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横塘驿站

 苏迷 2011-06-10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叶,曾经有一次特意走了胥门枣市街的晚清官道。为什么知道是晚清的官道呢?因为前面有清朝的驿站:横塘驿站。

自三十年代苏福公路修通,这条依傍着运河的官道逐渐失去其效用,官道退居为古道,一般只有横塘附近的人上苏州,才会选择走这条古道。

半个世纪后我的行走,已经有了寻找和探索的味道了。

从苏州胥门泰让桥下的枣市街一直往东,有两百米左右的人居,此后便是很荒凉的所在。荒凉中还可以隐约看到昔日的繁华,在水路为主的过去,泰让桥下便是赴京城和入太湖赴浙江的码头。明末周顺昌被解送入京,首途就在这里。

我骑着自行车走走停停,枣市街之后已经没有了官道,中途甚至还有工厂阻断了去路,好在方向已明,逶逶迤迤地走田埂窜菜地,前面还是能找到草蛇灰线般隐约的痕迹,绕过一座工厂,踏过几块田地之后,才又见到了运河,以及运河边的古道在前面延伸。

接着就看见了横塘驿站,不过像一个荒废的古亭。

横塘驿站如今是省级文保单位,运河对岸就是横塘镇,中间是一座秀美的彩云桥连接两岸。

过去曾沿着运河从浦庄到横泾,两公里,距离横泾不远,路边有四方的草亭,那时里面居然系着一头牛,大概是公家的牛,肮脏而无神,无可无不可的嚼着稻草,用尾巴不住扫背上的牛虻和苍蝇。

这也是晚清的官道,五里一亭十里一铺,长亭短亭,这些说法都是古代驿递制度的遗留,过去送家人应考、为官或谋生,这种简陋的亭子,见证了人间的悲欢离合。

眼前的横塘驿站就一个亭子的规模,我一见就大失所望。因为这已经不是清朝时期官驿的原貌。

当年设立驿站,基本是按县而设,横塘驿站就是出了苏州府后吴县的驿站。站中备有马号,蓄养十匹以内的马匹,还有一定的管理人员,眼前这么一个亭子,根本就无法满足要求,起码还需要很多附属建筑才何以运作。眼前的亭子,差不多只是当年的一个路人歇足地。

晚清时期的小说,常见有街头驰过一匹高头大马,马背上一人,风尘仆仆,背负着一个黄布包袱,马未到,铃声先到,叮铛叮铛,提示路上赶紧让开,马横冲直撞而来,路人纷纷躲避,嘴里叫:文书马,快让快让。

作为信使的急足,按照公文的紧急程度,有八百里加急和三百里左右的一般速度。当遇到八百里加急,必须星夜奔驰,要限时限刻递送到达,不准稍作稽留。文书封套一般木制,刻着“风雨飞递”,一天就必须快马加鞭,骑马奔驰上七百多里,一到驿站,驿卒马上牵出准备好的上了鞍鞯的马,并捧出一碗烧酒和两个煮熟的鸡蛋,信使即刻吃了蛋,把烧酒一饮而尽,骑上备好的驿马而行。而那匹骑来的汗淋淋的马,则由驿卒收养骑来。

这种方式,颇有点像图书漂流站和城市公共自行车,至少如今的这些设施有过对驿站的借鉴。

横塘驿站虽说是古代驿站,却实在很难反映出当年驿站的真面目了,倒是驿站边那株柳树,多少有点杨柳岸晓风残月的古代况味。

在驿站稍作停留,我骑上自行车,没有烧酒鸡蛋壮行,耳边却有得得马蹄踏破历史的节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