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选编】古代民间习俗: 除夕

 紫雨剑 2011-06-19
古代民间习俗: 除夕

2008-02-02 14:23:50|  分类: 古代民俗 阅读127 评论11   字号: 订阅- 文化大观园的日志 - 网易博客

 

 

   除夕 , 亦称“除夜”、“年三十”、“大年夜”。汉族和部分少数民族岁时节日。流行于全国各地。指夏历十二月最后一天晚上,也指这一天。除,是指旧岁将尽,至此而除的意思。

年三十守岁,俗名“熬年”。为什么称作“熬年”呢?民间世世代代流传着这么一个有趣的故事: 太古时期,有一种凶猛的怪兽,散居在深山密林中,人们管它们叫“年”。它的形貌狰狞,生性凶残,专食飞禽走兽、鳞介虫豸,一天换一种口味,从磕头虫一直吃到大活人,让人谈“年”色变。慢慢地,人们掌握了"年"的活动规律,原来它每隔三百六十五天窜到人群聚居的地方尝一次口鲜,而且出没的时间都是在天黑以后,等到鸡鸣破晓,它们便返回山林中去了。算准了“年”肆虐的日期,百姓们便把这可怕的一夜视为关口来煞,称作“年关”,并且想出了一整套过年关的办法:每到这一天晚上,每家每户都提前做好晚饭,熄火净灶,再把鸡圈牛栏全部拴牢,把宅院的前后门都封住,躲在屋里吃“年夜饭”,由于这顿晚餐具有凶吉未卜的意味,所以置办得很丰盛,除了要全家老小围在一起用餐表示和睦团圆外,还须在吃饭前先供祭祖先,祈求祖先的神灵保佑,平安地度过这一夜,吃过晚饭后,谁都不敢睡觉,挤坐在一起闲聊壮胆。就逐渐形成了除夕熬年守岁的习惯。公鸡啼晓,熬过"年关"的人们欣喜不已,要感谢天地祖宗的护佑,要互相祝贺没有被"年 "吃掉,还要打开大门燃放鞭炮,去同邻里亲友见面道喜……,人们见面互相拱手作揖,祝贺道喜,庆幸没被年兽吃掉。就逐渐形成了拜年的习惯。

远在周代,已有岁终举行驱傩之俗。《周礼·夏官》:“方相氏……率百隶而时傩,以索室驱疫。”《后汉书·礼仪志》:“先腊一日大傩,谓之‘逐疫’”。“除夕”二字,最早见于东汉应邵《风俗通义》卷八“桃人苇茭、画虎”;“常以腊除夕饰桃人,垂苇茭、画虎于门,皆追效于前事,冀以御凶也。”其原意为驱邪求福。到晋时,才有分岁、守岁之俗。清翟灏《通俗编》卷三引周处《风土记》:除夕,“夜祭先竣事,才动聚饮,祝颂而散,谓之‘分岁’”;又“至除夕达旦不眠,谓之‘守岁’。”则含送旧、延年之义。南北朝时,每逢岁暮(除夕),家家具肴蔌诣宿岁之位,以迎新年。相聚酣饮(见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梁肩吾《岁记应令》诗:“聊开柏叶酒,试奠五辛盘,金薄图神燕,朱泥印鬼丸。”唐代,则称“除夜”。王建《宫词》:“金吾除夜进傩名,画袴朱衣四队行。”该夜,还有饮宴,庭燎,铜刀刻门和点水盆灯等风俗。到宋代,度岁成为年终大事。是夜,士庶家不论大小家,俱洒撒门闾,去尘秽,净庭户,换门神,挂钟馗,钉桃符,贴春牌,祭祀祖宗。遇夜则备迎神香花供佛,以祈新岁之安。(见南宋吴自牧《梦梁录》)。明代,其活动更为丰富,并发展了许多新俗。在北方,五更焚香楮,送玉皇上界,迎新灶君下界;插芝麻秸于门檐窗台;门窗贴红纸葫芦;夜以松柏枝杂柴燎院中;悬挂祖先影像;全家聚坐食饮;守岁。(见明刘侗、于奕正《帝京景物略》)。汪邦枚《京师庚午除夕》:“守岁家筵多旅客,大平街鼓半儿孩。”在南方,人家祀先及百神;架松柴齐屋,举火焚烧;家庭举筵,长幼咸集;儿女终夜博戏藏钩;并燃灯床下,食赤豆粥等。(田汝成《西湖游览志馀》)。清时则承此俗,该日,要向尊亲师友辞岁,归而漱沐,祀祖祀神,接灶,再阖家团拜,更尽分岁,散黄钱金银馃锭,吃荤素细馅水饺;坐以待旦,以兆延年(见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今各地民间尚有祀年、辞岁、守岁、吃分岁酒,给压岁钱、挂年画、贴春联等风俗。蒙古、壮、布依、朝鲜、满、土家、哈尼、畲、拉祜、达斡尔、鄂温克、鄂伦春、赫哲等少数民族也过此节。布依族妇女在该夜炒米花,煮冻肉。人们以酒、肉祭献祖先,合家围在火塘边守岁。蒙古族要向长者敬“辞岁酒”,围着火挡吃饺子、下棋、耍“嘎拉哈”(羊骨头),听艺人说书,往往通宵不眠。达斡尔族家家点燃烟火祭天供祖,年青人给老人敬酒叩头,祝福长寿;老人为晚辈祝福生活美满,并观看夜空银河星际和风向,以测年景风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