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青春期异性交往综述

 xxiali 2011-06-12

青春期异性交往综述

(2010-12-24 17:18:45)
标签:

教育

分类: 思考领悟

 国内研究大多将青少年异性交往定位于由青春期的性生理发育而引起的性心理、性道德问题范畴。而国外研究所关注的焦点,多在恋爱心理和行为、性行为、避孕、预防性疾病等方面。

显然,国内定位强调青少年异性交往的生理基础和道德层面,忽视了青少年异性交往的社会心理学意义,人为窄化了青少年异性交往研究的价值。我们并不否认强调青少年异性交往的生理基础尤其是性生理基础的重要性,然而,单纯从性生理及性心理、性道德角度看待青少年的异性交往,既不利于全面揭示青少年异性交往心理问题的原因,也不利于对青少年异性交往进行有效的教育。国外定位强调青少年交往的过激行为,与我国国情相去甚远,难说具有直接参考价值,不过可借鉴其研究方法。因此,我们认为,急需从多层面、多维度开展对青少年异性交往的心理学研究。

多是从消极角度来分析异性交往给学生带来的不利影响,从预防早恋、防止发生性行为、防止耽搁学习等角度。后来又转而重视学生性生理变化。然而,在更高层次上应当关注青少年异性交往的社会心理学意义。也就是异性交往对学生成为一个更社会化的人所起到的不容忽视的作用。

 

一.中学生异性交往的调查结果

由统计结果可知,不同程度的异性交往在中学阶段普遍存在,如许多同学主动接近过异性同学(65.5%),他们曾经赠予(53.0%)或接受(56.3%)过异性同学的礼物。然而,卷入更深程度异性交往的中学生人数并没有部分学生和成人想象的那样为数众多:曾经与异性同学单独约会过(15.3%)、经常和异性同学谈论爱情(8.0%)给异性同学写过求爱信(7.3%)、有异性向自己表示过爱意(22.6%)、谈过或正在谈恋爱(10.9%)的学生只是少数。

 

另据调查,81.6%的男生和79.6%的女生在上大学前有异性朋友。

 

初二年级是学生异性交往心理发生显著变化的时期。初二到初三女生与异性同学交往水平迅速提高,初三之后保持相对稳定;初二到高一男生同异性同学交往水平迅速提高,高二之后保持稳定。水平的提升说明学生有这方面的需求,得不到正常的满足,是会出问题的。

二.青春期异性交往很重要

翻阅这些资料,发现一个现象,几乎每篇文章,不论探讨的是正常交往还是非正常交往,都在强调青春期异性交往的重要性。例如:1.带来稳定感;2.使之度过快乐的时光;3.使之获得与别人友好相处的经验;4.使宽容大度和理解力得到发展;5.得到掌握社会技术的机会;6.得到批评他人和受到他人批评的机会;7.提供了解异性的经验;8.培养诚实的道德观。

日本大阪教育大学所做的一份中学生异性交际的调查结果显示:

女初中生认为异性交往有如下好处:1.增加对异性的了解;2.感到快乐;3.可以谈论和女孩无法交谈的事情,可以听到和女孩不同的意见;4.学习上得到帮助;5.可以更加了解自己;6.会对什么事情都感到美好。

男初中生认为通过异性交往,可以:1.增加对女性的了解;2.变得天天充满生气,并感到快乐;3.相互间能无话不谈,也能诉说苦恼;4.变得乐于和异性进行交谈;5.会增加朋友,变得开朗起来。显然,这些结论同前述观点是基本一致的。

许多相关研究结果也揭示了异性交往对于青春期学生成长的巨大推动和促进作用。同时,研究也发现青少年的异性交往存在很多心理问题。因此,对青少年异性交往心理问题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科学研究,能够为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和采取相关措施

预防与矫正青少年异性交往心理问题、提高异性交往水平提供理论依据,为更好地发挥异性交往对于青少年成长和发展的特有功能起到指导和促进作用,因而本研究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在青少年心理学中心理学家认为,儿童青少年的心理社会发展一般有三个阶段。“青春期”最重要的社会目标之一是顺利达到第三个阶段,形成异质社交性。

第一阶段是自我社交性(autosociality)时期。在此阶段,儿童的主要愉悦和满足来自自身。学龄前早期属于此阶段。自我社交性在两岁的孩子身上表现得最为典型,他们虽然需要别人陪伴,但是主要是跟自己玩,而不是跟别人玩。

