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超強人脈術

 楊德苑 2011-06-07

超強人脈術

   「成功=85%人際關係+15%專業知識」,一個缺乏人脈的商務人士想要成功,幾乎可說是難如登天。因此,如何建立人脈就變得非常重要。時代如今已經不同,機會雖然處處可見,但遊戲規則已經大幅改變,社會已從原本「依附企業的時代」,轉變成「個人求生的時代」。在「個人求生的時代」,人脈是人生的救生圈,在這個公司壽命可能比個人勞動生命短的時代,可以救你一命......

 

0-1 【內容導讀】一生最好的投資:建立人脈
大前研一在《M型社會》書中說:「薪水最高峰平均是40歲,過了這個尖峰,沒有外力,便難以有機會升官或加薪,別再以為咬牙忍一忍,好日子會再回來。」

人脈是最強而有力的個人資本!
「成功=85%人際關係+15%專業知識」,在競爭日益激烈的時代,沒有人脈,註定遭到淘汰。不論中外古今,成功的政商都需要豐沛的人脈。木村拓哉在《Change》中由國小老師當選為日本總理大臣、紅頂商人胡雪嚴投資人才當靠山,他們當中逆轉的關鍵就在於「人脈」。
每個人都可以開發的無形資產,就是人脈。建立人脈就是對自己最有利的投資。

一個缺乏人脈的商務人士想要成功,幾乎可說是難如登天。因此,如何建立人脈就變得非常重要。時代如今已經不同,機會雖然處處可見,但遊戲規則已經大幅改變,社會已從原本「依附企業的時代」,轉變成「個人求生的時代」。在「個人求生的時代」,人脈是人生的救生圈,在這個公司壽命可能比個人勞動生命短的時代,可以救你一命。

不論時機好與壞,「人脈」這項投資始終是獲利最高的選擇。若是總想著等到「以後」或「有需要時」才要開始打造人脈網絡,註定為時已晚,機會將永遠不會來臨。一如投資應捨短期、取長期的道理,越早投資複利效果越大,建立人脈也是越早開始成果越豐碩,立刻付諸行動,未來人生才有保障。

企業經營者、暢銷作家--本書作者本田直之說:「我現在所過的生活,完全符合自己嚮往多年的夢想---半年在日本演講,半年在夏威夷衝浪、寫作,非常愉快。這是因為我從很久以前便意識到了人脈的重要,並且積極建立人脈網絡的緣故。寫下本書,正是希望分享美好生活的可能性,讓每個人對於『生活』可以產生不同的想像---只要付出最小的勞力,便能藉由人脈獲得最大的成果,活得輕鬆自在、實現夢想、持續成長。」

【內容導讀】
一生最好的投資:建立人脈
~本田直之/日本知名企業家、本書作者

只有「天才」方能不靠人脈便獲得成功

目前,與人碰面已經占了我工作內容的大半。
每週五天,也就是週一至週五,我一定會安排與他人共進午餐及晚餐。因此,一年內至少和超過五百多人見面。

事實上,現在一年之中我有半年都在夏威夷度過,也就是一月至三月,以及六月至八月,其他時間則是常常前往自己進行投資的舊金山、洛杉磯以及新加坡等亞洲地區,至於待在日本的時間或許還不到半年。正是因為如此,在國內時,能與人見面的時間也就變得更為珍貴。此外,即使人在海外,我也依然維持與他人共進每一頓午餐和晚餐的習慣。

為什麼要見這麼多人?
理由很簡單,因為人若是憑一己之力,什麼事也辦不成。

蘋果電腦創辦人史提夫.賈伯斯曾在一次演講中說道:
「我們所攝取的食物,幾乎都不是自己調理的。我們穿著別人製造的衣服、使用別人發展的語言、運用別人發明的數學。也就是說,我們凡事都得仰賴別人。」
  
說來理所當然,獨自一個人確實難以成就任何事。唯有天賦異稟的「天才」,才有可能在不仰賴任何人的情況下存活。可見我們不論做什麼事,都必須與他人有所往來。

人脈是最強而有力的個人資本

在我所寫的《槓桿閱讀術》(漫遊者文化翻譯出版)這本書裡,我曾強調「不看書的商務人士無法成功」。不過,比起閱讀,人脈更為重要。一個缺乏人脈的商務人士想要成功,幾乎可說是難如登天。

因此,如何建立人脈就變得非常重要。想要建立人脈,「自我投資」絕對是不可或缺的──藉由投資來累積個人資本(personal capital),而最有力的個人資本,就是人脈。換句話說,建立人脈就是最有利的投資。

每一天,我都能夠實際感受到人脈的重要性。在公司股票上市後,我建立了自己的企業王國,投資了約十家公司,並負責其中四家的經營管理。同時還撰寫書籍,如今「槓桿系列」作品已經賣出了超過四十萬冊。

不過,光憑一己之力,絕對無法達成這樣的成績。若是將我與形形色色的他人所建構的關係,比喻成自己在二十年來的商務生涯所獲致成果的基礎,其實並不為過。

那麼,我的人脈都是靠什麼方式建立的呢?
沒錯,就是以最小的勞力,讓自己的人際關係孕育出最大成果的「超強人脈術」。

重點不在「認識誰」,而是「被誰認識」

先來談談應該如何定義「人脈」。
第一個重點在於,重要的並不是「認識誰」,而是「被誰認識」。只見過一次面、交換個名片,從此便失去交集的關係,是不配稱為「人脈」的。

此外,「認識凡事皆可請託的對象」也算不上是人脈。相較之下,反而是常常受人委託的關係較佳。商業突破研究所(Business Breakthrough School)的社長大前研一曾說:
「提到人脈,相信大多數上班族都會認為它指的是『認識對自己有幫助的人』,但是憑藉這種邏輯建立的關係是難以持久的。一天到晚拜託人家,很快就會為人所唾棄。一個人若不懂得思考『如何幫助對方』,就無法建立豐富的人脈。『與其終日求助他人,不如為眾人所求助』,想要建立人脈,便應以此為出發點。」

