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罗马、欧洲、中国历史上的通货膨胀

 秦克 2011-06-03

罗马、欧洲、中国历史上的通货膨胀
许梦博 


    古今中外人类历史中,物价波动一直不断。当通货膨胀再次影响我们的生活,考察历史中的故事也许会给我们带来一些启示。
    罗马帝国:银币含银量下降的通货膨胀
    从公元138年到公元301年,罗马军人的服装价格上涨了166倍,自2世纪中叶到3世纪末,小麦的价格上涨了200倍。按照复利计算,这段时间的物价上涨率每年在5%-6%。罗马帝国时期的农产品是生活资料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所以小麦价格的上涨标志CPI在上涨,它也意味着物价水平的持续上涨——这也是人类历史上有记载的最早的通货膨胀。
    罗马帝国当时实行的是金属货币制度,包括金、银、铜和青铜。货币成色下降是通货膨胀的罪魁祸首——在金属货币时期,这应该是一个惯常的现象。
    罗马帝国的统治者一方面发行不足值的货币,另一方面是在铸币中加进去一些不那么贵重的金属,譬如在金币中添加一定量的铅,凭借统治者的权威让民众相信这些货币的价值不变。据记载,在公元1世纪含银量达90%的迪纳里厄斯(Denarrius,罗马帝国的一种小银币),在戈尔蒂安皇帝统治的公元238年含银量只有28%;而到了公元268年的喀劳秋二世时,含银量已经下滑到只有0.02%。这样,垄断货币铸造权的统治者所持有的货币数量就增加了,他们企图以此来强化对帝国资源的控制。
    尽管官方规定了铸币的价值,但是罗马帝国的民众很清楚铸币中贵金属的真正含量。他们知道,与原来的相比,铸币中的贵金属减少了,铸币失去了原来的价值,现在换取同样数量的衣服或者小麦需要比以前更多的货币,也就是说,物价上涨了。
    与此同时,足值的货币被储存起来,成色不足的货币被普遍使用,这种劣币驱逐良币的规律,在1588年被英国伊丽莎白女王一世的顾问托马斯•格雷欣爵士所发现,在经济学中称为“格雷欣法则”。
    公元3世纪罗马帝国的通货膨胀并不是一个孤立的社会现象,它是更大范围内社会变化的一部分,也是罗马帝国崩溃的一部分。
    战争所导致的政府开支急剧增加、政府破产是罗马帝国通货膨胀的重要原因。罗马帝国的统治阶层热衷于对外战争,扩张版图。扩张版图在带来新的赋税的同时,也使管理新版图的成本不断上升,政府开支迅速增加。为弥补战争和管理成本,在增加税收之外,更加方便的手段就是利用铸币垄断权发行不足值的货币。
    国内因素是罗马帝国通货膨胀更重要的原因。贵族统治下的罗马帝国官僚结构逐渐膨胀,国家用赋税,官吏用贪污,地主用地租进一步盘剥民众;赋税越来越重,贪污越来越凶,地租越来越多。农民们日益贫困,生产水平下降;城市里则是物价上涨、货币贬值。罗马的国民经济逐渐凋敝,致使帝国的税基薄弱,统治阶级为了维持自身的消费水平,就只好用发行不足值铸币的办法来取得收入。
    为治理通货膨胀,帝国也采取了措施。其中最著名的是迪奥莱廷(Diocletian)皇帝在公元301年所颁布的冻结物价的法令。法令指责囤积居奇的奸商:“哄抬物价的罪恶罄竹难书。”法令公布了700-800种物品和服务的最高价格,其中包括小麦、棕榈油、甘蓝菜、鹅等商品的价格,甚至连理发师、家庭教师等的最高工资也做了相应的规定。法令异常严格,触犯法令的人将被处以死刑。但是,物价冻结后,市场陷入萧条。市场上除了恐惧之外一无所有,于是后来的一位统治者康斯坦丁大帝将法令废除。
    “罗马人航行在通货膨胀的暴风骤雨中,手中却没有经济学的罗盘。”帕尔伯格说。也许他想批评的是皇帝冻结物价的举措,可是,在两千年后的现在,我们已经明白了通货膨胀的原因,通货膨胀仍然难以医治。我们怀疑,即使掌握了充分的经济学知识,罗马的统治者是否有足够的勇气挥去脑中大帝国的荣耀,是否能够节制酒池肉林的生活,是否能终止对遥远东方丝绸温柔的想象,这实在是一个难题。
    鼠疫时期的欧洲:人口与资源失衡的通货膨胀