第二阶段是同质社交性(homosociality)时期。在此阶段,儿童的主要愉悦和满足来自相同性别的小朋友的友谊和陪伴。小学时期属于此阶段。同性友谊的意义重大,它可以帮助儿童形成自我认同,增强儿童的自我价值感,为后一阶段异性关系的顺利发展打下基础。

第三阶段是异质社交性(heterosociality)时期。从初中开始,一直延续到成年。在此阶段,人的主要愉悦和满足来自多方面的交往,包括同性友谊和异性友谊。能不能与异性形成一种密切的关系相当重要,不少青少年觉得与异性结识并自如地相处是一个痛苦的过程。在这方面的失败,可能造成一些严重的心理后果,如焦虑、自卑、对异性的畏惧等等。

三.学生青春期异性交往的两个误区

误区之一:男女同学过密交往。男女同学交往过密,很容易形成早恋。早恋对青少年的危害也是相当大的。事实上,早恋的学生不是因为异性交往过深,而恰恰是交往太浅,因为正常的异性交往在中学阶段必然是广泛的。

美国《健康和社会行为》杂志最近对8000名青少年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早恋对他们来说,可以变成地狱。青少年之间的早恋,很有可能使他们患上抑郁症,一些人还会因此自杀,个别人甚至走上了杀人的道路。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某高中枪杀两名同学的学生安迪威廉姆斯称,他就是因为失恋精神压抑才杀人的。

并不是学生有交往的需要,又允许学生去交往了,学生就会不出现心理问题,事实上问题不光是有可能还不小。

误区之二:男女同学不敢交往。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两种,一是社会方面的因素即成人的压制。古代对于男女交往是严于防范的,男女七岁分席,青年男女拉拉手、说说话都会被视为大逆不道。现在仍有许多家长和老师防异性交往甚于防洪水猛兽。在他们的压制下,许多同学不敢和异性交往。二是一部分同学性格内向或是心理存在着自卑想法,以致不敢和异性同学交往。实际上,男女交往是互补的,如果长期不和异性交往,有可能造成自己性格上的扭曲,产生这样那样的心理问题。

   

四.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误区

1.动机

中学生异性交往的动机包括“好奇、想试试看”,“弥补精神空虚”,“感情需要”和“学习压力太大”。女生因“好奇、想试试看”而交往的比例高于男生,男生因“感情需要”和“弥补精神空虚”而交往的比例高于女生。高中生因为要“弥补精神空虚”和“感情需要”而交往的比例高于初中生,而初中生的异性交往更多是源于“好奇、想试试看”和“学习压力太大”。

2.关注学生的真正需要

什么样的学生会早恋?马斯洛提出的需要层次理论中认为人是有基本需要的,其他的需要仅仅是这些需要的表现或补偿。

举例说明……,早恋体现的不是爱的需要,是尊重的需要。有的学生人际状况不佳,在班集体中缺少归属感,在集体中缺少体现自身价值的机会,恋爱是一种补偿。甚至可以夸张的说,早恋是他积极面对生活的最佳选择。我们很难说早恋比同性恋、抑郁症是更坏的状态。

应当关注学生的真正需要是否得到合理满足。异性交往问题之所以难以圆满的解决,不在于缺少圆满的思考,而在于缺少从整体的人的角度去真正关注,缺少对学生过去、现在未来的真诚关注。因为这真的很难。

从学生角度出发介绍两个故事……

1.一个孩子站在河边,眺望河对岸一座高山美丽的风景,他仿佛听到了林中的鸟鸣声,又仿佛看到了欢快跳跃的山涧溪流……他被山的伟岸、山的神秘以及山的魅力所吸引。于是,不习水性的他不思后果的跳进河里。可能会有两种结果:他被湍急的河流冲走,付出生命的代价;幸运的被人救起但他也不会再有游山的兴致。

2.“剜到篮子里就是菜”的新解。

五.教育者对青春期异性交往的八大误区

 “青春期”的异性关系是一个最容易被忽视、最容易被误解、又最容易出问题的问题。忽视这个问题的,当然不是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们。他们对异性的兴趣、与异性交往的需求是随着身体的发育和成熟而自然产生的。对此,他们不可能视而不见,麻木不仁。