說得更清楚一點,我對於人脈的定義,指的是心智層次夠高,能和自己互相交換情報、彼此介紹其他人、相互刺激砥礪,並且共同追求成長的夥伴。只要置身於這個類型的夥伴圈子裡,一旦看到其他夥伴達成了諸如股票上市、出版書籍、移居海外等目標,便有助於刺激自己思考應該用什麼樣的方式,達到自己所希冀的目標。

認為「只要遇到困難就應該求人幫助」,實在是很消極的想法。我所提倡的「超強人脈術」,要求的是秉持積極的態度來思考,而且應該思考的:不是如何拜託對方幫自己的忙,而是在於自己能幫上對方什麼忙。

只要看見這類夥伴的水平和程度有所提升,便能激勵自己也要有所成長,以免跟不上大家的腳步,這樣一來,不僅能給予自己強大的刺激,也能成為督促自我前進的動力──為了跟上周遭朋友的腳步,不斷督促自己以同樣的速度朝著理想邁進,便能在潛移默化之中,隨著大家一起成長。同時,大家也可能因為看到了其中某位夥伴獲得成功,每個人的心裡於是湧現一股「既然他能,自己也能」的希望。

這個氣氛在夥伴之間相互感染,漸漸地,原本大家都覺得困難的事,也能變得易如反掌;原本認為不可能的,也終將成為可能。藉由這種相乘的效果,團體裡所有的人皆能獲得顯著的成長。

以一百公尺短跑做比喻,如果其中有個選手跑出了九秒多的成績,其他的選手便很可能相繼在十秒內跑完全程。只要大家開始相信「人類可以突破十秒的極限」,體能就有可能獲得飛躍性的提升。

再舉一個商場上的例子。假設你打算創業,若是和同樣身為上班族的朋友討論時,得到的反應想必多數會是「太累人」、「風險太大」或「如果失敗了怎麼辦」,這並不代表這些朋友心懷惡意,而是站在上班族的立場,當然會偏向這類的建議。不過,如果你是與自行創業的朋友討論,得到的反應大概會是「創業比上班輕鬆」、「風險並不大」或「要行動就該趁早」。

上述兩種回答,讓人感受到兩種截然不同的速度感、世界觀以及人生觀。
我在這本書裡提倡的「超強人脈術」,最大的目的就是找到與自己的價值觀吻合的夥伴,與其建立聯繫,並且相輔相成地共同成長。

只有九.二%的人懂得積極建立人脈

以目前的時代背景來看,年功序列制、終身雇用制漸漸瓦解,公司的壽命也變得比個人勞動壽命還短,因此社會已經從原本的「依附企業時代」轉變成為「個人求生時代」。
在「依附企業時代」裡,「人脈」等同於「與現今工作有關的人脈=現在人脈」。但是,進入了「個人求生時代」,必須再加上攸關未來人生的人脈,亦即「未來人脈」。

即使沒有特別用心經營,一個人也能在工作的過程之中自然而然建立與現今工作有關的人脈=現在人脈。不過,如果對人脈方面的需求缺乏清楚的認知,就無法建立「未來人脈」了。此外,「依附企業時代」的現在人脈,只要攀附在企業品牌之下便得以建立,但在「個人求生時代」裡,攸關未來人生的「未來人脈」,是需要擁有個人品牌才構築得起來的。如今時代已經徹底改變,建立人脈的邏輯和方法,也必須隨之從根本做改變才行。

日後將變得越來越重要的「未來人脈」,若是等到有需要的時候才開始經營,可就為時已晚了。
然而如今的情況是,許多人雖然深知人脈的重要性,卻並未採取任何實際的行動。

針對服務社會人士創立的日本教育機構「Academy Hills」,於二OO七年曾以六本木圖書館會員約一千兩百位專業人士為對象,進行過一場「生活型態實況調查」。調查結果發現,認為自己「積極建立人脈」者,有八成認為自己的人生「十分豐富多采」。

但令人意外的是,在公司與學校之外仍積極建立人脈者,竟然只占了九.二%。雖然約有半數受訪者回答自己「有機會便願意建立人脈」,但是這種被動的態度其實就等同於不做任何努力。如此回答的人,大概只做到「一年參加個一兩次跨業交流會等活動」的程度吧。

只要從有心建立人脈者如此稀少這一點便不難看出,如果自己能夠採取主動將有多少好處。若是能和形形色色的人往來,絕對可以感受到自己的人生變得何其豐富。

大多數人為什麼不願意積極採取行動呢?
答案可能是「費事」、「麻煩」、「自己懶惰」……
不過,實際情況恰恰與給予上述答覆者所認為的完全相反,正是在這種人身上,人脈才能發揮最大的威力──正因為我比誰都懶惰、比誰都怕麻煩,因此這句話由我口中說出來,各位讀者大可放心採信。
 
無論獨自一人再怎麼努力,倘若沒有超乎常人的堅定意志,凡事都可能因為倦怠或逃避而半途而廢。但是如果與夥伴一同努力,就不會淪落到這種後果了。
想要與人接觸,前提是自己事前必須做好充分的吸收學習(input)。如果沒有能力對他人做出任何傳授(output)或貢獻,想必不僅難以讓對方產生想和自己見面的興趣,即使見了面,這場接觸也不可能有多少價值。

因此,為了做好自我學習,自我投資是絕對不可或缺的。 一個人與越多人接觸,自我學習的質與量也必須隨之提升。這正好提供了自己切磋琢磨的機會。
不分晝夜安排時間與人接觸交流,代表自己必須不斷學習,無形之中便能培養出勤學不輟的習慣,不至於隨時妄想偷個懶、休個息。
由此可見,人脈事實上是相當重要的。尤其是像我這種生性怠惰的人,反而更應珍視與人接觸的機會。

憑藉本書無法實現的四件事

這本書的內容架構,依照的是從初次接觸開始、直到獲得最終成果的先後順序寫就而成。
第一章是「超強人脈術」的整體俯瞰,第二章介紹與想要結識的人「接觸」的方法,第三章探討實際見面時的「溝通術」,第四章討論接觸後繼續維繫雙方關係的法門,而第五章則說明如何與他人共同成長、獲得顯著成果。

