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写实主义小说与中国现代性:定律与真理之冲突

 3gzylon 2011-05-29

 

孙晶,复旦大学出版社常务副总编,文学博士。

 

推荐图书:《写实主义小说的虚构》

王德威认为:“中国现代小说流派纷呈,但以内容的繁复和影响的深远而言,首推写实主义。”正如他所说,小说本为虚构,原本是不必当真的文字书写。但在近现代中国这一段历史上,却因了写实主义的缘故,小说竟成为各方机构争取发言权力的所在。而由此产生的小说文本内外的各种互动,便为一个世纪的文学史铺陈出一则又一则的故事。

正基于这样的理念,《写实主义小说的虚构》一书对三十年代——“写实”主义小说全盛时期——的三位作家茅盾、老舍、沈从文作了研究。这三位中国现代文学的巨匠文学背景极为不同,从事创作的动机也各有因缘。茅盾早年介绍西方写实主义和自然主义进入中国,同时投身小说月刊的编辑事业和左翼运动;老舍出身北京满族,英国任教期间接触狄更斯等人作品,开始走上创作之路;沈从文则来自湘西苗乡,早年从军,后因新文学的感召来到北京,进入文坛。背景如此不同的三位作者之所以被选为统一的研究对象,其根本就在于其笔法风格都可归于写实主义的大旗之下。

不过,正如书中所揭示的,这三位作家虽然都承袭了十九世纪欧洲写实叙事的基本文法,但其不同仍旧显而易见。不仅在题材和风格的差异,更在于他们对“写实”和“小说”的意义与功能各有独到的解释。王德威以为,这三位作家示范了中国现代写实主义书写的三个面向,茅盾的作品凸现历史、政治、叙事虚构三者间错综复杂的关系,而茅盾本人充满矛盾的经历尤其为他的创作添加出虚入实的意义。老舍的作品则引领我们思考写实主义的表演性(performativity)和动人感(affectivity)。从涕泪交零到嬉笑怒骂,现实的“效果”显然不是“文学反映人生”这样的口号所能体现于万一,而有赖作者对读者情绪和意向的调动。沈从文的作品不但建构“原乡”的空间,也同时颠覆这一空间。他更藉此叩问写实主义叙事的另一底线:在穷尽客体物象后,写实叙事是否仍有安顿主体想象——尤其是抒情主体想象——的余地?

王德威认为“如果中国写实主义经过一个世纪以后仍然生机蓬勃,那是因为作家们早在世纪的另一端就曾以不同的眼光、信念和技巧,试图为中国的现实主义作出多彩多姿的造像”。与此同时,这一文学研究的背后,体现出的是王德威教授对于现代性的深刻理解。

但早在写实主义发轫之初,鲁迅及其同辈对写实主义叙事典范就成了一个吊诡:写实主义一方面质疑事物必当如此的定律(the real),一方面却又对内在真理(the Real)的存在,信之不疑。而这一矛盾始终贯穿于中国现代写实主义小说的创作中,本书的主要关怀也在于这三位作家如何面对这个矛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