有意或无意地忽视“青春期”异性关系的,是大多数家长和教师。他们忽视这个问题,并不是因为它微不足道,而是因为他们觉得它是一个不应该讨论,至少不应该“过早”讨论的问题。当意识到自己的孩子或学生已经情窦初开时,很多家长和教师或者只是在心里暗暗着急,或者旁敲侧击地去劝阻,或者不由分说地去制止,却很少与青少年开诚布公地去沟通,更不会为他们提供指导。家长和教师之所以这样做,主要原因之一是他们对“青春期”的异性关系存在很多偏见和误解。

误解一:学生的主要任务是读书,与异性交往是长大以后的事。

学生的主要任务是成长,而不只是读书。成长包括很多方面。读书求知主要涉及智力发展,只是成长的一个方面。学生上学与工人上班有本质的不同:工人上班是要制造产品,在特定的岗位完成特定的生产任务;学生上学的基本目的却是发展自己,不只是“学好数理化”那么简单。学校不仅仅是一个传授知识的场所,更应该是一个促进学生全面成长的天地。学会与人交往,包括与异性交往,是个人成长不可或缺的内容,因此,它也是学生学习的任务之一,是一门意义重大的功课。这门课不在升学考试的科目之列,却会考人一辈子。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学会与异性交往,达成异质社交性是“青春期”最重要的社会目标之一。按照人类心理社会发展的自然进程,一个正常人从初中开始就需要学习建立异性友谊。因此,与异性交往并非是“长大以后的事”。相反,如果真的等到离开学校走上社会以后才开始学习与异性交往,很可能就会因为缺乏锻炼而成为这方面的“困难户”。

误解二:中学生还不成熟,不懂事,不具备与异性交往的条件。

这一看法的潜台词是:与异性交往是一种很特别的任务,需要准备好特别的能力,而这种能力又不能通过与异性交往本身的锻炼来形成。这实际上是在将异性交往神秘化,把异性交往划为禁区。它可能成功地阻止了一些青少年的尝试行为,但是,它同时也加重了青少年在异性交往方面的心理负担,给青少年达成异质社交性增添了不必要的障碍。不错,青少年确实还不成熟,在与异性交往时肯定会遇到不少困难,出现一些问题。但是,人的心理成熟不可能靠坐等得到,与异性交往的技能也只能在实践中去摸索、去提高。事实上,一个没有学会与异性交往,没有达成异质社交性的人很难说是一个成熟的人。在一定的程度上,学习与异性交往是青少年走向成熟的一个重要途径。

误解三:与异性交往会分散精力,影响学习。

这种说法是很多家长和教师反对学生与异性交往的主要理由之一。他们往往举出不少事例来说明此观点的正确,诸如某某人因为“早恋”而没有考上大学之类。其实,如果仔细推敲,他们的论据并不能证明论点。许多因与异性交往而影响学习(主要是影响考试成绩)的人,真正的原因并不是分散了精力,而是承受不了巨大的精神压力,这种压力又往往来自教师或家长对于异性交往的过敏反应。

精力不是一个静态的固定的东西。一个人在某个时期的精力大小或多寡,有很大的伸缩性,而且受到情绪的强烈影响。心情不好时,人们往往无精打采;心情愉快时,人们就会浑身是劲。研究发现,一个与异性交往很成功的人,往往情绪饱满,精力充沛,学习和工作的效率都很高。因此,与异性交往本身并不会对学生造成负面影响,相反可能还有积极作用。当然,在与异性交往时,可能会发生一些矛盾,遇到某些挫折,影响人的情绪,但是,出现这种情况的时候并不多,只能算作特例,而非常态。根据特例去反对与异性交往是不可取的,正如不能因噎废食一样。

对上述误解,我们可以说一句针锋相对的话:只知道读书会花费太多的精力,以致影响异性交往。这不是说笑话。在一些名牌大学里,有不少只会读书考试,不善与人交往,尤其是不会与异性交往的学生,他们出现心理问题的概率很高,一些人最终因为情感问题而痛苦不堪,前程尽毁。成功的教育应该兼顾智力提升和社会性发展,而不是将二者对立起来。

