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考最后关头 优等生别逼自己入“高压锅”(图)-高压锅,高考,心理咨询中心-中安在线-主页...

 阿华宝贝 2011-06-05
高考最后关头 优等生别逼自己入“高压锅”(图)

  2009年5月25日,在山东临沂第七中学,心理咨询师温俊英正在为高考学生进行心理辅导。

  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少儿门诊杜亚松博士建议,临考前夕,尽量保证考生有良好的睡眠,充分的休息可以缓解焦虑。高中的心理老师也可以在这个阶段观察一下,看是否有需要帮助的学生,主动为其疏导。

  沪上高三生几天后将迎来高考。最近,上海市心理咨询中心、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咨询中心、瑞金医院少年儿童心理门诊等高考心理咨询还是明显增加,不少考生和父母因承受不了压力而导致心理问题,影响复习,其中有不少成绩优秀的考生把自己逼进了“高压锅”。

  高压导致焦虑狂躁

  本市某名校高三男生小戴最近陷入了一种极度焦虑的状态,晚上连续失眠早醒,为一道题做不出来可以脾气发到全家不得安生,父母小心陪着,他却每天恶语相对,而最令家长担心的是,小戴扬言考不进北大就要自杀。成绩一向优秀的小戴前段时间放弃学校提供的交大自主招生面试机会,并且对所有人说自己要考北大,把自己逼进了一个“高压锅”,离高考越近,他感觉到的压力就越大。

  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咨询中心资深心理咨询师陈默为小戴咨询后发现,他特别聪明,确实具备考入北大的能力,但是因为他一方面心理调节不当,另一方面太过自信,导致自己最后要面对所有人的压力不考进北大下不来台,没有退路的做法其实对他的发挥不利。

  “乖孩子”压力大

  小羽(化名)在妈妈的陪伴下到心理咨询中心求助,因为她控制不住自己的注意力,连做题的时候都会稀里糊涂地漏题,痛苦得对高考失去了信心。在咨询室里,小羽表示,她从小做什么事都希望父母和外公外婆、爷爷奶奶开心,因为他们为自己付出了一切。高考也一样,为了他们,她必须考好,但是,越到后来,她越发现自己达不到家人为她定下的目标。

  陈默说,像小羽这样的孩子现在比比皆是,而且往往是一些大人眼中的“乖孩子”,他们内心深处持有“报恩心理”:“父母生我养我,为了我省吃俭用付出心血,他们最大的心愿就是我考个好大学,然而,努力却无法实现。”这当中的落差导致部分学生精神崩溃。

  变紧张焦虑为动力

  陈默表示,临考前的紧张和焦虑是每个考生不可避免要面临的问题,但只要认清自己的目标和自己的实力,按照既定目标前进,这种焦虑和紧张就会渐渐化作复习的动力。

  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少儿门诊杜亚松博士建议,临考前夕,尽量保证考生有良好的睡眠,充分的休息可以缓解焦虑。此外,可以学习一些简单的放松方法,如深呼吸,想象自己在沙滩上、森林里放松等。高中的心理老师也可以在这个阶段观察一下,看是否有需要帮助的学生,主动为其疏导。(记者肖波)

  (来源:新闻晚报)(本文来源:新闻晚报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