本書所傳授的人脈術並不難,任何人只要下點決心,都有機會構築一個豐碩的人脈網絡。
不過,有一點必須事先聲明──
聽到「人脈」兩個字,許多人或許會產生以下幾種期待:
1
短時間迅速建立人脈
2
結識有名有權的人物
3
利用人脈獲取自身的利益
4
舉辦供不特定多數人士參加的聚會

倘若你的期望是上述四項其中之一,本書恐怕就派不上任何用場了,至於理由將在接下來的章節裡一一說明。

此外,想要百分之百活用本書所傳授的訣竅,首要條件就是立刻付諸行動。
若是想要等到「以後」或「有需要時」再實踐書裡所寫的方法,機會就永遠不會來臨。等到有必要時才想到應該開始建立人脈,註定為時已晚。一如投資應捨短期、取長期的道理,越早投資複利效果越大,建立人脈也是越早開始成果越豐碩。

對於決心實踐有助於篩選出高心智層次的夥伴、與之建立交情、並一同追求成長的「超強人脈術」的讀者,如果本書能夠產生任何助益,將是我最大的榮幸。

【作者簡介】
本田直之 Honda Naoyuki

明治大學商學院產業經營系畢業,美國雷鳥(Thunderbird)國際管理研究所經營學碩士(MBA),也是日本品酒協會認定葡萄酒顧問、世界遺產學會正式會員。曾任職於花旗銀行等外商公司,並參與企劃巴克集團(BUCKS GROUP)的營運,擔任常務董事期間,協助該公司在日本的店頭市場(JASDAQ)掛牌上市。
現任槓桿效益顧問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執行長,參與美日的創投企業投資管理,同時輔助企業進行以最少的勞力獲得豐碩成果的槓桿管理術。此外也兼任日本財務學會董事、法人顧問會計董事、美國Global Vision Technology董事。
著作主要以2006年開始出版的「槓桿」系列最為知名,總計已銷售超過70萬冊,幾乎每本都登上日本暢銷排行榜前十名,並曾被日本GQ雜誌選為2007年必讀之書,以及日經BUSINESS雜誌評選為50大暢銷書。翻譯作品有《打響自己就一招》(原文書名Personal Branding,時報文化翻譯出版)。
網址:www.leverageconsulting.jp
電子信箱:info@leverageconsulting.jp

【目錄】

前言 一生最好的投資:建立人脈
──
以最小的勞力,獲取最大成果的「超強人脈術」
只有「天才」方能不靠人脈便獲得成功
人脈是最強而有力的個人資本
重點不在「認識誰」,而是「被誰認識」
只有九.二%的人懂得積極建立人脈
憑藉本書無法實現的四件事

第一章 人脈的真正定義
不以「施予」,而是以「貢獻」為基礎
人脈無法在短期之內建立
朝著大目標逐步經營人脈
秉持早期階段創投的精神
結識名人好處少
「槓桿」「僅為自己圖利」
無法發揮效果的「山大王型」人脈圈
建立「資產負債表型」人脈
建立人脈是自己的責任
時間價值、情報價值與人脈價值
經營人脈的六大禁忌
貢獻的四個等級
變成「讓人想認識的人」
打造自己的「品牌」
如何寫出「具吸引力的資歷」
終極個人IPO
人脈也能成為出版書籍的捷徑

第二章 如何接觸想要認識的人
不以「知名度」,而是以「心智層次」的高低擇人
想要認識某人,就立刻寫電子郵件
充分掌握對方的背景
自我介紹只是浪費時間
「逐戶推銷」註定失敗
不在對方忙碌時叨擾
電子郵件內容必須簡短明確
如何在簡短的郵件中流露情感
讓人由衷佩服的郵件
疏遠的關係也能輕易復活
常將「下次」或「哪天」掛嘴邊,機會永遠不會降臨
遭到回絕也無須氣餒
跨業交流會無助於拓展人脈
建立人脈的利器Linkedin

第三章 妥善的溝通方式
以最小的勞力換取最多的讚賞
情報提供守則
報考世界遺產檢定的理由
與人對話切記「說一聽九」
少用敬語有助於縮短距離
擁有可傳授他人的專長
介紹餐館也是有效的貢獻方式
招待對方到自己的「主場」
好館子盡可能自己找

第四章 如何持續維繫人脈
建立人際網絡前的三個步驟
成為「最佳介紹人選」的五大條件
初次接觸後的後續連絡
避免以書信致謝
電子郵件的往返宜在自己這頭結束
後續連絡不做任何請託
老套的後續連絡,發展成老套的人際關係
整理名片等於浪費時間
人脈條列化,找出自己擅長的領域
不送禮,不寄賀年卡
送禮在巧不在貴

第五章 追求共同成長,建構人脈網絡
建立人脈網絡的優點
欲使「社群」成功發展,屬性務必聚焦
少點防人之心,多點人脈
找出大家的共通點,舉辦聚會
以「介紹制」控制人數
「稀釋」將導致社群瓦解
當個為社群夥伴牽線的「橋樑」
與其依靠二次會,不如延長一次會
派對務必採取立食形式
將辦公室布置成「聚會場所」
為了自我激勵加入高水平的社群
參加無法做出貢獻的聚會毫無意義
有些事只能告訴人脈網絡的朋友
提出請託也無傷大雅的最後階段

後記 貢獻本身就是一種「喜悅」
附錄 「超強人脈術」建立清單

0-2 【推薦文】貢獻自己及追求共同成長,人脈的基礎石

~李紹唐/連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CEO


自從人類社會由自給自足型態,進入專業分工型態以後,沒有人能說他完全不需要別人的幫助而可以生活得很好。

在不同的人生階段,每個人會經歷不同的人際關係類型。人際關係如影隨形,陪伴著我們的生命一路成長。尤其在進入社會以後,人際關係的經營益顯得格外重要。

作者本田直之以其個人豐富而獨特的人脈拓展經驗寫成--「槓桿人脈術」一書,書中提出精闢的人脈經營見解,認為「雙方的關係必須奠基於相互貢獻,是交情得以成立的一大前提。」正如瑞典的小說家暨戲劇家奧古斯都斯特林堡所說:「友誼往往是由一種兩個人比一個人更容易實現的共同利益結成的,只有在相互滿足時,這種關係才是純潔的。」正是英雄所見略同。

