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博时基金汤义峰:数字中觅投资真经

 左岸的芦苇荡 2011-06-08

从统计数据里淘金

与其他出身行业研究员的基金经理不同,汤义峰在谈话中,提到最多的是统计年鉴、人口结构数据等。他在博时的四个投研小组中,正好被分在量化组。他坦言对数据更为敏感,更喜欢从中挖掘有价值的东西。

从公开信息看,汤义峰在去年二季度对空调行业加大了配置,今天来看,收益确如预期。“家电一直被市场视为与地产强相关的行业。去年上半年,随着房地产调控政策的颁布,房地产板块相关股票跌幅很大,家电也同样遭受重挫。但我们现在回头看,相对2007年的6000点,房地产板块目前处于2000点,而家电则超过了2007年的高点,冲破了1万点,可见家电与房地产相关度并不大。”

汤义峰说,他当时之所以增持空调行业,还有一个原因,2010年上半年的天气预测一致认为2010年将迎来一个凉夏。因此对家电类特别是空调生产公司,市场一致不看好。但随后的高温天气用事实反驳了这种说法。“当时一看到媒体上的高温报道,我立刻大比例买入了家电类股,特别是与空调有关的品种。”

对空调股的热爱源于汤义峰关注的统计年鉴数据。2009年统计年鉴显示,耐用消费品中,城市家庭中每百户的彩电保有量为130台左右,空调则为120台;而到农村,每百户空调保有量仅为10至20台;即使城市和农村平均,空调每百户保有量也仅为50至60台。“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首先,空调的市场空间大于彩电和冰箱。因为若是饱和状态,每个家庭可能仅有一台冰箱或1.5台彩电,而空调却能达到2台以上,但从目前的数据来看,事实并非如此。其次,从城市到农村,空调保有量的级差要明显高于彩电冰箱。另外,东部、中部、西部的级差也相当大。这些都说明空调市场远远未达到饱和状态,业界担忧的空调需求见顶,短期内不可能来临。”

在家电下乡政策推行时,汤义峰也曾回到家乡,发现随着农民收入的提高以及天气的变化,空调正从可选消费品逐渐转为必需消费品。一旦转为必需消费品,家电类板块将迎来更快的发展速度。

博时特许价值点评的季报显示,自2010年中报开始,基金对空调类股票逐步加仓,到今年一季度末已经接近10%,给基金持有人带来了相当不错的收益。

今年是汤义峰担任基金经理的第二个年头。过去一年,他管理的博时特许价值基金业绩排到了市场的前5%,并获得晨星最新的三年期“五星”基金评级。2010年底,在与机构投资者交流时,汤义峰说了一句“惊世骇俗”的话:“002和300打头的股票,我想应该毫不犹豫地全部卖出。”

在创业板指数跌去四分之一的今天来看,这句话颇有先见之明。“当时这样说可能非常绝对,中小板、创业板之中或许有些不错的品种,但是准确甄别它们的难度和风险太大了,不如全部卖出以降低风险,静观其变。”汤义峰这样解释。回首近一年,恰恰是因为几个时段的果断操作,令他掌管的基金业绩跑在了同业前列。

用历史的眼光观察

汤义峰说,经济活动就是人民群众组织生产和消费的过程,没有人何来经济?因此,研究人口学和研究经济学同样重要。他喜欢对比历史,换一种眼光来看行业。

这样的方法被他用在了判断医药股上。今年以来,业内对医药股的态度发生明显变化,大家纷纷减持。加上国家限价措施的出台,医药股指数跌幅领先。

但汤义峰今年在医药股上却取得了正收益,这主要得益于他在高位减持了大部分医药股,又在低位买回了一部分。“从人口结构看,中国有过三次"婴儿潮",如果以绝对量算,上世纪六十年代出生的人口数量是最大的。这一批人现在逐步步入老年,这就意味着,他们要开始支付人生中80%的医药费了。这一趋势是不随经济、政策形势变化而改变的。这可以从最新公布的人口普查数据上得到验证,数据显示,老龄化人口的比例迅速提升。”因而,他长期看好医药股,去年年底之所以会减持,原因很简单:估值过高。但他一直在密切关注,一旦一些品种估值跌到位了,他会伺机出手。

同样的方法也被应用于保险股的投资中。汤义峰认为,中国的养老体制逐渐从国家负责转为社保、商业保险来负责,这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过程。伴随着中国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大家对商业保险的认识更加清晰,实际需求逐步释放。金融保险行业股票在2010年几乎下跌了整整一年,股价相对较低,同时盈利水平超过很多人的预期。从今年的一季度报告可以看出,汤义峰买入了一定比例的保险股,他认为这可能会是长期配置。

事实上,过去的一年间,市场的投资情绪曾经数次走向极端,或极度悲观,或极度乐观。当情绪切换时,某些板块就容易出现“踩踏事件”。“踩踏事件”发生之后,汤义峰喜欢回顾历史。“我会回顾历史上比较极端的情形,是不是同业的仓位降到很低,成交是不是很清淡,是不是投资者都处于比较沮丧的情绪中,是不是大家都没有在市场上赚到钱。”他说,经过统计和分析,如果得出的结论是,在这个点位进场,有七成的把握能赚到钱,他就出手。“绝对的安全机会很难等到,这个市场大家出手的节奏越来越快。事实证明,你忍痛买一点,可能比后来后悔还是好一点。”

过去一年,市场的风格与基金经理的投资风格之间不时存在冲突,汤义峰的做法是:“采取一个多维度的策略,自下而上,依据股票估值、公司竞争力、市场情绪、催化剂,以及潜在的收益空间,对投资标的进行筛选。”这样做的目的是,在市场风格与其策略本身不是很匹配时,尽量少损失一点;当市场风格与他的策略契合时,能跟上节奏,取得长期较好的回报。

国际板催生国际视野

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期间,市场正围绕着国际板的推出可能议论纷纷。汤义峰认为,即使推出国际板,首先上市的也应该是一些大蓝筹公司。在估值上,国内的蓝筹股与之差距并不大,但有一点值得注意。

“如果国际板引入中国,可能会加速中国投资者对国内产业在全球地位的思考,一些没有技术含量的所谓"高科技"公司,可能会被脱下"皇帝的新装"。”他认为,以后大家需要逐渐用国际投资者的眼光看问题,首先,要投中国的优势行业,而在一个行业里再选择,肯定是其中最有竞争力的企业。

他认为,一旦国际板登陆,将导致整个市场的估值体系发生变化。目前一些估值很高的TMT、电子元器件企业,若在全球产业链中处于低端位置,其估值就会面临下降的危险,而具有品牌和市场占有率优势的工程机械、家电类股,有可能更受投资者的欢迎。

汤义峰表示,今后人们惯常的思维定势或许将会有较大改变。比如现在,虽然经过了半年的调整,但中小盘股的平均估值水平仍保持在二三十倍以上,“为什么小股票估值就要给二三十倍,大股票就只能给十几倍?大家可能会回答你说,因为历史上就是这样的。但如果以一个企业家的眼光来看问题,思路可能完全不一样。企业家首先关心的是,哪些是能赚到钱的企业,他要选择的就是能赚钱的企业。”

汤义峰说,尽管小股票有一些增长速度快,但同样也有相当部分的小股票并没有预期的高增长,这部分是不值得赋予那么高的估值的。随着国际板的到来,他认为在投资中,将越来越需要投资者具备国际视野,也越来越需要投资者从产业界的角度来打量个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