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努力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花乡水城”宜居宜良

 兿海名洋 2011-05-31
努力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花乡水城”宜居宜良

  宜良把“花乡水城”作为其发展的核心城市理念。 首席记者赵伟摄


  

  宜良被市委、市政府定位为现代新昆明的四个辅城之一后,宜良县委书记郭子贞这样规划宜良的未来:“我们将力争把县城规划做细、规模做大、功能做全、实力做强、环境做优、形象做美。通过努力,把宜良建成集花乡水城新姿、节会品牌提升、美食荟萃、人气旺盛,融山水特色和历史文化特色、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和谐统一的花园式、环保型、可持续发展的现代新昆明重要辅城。”  

  据统计,截至目前,宜良建成区绿地总面积350万平方米,绿地率为36.8%,绿化覆盖率为41.21%,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9.68平方米。素有“滇中粮仓”、“烤鸭之乡”和“鱼米之乡”美誉的宜良,正全力推动生态及园林绿化建设,倾力打造“宜民、宜人、宜居”城市。

  近日,刚办完退休手续的赵国祥老人从曲靖回到故乡宜良安度晚年。当他穿行于宜良县城时,宽阔的马路四通八达,鲜花绿地赏心悦目,住宅小区整洁靓丽。这一切让老人倍感温馨。

  “城市客厅”引客商

  当前,招商引资是昆明各县区工作的重中之重。如何凸显优势,成为各县区招商引资探寻的方向。“时代广场是宜良的‘城市客厅’,成为宜良‘筑巢引凤’的标志性建筑。”宜良县副县长何健升如是说, 如今,走在宜良“城市客厅”的每一个角落,你都能感受到一种难以掩饰的“热血沸腾”,你都能找到属于这座城市的经典印象。从那些林林总总有形的、无形的文化景观中,去感受宜良县城的巨变。

  骤雨初歇,宜良时代广场的小草吐出新芽,地面换了一身崭新的绿装,这里成为许多群众谈心休闲的好去处。据了解,时代广场净占地20.37亩,水池面积约2750平方米,广场铺地面积约5200平方米,绿化面积约5600平方米,主要由疏林休闲区、花木观赏区、亲水平台区、叠瀑观景区组成。疏林休闲区由座椅、花坛及高大的银杏树组成,疏林休闲区与亲水平台通过大尺度的汀步连通,增添游乐的趣味性,在空间上也有一定的虚实变化。

  时代广场仅是宜良生态建设的一个缩影。截至目前,宜良建成区绿地总面积350万平方米,绿地率为36.8%,绿化覆盖率为41.21%,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9.68平方米。今年将申报两家省级园林单位(小区)、4家市级园林单位(小区);全县苗圃、花圃、草圃等生产绿地面积3万余亩,绿化苗木自给率在80%以上。建设路网生态防护林带、居住区绿色主题公园,提高建成区绿地率,保护和完善周围地区的生态结构,营造城市的生态走廊;加强城市绿化隔离带建设,形成树、乔、灌、花、草相结合的绿地系统。

  生态建设“点线面”

  据了解,为深入推进城乡园林绿化及生态建设工作,宜良县以实施“五大工程”,坚持“点、线、面”结合,因地制宜,科学规划,适地适树,精心布局,选准冬春季绿化的主栽树种和园林苗木品种,突出营造丰富多彩的景观生态林。