一位我的學生-管家賢在三年多前認識我,開始請我對他的讀書會成員演講及經驗分享,我義不容辭去幫他忙,他因此招到許多學生個別指導,我將我所懂的全部與他們分享,且將全部的(扣除所得稅後)演講收入捐給慈善單位,這就是所謂的:友誼往往是由一種兩個人比一個人更容易實現的共同利益結成的,只有在相互滿足時,這種關係才是純潔的。

台灣的一些大企業家合夥人,許多都是在大學時期的同班同學或高中同班同學,在學校時培養出的革命情感而讓他們畢業後的友情(人脈)更為可靠且長久。

我常常跟一些後進說千萬別自個用餐,見一個人或許可能改變你的一生,由此可知人脈的重要性,但我們要如何做才能夠擁有更多的人脈呢?

擁有可傳授他人的專長,且願意去分享貢獻他人付出遠多於接受,因為貢獻本身就是一種喜悅,一種快樂。
--
主動邀請他人共進餐且透過如此介紹及分享事物予他人。
--
招待對方到自己的主場(指自己的家或很熟的地方)
--
不斷自我學習,吸取最新知識。

在人脈累積上一個很重要的動作叫介紹當你與對方的關係深入到某種程度後,對方可能會主動表示想將你介紹給某某先生認識,這就代表你精心培養的人脈已經有了成果。那麼,哪種人會讓人想介紹給他人認識呢?這種人必須有以下五種傾向。
一、不主動拜託人介紹
二、關係奠基於彼此貢獻
三、彼此關係投合
四、目標清楚明確
五、彼此心智無溫差
除了以上五點之外,與人初次接觸後的後續連絡當然也很重要。

阿基米德說:「給我一個支點,我就可以舉起地球。」而本田直之的「槓桿人脈術」,將是讀者舉起人脈的網絡世界的重要支點。倘若各位讀者能透過本書的指引,結識適合彼此切磋琢磨的夥伴,為自己構築出一個充分發揮槓桿效應的有利人脈圈,將是閱讀此書最大的收穫。

 

0-3 【內容試讀】第1章:什麼是槓桿人脈

(部份摘錄)

「善於與人相處,並不就代表擁有良好的人際關係。唯有重視貢獻,人際關係才具有生產性。這才是真正的『良好的人際關係』。」
《有效的管理者》 彼得.杜拉克

「如果要說成功有何祕訣,那就是接納別人觀點,並用自己和對方的角度來看事情的能力。」
亨利.福特

不以「施予」,而是以「貢獻」為基礎

在此先介紹一個貫徹本書主題的關鍵字。

與人交往的模式不外乎「分享(give and take)」或「施予(give and give)」。「分享」是沒有任何問題,但「施予」的語氣聽起來可就值得質疑了。「施(give)」這個字眼聽來像是敘述由上往下的關係,在語感上顯得有點驕傲。因此比起「施予」,我一直將「貢獻(contribution)」看得更為重要。

美國社會非常重視貢獻的精神,我赴美留學時所就讀的商學院,對這種精神尤其重視,常要求每個學生對課程都能有所貢獻。例如在筆者在課堂上向同學說明「日式管理學裡有哪些特殊面相」,為大家提供這種原本不為其他人所知、同時對所有同學都具正面價值的情報,就會被譽為「有所貢獻」。

人際關係也是如此。與一個人接觸時,應先想到的是「自己對他能有什麼貢獻」。該秉持的心態不是由上至下的「給予」,而是「應該為他貢獻些什麼」、「應與他分享一些自己手頭上的情報」、或「向他提供一些自己所擁有的價值」。

此外,「施予」這個字眼不僅帶點義務上必須贈與什麼的語感,並且似乎還有點打著「都已經施予了這麼多,將來或許也能有什麼報酬(take)吧」的算盤的味道。相較之下,「貢獻」這種行為的動機就顯得十分純粹,意味著從事這種行為應該是帶幾分樂趣的。

人脈無法於短期內建立

憑藉槓桿人脈術,是無法在短期內建立人脈的。
欲加強信賴關係、讓彼此都能獲得成果,至少須具備可觀望數年的長期視野。有些人才剛見個面,便提出「拜託為我介紹個人」的要求,這種人可就太自私了。

畢竟才剛結識,對方對自己根本還不夠清楚,哪可能知道該介紹什麼樣的人,而且,想必也不會有誰願意將對自己而言很重要的人,介紹給一個剛結識的人吧。到頭來,一提出拜託幫忙介紹人的要求時,這關係就已經被破壞了。

重要的是,雙方宜透過相互貢獻熟悉彼此,紮實地建立起互信;這當然是需要時間的。不過隨著接這種觸的逐步累積,最終必將獲得碩大的回報。

管理學大師彼得杜拉克曾言:「人往往會過度高估一年內所能做的事,但卻嚴重低估未來五年所能完成的事。」人際關係也是如此,想在一年有些顯著的進展,一開始就想建立深厚的關係,是十分困難的。反之,只要有五年來相互貢獻的累積,彼此的關係便可能變得相當深厚。

朝大目標逐步經營人脈

也或許有人認為:「為了解決眼前的問題,我需要立刻擁有人脈」。但秉持這種動機建立人脈者,大都不會進行得多順利。原因是以滿足自己需要為出發點的心態過於短視,導致這種人脈奠基的基礎淪為對對方的要求使然。如此一來,自然難以構築出長期性的良好關係。

