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用“宽容”为学生撑起一片蓝天

 绿色的心123 2011-06-14
用“宽容”为学生撑起一片蓝天
初2011级年级主任 叶兵
作者:office    内容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116    更新时间:2011-1-16

字典上“宽容”一词的解释很简单,即“宽大有气量,不计较或追究”,但在具体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我们要想以自己的言行来诠释它却也并非易事。当前,我校的学生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除机选生占了一半外,寄宿制学生也占了百分之五十以上。他们或来自县上,离乡背井,小小年纪就要打理自己的学习和生活;或来自城区,往往父母事忙,管教无力,把希望寄托在学校。其中有不少学生思想修养不高,行为习惯较差,个性品质欠佳,学业成绩堪忧。正因为对他们实施理想的有效管理难度较大,故而提出这个想法,希望以教育者、特别是班主任的“宽容”为他们撑起一片蓝天。

多少年来,教育界沸沸扬扬的“爱心教育”讨论、学生主体认同、人本主义呼唤,无非都是在寻找一种“ 平等、对话、尊重、宽容”的理想教育。成功的教育名家无一例外的都具有严父的要求和慈母的心肠。李镇西老师“爱心教育”可以感动得学生流泪,同行赞叹。宽容不是纵容,它是一种气量,一种人格魅力。有了你的宽容,学生才愿意和你心灵沟通、思想交流,才有可能产生出真情碰撞的火花。否则,过于死板地计较追究,常会让师生对立,闷气郁胸,那无益于教师的快乐人生,也有损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寄宿制班因种种特殊性给我们提出了一个难得的教改实验契机。作为他们的老师,特别是作为他们的班主任,我们提倡以平静温和的心态去接近他们,以温暖动情的眼神去暗示他们,以慈祥和蔼的笑脸去融化他们,以温声细语的话语去说服他们。只有师生心心相印、情感交融,学生方能亲其师,信其道。

用“宽容”为学生撑起一片蓝天吧!蓝天下,山美,水美,人更美;蓝天下,花草丰茂,牛羊肥壮;蓝天下,百花争艳,万紫千红,春风和煦,生机勃勃。我们的教育不就是要追求这样一种美好的境界吗?

要做到“宽容”,方法很多,且提几点:

首先,请放下你的“架子”。须知,你仅仅只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你仅仅只是学生学习、生活的指导者,你也仅仅只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参与者。放下“架子”,转换角色,或许有意想不到的惊喜。

其次,请丢弃你的“鞭子”。竹制的“鞭子”会伤害皮肉,言辞的“鞭子”会刺痛心灵,平等、尊重、宽容才是现代教育理念所倡导的核心。

第三,降低你的“调子”。学生犯了大错,本以为免不了一场疾风骤雨,而结果却是艳阳高照,学生因此而感动、感激,从而产生前所未有的热情和动力,心想“老师如此的尊重我、理解我、关爱我、教育我,我再不改正,再不努力学习就实在太不应该了……”。

第四,宽容学生的错误和对抗。错误和真理,失败与成功常是一对栾生兄弟,世上没有不犯错误的学生,关键是为师者如何引导学生认识错误、改正不足。

初中学生处于生理、心理发展的断奶期,周边环境太多的诱惑,中小学教育的巨大差异往往让他们烦躁、焦虑、反抗,有位名家说过:“没有初中生的反抗就不是初中生。”这话很值得我们深思。

以上所说对于离别家乡亲人、缺失家庭温馨的寄宿制学生来说显得尤为重要,谨此提出,愿与君共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