    14世纪发生于欧洲的鼠疫不仅造成了人口的锐减,而且也出现了通货膨胀,只不过这次的通货膨胀不同于前述的罗马帝国。
    14世纪的鼠疫根据发病特征被命名为“黑死病”,1894年一位法国科学家亚力山大•叶尔森和日本的北里柴三郎发现鼠疫杆菌后,将这种流行病命名为淋巴腺鼠疫。意大利著名作家卜迦丘(1313-1375)在其短篇小说集《十日谈》中描述了当时的情景:“这瘟病太可怕了,健康的人只要一跟病人接触,就染上了病,那情形仿佛干柴靠近烈火那样容易燃烧起来。不,情况还要严重呢,不要说走近病人,跟病人谈话,会招来致死的病症,甚至只要接触到病人穿过的衣服,摸过的东西,也立即会染上了病。”
    鼠疫使欧洲成了死亡之地。佛罗伦萨在瘟疫流行的4个月间死亡6.5万人,罗马教皇所在地阿维尼翁,全城5万人口死亡了一半。瘟疫到达巴黎,把一个生机勃勃的首都变成了一座广大的坟场。就是在受黑死病侵害最轻的德国,到1348年也死去了120万人。尽管准确地统计欧洲的死亡人数已不可能,但是很多研究资料表明,这场鼠疫夺走了大约2500万个生命,约占欧洲总人口数的三分之一!
    鼠疫给欧洲造成什么样的影响,这成为后来几百年人们探讨不尽的话题。研究经济史的学者发现,鼠疫肆虐之时和之后,欧洲的物价以及欧洲的社会经济情况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他们的研究为我们理解现在的物价问题提供了一个重要的视角。
    根据上世纪20年代美国农业部的统计以及经济学家汉密尔顿1936年的研究,1346-1351年英国的小麦价格和西班牙纳瓦尔(Navarre)地区的工资都发生了比较明显的变化。在鼠疫初发的时候,小麦的价格出现了短暂的下降。例如,疫情最严重的1348年,英国小麦的价格下降了28%。但是,在最严重的情况过去后,物价开始上升。工资指数的变化尽管没有小麦价格的变化显著,但在疫情最严重的1347-1349年,工资还是比鼠疫爆发前的1346年高了19%。
    经济学家对此的解释却也非常简单。美国经济学家帕尔伯格认为,在瘟疫最严重的1348年,人口的锐减导致了对小麦需求的下降,流通中的货币回笼之后不再投入市场中,而小麦的存量却是基本不变的,小麦商人为了能够卖出,只能降价。但是,最严重的疫情过去之后,人们储存的物品基本消耗完,对市场上物品的需求开始增加,而由于人口特别是劳动力的减少,小麦的产量出现了很大的下降,这样,“太多的货币追逐太少的物品”,小麦的价格有了较大的上升。
    纳瓦尔地区工资的上涨原因在于人口的大量死亡。但是,当我们更详细地考察鼠疫对欧洲不同社会阶层的影响,我们就能更好地理解劳动工资上涨的原因。
    199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阿马蒂亚•森通过自己的切身经历和研究发现,人类的很多灾难,譬如大饥荒,尽管能使某些特定的阶层——农民、工人、手工业者成千上万地死亡,但是它对某些社会阶层如官员、地主、商人等的影响却极小。在鼠疫发生时期,这一条人类的潜规则也很灵验。富人永远有更好的卫生条件,有更封闭的躲避瘟疫的场所,有更多充足的食物,有更方便的交通工具,而贫民却很少能够享受这些。
    鼠疫甚至永久性地改变了欧洲劳动者的经济地位,改变了欧洲的社会结构。鼠疫之后,无报酬的农奴能够和领主讨价还价,开始被雇佣工人取代,催生了现代工资制度;由于缺乏劳动力,薪水不得不提高,农民有了收入来买下全家死光的贵族留下的荒芜土地,结果他们中有很多人成了拥有土地的新贵族,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封建庄园制经济;现金地租也开始代替劳役,更重要的是,现金地租是固定的,以后,通货膨胀使固定地租变得几乎一钱不值,许多农民等于白用领主的地,最后发展成大型的商业化佃户,其土地利润刺激了农业革命。