误解四:与异性交往很容易发展为“早恋”,使中学生犯错误。

“早恋”可能是最容易让家长和老师神经过敏的字眼。可以说,在一些家长和老师身上存在“早恋恐慌症”:一看到两个男女学生单独在一起,就怀疑他们“早恋”了。一怀疑他们“早恋”,就如临大敌:一方面把他们打入另册,当作“问题学生”;另一方面千方百计控制其负面影响,害怕他们起了坏的带头作用,使“早恋”流行蔓延。在这种心态左右下,不知制造了多少冤假错案?妨碍了多少青少年的身心发展?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异性交往的动机多种多样,在很多时候并不是为了谈恋爱。即使是一对一的男女约会,也不能与恋爱划等号。两个男女学生单独在一起,可能是在讨论学习问题,也可能是在交流对一些事情的看法,甚至可能是在讨论怎么样才能避免“早恋”。虽然青少年还不成熟,容易冲动,但是,他们都有正常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自制能力,在恋爱问题上一般会相当慎重。

如果说有一些中学生真的“早恋”了,他们也可能是被教师和家长逼上梁山的。“早恋”是成人世界制造的一个标签,一些人拿着这个标签到处乱贴。例如,如果两个男女学生关系很密切,经常在一起,那么我们本来应该给他们一个“异性友谊”的标签。然而,不少教师和家长从来就不相信有“异性友谊”这么回事,于是他们就会不由分说贴上“早恋”标签。一旦被贴了这个标签,这两个学生就有嘴难辩,外界的压力可能迫使他们真的恋爱起来。如果青少年真的“早恋”,也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丑事。“早恋”的学生也不是坏学生。“早恋”是一个心理现象,而不是道德品质错误。对“早恋”的学生,教师和家长不应该孤立、打击,而应该更多地关心和引导。

误解五:中学生谈恋爱成功率很低,中学生与异性交往没有什么好处。

对于中学生谈恋爱的成功率,肯定没有任何正式的权威的统计数字。这个成功率往往是由中学教师总结出来的。他们的根据就是自己的经验──他们教过的学生中,有多少人“早恋”,其中又有多少人最终没有结为夫妻。这种统计方法显然是有问题的,因为一些被教师贴上“早恋”标签的学生其实并没有谈恋爱,他们不存在成功与否的问题。

这种思考的逻辑也是不成立的。首先,恋爱的成功与否不能只以结婚与否来衡量。如果一次恋爱使双方都得到成长,它就是有价值的。初恋的成婚率可能很低,但是这决不意味着初恋没有价值或没有必要。其次,“早恋”的成功率低也不能作为否定异性交往的理由。相反,这一点倒可以作为要加强异性交往的理由──如果教师和家长能够多做一些工作,引导学生学会与异性交往,他们将来的恋爱和婚姻就会更顺利、更成功。

误解六:与异性交往是少数学生的行为,“好学生”不应该仿效。

前面已经提到,与异性交往是青少年心理社会发展的正常需要,所有发育正常的中学生都会自然地产生这方面的需求。但是,由于中学生被灌输了对异性交往的很多偏见,他们可能自觉或不自觉地压抑自己的需求,不敢作出相应的行为。一些学生则用“地下活动”的方式来与异性交往,不敢让老师和家长发现。这样的境况对学生们正当的异性交往是非常不利的。如果一个学校真的只有少数学生对异性交往感兴趣,我们就不得不怀疑它出了什么问题。

误解七:如何处理异性关系不需要别人指导,到时自然就会。

对涉世不深的青少年来说,与异性交往是一个全新的领地,有很多的疑问和困惑。资料表明,在社会风气十分开放的美国都有相当一部分大中学生把异性交往当作一个难题。在观念相对保守,而且对青少年异性交往充满偏见的中国,不难想象青少年在这个方面的问题和困难更多。据一些心理咨询专家反映,我国青少年来电来信所寻求帮助的问题中,与异性交往有关的占了相当大的比例。

误解八:如何处理异性关系不属于教育范围,教师对此没有责任。

如何与异性交往不在考试范围之内,但是,它应该在教育范围之内。尤其是当我们强调素质教育的时候,老师就有责任指导学生学习与异性交往。在某种程度上,与异性交往是对一个人的综合素质的考验。教师和家长如果能够主动地帮助学生培养这方面的能力,将会使他们收益终身。

