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为市场人员,我们应该都知道给回扣是多么厉害的杀手锏! 可是有一天,你不再是市场人员,你已经过度到一个企业的经营者,你是老板了,你也有自己的采购啦,是否有想过,您的采购人员会不会吃您的供应商的回扣,增加您的生产成本呢?有没有什么办法可以杜绝呢?
我是这样认为的:
一、用自己信得过的人。
二、高薪养廉。
三、严厉的惩罚机制。
除了这些,您有更好的建议吗?
网友一:
老板只管大事,难免堵不了小漏洞。你以优势或竟价被业务员拒绝,多半不合情理。只有设想直接与老板沟通了。不过这也要看老板的悟性,不要总以为:这点小事也来找我?一推了之。有的时候推掉的是自己的钱,也推掉了堵洞的塞。
网友二:
一、用自己信得过的人 。你信得过他,他未必信你这一套,一厢情愿的想法。
二、高薪养廉 。这个可能比上面好一点。我是说养廉的时间长一点。但也挡不住供应商的轮番攻心。
三、严厉的惩罚机制。对于员工来说,最严厉的惩罚莫过于炒鱿鱼。看透这一点之后他有什么好怕的。
网友三:
揣着明白装糊涂就好了,就像上面的哥们说,水清则无鱼!但凡事都有个度的问题,亲自过问也好,自己留心也好!总之,最好用自己信得过的人。
不过楼主的高薪养廉看发我不赞成,公务员不也是高薪养廉吗?可是揩国家油的,贪污的,吃回扣的,什么的人没有啊,人的欲望是无限的!
给小吴开出“药方” 俞先生的三步棋使小吴深受启发,针对小吴所述公司的具体情况,俞先生又为小吴加开了一帖药方:
1、建立采购预算制度 采购部门应根据售计划和库存数量,编制全年采购预算,报财务部门备案,以安排全年的采购资金。
2、制定切实可行的采购管理制度 重点是对采购环节的各项业务建立职责分工,实行职务分离控制。
3、建立采购申请审批制度 各部门应在预算范围内根据生产进度计划和用料计划编制请购,申请进货,请购单是用料部门通知采购部门进货的一种业务凭证,该凭证经用料部门负责人签字后送交采购部门。采购部门审批后批准请购单,据此编制采购计划。
4、建立订货控制制度 公司除小额零星杂项物品外,大宗进货均应采用订货制度。订货是整个进货过程的核心,通过订货过程的控制,就可以控制企业整个进货过程。
5、建立后续检查制度 购人员在必要时可到供货单位查看产品的生产进度和检查质量,以保证供货单位按条件发货。同时,采购人员还应掌握本企业的生产进度,以确保供货单位的交货能够满足本企业的生产需。
6、建立严格的货款支付制度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货款对应严格的审批制度,无有关负责人或被授权人的批准,财务部门不得付款。 (2)发票价格、运输费、税款等必须与合同复核无误。 (3)货款结算除了不转账结算起点的,必须采用银行转账进行支付。 (4)控制储备定额,以保证生产需要、节约资金使用为原则,严防超储积压。确保购入的货物是生产经营所需的,并且每次采购都在预定的水平之中。 (5)应付账款的明细分类账和总分类账应经常核对,确保账账相符。 小知识 1、存货与存货管理目标 存货: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为销售或者耗用而储备的物资,包括材料、燃料、低值易耗品、在产品、半成品、产成品、协作件、商品等。 存货管理目标:尽力在各种存货成本与存货效益之间作出权衡,达到两者的最佳结合。
2、储备存货的有关成本 ①取得成本:指为取得某种存货而支出的成本,又可分为订货成本和购置成本。 ②储存成本:指为保持存货发生的成本,包括存货占用资金所应计的利息(若企业用现有现金购买存货,便失去了现金存放银行或投于证券本应取得的利息,是为“放弃利息”;若企业借款购买存货,便要支付利息费用,是为“付出利息”)、仓库费用、报销费用、存货破损和变质损失等等。可分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 ③缺货成本:是指由于存货供中断而造成的损失,包括材料供应中断造成的停工损失、产成品库存缺货造成的拖欠发货损失和丧失销售机会的损失(还应包括需要主观估计的商誉损失);如果生产企业以紧急采购代用材料解决库存材料中断之急,那么缺货成本表现为紧急额外购入成本(紧急额外购入的开支会大于正常采购的开支)。
3、储备存货的总成本计算公式 储备存货总成本=取得成本+储存成本+缺货成本=订货固定成本+订货变动成本+购成本+储存固定成本+储存变动成本+缺货成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