基本上,人脈是需要朝一個大目標逐步經營的。

曾幫助蘋果電腦重振雄風的蓋伊.川崎曾表示:「在你有需要前便先行建立關係,是至為重要的。」只要紮實地建立起互信關係,到了某個時點,對方將自然而然地主動為你介紹些什麼人,或提供什麼重要情報。

筆者自己便曾規劃過許多目標,包括創業、出書、移居夏威夷等。

以移居夏威夷為例,近三年來我幾乎每兩個月便前往夏威夷一趟。當然,起初我幾乎是一個人也不認識,但如今在當地所擁有的人脈,已經豐碩到足以舉辦慈善研討會的程度了。

到了O七年,我便自信滿滿地遷居至夏威夷。由於已經擁有豐厚的人脈,再加上能以各種形式對當地人有所貢獻,因此每次前去,都有機會結識新夥伴。而透過慈善研討會,還得以建立更多新的人脈。

倘若我毫無準備便前往夏威夷,想必一切便不至於如此順利。

碰上有需要時才急著建立人脈,將是為時已晚。

應秉持的態度,最好是明確地知道自己想做的是什麼,珍惜與他人的關係,並選擇與心智層次高的夥伴建立關係。如此一來,即使現在距離目標仍非常遙遠,也能在身邊夥伴的影響下持續朝目標邁進。

秉持早期階段創投的精神

藉由貢獻的累積,讓自己與他人的關係變得益形深厚,這過程與投資早期階段的新創企業的創投(VC)頗為類似。

早期階段創投,是一種發掘剛成立不久、頗具成長潛力的企業,對其貢獻資金、管理知識、人才、顧客等的工作。待這家企業有朝一日上市了,便能獲得龐大的利潤。不過,早期階段創投並非有資金就能成事,而是得具備相當程度的人脈與管理知識才可能成功。一如要先做好自我學習才能有所貢獻,在企業草創的早期階段,當然也得做好充分的功課,才能決定是否該對一家企業挹注資金。

理所當然的,創業到上市需要漫長的時間,在這段時日裡,投資並不可能獲得任何回報,因此創投基本上是一種長期投資,但正因如此,最後所能獲得的回報也就越大。

當然,創投的形式也是形形色色。有些創投並非針對早期階段的企業,而是僅以即將上市的企業為投資對象。由於後者風險的較低,獲利空間當然也較小。再者,到了後期階段,企業也開始有些成績和知名度,理所當然也成了眾多創投資金競相投資的對象,因此對這類企業而言,隨著收受投資的利益變少,因此供人投資的意願也會大為降低。

建立人脈也是如此。待對方成為一個名人後,要與其建立深厚的關係就變得極為困難了。由此可見,在越早期結識、一同成長,雙方能獲得的成果也就越大。

筆者周遭的友人中,有不少是打從學生時代就認識的。當年當然大家都還籍籍無名,也沒意識到需要多努力經營人脈,聚在一起的動機不過是「好玩」、「志同道合」、或「臭氣相投」。

而到了今天,大家都會為彼此介紹形形色色的人。如今,每個人都已在自己的領域裡事業有成,但這不過是個結果,當初我們並非因彼此都已事業有成而結識,而是源自當年彼此建立了那形同早期階段創頭般的關係,大家才會有今天的交情。

倘若在看到他們都事業有成後,才突然表示想和他們交朋友,想必是構築不出今天這種關係的。當然,絕對不乏即便如此還是願意供人套交情的人,但關係應該很難培養得夠深厚才是。

以曾代表日本出賽的足球選手中田英壽為例,在職業足球時代從不接受媒體採訪,是他眾所周知的堅持。不過,據說有少數幾位體育記者有辦法對他作長篇採訪,理由是這幾位記者打從中田選手年輕時起,便持續追蹤他的動向。由於有了這早期階段開始的交情,才能秉持中田選手對他們的信任,獲得作採訪的機會。

即使不是和中田選手這種程度的名人打交道,只要大家曾有共同成長的經驗,能彼此介紹的人、或彼此貢獻的內容,在層次上便可能逐步獲得進一步的提升。到了最後,便可能產生驚人的相乘效果。這就是建立人脈的過程中最有趣的一點吧。

結識名人好處少

似乎有不少人認為,「人脈」=「和有名有勢的人交朋友」。

例如,有些人會在派對上到處搜尋名人,換到了名片便感到滿足。似乎認為?對方越有名有勢,這就越是個「有力的人脈」。

但光是換到名片,是絕不足以稱之為「人脈」的。

此外,即使結交到了名人,倘若這個人所從事的工作層次要比自己高出許多,自己所能提供的貢獻應該也少得多,關係可能淪為只是一味求教於人的單向交往。這種有欠均衡的關係,到頭來應是難以持久的。

再者,名人裡不乏發展性已經變得十分稀薄的例子。以名人為中心的團體,常會出現聚集在他周遭的人心靈層次較低的情況,加入這種團體,恐將導致自己的心智層次也隨之降低。

我也曾接觸過形形色色的管理者,其中有些已年屆50、甚至60好幾,卻依然不失年輕活力。這些人物似乎都有個共通點,那就是積極地與活躍於第一線的年輕人保持接觸。只和同年齡層的人往來者,和不時與年輕人出外用餐者,眼中所閃耀的光輝是截然不同的。

槓桿人脈術的目標並不是和名人建立人脈。雖然有藉此結識的夥伴到頭來成為名人的可能,但結識名人以獲取利益並不是筆者所揭示的目的。

這就好比先前以創投所作的比喻,較之購買知名上市公司的股票,投資尚處於早期階段的未上市企業要來得有趣得多。

如此所培養出的關係不僅光建立在資本上,還可能為彼此介紹人、一同創業、也一同成長。倘若對方是個名人,大概就難有這種機會了。

 

0-4 【內容試讀】第2章:與想結識的人「接觸」的方法

「聽到『請為我介紹某某人』的請求,常讓人為這些要求者感到沮喪。因為如此求人,代表他們凡事都懶得自己查、自己想。」
-《終極成功祕訣》(The Ultimate Success Secret)丹.甘迺迪

「倘若一個人能成功,就證明其他人也能做到。」
-亞伯拉罕.林肯

不應依「知名度」,而是以「心智層次」的高低擇人
 
建立人脈的第一階段,就是與你想結識的人作接觸。
那麼,具體而言,該選擇的是什麼樣的人?
 