  在完成原有任务目标的基础上,继续抓好城市及交通沿线面山绿化补植补造350亩,“五采区”80亩的补植补造工作,种植核桃35000亩;河道、机耕道绿化补植补种3.44公里,绿化面积13760万平方米;组织和实施宜良至华宁500米交界道路入口绿化美化工程;继续做好89公里乡村公路绿化美化补种、植绿、验收工作,并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以银杏为主题的“五个一工程”,实施文化广场彩色落叶树补种;在各乡镇打造一片有一定规模的景观林,运用色叶树种展现季节变化,提高园林绿化景观效果;以九乡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小白龙森林公园、岩泉公园、万家花园的园林绿化和狗街小哨生态旅游区建设为重点。广泛动员全县上下,加强城乡园林绿化,加快县域生态建设,迅速掀起园林绿化和生态建设热潮,不断改善县域生态环境,努力建设生态宜良;重点加强南盘江流域的森林植被保护,大幅度提高绿化质量,做到“全面覆盖、土不露天”。强化饮用水源地环境监管,确保水源地安全;对污染和损毁生态环境严重的面山采矿、采石、挖砂、取土点(场),坚决予以关停,恢复面山植被。始终强调要把“花乡水城”作为宜良发展的核心城市理念,要突出“花”的特色“水”的品质,真正实现城在花中卧、水在城中游的境界。力争通过三至五年的努力,把宜良建设成为林在城中、城在林中、村在绿中、人在景中的美丽城市,为全县人民创造一个优美、清新、健康、舒适的人居环境。

  “五大工程”,即在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易发区域,实施竹子工程;在河道、池塘、水库、阳宗海等湖泊浅水区、湿地区域,实施芦苇工程;在河道、池塘、水库、湖泊、清鱼湾等水域正常水位界面,实施柳树工程;在交通沿线、县城、乡镇、村庄视野可及的面山开荒种粮区域进行种植结构调整,发展经济林果工程;在乡间村庄,以村内道路、庭院绿化、房前屋后植树为重点,实施村庄植树绿化工程。 

  高品质打造“花乡水城”

  何健升介绍,今年是“城市建设推进年”,宜良县把城乡园林绿化和生态建设规划有机结合起来,增强硬环境,加强软环境,不断提升城市品位,着力打造“宜居宜良”。围绕建设“花乡水城”目标,按照“特色建城,建特色城”的要求,县城规划突出“花”的特色、“水”的品质,把“花乡水城”作为宜良发展的核心城市理念,真正实现城在花中卧、水在城中游的境界。围绕“城市规模化、农村城镇化、城乡一体化”的要求,以建设“花乡水城”为目标,做大做强中心县城。 

  宜良园博园可谓是宜良打造“花乡水城”的点睛之笔。宜良园博园又名宜园,“一轴、两片、十区、二十个景观节点”的总体布局,体验了“乡鸭湖”、花卉广场与周环境自然形成的水系、植物和花卉三位一体的景观格局。宜园总投资7200万元,园区总用地面积为229亩,种植植物183种、60多万株。宜园依托宜良丰富的自然资源与人文资源,以“花乡水城”为总目标,用现代设计风格与符号展现宜良文化,体现宜良风采,采取政府出地,企业建设管理,面向群众开放的运作模式,运用集树、花、水、草、鸭、鱼为一体,历史文化、农耕文化、自然文化相结合的方法,因地制宜,利用营造林、溪、潭、亭、轩的造园手法,突出自然生态与人工建造之美的特点,打造具有休闲娱乐、园艺展示、科普教育等多功能的园艺博览园,向人们展示宜良植物多样性,历史文化、乡村文化,和与之搭调的优美城市环境。

  今年以来,宜良县委、县政府坚持“政府组织、全社会参与、统筹规划、因地制宜、讲求实效”的原则,紧紧围绕“水清流畅、岸绿景美、人水和谐”的总体要求,全力打造具有宜良特色的南盘江河道绿化新格局。宜良县动员全社会力量,多方筹措资金,全力打造南盘江景观带,将投资3亿元,花3年时间,分3个阶段,将南盘江打造成为集绿化、美化、防洪、灌溉、休闲、旅游、度假为一体的生态河道及景观长廊。南盘江打造不是简单的城市开发,不是简单的河流治理,也不是简单的景观打造,而是把城市开发、河流治理、景观打造等统一起来的系统工程。通过景观打造和综合治理,疏通了河道,改善了水质,收回了南盘江两岸多年来被占用的荒地879亩,使生地变熟地,闲地变俏地。目前,已完成3.6公里、25万平方米的景观打造。第二阶段将于2011年完成南盘江陈所渡团结桥至狗街大花桥的景观打造暨水保防护林建设。第三阶段将于2012年完成南盘江古城闸至柴石滩水库景观打造暨水保防护林建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