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打坐

 月心斋 2011-06-13

      什么是打坐?

    打坐是我国古代的一种养生健身法,也叫“盘坐”或“静坐”,通常是闭目盘膝而坐(可以单盘,也可以双盘,根据个人的身体条件循序渐进)调整气息出入、手放在一定位置上、整个人进入不想任何事情的一种状态。在道教、佛教以及印度的瑜伽当中都有打坐修炼方式,佛教中打坐被称为“禅坐”或“禅定”,瑜伽中的冥想也与打坐有异曲同工之妙。 

  为什么要打坐?

  这个问题并不是一个很新的问题,之前已经有很多人用各种各样的方式对“为什么要打坐”进行了阐述。打坐有利于腿部经脉的疏通和血液流通,据说还能增强你的记忆力,我那位朋友告诉我说,尝试打坐一百天之后,你会发现很多东西都不一样了。同时打坐绝不仅仅是对身体有好处,对生活中的许多方面都会有益处。

  郭沫若曾在《静坐的功夫》一文中谈道:“静坐这项功夫,在宋、明时代,儒家是很注重的,论者多以为是从禅而来,但我觉得,当溯源于孔子的弟子颜回,因为《庄子》上有颜回坐忘(即静坐)之说。”

  中医药学上,静坐养气也为医理所提倡,《黄帝内经》上说:“恬淡虚无,其气从之;精神记忆体,病安从来?”打坐是集中注意力、达到心神合一的一种途径,是一种通过冥想实现的心理暗示疗法。美国哈佛大学的医学院里,医生除了给病人用药外,还经常教他们如何盘腿打坐,以消除精神上的压力和烦恼。在日本,也有许多年轻女性到寺庙盘腿打坐,以消除工作的压力和烦恼。

  打坐最主要的一点在于平和心境,让自己静下来、沉下去,是一种让我们重新认识自我的方式。当我们感到快乐的时候,很难静下心来,反之痛苦难过的时候亦很难静下心来,而打坐看似简单,但却是非常有效的帮助你能沉静下来的方式。因为打坐的时候,开始会从心里感到一种压迫感,颇有不发出去不行的意味,但是打坐就要帮助你定住自己,不管外部的环境如何恶劣、自己的心绪如何混乱,都要定在当地。

这是一种对心性的修炼,所谓佛教中的戒、定、慧也有这个意思。戒而修定,定能生慧,但打坐并非一定要与佛、道的修行有关,普通人随时随地都可以练习打坐,除了强身健体,也是一种修心的过程,让我们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能保持平静如常。

  如何开始打坐?

  初初练习打坐,先记住“三调”,即调身、调息和调心。

  调身,是先把自己的坐姿调整好,双腿盘起,直立而坐。盘腿可以散盘,可以单盘,也可以双盘,看个人的基础,左脚在下,右脚在上,或反之,都可以,以自己舒服和自然为宜。两手掌上下相叠,大拇指轻轻相抵,同样的哪只手在上都可以。肩膀放松,颈部打直放松,用头顶的正上方来调整姿势的基准点,想象那里有条线将你的身体往上拉,让身体的重心形成一个三角点,而不要用到肌肉的力量。

  调息,开始先放松做几个深呼吸,然后将意念集中在呼吸上,呼气的过程意念中只有呼,吸气的过程意念中只有吸。让意念跟随呼吸,如影随形,但轻松地跟随。

  调心,到这时候,呼吸以外的念头就基本上可以称之为杂念了,对杂念不抗拒,杂念来,不管它,只是回到呼吸。不管什么样的杂念,都不要理它,不要排斥它,任由它来,但很单纯地回到关注呼吸上来,这就叫做调心。

  需要注意什么?

  一开始练习打坐,多数人是坐不住的,每坐一分钟,都好像在忍受一种煎熬。开始是大腿根疼,一直延伸下来,到大腿、膝关节、小腿甚至脚踝。不用紧张,疼痛说明经络不通,中医当中说“通则不痛,痛则不通”就是这个原理。这时候没有别的办法,只有坚持。

  通常练习打坐,都从散盘开始,就是两条腿互相不盘起来,慢慢地开始单盘,即一条腿盘在另一条腿上,到最后进行双盘的练习,就是“双莲花”的坐姿。如果能够坚持练习到每次双盘打坐一小时以上,就会感觉到身体非常轻盈,也能感觉到气在身体里流动,这就是打通经络的过程。打坐的练习其实也是一个通关的过程,开始时可能坐一分钟都觉得难以忍耐,慢慢坚持,10分钟、20分钟、30分钟,一般练习者打坐到30分钟是一大关口,因为麻的感觉会非常强。到40分钟的时候最强,坚持到50分钟反而不大觉得了,这是运动上说的“临界点”,过了临界点之后到打坐一小时的时候就已经感觉不到麻了。

  需要注意的是,打坐的练习不要在饭前或者饭后的半小时内开始,同时还要注意不要在风口或空调的环境中练习。最好能够在打坐前适当地进行一些热身运动,以便让血脉能够畅通。初次练习打坐如果不能坚持也不要勉强,一切顺其自然,可以放松一下再继续。如果有可能,最好能在有经验的人指点下进行练习,不要盲目,也不要急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