢,除灾避邪。入门后,喇嘛诵经祈祷,新娘新郎拜天地、家神及父母。礼毕,新娘入洞房,宾客入宴席。东部农业区宴席多设在羊圈,人们席地而坐(地上铺有草、毡等),喝奶茶,吃油果。有的地区端上面食,讥讽宾客,因是习俗,宾客全不介意。饭后,举行谢媒,女方为婆婆献"九毛救拉"(手工缝制的棉长袍)。

  最后宾主喝酒畅饮,双方歌手尽献歌技,歌声笑语彻夜不绝。从次日起,男方家属轮换宴请宾客,馈送礼物,延续三两日方毕。

  青海藏族的家庭,多数是以夫妻和子女组成的小家庭,农区也有三代同堂的家庭。在牧区,由于游牧生活的特点,子女长到一定年龄,就可以结婚成家,婚后另住帐篷,一般在父母帐篷附近,或单独成家立业;在农区,子女结婚后,一般前几年跟父母一起生活,等兄弟们都成家立业后,依次分出去另过。在家庭中,男子地位高于女子,女子即便是招赘也要服从丈夫,许多家务活主要由女子承担,如放牧、挤奶、做饭等。藏族人民对子女在家庭中的地位是不偏不倚的。在财产继承问题上,同样不分薄厚,儿子、女儿均有继承权,男子招婿到别人家,要将自己家中应得的财产分出去带到女方家中。藏族多数实行一夫一妻制,个别地方仍存在一夫多妻制的残余。男女青年婚前社交自由,但婚嫁一般都要经过媒妁之口。据说,这是从吐蕃松赞干布托媒向唐朝求婚后遗留下来的风俗,所以沿袭至今。但有的地方还存在不同形式的“抢亲”习俗。在藏族古老的传统中,以为姑娘出嫁不经一番抢夺,说明她相貌不出众或没人要。因此,要经过象征性的“抢亲”,来显示姑娘身价不凡。后来,这种习俗则成了一种公开的硬性的抢劫。比如,青年男女背着父母相爱,但女家父母嫌男方家贫礼薄及其他原因不同意结婚,或者一个姑娘同时有两家、甚至几家求亲,便以先下手为强的办法,抢走姑娘,生米做成熟饭,迫使女家同意。现在这种习俗由于《婚姻法》的实行而逐渐减少。

  藏族过年习俗

  居住在草原上的藏族人民,在欢度一年一度的除夕时,家家户户的庭堂里,都有一个别具一格的庭柱,柱头上绑着抛儿,插满沉甸甸的青稞穗。到除夕晚上,掸净灰土,修饰穗枝,有些人家箍上一道红纸,有些人家装璜彩色纸,穗子闪闪发光。佛龛或供桌上净水盅,摆得很长很长,酥油灯照得满屋明亮。

  除夕的黄昏,度过漫长而又坎坷世路的老人们,别有一番心思,他们按照传统的仪式:把炒面粥蘸在指头上,在洁白的墙壁上写出"扎西德勒"几个大字。他们那样地虔诚,每点一点,总要念几遍六安明经咒。在构成每一字的点中,凝聚着他们希望之光,祈祷在新的一年里"吉祥如意”。

  在除夕之夜,姑娘们的心是最不平静的。在她们沸腾的心房里,滚动着"卡(kǎ)切"这富有象征意义的字。"卡切",意为晨星水。晨星水是指除夕过渡到大年初一那一刻,背回来的头一桶水。传说,晨星水是人间最吉祥的水。它可以献神,可以洁身,可以洗涤一切污垢和不祥,给人们带来光明和幸福。夜十二时,容光焕发的姑娘们,按照民族的习俗,在背水"梢儿(大桶)"的沿口贴上三块酥油,再插上三支点燃的香。怀抱由柏香、白香青为原料的桑切,披着繁星,争先恐后地去背晨星水。习俗认为,头一个先到河边点起桑切,并舀上晨星水的姑娘,是最有福气的人。

  夜,暮霭沉沉。星,熠熠泛光。接踵而来的姑娘们,打破了河边长夜的寂静。她们的唱歌声、欢笑声、佩环声及嚓、嚓、嚓的脚步声,组成了一曲迎春大合唱。姑娘们把晨星水背到家中,在洁净的盆内先倒入一些,再注入牛奶少许,按先男后女的顺序,全家洗涤?quot;一水洗百净"。旧的一切,随着晨星水的洁身,一去不复返了。迎来的将是新岁、新事、新的吉祥。

  从初一到初三,相互拜年。客来亲往,马嘶铃鸣。每到傍晚,老人们请上讲《格萨尔王传》的艺人,整夜听格萨尔南征北战、降妖伏魔的英雄故事。男女青年则彻夜?"锅庄"和"依",看滑稽戏,欢度新春佳节。

