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浅谈生物课堂教学怎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高燕灵的blog

 牧羊工 2011-05-28
浅谈生物课堂教学怎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它是学生参与学习的强大内驱力。从心理学角度来分析,对某一事物感兴趣,就是这一事物最易诱发大脑皮层的兴奋,且使兴奋持续,而这种兴奋则是大脑对事物认识、理解、记忆的最佳状态。如果学生对学习对象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兴趣中进行学习,其学习效率将 会得到有效的提高。同时在兴趣中学习,还能明显地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使其把学习当作一种愉快的享受,从而产生积极主动的学习动机,表现出极大的学习热情。因此在生物学教学中,教师应深入钻研教材,努力挖掘教材中的趣味因素,通过各种途径和手段将生物知识趣味化,在学生对生物学知识感兴趣的基础上,引导他们去学习,掌握生物学知识,并使之在学习中,体会掌握生物知识的乐趣,将兴趣转化为学习的动力。

一、利用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中学生的一个重要心理特征是好奇心很强,而这种好奇心则是由于他们听到了闻所未闻的事情,或者看到了见所未见的情境所引发的。一旦产生了好奇心,他们的兴趣就会勃然而发,表现为注意力特别集中,对事物的发展及结果的急切等待,并要通过自己的眼、耳、手脑等学习通道主动地去探究,学习过程也就变成了他们的自觉行动。

如讲“被子植物的个体发育”,当以荠菜为例讲完胚的发育正准备往下讲胚乳的发育时,发现有部分学生表情呆滞,即意识到他们对所讲内容兴趣有些索然。此时可改变一下教学方法,问学生:“大家是否知道,美国一个大富翁是由于采用了现代生物科学技术——组织培养,迅速繁殖名贵花卉而成功的吗?”这个信息一下子激起了学生的兴趣,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学生的注意力集中之后中,便急切地等待着教师给大家的推理。这时教师接着讲:它依据的原理就是我们刚学习过的知识。受精卵是一个细胞,具有分裂能力,通过细胞的分裂、组织的分化、器官的形成发育成一个新个体,那么一个具有分裂能力的体细胞,经过诱导其细胞分裂、组织分化和器官的形成,不是同样可以发育成一个新个体吗?既然这样,我们用人工的方法,取一团名贵花卉的具有分裂能力的体细胞,在工厂里不就一下子可以繁殖几万甚至是几十万棵名贵花卉吗?这时有个学生自禁地站起来问道:“老师,那能否这样认识,凡是具有分裂能力的体细胞,都有发育成一个新个体的可能性,在环境条件适合的情况下它是全能的。我们利用这项技术是否可以进行食用菌的大面积培养呢?”教师对这个学生的结论肯定以后并加以表扬,这一下就把全体学生的学习兴趣极大地激发出来了。“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这时教师接着讲后续内容,学生再也不发呆了。

二、设疑置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中教师应把问题作为教学的出发点。有意识地设置一些悬念,这样会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容易激发他们对所学知识的兴趣,产生求知欲望。例如,在讲授叶的结构时,教师向学生提出:“为什么叶片正面的绿色比背面的要深些?秋天落叶时,为什么落在地上的叶片多是背面向上正面向下?”又如在讲授蝗虫与陆地生活相适应的呼吸器官时,先不急于讲述这部分内容,而取出两只蝗虫边演示边提问:“这里有两只蝗虫,一只将它的头部浸入水中,一只将它的胸和腹部浸入水中,你们说哪只会被淹死?”在讲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弧的结构时,先设疑提问:“手突然碰到火,是先感觉到痛还是先缩手”?这些问题对于学生都有较强的吸引力,使他们对所学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并使之因急于了解为什么而认真听课学习,并使学生能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来。而问题的解答,又使学生对所学的生物知识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三、利用直观教学,创设产生兴趣的教学情境。

多年的教学实践使我体会到,他们对生物标本、模型、活动挂图,多媒体课件等教具都抱有极大的兴趣。因此,每节课选用合适的标本、实物、模型、挂图、课件等直观教具,创设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对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有着良好的作用。例如,在讲尿的形成时,利用多媒体课件动态的演示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及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最终形成尿液的全过程,在动态演示过程中并伴随着液体成份的变化,既形象生动又便于理解和记忆。在讲授种子的结构时,将浸泡过的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分发给每个学生,让他们进行解剖和观察,使他们通过观察,比较去找出这两种种子在结构上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并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而在讲授生物的多样性时,用参观展览的方法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观察各种生物的标本,并引导他们进行比较、分析和讨论,使之在观察、比较、分析中得出正确的结论。在这些课堂上,学生面对观察的对象都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他们仔细地观察,认真地比较,积极地思考,踊跃地发言,形成一种良好的学习气氛。

