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绝平庸,一个超龄编外考生的答卷
>
题记:2011江苏高考作文题为《拒绝平庸》。以拒绝平庸为题,不避平凡,不可平庸,为人不可平庸,平庸便无创造,无发展,无上进。处世不可平庸,因此,要有原则,有鉴识,有坚守。不少于800字,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今年全国的高考作文题五花八门,最吸引我眼球的还是江苏省的高考作文题:拒绝平庸。我觉得这个题目出得太好了。考生在考场上思考这道题写出这篇文章的时间总共不会超过一个小时。可是,对于他们人生的影响,可能就是一辈子。面对这样一道题,作为30多年前参加过高考的一个超龄编外考生,也有一种跃跃欲试的冲动,就写了下面这篇文章。
不避平凡,这句话很好理解,也给了我一些信心。年过半百,没有什么卓越的表现和成就,我是一个再平凡不过的人。虽然年轻时曾经胸怀改造国家,改造社会,乃至改造世界的雄心壮志。长成后却发现力不从心,没有多少创造,没有多大发展,也没有多少上进。才知道国家、社会、世界不是谁想改造就有权利,有资格,有能力去改造的事情。只好娶妻生子,奔波于家庭、单位之间。平常的日子,朝九晚五,在单位干着些平凡的工作,挣几吊饿不死也发不了财的工资。回家以后,守着越变越老的黄脸婆和越变越独立的犬子,奏着单调重复的锅碗瓢盆交响曲。
为人不可平庸,这句话可能会有不同的理解。首先必须搞清楚什么叫平庸。诗人歌德用有一个不错的定义:“什么是庸人?一根空肠子,充满恐惧和希望,乞求上帝来保佑。”我认为,这里的庸人可以理解为平庸的人。
社会上不乏一些酒囊饭袋,好象爹妈只给了他一根空肠子,生下他来就是为了吃饭。每天就是吃饭睡觉,浑浑噩噩,醉生梦死,没有头脑,没有思想,没有灵魂,当然就没有创造,没有发展,没有上进。
还有一些人,虽然有些思想,有些头脑,有些灵魂。可是,却充满了两种极端的东西:恐惧和希望。做学生恐惧上课,恐惧做作业,恐惧考试。毕业时恐惧找工作,恐惧就业,恐惧到基层。上班了恐惧干活累着了,恐惧工资挣少了,恐惧提升太慢了。恐惧的另一个极端是希望,也可以说是幻想。幻想不通过努力就取得好成绩,上到好学校,找到好工作,挣到好工资,得到好位子,娶到好媳妇,过上好日子。因为只有恐惧和希望,虽然也求发展,求上进,却不是求自己,而是求上帝保佑自己不劳而获。
拒绝平庸,最重要的就是有原则,有鉴赏,有坚守。我认为,做人的原则应该是做好自己的事情,做好眼下的事情,做好当下应该做的事情。谁也不是天生就优秀,天生就卓越。万丈高楼平地起。开始的时候,谁都是在最底层,必须打好基础,基础挖的越深,打的越牢,楼才能盖的越高。
拒绝平庸,还得要有鉴赏的能力。首先,要有鉴赏自己的能力,知道自己适合做什么,喜欢做什么,能够做什么。其次,要有鉴赏是非的能力。比如,在学校里,以为那些刻苦学习的人太傻,太平凡;而那些穿奇装异服,上课捣乱,下课胡闹,玩世不恭的小太保才不平庸,那一定会误入歧途。再次,要有鉴赏社会的能力。如果两眼都是阴暗面,一定会悲观厌世。每一个人所处的社会,都不会是尽善尽美,有能力你去改造社会;没有能力,你去适应社会;要知道,一味抱怨社会,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拒绝平庸,贵在坚守。我最喜欢对儿子讲两句话: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天才是持久的兴趣。我们每个人都可能成为天才,都可能成为优秀的人,都可能取得卓越的成就。可是太多的人没有原则,太多的人没有找到自己的兴趣点,太多的人没有坚守下来半途而废。前几天和一位从美国回来的同乡兼校友聊天,他比我小7岁,却是同一年上大学。他多次和我谈自己的理想是获得物理学的诺贝尔奖,他具备这样的实力。在老家念中学时多次获得各种物理竞赛奖,大学毕业后顺利到美国物理学家的摇篮麻省理工学院硕博连读。毕业后他选了五个课题。可是,由于结婚生子,由于家庭的压力,他改行了,没有坚守下来。后来别人接着做他的课题,其中的四个课题获得大奖甚至冲击诺贝尔奖。可是,他却与自己的理想失之交臂,尽管他现在也很成功,却还是有些许没有实现自己理想的苦涩。
我有自己的原则,所以自认为还没有落入平庸。可是,我缺乏对自己的鉴赏能力,不知道自己应该干什么;没有坚守自己的理想,把自己的兴趣发挥到极致。所以,没有什么创造,没有获得理应获得的发展,没有取得理应取得的成功。可是,人生都是现场直播,不可能有预演,不可能有修改,更不可能推倒重来。到了我这个年龄,也只能记住保尔的一句话来安慰自己:“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属于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回首往事,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尽我所能,问心无愧-----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