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诔(lei)字释

 西纳 2011-06-17
诔(lei)

(
形声。从言,耒声。本义:叙述死者生前事迹,表示哀悼,亦即为谥法所本。仅用于上对下)同本义,即今之致悼辞 [pray for the dead]

  诔,谥也。从言,耒声。累列生时行迹,读之以作谥者。——《说文》

  六曰诔。——《周礼·大祝》

  幼不诔长。——《礼记·曾子问》

  诔者,道死人之志也。——《墨子·鲁问》

  孔丘卒, 公诔之。——《左传》

  鲁君的嬖人死, 鲁君为之诔。——《墨子》

〈名〉

  (1) 哀悼死者的文章 [writings eulogizing a dead]

  遗之日读诔。——《周礼·大史》

  (2) 又如:诔文(悼词。亦简称”);诔赞(列叙死者生平事迹,并且赞美其德行的文辞)[1]

方言集汇

   粤语:loi6[1]
 
诔字出处

  累列死者生平的文辞。也称诔辞诔文吴讷《文章辨体》:周礼》:太祝作六辞,以通上下亲疏远近,六曰诔。鲁哀公十六年四月,孔子卒,公诔之曰、昊天不吊,不来犬心遗一老,俾屏予一人以在位,茕茕予在疚!呜呼,哀哉,尼父!此即所谓诔辞也。郑氏注云:诔者,累也,累列生时行迹,读之以作谥。此唯有辞而无谥,盖唯累其美行示己伤悼之情尔。是则后世有诔辞而无谥者,盖本于此。《文章缘起》载汉武帝《公孙弘诔》,然无其辞。唯《文选》录曹子建之诔王仲宣,藩安仁之诔杨仲武,盖皆述其世系行业而寓哀伤之意。厥后韩退之之于欧阳詹,柳子厚之于吕温,则或曰诔辞,或曰哀辞,而名不同。迨宋南丰、东坡诸老所作,则总谓之哀辞焉。大抵诔则多叙世业,故今率仿选魏晋,以四言为句;哀辞则寓伤悼之情,而有长短句及楚体不同。明徐师曾《文体明辨》:诔者,累也,累列其德行而称之也。《周礼》太祝作六辞,其六曰诔,即此文也。今考其时,贱不诔贵,幼不诔长,故天子崩则称天以诔之,卿大夫卒则君诔之。……刘勰云:柳妻诔惠子,辞哀而韵长,则今私诔之所由起也。盖古之诔本为定谥,而今之诔惟以寓哀,则不必问其谥之有无,而皆可为之。至于贵贱长幼之节,亦不复论矣。其体先述世系行业,而末寓哀伤之意,所谓传体而颂文,荣始而哀终者也。清王兆芳《文体通释》:诔者,谥也,累也。累列

  行事,以为谥也。毛诗传曰,丧纪能诔。礼曾子问曰,贱不诔贵,幼不诔长。又曰,诸侯相诔非礼也。

诔字实例

  从言,耒声。累列生时行迹,读之以作谥者。——说文

  六曰诔。——《周礼·大祝》

  幼不诔长。——《礼记·曾子问》

  诔者,道死人之志也。——《墨子·鲁问》

  孔丘卒,公诔之。——《左传》

  鲁君的嬖人死,鲁君为之诔。——《墨子》

附:拼音是lei的汉字

  

拼音是lei的汉字共有77个,如下: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