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标准化操作规程在急诊科的应用

 昵称7136815 2011-06-14

标准化操作规程在急诊科的应用

2008-9-11 10:22  【 】【我要纠错

  急诊科是挽救病人生命的前沿阵地,急救人员的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与每个病人的生命息息相关。如何提高全体急救人员的业务技术,避免差错事故的发生,是护理管理者应深入思考的问题。我科于2003年10月开始制定并实施急诊急救流程中的各项护理程序标准化操作规程(Standard Operating Procedure,SOP),取得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急诊科SOP的制定

  首先建立由急诊科主任、护士长、高年资医师1名和护理业务骨干2名组成的急诊科SOP小组,负责制定与实施急诊科的各项SOP,同时负责急诊科SOP的质量控制和改进工作。由急诊科SOP小组根据急诊科的实际工作情况绘制出急诊工作流程图,然后依据流程图逐一制定出每一个步骤和环节的SOP。为了便于急诊科医护人员学习与记忆,将所有的SOP整理归纳为各种疾病抢救SOP和各种抢救仪器操作SOP,结合相应的各班护理人员岗位职责和各类物品、房间管理制度共四类,按A、B、C、D的顺序进行编排,并将所从属的SOP再按1、2、3……的顺序进行编排,见表1。表1急诊科标准化操作规程(略)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2.急诊科SOP的实施

  将常见疾病抢救SOP以流程图的形式张贴在抢救室墙面上,将抢救仪器SOP打印塑封后悬挂于各个仪器上,同时将急诊科SOP收集整理成册,所有护理人员人手一册,经培训后开始在实际工作中应用。每月组织1次SOP质量改进会议,将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优缺点总结后及时反馈给SOP小组,由SOP小组对其进行修订;每季度组织1次急诊科SOP知识竞赛,护士长随机提问SOP相关知识,确保急诊科全体护理人员能够熟练掌握SOP的内容并严格执行。

  3.实施SOP的结果

  通过急诊科SOP的制定和实施,使急诊科护理人员的各项操作规范统一、有章可循,护理人员工作秩序有条不紊,差错事故等明显减少,护理工作质量得到了全面提高。自开始实施急诊科SOP至2006年10月的各项满意度调查统计结果见表2。由于急诊科SOP直接与实际工作相连接,可操作性强,新上岗护士不再需要长时间的摸索与适应,就可胜任急诊科的各项工作,使急诊科的整体工作效率和业务素质都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2006年3月,我院进行护理人员换岗,急诊科护理人员流动率达30%,在急诊科与其他临床科室工作有很大区别的情况下,急诊科新上岗护理人员通过对急诊科SOP的学习,很快就胜任了急诊科的工作,保证了急诊工作的整体性和连续性。表22003年10月~2006年10月急诊科各项满意度调查统计表(略)

  4.体会

  制定急诊科SOP的目的是建立最佳工作程序,取得最佳效果,因此,标准化在医院质量管理中具有重要作用,是提高医疗质量和发展专科技术的重要保证[1]。为了提高急诊科整体医疗水平,提高护理管理,提高危重病人抢救成功率,我们尝试制定和实施了急诊科各项护理程序标准化操作规程。以往对各种危重病人抢救没有统一的标准,仅凭当班人员的个人经验和技术水平为病人提供不同的服务,由于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加上医护人员的班次轮换频繁,急诊抢救质量极不稳定。在制定和实施标准化操作规程以后,护理管理人员可以通过对护理标准化操作规程的监督改进和质量控制,来对急诊科的护理人员进行有效的管理。岗位职责和工作制度的制定,明确了各班护理工作的内容与权责,使当班护士对自己的工作心中有数,如在自己的班次上自己有什么样的权责?该做什么事?该如何去做?在什么场合该符合什么样的要求?使护理工作更全面,不会出现差错事故和纰漏,护理权责划分清楚,有利于护士较好的适应工作。同时护理工作标准的统一,也使护理服务有条不紊,护理管理有章可循。反应快、行动迅速、操作准确、抢救成功率高,这是快速反应观念的四要素[2]。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急诊急救的工作性质要求护理人员必须达到快速反应,不能快速反应就不能适应急诊急救工作,也就不能适应急诊急救病人的需求。急诊科新上岗护士和新转科护士如何才能尽快熟悉急诊工作程序、熟练掌握各项急救技能,并达到快速反应呢?按照以往的模式,则需要由老师带教、参加业务学习、工作中长时间的自我摸索与适应后,才能够达到要求。而制定、实施各项标准化操作规程后,新上岗护士在较短时间内只需集中强化学习各项标准化操作规程,即可胜任急诊科的工作。标准化操作规程的制定,有效的祢补了新上岗护士在适应期内的技术和经验缺陷,对保证急诊护理的连续性和整体性,提高整体急诊科的急诊急救效率和护理服务水平具有重要意义。2004年3月护理人员招聘换岗,由于护理人员的轮换,使我科患者满意度和医生对护理的满意度一度下滑,主要原因是护理人员工作不熟练、工作有漏项、仪器操作生疏、面对抢救病人手足无措等,而2006年3月的招聘换岗,因急诊科实施了各项标准化操作规程,3~10月的各项满意度没有受到影响,反而满意度指数持续上升,证明了标准化操作规程实施的科学性和有效性。综上所述,标准化操作规程的制定和实施,对提高急诊科护理管理水平和整体急救效率,推进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以及改善护理服务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因此,值得广泛推广与运用。

  【参考文献】

  [1]任真年。现代医院医疗质量管理[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3:25

  [2]任真年。论急诊科急诊急救护理质量控制[J]。前卫医药杂志,2000,2:65

  [3]朱丽萍,魏燕萍。护理病历缺陷分析及对策[J]。现代护理,2006,12(6):572-573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