正是由于上述诸如此类的误解,使很多家长和教师不能正视“青春期”的异性交往,往往采取压抑、堵塞的办法来被动应付,而不是积极引导。一些在异性交往上遇到问题的青少年,不仅得不到及时的正面的指导,反而会遭受来自各个方面的误解和责备,在巨大的精神压力下,他们可能做出不计后果的行为,“青春期”的异性关系也因此成为一个危险问题。如果要化解危险,解决问题,首要的事情是家长和教师要改变自己的观念。

六.时下不当的教育方式:

由于认识上存在误区所以在家长和学校的教育过程中存在不当的方式。

一是“回避型”。认为不需要进行异性交往方面的教育,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自然就会掌握的。理由之一是认为我们的祖先及我们这些成年人从小到大都没有接受过专门的异性交往教育,不是也很好地过来了吗?理由之二是认为对异性交往进行专门的教育会造成刺激,知识的传授反而会起到诱发青少年出现早恋、性问题甚至性犯罪的反作用。理由之三是认为青少年不懂异性交往的知识是道德纯洁的表现,对他们封闭这方面的知识是保险的。

二是“压制型”。即不问青红皂白,一律禁止学生与异性同学有过多的接触和交往,这方面有些家长表现得尤为突出。如有的家长一接到孩子异性同学的电话,就心下存疑,百般盘问;一见到孩子与异性同学在一起游玩,就对孩子进行“轮番轰炸”式劝导;更有家长偷看孩子日记、私拆孩子信件……这些“堵而不疏”的做法,不仅对孩子的心理造成了不良影响,更恶化了亲子关系,可谓百害而无一利。

三是“放任型”。即过分放心大胆的对待青少年的异性交往,任其“自然发展”。不得不承认,现在有些教师和家长对孩子的异性交往不闻不问,尤其对于青少年异性交往过程中已经表现出来的心理问题反应麻木或者熟视无睹,认为没什么大不了的问题,待孩子稍大一些后自然就会明白的。个别家长竟然还鼓励自己孩子的“早恋”行为,认为自己的孩子“成熟早”,应该让他()增长些经验,而且,如果孩子现在就已经自己解决了“终身大事”,那还解除了家长的后顾之忧,何乐而不为呢?更有甚者,家长为了自己的私人利益,竟然“指点”自己的孩子“攀高枝”,把交往的对象专门放在那些能够给他们带来“帮助”的异性身上。显然,这样的教育方式只会诱发、加剧青少年的异性交往的心理问题。

七.学生眼中的青春期异性交往教育

1.对父母教育的期望

中学生对其父母在异性交往教育方面的期望存在显著差异,多数学生希望父母能够支持其正常的异性交往、禁止其恋爱。更多的女生认为父母对异性交往的要求应是“可与异性交往,禁止恋爱”或“一律反对”,而男生更多地希望父母“支持其正常交往,不鼓励也不禁止恋爱”或“不过问此事”。与初中生相比,更多的高中生希望父母的态度是“可与异性交往,禁止恋爱”或者“支持正常交往,不鼓励也不禁止恋爱”。可见,多数中学生既不希望家长对他们的异性交往和恋爱问题不闻不问,也不希望家长一律武断地反对中学生恋爱,而是希望家长能够理交往。

2.对教师教育的期望

中学生对教师教育的期望存在显著差异。绝大多数希望老师能采用“单独谈心,讲明利害”的方式来处理他们的恋爱问题,最不希望老师“告诉家长”的做法。假如恋爱被老师知道,男生认为“批评教育”、“装作不知道”、“告诉家长”,都是教师可选择的做法,而女生多认为老师应当“单独谈心,讲明利害”。认为老师应该“装作不知道”、“告诉家长”或“单独谈心,讲明利害”的高中生比例高于初中生,而初中生认为应该对其进行“批评教育”的比例高于高中生。由此看来,多数中学生期望老师能以一种既尊重他们隐私,又不张扬夸大且能讲明利害的方式来处理他们的恋爱问题。

3.对学校教育的期望

中学生对学校教育干预的期望存在显著差异,多数人认为学校应当对学生的恋爱问题予以“正确指导”。与男生相比,更多的女生认为学校应提供“正确指导”或者让恋爱问题“顺其自然”、抑或是“严厉禁止”学生恋爱;与女生相比,更多的男生则表示学校“不需过问”此事。认为应该“正确指导”和“顺其自然”的高中生比例高于初中生。这提示我们,学生大多都希望学校能为他们的恋爱问题提供正确的指导,所以在教育过程中,教育工作者应注意中学生在异性交往和恋爱方面的性别和年级差异。