姑且不論已經擁有地位、成績、或名聲的人,和籍籍無名的人接觸時,很難一眼看出他有多少能力。這種時候,這個人是否和自己的頻率吻合、心智層次是否和自己相似、幹勁是否和自己同樣高昂、目標是否和自己相同,就成了非常重要的判斷基準。
 
如今回想起來,筆者自學生時代起所建立的人脈,在人生方向上似乎都有幾分相似。雖然如今大家在各自的領域裡均已功成名就,但當年之所以和這些朋友往來,當然不是基於這種壓寶式的預測。若不是天才,想必沒多少人擁有這種預測能力。因此決定是否該和一個人打交道,重點並不在看清他是否有能力,也不是看他的頭銜或年齡,而是該依他的思考模式、心智層次、以及和自己是否合得來來做判斷。

想和某人認識時,立刻以電子郵件作接觸
 
一旦發現任何判斷有結識價值的人時,應該做的是在充分體得前述的三大價值與六大禁忌後,主動寄出電子郵件和對方做接觸。
 
在此以想和一本有趣書籍的作者見面為例。大多數人或許會因有所顧忌而躊躇,到最後依然不敢連絡,便告無疾而終。但不論對方是個什麼樣的人物,筆者都會嘗試主動以電子郵件連絡,因此,到頭來得以和高達約九成的作者見到了面。
 
畢竟對方即使是個學有專精的作者,也不是個世上大小事都懂的神,因此基本上還是和形形色色的人往來的需求。
不過,光是向對方提出「可否見一面」的要求是不夠的。除了需要顧及最低限度的禮儀之外,付出一番努力以讓對方認為值得和自己見個面,也是一大前提。
 
這努力指的是什麼呢?除了前述的個人品牌之外,還需要顧及的,就是自己對對方能有多少貢獻。
反之,倘若自己並沒有什麼值得貢獻的價值,或許目前就不該見這個面,而是該等到有這能力了,再來決定接觸的時機。

充分掌握對方的背景
 
欲對對方做貢獻,首先必須對對方有充分的認識。
在初期階段,大概可以利用以下幾種方式掌握對方的背景:
對方若有網站,應悉數過目
對方若有部落格,應悉數過目
對方若有書籍著作,應悉數閱讀
對方若有演講或舉辦講座,應前去聆聽
對方若是個主管或上班族,應對其服務的企業有充分認識
 
此外,看看對方和自己是否有什麼共通的朋友或昔日同窗,也不失為一個好方法。透過這些人,必能得到更深入認識對方的線索。
 
經過上述調查,倘若在對方的部落格裡看到他「正在尋找關於某事的情報」或「對某事有興趣」,便可在電子郵件中附註「敝人有某某有趣的經驗可與您分享」。有時反而因為你擁有這些情報,讓對方產生主動與你接觸的意願。
 
筆者與在亞馬遜任職時被譽為「知名採購」的土井英司(elies出版顧問公司(elies Book Consulting)董事長)的往來,就是以這種接觸為發端的。土井先生剛創業時,筆者曾在他的電子報中讀到他「想定做一個新書櫃」,因此就寄出一封內容如下的電子郵件:
 
「敝人手頭有個名為ip20的書櫃,可依壁面量身訂做,不知您是否有興趣瞧瞧?(http://www./,在安裝示範中的HomeOffice08裡便可以看到筆者的辦公室)」
 
托這封電子郵件的福,筆者得以和土井展開往來,至今交情仍十分熱絡。

自我介紹不過是浪費時間
 
基本上,筆者認為自我介紹不過是浪費時間。與其花上這番工夫,不如把這時間用在對雙方更有意義的話題上。
 
因此,在要求他人為自己介紹人時,事前最好能提出先行取得被介紹人的資歷的請求。或者是在為他人介紹什麼人時,事前也一定讓雙方有機會認識彼此的背景。基本上,不應在雙方見面當日才突如其來地做自我介紹。此外,在舉辦一場聚會前,事前便會知會所有參加者屆時將有什麼樣的人到場。
 
人與人的往來,有一大部份這輩子可能只見得到這麼一次面,因此彼此都應追求更有效率、更有助益的往來方式。
 
若事前便知道對方是個什麼樣的人,或許就有機會思索「送對方這本書吧」、或「若把這篇雜誌文章送給他,他應該會很開心吧」等等,為當天應提出的貢獻做些事前的思考或準備。
 
但若是直到當天才首度認識對方的背景,可就要錯過這種機會了。不僅可能在自我介紹中把有限的時間用盡,倘若自己真有什麼對對方有益的情報,最快也得等到下回見面時才能提供,為此必須安排下一回碰面的時間。對雙方而言,這都是有欠效率的。
 
因此,最好在事前做好讓對方充分認識自己的準備。可利用的手段包括準備部落格、完整的個人資歷、或內容較普通名片更為詳盡的名片。至於該採用其中哪一種,則應依不同的目的來決定。

「逐戶推銷」註定失敗
 
事前完全不努力掌握對方的背景,也沒做過自我介紹便要求見面,就等同於成了個「逐戶推銷」的業務員。
業務行為可分為這種逐戶推銷,以及充分理出對方需求的諮詢性推銷兩種類型。
 
就某層意義而言,逐戶推銷所秉持的,是從上到下走遍一棟大樓的每個樓層,期望能遇上哪個樂意上鉤的客戶的碰運氣心態。基本上,這種業務員對對方的背景並沒多熟悉,只懂得ㄧ味介紹自己的產品,在時間和體力上都造成相當大的消耗,並不是個有效率的推銷法。
 
相較之下,諮詢性推銷就要來得有效率多了。這種模式要求的是在充分聽取對方的需要後,再提供自己所擁有的能力。為此,事前對對方必須做過一番調查,在提出面見要求前,也必須讓對方對自己的公司有足夠的認識。雖然得多花點工夫,但成功率保證要比逐戶推銷高得多。
 
