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陈氏太极拳的健身与养生

 昵称7053919 2011-06-01

漫谈陈式太极拳的健身与养生(转)

陈式太极拳是中国最古老的拳种之一, 至今仍然保持着原始古朴的风貌,它也是目前人们最喜爱的健

倒卷肱等动作来做单独的或连续性练习。为了防治疗颈、腰椎疾病的人可以在原地或配合步法连续做云手动作,并且可以适当加大云手和转身的动作幅度,这样不仅可以防治身体各部位的关节疾病,还可以通过身体的协调转动,对内脏产生按摩作用,从而改善内脏器官的各项功能,达到健身防病的目的。另外,在现实生活当中,有的人有比较固定的锻炼时间,但也有一些人因为工作等原因并没有相对固定的锻炼身体的时间。那么,对于那些练习陈式太极拳的人来说,如果可以在公园、广场按时参加晨练当然是一件再好不过的事情;如果没有这样的条件,那么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根据具体的时间、地点来安排自己的练习内容或动作架势。例如:在办公室,就不可能随意练习,但是可以根据当时的地点情况,把单个的动作作为练习内容。在工作间隙,在不影响他人的情况下,站起来做一做金鸡独立来锻炼一下自身的腿部力量和控制平衡的能力;也可以练习一下双手缠丝云手,这样既可以消除疲劳,又可以防治颈椎和腰椎疾病。在和朋友聚会的时候,可以探讨一些太极拳理论也可以练习一下推手,这样既可以促进思想的交流又可以提高拳术技艺,可谓是一举两得。练习陈式太极拳贵在坚持,只要坚持不懈地练习就能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并达到防病健身的目的。

  其次要注意因目的因能力而异

  也就是说练习者还要根据自己的目的和自身的能力等因素来决定练习中的个人标准。有的人是为了比赛,有的人是为了健身;有的人拳龄时间长,有的人拳龄时间短;有的人身体素质好,有的人体素质差;有的人身体健壮,有的人身体有病。这样,各人在练习能力方面就存在个性的差异。大家知道:快慢相间、刚柔相济、松活弹抖、蹿蹦跳跃是陈式太极拳的一些基本特点,这些特点对于比赛、技击来讲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对于健身来讲,适当地淡化一些这方面的要素也是可以的。有的人只练习陈式太极拳拳术套路,有的人兼习器械,也有的人偏爱于推手。在练习过程中,有的人发劲干脆、蹿蹦跳跃、节奏明显;有的人不发劲、不做跳跃动作,动作柔和、缓慢缠绕。有的人整套练习,有的人只是选一些动作反复演练。在拳术功力和目的等诸多方面各人之间彼此是有差异的,因此在内容选择、难易程度和动作规格、动作量多少等方面,大家不要有强求同一的想法,只要力所能及、符合本派技术要求就可以了。只要演练的拳架动作正确,缠丝劲力顺畅,能够符合陈式太极拳拳理、拳法的基本要求,那么就应该给予肯定。

  第三、练习陈式太极拳要注意量的适度和量的积累

  练习陈式太极拳,运动量一定要适度,既不要过大,最好也不要过小。陈式太极拳和其它体育项目一样,运动量过大会对身体产生伤害。即使是为了比赛,运动量也不应该过度超量。除了整体运动量不要过度以外,还应该注意身体局部运动量的适度,特别要注意下肢受力不宜过度,以免膝关节形成运动性损伤。健身者更应该注意运动量要适度,既不能过量,也不要草草了事,这样也不能取得理想的健身效果。一般情况下,练习时,以身体微微出汗为宜,练习后以感觉不累为原则。另外,练习陈式太极拳还要注意量的积累,在注意每一次运动量适度的同时,还要注意运动量的长期积累,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应该长期坚持。只有量变才能有质变,太极拳健身也是一样,只有长期的运动量积累才能够达到健身、防病的目的。

  第四、练习陈式太极拳要注重理论学习

  练习陈式太极拳不仅要注重动作技术,还应该重视对陈式太极拳的传统理论的学习和研究。只有掌握了正确的太极拳理论,才能用它来指导技术实践,才能进一步提高陈式太极拳的技术水平。反过来,通过动作的练习来体会和感悟太极拳理论,也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正确理解陈式太极拳的理论和加强陈式太极拳的动作演练是全面提高陈式太极拳技术过程中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两个方面,两者是缺一不可的。

  第五、练习陈式太极拳要注重养生

  养生是指全面提升生命的存在质量,它不仅包含防病、治病、健身的内容,还包括修身养性的深层涵义。学练陈式太极拳,不仅要注重防病、治病、健身,还应该注重个人的修为。在陈式太极拳的传统理论中,包涵了许多优良哲学思想。其中,一些哲学思想不仅对提高技术具有指导意义,而且可以超出指导技术的范畴,延伸到具体指导为人处事、修身养性的现实生活当中。例如:立身中正内外兼修刚柔相济动静结合等等这些都是陈式太极拳理论中具有代表性的文字,如果把它们与为人处事、修身养性联系起来,也会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立身中正可以指导人们为人要坚守一些原则,不能偏离为人宗旨;内外兼修则可提示人们德才兼备,既要注意内在知识的积累,又要加强外在能力的提高;刚柔相济可以告诉人们处事既不可过刚,也不可过柔,刚柔相济方能大成;动静结合可以劝诫人们不要以一时之得而喜,更不要以一事之失而忧,应该以动静、发展的辩证观点来看待世事,如此人生才不会患得患失、心境才能平和,人才能过得快乐。

  从学习陈式太极拳技术到探讨陈式太极拳理论,再从陈式太极拳健身到陈式太极拳养生,这应该是一种层次上的升华。有位朋友问我:学拳的最高境界是什么?我略加思索地告诉他:拳学即是人学吧……您说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 更多
    热门阅读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