四、利用学生的求知欲和成功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从一个人知识发展的过程来看,中学时期是求知欲和成功欲最强烈的阶段。在课堂教学中,有效地满足和维持学生的这些欲望,便能激发出学生强烈的课堂学习兴趣。我曾结合教学内容给学生讲了:物种之间的细胞融合,可提高生物产品的品质:田间中耕松土为啥能提高产量;无籽果实是怎样形成的,蜂群中为什么会有蜂王、工蜂、雄蜂;杂交水稻的培育原理等许多与生产实践密切相关的生物科学知识,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并且在课堂教学中,在适当的时候,简短地讲述有关生物科学发展简史,生物科学家小传等。还曾给学生讲:生物科学起步晚,未开垦的“处女地”还很多,发展前景广阔。同时,有些实验可因陋就简,甚至在自己家里利用现有的条件就可进行,而且容易出成果。然而,这都离不开现在大家学习的生物科学基础知识。例如:现在棉农用农药防治害虫,越防害虫危害越严重,这个严酷的现实极大地挫伤了广大棉农种棉的积极性。你能否搞点研究,用生物防治的科学技术解决这处问题?再比如,随着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可耕地越来越少,人类吃饭问题越来越突出。你能否搞点研究,向空间发展,用生物学技术解决这个问题?另外,还可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先后给学生讲了达尔文、孟德尔、林奈、弗莱明等许多位生物科学家的简短故事,使得学生对生物学知识产生了稳定而持久的学习兴趣。

五、运用语言艺术和知识口决化,强化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只有生动形象,简洁准确,富有情趣的语言才能象磁铁般地吸引学生,引起他们的兴趣。因此,教师应该注意在教学语言上下功夫。例如:在讲授根对无机盐的吸收时,我先出示用土壤浸出液和蒸馏水分别培养的两组青菜苗让学生观察。然后向学生讲述:“在实验前,这两组青菜苗大小,长势基本相似,现在为什么用土壤浸出液培养的这一组长得体格健壮,绿光满面?而用蒸馏水培养的那一组却矮小软弱,面黄肌瘦?因为这一组是用大地母亲的乳汁培养的,乳汁里含有植物生活所必需的多种无机盐,而那一组给它喝的是蒸馏水。”学生听后,发出一阵愉快的笑声,课堂教学就这样在趣味盎然的气氛中开始了。又如在讲授反射这个概念时,我向学生问道:“什么叫反射?请xxx同学回答。”当这位同学刚一站起来,我接着说:“这就是反射。”教室里立即响起了一阵笑声。笑声刚停,我又说:“刚才同学们的笑声也是反射。”然后在此基础上向学生讲述反射的概念。而在讲授人体内白细胞生理功能时,可风趣地对同学们说:你们别小看了白细胞,它们可是人体内真正的“铁血卫士”。一旦发现入侵者——病菌或者异物,他们就会紧急出动,从大街小巷中“冲杀出来(透过毛细管壁),与入侵者展开了殊死肉愽。激烈的战斗,导致人体局部组织也出现了红肿,斗争的残酷,使许多白细胞因大量吞噬病菌而殉职,虽然白细胞的尸体与入侵者的死躯一起化为了脓,但白细胞为了人体的健康而献身的精神则“可歌可泣,永垂不朽。”这种把白细胞拟人化的幽默语言,特别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

生物学概念,规律多。死记硬背不但难掌握,而且容易遗忘,并且会大大挫伤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而如果把一些难于理解和记忆的生物学知识编成朗朗上口的口决来记,不但能激发同学们学习兴趣且不易遗忘。例如:植物在正常生长发育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大量元素有9种,微量元素有7种。学生对此记起来较不困难,即使勉强记住也易遗忘。我们将此编成如下谐音口决:“他请杨丹留人盖美家”(CHONSPCaMgK,铁棚铜门新睦侣(FeBCuMnZnMoAl.又如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缬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苯丙氨酸,甲硫氨酸、色氨酸、苏氨酸、赖氨酸,可编成:携一两本甲色书来。互补碱基和的比)倒数(在DNA两条链中互为倒数)第一(在整个DNA中比例为一),补了(互补碱基和的比)全都一样(在DNA两条链中及整个DNA中都是一样的。)

六、按照心理上容理论,培养师生感情,激发和发展学生的学习兴趣。

师生间的心理相容,关系和谐,可清除学生逆反心理,引起学生对教师肯定而对于遗传病的遗传规律可总结为:无中生有为隐性,有中生无为显性,隐性遗传看女病,女病父正为常隐,显性遗传看男病,男病母正为常显。并在课堂教学中配合默契,使双边活动积极,课堂气氛活跃,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师的主导功能和学生的主体功能,并从中激发学生课堂学习的兴趣[1]。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敦促自己做到(1)放下教师架子,让学生接受你;(2)教态平易近人,让学生感到老师可亲可近;(3)注意说话情感,使学生体会到老师讲课有一种温暖;(4)要有耐心,能够等待学生想通;(5)善于鼓励,增强学生的自信心;(6)允许学生答错,并自行改错;(7)允许学生与自己争论,在争论中决不给学生难堪。做到这些,就加强了课堂教学中的双边活动,教师可提问学生,学生也可以提问教师,在相互质疑中相互学习,共同探讨,从而激发和发展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造成一种生动、活泼、乐学、振奋的课堂教学局面,使学生在轻松、愉快、自然的气氛中获得知识。

教学是一门艺术,虽有法有循,然都是教无定法。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地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能动地进行认识活动,自觉地调节自己的志趣和情感,培养并增强自己的学习兴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