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农妇挥刀剖腹自医,社保体系颜面何存 < 2 >

 千里独行牛 2011-06-05
农妇挥刀剖腹自医,社保体系颜面何存 
  
 
 
  农妇吴远碧,于1989年随夫携儿带女进城打工,寻找"好生活",不料却患上一种"怪病",腹部积水,肚胀如鼓,第一次进医院,就花光了积蓄。出院不久,腹部积水又发作。为不拖累家庭,农妇挥刀自剖肚子自医,差点送命。媒体报道后,在有关领导关怀下,农妇被送入大医院救治。(5月23日《华商报》)
  光看结尾,这是一部喜剧。 然而,略去结尾,只看过程,而且过程在农妇"挥刀自剖"之时止,那无异于一出"悲剧"。当锋利的刀刃在绝望的农妇肚皮上游走时,人们肯定会想到凿开自己的胸膛"开胸验肺"的民工。农妇吴远碧的事例,只是普遍存在的问题的个别极端案例而已。吴的有病无处医,反映了进城农民在离开户籍地之后遭遇的"社保真空"。吴进城二十多年,年年起早贪黑地劳作于这座所寄居的城市,但户口壁垒,使她没有享受到与这座城市发展速度相对称的社会保障。偶尔有个以户籍地为管理单位的"大病救助"机制,却因农妇患此"怪病"不属于大病救助目录,而且能治此病的医院不在管理单位的管辖区,管理单位也爱莫能助。
  这样一来,我们的思路就是,假如我们早就建立了完善的社保,像众多遭遇吴远碧困境的进城农民,就可以在第一时间得到救助和支持,断不会因一场疾病就把辛苦挣来的低微汗水钱,化作风和雨。也不会因害怕血汗钱花掉,而不肯求医问药,小疾成大病,最后家破人亡。不妨想想,非到撞破了人们悲悯的底线后,才有社会救助的回应,这样的"社会良心"成本,只会一次次加大,最后使开始热血的市民归于冷漠,地方政府也因案例增加而应接不暇,疲于应付"突发事例"。
  但是,建立完善的社保体系的思路,应与其真正社保内涵相适应。例如,一些地方政府推出的城乡医保制度,因报销额度低而失去了"医保"的价值。在面对飞涨的医疗费用面前,即便报销比例提高到相当比例,因绝对值的增加,其分担绝对值,也令收入低微的农民工望而生畏。还有,在区分什么是"可报销医疗费",哪些又是"自费医药"的技术问题前,最后报到账的钱,往往会比预想的还要低很多。
  不得不承认,对于一个从无到有的全国性医保制度的国家,医保制度的完善是需要时间的,但时间绝不是掩盖一切的正当理由。一个完善的医保体系应是全方位的,个人收入往往在第一时间起到"保障"的作用,但低层务工者低工资却存在多年,吴氏丈夫身兼两职,也挣不到送妻入院的5万元医药费。笔者近期发现,吴氏丈夫兼职做的搬运工,在美国纽约市政部门报的价是每小时48美元,而在我国,估计忙活一个月都拿不到在美国干两个小时的工资。
  所以,农妇自剖自医,在我们给地方政府及时救助送去掌声之时,还应从个人第一保障力的工薪收入水平和普惠式的无差别社会保障角度来反思,制度性解救,才能让更多的吴氏免于自剖的恐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