之所以敢如此斷言,是因為筆者昔日曾對兩種模式都曾有過親身體驗。
 
筆者剛從學校畢業,便進入一家外資的活動公關公司工作,首先在眼鏡業界服務。造訪自己並不熟悉的企業時,都只有連番懇求對方「請購買敝公司某某服務」的份。想當然爾,不僅沒什麼人願意買這種帳,甚至可能連個見面的機會都不給。
 
這經驗讓筆者痛感了解對方背景有多麼重要,因此便從閱讀過去三年份的業界刊物開始,將整個業界生態背得滾瓜爛熟。如此一來,便得以篩選出成功機率較高的客戶,暫時將推銷的念頭擺在一旁,先專心和對方作好情報交換的工作。
 
在這過程中,筆者發現只要樂於提供自己所握有的情報,對方便可能回以更具價值的情報做回饋。這種交流只要進行過一次,就能比圈內人更熟悉地掌握業界生態。將自己獲得的情報提供出去,便能獲得更有架值得情報,這過程就是這種學習(input)與貢獻(output)的循環。
 
如此一來,對方將把自己視為一個「能隨時掌握高價值情報」的夥伴,逐步在對方心裡培養出對自己的信任。
 
不過,這不過是個前提。正由於有了這股信任,自己也得以進一步揣摩出客戶的需求。因此,也得以配合這些需求,為對方提出更具體的提案、或改善己方的服務品質,藉此大幅提升自己的業務成績。
 
為建立人脈而與人接觸應該也是同樣的道理。只要能揣摩出對方需要些什麼,自己又能針對對方這些需求提供些什麼,便等同於這場接觸已經成功了一半。

嘗試接觸時,不在對方忙碌時叨擾
 
有些人會在晚上七點打電話到餐館訂席。就常識而論,這種時間通常是餐館最忙的時候。若稍稍考慮對方的立場,或許在生意繁忙前的下午四至五點打這種電話較為妥當。如此一來,店家也比較有可能有空提供較為完善的服務。
 
不只是和餐館,和任何人連絡時,都需要審慎考慮時機是否得宜。例如許多公司在月底、月初的決算期間最為繁忙,在這種時候寄出冗長的電子郵件,或表示自己欲立刻前往造訪,都有可能造成對方的困擾。
 
以下這真實案例聽來或許像則笑話,但筆者的確曾收到過內容如下的電子郵件:「請問下週是否有空?若非下週,敝人將無暇造訪。」
只要稍事思考便不難明白,沒什麼比站在對方的立場設想更為重要。

電子郵件內容宜簡短明確
 
在對對方的背景做過一番事前的調查、也備妥自己的個人品牌後,就可以踏出接觸的第一步了。
 
如前所述,初次接觸宜以電子郵件為之。最大的理由,就是這是一種考量到對方方便的連絡方式,不像致電易於造成對方工作中斷,或剝奪了對方的寶貴時間。再者,利用這種方式也等於是站在對方的立場著想,因為並不要求對方立刻回覆,若沒有興趣也可選擇不回應,不至於造成對方的壓力。
不過,這方法說雖說方便,其實也有不利的地方。
 
透過電話溝通,可供自己呈現真實的情感。「請務必賞個光」或「感激之至」這類話語可能隨語氣不同,而給人截然不同的印象。但光靠文字的電子郵件,在情感的傳達上可就沒這麼細膩了。
 
由於電子郵件是個十分單純的工具,在情感的傳達上較為困難。但反之,若送出的是一封情緒過於豐富、文章又過於冗長的郵件,也可能造成對方的困擾。倘若收到的是一封內容繁複的郵件,會讓對方感受到回覆的內容也不能過於簡單的壓力,反而造成了對方心理上的負擔。
 
原則上,撰寫電子郵件時文章最好能盡量簡短,並盡量明確地表達用意。但如此一來,內容又似乎容易流於不足,因此不妨以「詳情請參照本網站」的形式,附上載有自己個人資歷的網站或部落格的網址。如此一來,收到電子郵件的對方若有時間和興趣,便可以進入其中看個詳細。

如何在簡短的郵件中流露情感
 
雖然撰寫郵件時文章應盡量簡潔,但筆調也可能因此而顯得過於冷漠。因此在力求簡潔之餘,也有藉由文章流露情感的必要。
具體而言,可以考慮利用以下兩種方法:
1
 大膽使用驚歎號
2
 筆調儘可能輕鬆些

第一個方法應該不難理解。例如將「請多多關照」寫成「請多多關照!!!」,便能讓感情顯得較為豐富。
至於第二個方法,是避免使用諸如「敬祝貴公司生意興隆」或「竭誠感謝貴公司關照」一類的語句。因為過度虔敬的語氣,可能讓對方感覺缺乏熱情。
 
筆者自己曾收到過來自形形色色的人的電子郵件,在其中發現擅長經營人際關係的人,大多選擇以較為輕鬆的方式表達情感。在字裡行間,都能讓收件人感受到「這個人真懂得為對方設想」或「看來他真的很佩服自己的見解」。
 
有些人因工作性質或其他情況,用詞譴字上較常選擇語氣嚴謹的辭句,嚴格說來這並不是個問題。但筆者基於個人性格,常認為寫得過於有禮並沒有太大意義。首先,自己並不擅長和生性如此嚴謹的人往來,而倘若對方認為自己的郵件不夠有禮而不願和自己做接觸,自己也寧可就此放棄。就這點而言,這種措詞態度亦不失為一種過濾接觸對象的基準。

教人佩服的大學生郵件
 
為如何撰寫電子郵件下一番結論前,筆者準備先介紹幾封性格獨特的電子郵件。
這些郵件的寄件人,是東大、慶應、早稻田等大學中舉辦創業讀書會的學生。
 
郵件標題為「資歷簡介」。
 
文內不僅註明「一個與五位一心向上、極具發展潛力的人才接觸的機會」,同時還表示自己「為了向本田先生證明自己是如何具吸引力的投資對象,期望能有機會向您請益,彼此構築起具高價值的長期性關係」。這內容讓筆者得以一目瞭然地看出自己能為這些學生提供些什麼,因此得以在事前作好充分的準備。
  