  藏族禁忌

  藏族由于受宗教影响深刻,生活中禁忌的内容很多。忌食圆蹄牲畜和有爪子的动物,如骡、马、驴、狗、猫、鹰、乌鸦的肉。进帐篷时以男左女右的方式进入,也可以男左女右的顺序就座。坐后不能东倒西歪,腿不能伸向供佛和老年人的方向,供佛的酥油灯上不能接火吸烟或点蜡烛,佛像前必须保持清洁,不能用自己的器具去缸内取水,不能跨越亲人的衣服,不能故意打狗,不能用枪射击秃鹫和老鹰,不能在畜栅圈内大小便,不能在众人面前放腿,更不能走进帐篷指手画脚,说三道四,不能说不吉利的言辞等。一般情况下,进入帐篷,一定要和颜悦色,尽管言语不通,可伸出大拇指,表示对主人的赞美,这样可同主人建立和谐关系。

  青海藏族的丧葬是神奇的。藏族人家死了人以后,要在家中停放3—5天,请活佛或喇嘛诵经超度。安葬方式有天葬、火葬等,以天葬为主。天葬,又叫鸟葬。人咽气后,将其盘腿打座,双手合十,成佛门弟子坐化的架势,并用绳索捆扎停当,用牲畜或人抬到天葬场,负责天葬的人,将死者尸体迅速用刀、斧分解成八块,又将骨头剁碎,让老鹰、秃鸳等来啄食,直到全部吃完为止。在藏族群众眼中视老鹰为神鸟,尸体被鸟吃了,死者算是升天了。有些地方对凶杀、刑死等罪过严重的人,则实行土葬,意味着让死者的灵魂永在地下受罪,不得再转生。家人在服丧期间,男人帽子翻戴,女人辫上系白羊毛,在49日内不参加任何娱乐活动。

  青海藏族丧葬仪式

  青海藏族丧葬仪式,一般有以下几种:

  (1)天葬:

  这是藏族的主要葬式。当人停止呼吸后,有的地区停尸三五日,设灵堂、祭台,燃酥油灯,祭献各种食品,请僧人念经,超度亡灵,亲朋吊丧。有的地区则很快送往天葬场,煨桑祭祀,请僧人念经、吹法螺,招来鹫群啄食。死者家属男性都参加送殡。送殡用具有些弃置山间,不带回家。

  (2)土葬:

  这是盛行于东部农业区,尤其是与汉族杂居地区的一种葬式。人死后需尽快洗理着装,在僵硬前用绳索或白布条将尸体捆绑成僧人"禅"式,缠以白布,殓入一白布袋,最后置入形似房舍的四方高座式棺内,请僧侣念经超度,殡尸三五日,依卜算之时辰,将棺木抬往茔地下葬。埋后留有圆形墓冢,有的地方则堆以小白石,以志纪念。但未成年者和暴亡者不能入葬坟茔。

  (3)水葬:

  这是一种极为简便的葬式。主要盛行于江河沿岸地区。水葬的殓尸与天葬大致相同,按卜定的时间投入河中,三日后,死者家属前往投尸处及下游巡视,若发现尸体浮于水面,或滞尸河岸,重新置入水中。

  (4)火葬:

  这是一种较理想的葬式。在历史上多用于僧侣。解放后,国家工作人员和一些农业区的藏族群众也多实行这种葬式。火葬的殓尸与土葬相同,出殡之日,将尸体抬到固定的火葬场(有的地区则临时选定),从炉顶置入葬炉,浇油焚尸。三日后,亲属同去收拾骨灰,葬入坟茔,或撒于高山之巅、江河之中。

  不论采用哪种葬式,出殡后都得请僧人念经,超度亡灵。亲属均带孝服丧。

  青海藏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藏族的歌舞旋律明快,节奏显明;舞姿优美,动作豪放。歌舞大都是在地势平坦、水草丰美的草地上进行,不要舞台,也不施帷幕,每逢喜庆佳节,人们在草地上欢聚一堂,有歌有舞,欢乐异常。青海藏族中,以玉树、果洛、海南的歌舞最为有名,歌舞中有优美动人的袖舞,有风趣别致的对舞,有欢乐如狂的群舞,舞蹈动作中踢踏舞最有特色。

  他们也喜爱体育活动,赛马、赛耗牛、射箭、摔跋、登山等传统的民族体育活动十分普遍。每次比赛时,方圆百里的群众都要骑上骏马,带上帐篷和锅灶,住在赛场附近观看助兴。对于优胜者,人们尊敬非常,献哈达,敬美酒,表示祝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