八.对教育的启示

 ()更新理念,认识异性交往的意义

异性交往是青少年身心发展的必然结果,本次调查结果反映了中学生异性交往的普遍状况和迫切需要。心理学家认为,青少年期是个体社会化的关键期,在这一阶段,个体与异性同伴的正常交往对他们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的适应意义。异性交往可以促进青少年同一感的发展,增进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增进青少年间的友谊,促进青少年的社会性发展,对青少年的心理、行为有多方面的积极影响。

另外,中学生的发展不只局限于学识的增长或智力的提高,还包括身体的发育、心理的发展、个性的形成、道德品质的成长等方面。学会与人相处、学会与异性交往,是个体成长不可或缺的内容,也是中小学心理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课题。由此,家长、老师和学校绝不应忽视这方面的教育,更不该因噎废食,将其作为不正当的行为而一味驳斥。调查发现,多数中学生渴望得到异性纯真的友谊,也希望成人和学校能够认可他们与异性之间的正常交往。因此,有必要澄清一个事实,异性交往不等于恋爱。通常说来,异性交往有三个层次,一是异性互动,二是异性友谊,三是恋慕。爱情往往是从异性友谊发展而来的,但异性友谊发展成为爱情,还需要很多特殊条件,正确区别异性友谊和爱情有利于发展异性间的正常交往。所以教育者应当提高自身的鉴别能力,坚决摒弃对异性友谊和爱情“一刀切”的干预方式。

()理解沟通,倾听学生的心声

处于中学阶段的青少年正值“心理断乳期”,他们的自主性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由于认知、情感发展的不完善,做事难免冲动或“钻牛角尖”。对他们实施教育一定要注意方式、方法。研究的结果证实,多数中学生希望学校、老师能为他们的异性交往和恋爱问题提供正确的指导,用单独谈心、讲明利害等平和方式处理他们的恋爱问题,希望家长能够理性地支持他们与异性进行正常交往,不要不闻不问,也不要武断地反对他们恋爱,更不要禁止他们与异性交往。

鉴于此,家长、老师和学校应当充分认识中学生的心理特点,理解他们的情感需求,与他们多沟通,以一种开明的态度去引导他们建立良好的异性关系,相信中学生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的能力,及时正面地指导青少年走出青春情感的迷惘,以健康、积极的心态应对异性交往中出现的问题,对中学生实施异性交往和恋爱教育时要真正做到尊重、理解、沟通、关怀和指导。

()关注差异,增强干预针对性

尊重中学生在异性交往中表现出来的群体和个体差异,是开展教育工作需要遵循的重要原则。这里所言及的群体差异主要是指异性交往中的性别差异和年级差异。调查发现,整体而言,对待异性交往和恋爱等问题的看法,男生较为主动、开放,女生比较被动、保守;高中生比初中生更为成熟、开放。另有研究指出,中学生对于异性间的恋慕,在“表达”方面较为被动,在“接受”方面较为主动,即更多的学生愿意接受异性向自己表达,而不喜欢主动向异性表示爱意。因此,针对不同群体所采取的干预手段应当有所区别,这样才能有的放矢,取得实效。

同时,中学生的个体差异也直接影响干预者的施教方案。例如:中学生初涉爱河的动机不尽相同,针对他们所实施的相关指导也应有所侧重。对于因“好奇、想试试看”而恋爱的学生,可以向其传授交往的知识、提供更多的交往机会;因“精神空虚”而恋爱的学生,可以鼓励他们多参加一些饶有趣味的集体活动,协助他们走出空虚的精神家园;因“学习压力大”而恋爱的学生,可以为其提供学习辅导,帮助他们缓解学业压力;因“感情需要”而恋爱的学生,可以为其提供充足的情感和社会支持,使他们对异性的感情得以转移和升华,最终融入到集体温暖的大家庭中。

 

 

参考:

《青少年异性交往心理问题研究综述》 王 磊  中国海洋大学社科部

《异质社交性与美国青少年的异性交往》  彭庆红  湖南师范大学

《中小学生异性交往的科学认识与正确引导》    华中师范大学

《中学生异性交往的现状及心理特点》  李 鹰  山东师范大学

《中学生异性交往问题浅析》  济南市9 石建军

《对“青春期”异性交往的八种误解》  彭泗清(北京大学心理学系博士)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