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活色生香话水浒》后记...

 3gzylon 2011-06-19

《活色生香话水浒》后记

热度 12已有 198 次阅读 2011-3-30 06:48 |系统分类:文学

 

       《活色生香话水浒》一书已经上市发行了,这是我的第三本畅销书。自06年开始在博客连载,尤其是08年后在《光明网》博客连载后,反响很大,除为防盗版故意将十几篇章未在网上公开外,本书的大部分都在博客里露过面。所以,在本书正在各地大卖之际,将书中的《后记》发在博客里,以感谢几年来一直关注和支持的博友们:

 

       《活色生香话水浒》后记

 

       梁山泊一百单八将的故事,在中国早已是家喻户晓。自小我就听姥姥,小舅和母亲讲过“武松打虎”,“倒拔垂杨柳”,“三打祝家庄”“江洲劫法场”“黄泥冈劫道”等许多脍炙人口的故事。鲁智深该出手时就出手的行侠仗义,小李广花荣英俊潇洒的百步穿杨,豹子头林冲武功绝伦的万夫不敌,行者武松大义凛然的江湖纵横,入云龙公孙胜孝顺忠义的呼风唤雨,黑旋风李逵的豪爽快意和卤莽傻气,都是那样的鼓舞斗志,让人心潮澎湃。一直到我13岁,伟大领袖评水浒后,全国都开始评水浒批宋江时,父亲出门买回来一套《水浒全传》,才让我如此零距离地和那些江湖英雄们一起挥洒着快意恩仇。

       几次重读,合上书,脑海里就涌现出那一个个荡气回肠的故事,一个个有血有肉的英雄。他们是的那样真实,那样的真切,那样的挥洒豪情。让人感觉这才是真正的热血男儿。英雄好汉们那种结拜的生死与共,那种不打不相识的洒脱豪迈,那种敢爱敢恨的酣畅淋漓,那种快意恩仇的豪气和磅礴,每每想起都会有一股热流从心底涌出。不能不大喊一声:“快哉!”

       随着年龄的增长,再读此书时,就有了思索,于是,没事儿时,就把这些想法随时随地地记上几笔。久而久之,就有了今天的这本呈现在您面前的书。

       严格意义上说,这是一本无厘头的调侃式编撰的随笔类评论文集。把这些历时20几年散落的文字,按照人物的需要重新组合起来还真的是很费一番功夫的。但总体上来说,我还是尽量把握,不让它出格,使其老少咸宜,都能接受。因为,我一直以为:《活色生香话水浒》虽是戏说乱侃,但毕竟是随笔式的点评类文集,既要有新意,出看点,还要尽可能的点评到位,有点文学色彩,更重要的是要符合史实,因为戏说不等于是胡说。

       2008年,有家出版公司在我的博客上看到后就和我联系要给我出书,我很高兴地整理了一下,取名《戏说水浒人物》,交给了出版社。但后来觉得:要是这样结集成书,会有单薄之嫌,便撤回了书稿,重新修改润色成现在的模样。主要从这些英雄好汉们的绰号入手,并同现实进行联系,试图用自己浅薄的认识,能让年轻人从中华传统的历史文化荣耀中获得启迪,在新时代的奋进中努力塑造现代人的新形象。与时俱进嘛!不知这样做读者是否喜欢,还有待您的教正。

       为确保本书的知识性,史料性和准确性,临出版之前,我特意花时间查阅了大量资料,并尽可能地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来阐释,以保证本书的调侃性和趣味性。查资料的过程中,了解了北宋及中国历史的一些政治、经济、文化等知识,充实了我的头脑,也拓展了我的视野,这是作者最大的收获。因而,我也就尽可能地将这些知识充填到本书中,让读者和我一起感受我们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感谢朱伟光老师能在百忙之中拔冗操刀为本书作序;也感谢邱雯老师能不辞辛劳地为本书的文字和标点符号把关、校对;还要感谢张建华先生和王诗群女士,是你们的赏识让我有将此书扩展完成的动力;以及同样对水浒感兴趣和对五花八门现实社会有独特见解的喻鹏、海滩、戏雪、荷风等网友,是你们那独具见地的观点和大力支持,为这本小书增了光、添了色;更感谢贵州人民出版社的支持及樊庆标先生、耿芸女士、张静芳女士的辛苦劳作。当然也要谢谢所有为本书无私奉献尽过力的朋友们。没有你们,本书不可能这么快地和读者见面,让我这浅显的认识和大家一起共鸣。谢谢,真诚的谢谢!

       因此书的观点毕竟是我一家之言,且大多是不着边际的胡说八道,有许多观点都有待商榷。我愿以此书就教于各位专家、老师,并愿与同道者共勉,因而希望广大读者朋友多多拍砖,为我指出不足,以利再版时能臻于完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