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气管切开术后呼吸道的护理

 ~天蓝蓝~ 2011-06-12

【关键词】  气管切开术;呼吸道;护理

气管切开是治疗喉癌和呼吸道梗阻的重要措施,是维持呼吸道通畅的重要方法,因此,呼吸道的管理是护理工作的重中之重,对气管切开术后的患者进行系统的管理,可以使手术达到较好的效果。

  1 临床资料

  本组气管切开患者15例,男10例,女5例;年龄40~70岁,其中喉癌12例,呼吸道梗阻3例。

  2 护理体会

  2.1 心理护理 术前向病人及其家属介绍气管切开的基本知识及手术必要性,使其保持乐观心态,消除紧张、恐惧与焦虑心理。气管切开术后的患者暂时失去语言表达能力,不能与医务人员及其家属交流,由此会产生较大的心理压力,导致烦躁、抵触等心理。做好心理护理尤为重要。向患者介绍手术的预后,病情好转的结果等,并介绍同种疾病病友的恢复情况。适当教会病人一些简单的较为常用的手语表达方法,如:大拇指代表大便,小拇指代表小便,食指代表饥饿,中指代表口渴等。或为患者准备好纸和笔来帮助他们表达自己需求。采取人性化的护理方法。因患者在患病期间,心情特别烦躁,针对这种心态,护理人员不仅要关心患者的疾病,还要关心他们的心理和精神状态,注意自我的言行,避免给患者造成伤害。

  2.2 体位护理 气管切开术后患者一般取平卧位,病情许可或有刺激性咳嗽时可取半卧位,有利于呼吸,减少套管对气管的刺激,平卧位者每2~3h翻身1次,并叩背,有利于痰液的排出及肺功能的恢复。对于昏迷患者,应使头颈部与躯干在同一水平上,更换体位时头颈和上身要同时翻动,否则,体位不当会损伤气管周围组织引起出血、穿孔等。

  2.3 保持呼吸道的通畅

  2.3.1 排痰

  2.3.1.1 叩背排痰 叩背护理可以通过对胸背部的有节律的震动,间接地使附着于肺泡周围、支气管壁的痰液松动、脱落,易于咳出。叩背操作时,将五指并拢,手呈覆碗状,指前部和大小鱼际与患者皮肤接触,腕关节均匀有力,自上而下,由外向内,叩背时用力不宜过猛,注意观察患者的面色、呼吸、脉搏等情况。

  2.3.1.2 吸痰 吸痰是保持呼吸道通畅的重要护理措施。临床上根据患者咳嗽有痰,呼吸不畅,听诊有啰音,血氧饱和度下降等进行吸痰。吸痰时动作要轻柔,吸痰管插入超过气管导管0.5~1cm,再与负压相通[1],吸痰时间不要超过15s,负压不要超过50mmHg,吸痰过程要做到一慢二快三忌。即退管慢,进管与整个吸痰过程要快;一次吸痰忌反复抽插吸痰管,忌负压过大,忌严重低血氧饱和度、心率和心律明显异常下吸痰。

  2.3.2 套管的清洁与消毒 经常擦拭套管外口分泌物,保持套管的清洁,避免咳出的痰液附着于管口形成干痂,堵塞呼吸道,分泌物多时,每2~4h清洁内套管1次,分泌物减少时可适当延长清洁内套管时间,一般2次/d,取套管时,动作应轻、稳,缓慢取出,以防将外管同时带出。内套管的消毒是预防局部感染及肺部并发症的关键,目前应用于临床的高压灭菌法效果最可靠;煮沸消毒法是临床上较为便捷的消毒方法,但煮沸用的器皿应一人一用一消毒,煮沸或高压灭菌前要彻底清洁,除去分泌物后用水冲洗洁净,再煮沸;高压灭菌还须再用纯水冲洗,干燥后灭菌。

  2.3.3 气道湿化

  2.3.3.1 环境 术后尽量安置于安静、清洁、空气新鲜的病室内,保持室温20℃~22℃,湿度60%~70%[2],病室内定时通风,不少于3次/d;84消毒液擦拭桌面、地面湿扫2次/d;紫外线消毒2次/d,每次1h,并做好登记。严格限制陪床探视人员,任何人不得在室内吸烟、乱扔垃圾。

  2.3.3.2 气管导管 保持气管湿润,用双层无菌生理盐水湿纱布遮盖气管套管外口,保持纱布湿润,纱布更换2~4次/d。

  2.3.3.3 气道湿化 (1)雾化吸入:临床上多根据病情、痰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用生理盐水加入相应的药物进行雾化。有学者认为,雾化可将药液变成直径5μm以下的微粒气雾,因微粒小,湿热刺激少,药液随呼吸被吸收到终末细支气管,稀释分泌物,使痰液易于咳出或吸出,是气道湿化重要的护理措施。(2)间歇气管内注药:用5ml无菌注射器抽取配好的药液,将注射器乳头连接上无菌的硅胶滴管,用无菌持物钳将滴管轻轻插入气管深部,缓慢推注,边推边往上提取滴管,每日4次,每次2~4ml[3],由于注药部位在分气管左右,在预防肺部感染上有一定的效果。(3)持续气道湿化:可将配好的药液如同静脉输液一样,挂在输液架上排气,除去头皮针的针头,插入气管套管内,用调节器控制滴入的速度,使气道处于湿化状态,痰液粘稠度降低,分泌物稀释,患者能自行咳出,减少吸痰次数,保持呼吸道通畅。

  2.4 饮食护理 气管切开术后患者,通常无法正常进食,除了靠静脉补给营养外,也需要给予鼻饲来维持全身的营养状况。喂食前帮助患者翻身、拍背、吸痰及气管内滴入湿化液,并抬高床头,使床头角度≥30°~35°,该体位可以减少呛咳、呕吐等的发生[4]。喂食过程中,鼻饲温度与速度应适宜,温度以37℃~40℃为宜,速度应缓慢,一般200ml在15~20min喂完,同时观察患者的面色、呼吸。气管切开术后初期,患者尚不能适应气管套管对气管壁的刺激,常出现痉挛性咳嗽,使腹压增高,极易引起呕吐。此时,喂入的食物应量少而稀,50~100ml为宜,随着气管切开时间的延长,患者对套管逐渐耐受,可逐渐增加进食量,并增加喂食次数,以补充营养,但每次喂食量<200ml,间隔时间>2h,4~6次/d。喂食后0.5~1h尽量不翻身、拍背、吸痰。

  2.5 口腔护理 口腔部分分泌物进入下呼吸道是重要的感染源,应加强口腔护理。根据口腔pH值选用口腔护理液,pH值高时选用2%~3%硼酸液擦洗,pH值低时选用2%碳酸氢钠擦洗,pH值中性时用1%~3%双氧水或生理盐水擦洗[5],以减少肺部感染的机会。

  2.6 褥疮的预防 加强营养,给予患者营养丰富易于消化的饮食,对于长期卧床的患者,要定时帮助翻身、变化体位,一般2~3h 1次,对于骨隆突处要定时用湿热的毛巾擦洗按摩。消瘦者可用红花乙醇液按摩,按摩时手掌应紧贴皮肤,做压力均匀向心方向按摩,由轻到重,再由重到轻,以促进血液循环。被褥和衣物要经常清洗,并保持床单的整洁、干净,消瘦者应用海绵垫,气垫床等以减少压迫,避免皮肤损伤。

  综上所述,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对气管切开后的患者有针对性地进行护理,避免了并发症的发生,促进了患者的早日康复,同时也提高了患者的生命质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