    若单单以物价变动的幅度来看,鼠疫时期的通胀并不值得大书特书,但是,它的背景和它发生的方式却给我们很多启发。弗里德曼认为“通货膨胀无论何时何地都是一种货币现象”,但在鼠疫时期,没有证据说明政府发行了过多的货币。问题的关键在于商品和服务的减少,它使社会产品的数量少于货币的数量,于是通胀发生。这样,通货膨胀产生的原因除了可能是政府发行了过多的货币,也可能是社会上的产品和服务在数量上突然出现了大幅度的下滑。弗里德曼没有错,鼠疫时期,通胀的原因是过多的货币追逐过少的产品,本质上仍旧是货币现象。
    政局动荡的元朝:纸币过量发行的通货膨胀
    元朝统一中国后,对货币制度的改革非常引人瞩目。我们知道,自秦汉以来,中原帝国一直坚持着“铜本位”制度。元朝自漠北入主中原后,实行钞法,纸钞成为唯一官方认可的流通中占主要地位的货币。
    公元11世纪,北宋统治之下的四川就诞生了交子——它被普遍认为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正式的由中央发行的纸币则是元世祖忽必烈中统元年(1260年)十月发行的中统元宝交钞。当时的中统钞不设期限,全国通用,有“昏烂不便使用”的可到各地官库倒换;所有的捐税课纳,交易买卖都要按官方比价使用纸钞。回收的“昏烂钞”集中销毁;制造伪钞的处以重刑,新钞发行后,原有的各种旧钞一律停止使用。这时候的纸钞,已经基本具备了近代金本位时期货币的特征,不仅成为了一种流通货币,而且国家的货币政策比以前更显著地影响到国民经济的发展,这是在这个历史时期出现的新现象。
    元朝的纸币流通主要经历了中统钞、至元钞、至正钞三个时期。这三个时期中币值最稳定的是中统钞,流通时间最长的是至元w钞,前后超过了36年。而发行量最多、贬值最严重的是元顺帝至正十一年(西元1351年)时开始流通的至正钞。大量印刷至正钞的结果是使物价上涨10多倍,百姓不愿使用,以致于有人用纸币糊墙铺地,最后形同废纸。
    日本学者岩村忍的研究认为元朝的通货膨胀大体上始于1285年,1290-1300年处于较为稳定的状态,但自1301年始,纸币的发行再度膨胀,出现了慢性通货膨胀状态。
    公元1333年,经过复杂的宫廷斗争,年仅13岁的妥欢贴睦尔即帝位,从此,元朝进入元顺帝统治的最后36年衰败时期。此时的皇帝,面临着年复一年造成的积重难返的政治局面:权臣擅权、吏治腐败、财政空虚、社会动荡。随着年龄的增长,他深感社会危机的严重,因而力图推行新政,实现中兴,以摆脱危机。
    但是,实现中兴谈何容易。当时秉政的权臣伯颜不仅独揽国权,而且还滥发纸币,大肆敛财。至元三年(1337)发行纸币75万锭,比顺帝即位前一年的至顺三年(1332)增加了50%以上。
    1335年,脱脱发动政变废贬伯颜,并入相实行新政。但新政的内容基本上没有触及遏制土地兼并、解决财政危机等最尖锐的问题。1344年(至正四年)5月,大雨绵延二十余日,黄河暴溢,北堤决口,黄河泛滥加剧了社会动荡。钞法混乱,社会危机加深。脱脱意图变钞以解决财政危机,但变钞却成为农民起义的导火线。
    变钞的具体办法,主要是印造“至正交钞”,但由于新钞“每日印造,不可计数。舟车装运,轴轳相接,交料之散满人间者,无处无之。昏软者不复使用”。因而,变钞不久,已是“物价腾踊,价逾十倍”,“京师料钞十锭易斗粟不可得”,“所在郡县,皆以物货相易,公私所积之钞,遂俱不行”。到至正十六年时,纸币“绝不用,交易惟用铜钱耳。钱之弊亦甚……且钱之小者,薄者,易失坏,愈久愈减耳”。此次变钞不仅没能帮助元朝摆脱财政危机,反而由于新币发行额过大,广大人民群众加以抵制,出现了恶性通货膨胀。变钞的目的不仅没有达到,政府的信誉却一落千丈。
    元朝赋税之外获取收入的重要办法——大量发行货币,不仅直接掠夺了人民的财富,而且造成经济秩序的混乱,进而是社会的动乱,被新朝代取代也就是早晚的事了。
    无论是货币成色不足,人力与物质失衡造成的通货膨胀,还是纸币的过量发行造成的通货膨胀,都带来了社会的动荡和社会秩序的混乱,这也许就是历朝历代、世界各国都致力于抑制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吧。
    (作者为吉林大学中国国有经济研究中心、吉林大学经济学院教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