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频功放芯片中AB类输出运放的设计2010年11月02日 16:17 本站整理 作者:佚名 用户评论(0)
关键字:音频功放(8)
1 引 言 众所周知,AB类音频功放具有比A类更高的效率(一般在50%左右),比B类更低的交越失真[1],广泛应用于各种手机和MP3等便携式设备中,是现在音频功放市场上的主体力量 输出运放是音频功放芯片的核心部分,占其绝大部分版图面积,他的性能和集成度直接影响到整个音频功放芯片的各性能参数及其面积大小 近年来,随着移动电话,PDA,MP3,MP4等便携式设备的广泛应用和不断发展,对音频功放芯片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本文在N阱CM()S工艺的基础上,采用0.6 μm DP-DM工艺,设计了一个较小静态功耗,小输入失调电压,高增益,高共模抑制比和电源抑制比,大输出摆幅,较高带宽,以及THD很小的输出功率运算放大器,可适用于大部分AB类音频功放芯片 2 电路设计 整个电路分为两级,前一级是差分输入电路,后一级是功率管推挽式输出 2.1 运放结构的选择 对于输出功率运算放大器,设计重点是前一级的差分输入电路,希望其拥有尽可能高的开环增益和单位增益频率,同时还要考虑速度、共模抑制比、电源抑制比、功耗等方面性能的限制 共源共栅结构的差分电路具有很高的电压增益,与简单结构的两级运放相当,而且具有更好的频率特性 从应用角度考虑,以上2种电压增益和频率特性相当 的运放结构中,套筒式结构要求较高的供电电压,以及在 输入共模电平范围方面的局限,使他不适合应用于功放的 输入级电路
2.2偏置电路 偏置电路采用的低压共源共栅电流镜结构,不仅具有普通共源共栅电流镜对电流进行精确复制的优点,而且能比普通共源共栅电流镜在更低电源电压下工作
这种结构的共源共栅电流镜M3一M4消耗的最小电压余度为他们的过驱动电压之和,而且可以精确地镜像Iref 在图3的运放的整体电路中,图3(a)是运放的主体,包括差分输入电路和功率管Mp,Mn组成的推挽式输出级,图3(b)是他的偏置电路,提供Vb1~Vb8的偏置电压
差分输入电路为折叠式共源共栅结构,图中,M1,M2为输入对管,分别为"+","+"输入端,M3,M4是低压共源共栅电流镜的镜像部分,提供尾电流源 在差分输人时,当"+"端输入较高电平时,M2支路电流迅速减小,流过M5和M7支路的电流保持相等,所以流过M14的电流小于流过M12的电流,强制M14工作在线性区,Y点电压很低,M13为了保持支路电流不变,进入深线性区,VB急剧下降
运放的低频电压增益可以这样来粗略计算: p1离原点最近,是A点产生的极点;p2是输出端的极点,离原点较远
适当调节R,使Z=p2,与第二主极点抵消,增加了带宽 2.4 工作环境 采用单电源供电,在闭环状态下工作
3 仿真结果 仿真性能参数如表1所示
图5和表1是仿真结果,都是在开环、无负载情况下测得
4 结 语 本文设计的AB类输出功率放大器电路,采用折叠式共源共栅结构,功率管推挽式输出,同时利用外部电流源供电,采用低压共源共栅电流镜结构的偏置电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