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自:曹寇 著 《藏在箱底的秘密性史》 花城出版社 2011年5月 出版
据说老子是在战乱中来到人世的,而且是在举家逃亡的牛车上。也就是说,老子刚刚睁开眼睛的时候就看到了人世的乱象,这对他后来在《道德经》中所阐释的道家学说也许有很大的影响。 他认为,人类过多的社会活动,使人脱离了自然。社会和家庭是人为的事务,道德的善恶标准更是武断的自以为是。换言之,人类的一切努力、奋斗和“有为”都是在造孽,是自作自受。所以,他极力倡导人应该回归自然,返璞归真,应该“无为”,这样人才能与自然和谐。之后的《庄子》与老子学说一脉相承,沿着他的论述轨迹继续向前进了一步,并且更为诗性、神秘,成为了后世的一种美学思想和文人情趣。老子和庄子,可以看作是世界上最早的环保人士,是绿色和平组织在中国古代的萌芽。 对待性事,因为崇拜自然,所以道家最初是轻视社会道德的。也因为崇拜自然,道家崇拜妇女,因为妇女的子宫可以孕育新的生命,女人是母亲,是一种自然力的体现。 不过,老子认为,人应该节制自己的欲望。清心寡欲或无欲才能得道,才是对自然的遵从。自然是无欲的,交合与孕育仅是自然力量而已,所以说性交并非欲望的延伸。他还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按他所说的观点,美女成群最后只会导致性欲减退。 在老庄的哲学系统中,人的破坏力量以及欲望,被给予了高度的关注。节欲和顺从自然的力量,同时矛盾地并存,并被庄子优美的散文所升华,成为人与自然既抗争又和谐并存的哲学见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