這郵件在撰寫上雖然下了點工夫,但傳達的不僅是想見上一面的用意,同時也流露出自己也亟欲為對方做出些許貢獻的心思。
只要能讓對方感受到這份心思,想必所有收到這封郵件的人,都樂意和寄件人會上一面。

疏遠的關係也可能輕易復活
 
學生時代曾有熱絡交情,但畢業後卻漸行漸遠,幾乎沒再碰上一面……。相信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曾有過這樣的人際關係。交情冷淡至此,即便想連絡,恐怕也要躊躇。
 
但只要靠一通電話或一封電子郵件,其實便能教昔日的情誼復活。簡單的程度可能超乎大家的想像。
 
日前,曾有個朋友在闊別十年後才與筆者連絡。雖然對方遠在巴西,但「朋友」的親切感在十年的歲月裡卻未曾減退。很多時候,以為和一位昔日友人漸行漸遠,其實不過是自己的錯覺。
 
筆者也有位朋友表示,某日致電一位闊別七年的昔日同窗,彼此竟然也開心地打開了話匣子。可見不論經歷多少歲月,往日情誼絕對是依然如昔。
 
當然,有些人或許認為「疏遠了這麼久,如今還有什麼好聊的……。」不過,每個人對曾有過交情的人,絕對要比毫無交情的人容易產生親切感或安全感。不管闊別了多少年,第一個湧上心頭的想法應不至於是嫌惡,而是懷念才是。
 
由此可見,千萬不要頑固地懷有「現在不適合再打攪」的念頭,而是該盡量和昔日的友人恢復連絡。因為這有可能是個常為人所忽略,卻能有效拓展人脈的好方法。
 
不過,要恢復這種交情,其實也是有條件的。要想恢復這種間斷多年的交情,基本上最好能限於和自己有過同樣經驗的老朋友。
 
最適合的對象,可能是過去曾在同一家公司共事的同儕、一同進行過同一件案子的工作夥伴、或者是學生時代的朋友等等。同甘共苦的記憶,是不會隨年月消褪的。比起一味躊躇猶豫,或許不如鼓起勇氣,嘗試恢復雙方的接觸。
 
不過,倘若僅是一O年前曾為某件工作見過一次面的人,恐怕就該避免叨擾了。這方面還得多仰賴常理做判斷。

常將「下回」或「哪天」掛在嘴上,機會將永遠不會降臨
 
有些人在和人接觸時,常會表示:「下回碰個面」、或「哪天一起喝一杯」。
不過俗諺也說「下次」將永遠不會降臨。這就和在就業面試的回覆裡,「期望日後有機會與您共事」,就代表未錄取是同樣的道理。
 
若是特別有閒的人,或許接到一通電話邀他「今天出來碰個面吧」,便可能爽快地答應,但大多數人通常都會因有事纏身,而無法隨時配合。因此「下次」這種語氣曖昧不清的字眼,多少帶有根本就不想碰這個面,即使想,也等下回有機會再說。
 
與人往來,時機是非常重要的。因此若兩人發現彼此意氣相投,決定訂個時日見面,便應該當場決定出確切的時間和地點。
碰到這種機會,筆者一定會表示自己「哪天和哪天有空,請問您何時方便?」,列舉出幾個日子,讓對方馬上做出決定。

遭回絕也無須氣餒
 
雖然上述努力都是建立人脈的前提,但有些時候即使經過這些努力,有些人就是不願做這場接觸。
倘若碰上這種情況,也無須氣餒。全日本有一億多人,只是見不到其中一個,其實沒什麼好介意的。不過,切記千萬別一再嘗試與回絕了好幾回的人做接觸。
 
應該顧慮的,毋寧是只遭到一個人回絕,便失去了嘗試與其他人做接觸的勇氣。照理說,應該有許多人正在等待來自外界的接觸。因這麼點挫折而退卻,將讓你失去許多機會。
 
此外,也有些不應急著進行接觸的場合。即使亟欲和某個人見面,有時也應在事先為確保能向對方提供足夠的貢獻而加強學習,或者等到對方需要獲得某件情報時再行動。如此一來,傷方都有機會獲得更多的利益。

此外,有些人為人親切,但寫起電子郵件卻顯得異常冷淡,甚至完全不習於回覆郵件。
 
這種時候,首先應確認自己的接觸方式是否有什麼閃失。或許是並不符合對方的需求,也可能是自己的自我介紹缺乏吸引力,但也可能僅是因為對方無暇回覆。
這些問題雖然需要檢討,但也無須過度顧慮對方的反應。即使是試行錯誤,也不失為一個累積經驗的寶貴機會。

跨業交流會無助於拓展人脈
 
在許多介紹人脈拓展術的書籍中,都提及「參加跨業交流會有助於拓展人脈」。實際上,這類聚會到不久前還頗為流行。
不過從以前到現在,筆者幾乎都沒參加過這類聚會。理由是即使在其中的確有機會與人交換名片,但除非是特別幸運,在其中要想建立任何人脈,幾乎都是不可能的。
 
要與人見面、對話,前提是雙方必須具備某種程度的共通點,並從這場接觸中尋找彼此做出貢獻的可能。在跨業交流會中,這恐怕是很困難的。由於事前無法知悉會有什麼樣的人參加,因此直到在現場見到了面,方可能開始對對方有所認識。在這種情況下,要想遇上讓自己感覺「有趣」的對象,機率原本就不高,即使展開對話,話題也難以深入。
 
即便在對話過程中,發現自己似乎能對對方提供些什麼幫助,也得等到下回見面時才能付諸實踐。這對雙方來說,未免都太缺乏效率。
既然要花同樣的時間與人接觸,選擇和事前做過充分準備、同時也備妥自己所能貢獻的情報者見面,豈不是更有意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