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代民俗·信仰祭祀

 紫雨剑 2011-06-19

古代民俗·信仰祭祀

2007-09-23 18:28:32|  分类: 古代民俗 阅读125 评论3   字号: 订阅

 

【九天玄女】  亦作“元女”、“玄女”,俗称“九天娘娘”。原为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女神,后为道教所信奉。据《云笈七签·九天玄女传》和《黄帝内经》载,她“人头鸟身”,黄帝之师,是圣母元君的弟子。黄帝与蚩尤战于诼鹿,玄女下降,以六壬、遁甲、兵符、图策、印剑等物授于黄帝,并为之制夔牛鼓80面,遂破蚩尤。

【太岁】  汉族民间信仰神祗。流行于全国各地。为值岁神。《协纪辨方》卷三引《神枢经》:“太岁,人君之象,率领诸神,统正方位,斡运时序,总岁成功。……若国家巡狩省方、出师略地,营造宫阙、开拓封疆,不可向之。黎庶修营宅舍、筑垒墙垣,并须回避。”又引《黄帝经》:“太岁所在之辰,必不可犯。”原案:“太岁为百神之统,俗谓之中天子。”旧时于仲春秋上旬祭太岁。《春明梦余录》:“明洪武七年甲寅,令仲春秋上旬择日祭‘太岁’;“嘉靖十一年别建太岁坛,专祀‘岁’。”据杜佑《通典》载,北魏道武帝时已立神岁十二(即十二个太岁神)专祠。

【风婆婆】  风神的俗称。旧时汉族民间信仰神祗。流行于河北省东部沿海地区。民间认为,风神主风,不少地方建有风神庙。据石城(今属唐山市)方志载,唐山市北郊有风山寺,每年夏历八月初一群众前往祭祀,秋天场里的粮食要扬干簸净,求风婆婆给予风力相助。渔民下海前,也多祈求风神保佑,一路顺风,不起大风、逆风。

【牛郎神】  汉族民间信仰神祗。流行于全国各地。牛郎,中国古代神话传说的人物。在旧题晋葛洪撰《神仙传》卷九《苏仙公》中称:“先生家贫,常自牧牛,与里中小儿更日为牛郎。”此牛郎泛指牧牛童。在星宿中,牛郎又为星名,系二十八宿之一,玄武七宿的第二宿,即“牵牛星”。“牛郎织女”的神话传说即由此衍化而来。故事大略为:织女乃天帝孙女,长年织造云锦,自嫁于河西牛郎后,中断织造,天帝怒而责其离别牛郎,只许每年七月相会一次。这个情节初见《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于此之先,《诗经·小雅·大东》已见牛郎织女神话的雏形。南朝梁殷芸《小说》中的《月令广义·七月令》引中的牛郎织女故事与《古诗十九首》中相近。后民间传说中发展至“鹊桥会”,则情节日臻复杂动人。

【玉皇】  亦称“玉皇大帝”、“玉帝”。“昊天金阙至尊玉皇大帝”的简称。全称“昊天金阙无上至尊自然妙有弥罗至真玉皇大帝。”亦称“玄穹高上玉皇大帝”。俗称“老天爷”。道教天神名。据《玉皇本行集经》载:为光严妙乐国的王子,舍弃王位,于普明香严山中学道修真,辅国救民,度化群生,历三千二百劫后,始证金仙,号曰清净自然觉王如来,又经亿劫,始证玉帝。传说为总执天道最崇高之神,如人间之皇帝。管辖三界(上、中、下)和十方(四方、四维、上、下)、四生(胎生、卵生、湿生、化生)、六道(天、人、魔、地狱、畜生和饿鬼)的一切祸福。唐代始有玉皇的塑像。据说唐明皇李隆基把正月九日定为“玉皇大帝圣诞”。唐李白《李太白诗十二·赠别舍人弟合卿之江南》:“入洞过天地,登真朝玉皇。”又据《宋史·礼志七》:宋真宗大中祥符八年“上玉皇大帝圣号曰太上开天执符御历含真体道玉皇大天帝。”宋徽宗政和六年,又“上玉帝尊号曰太上开天执符御历含真体道昊天玉皇上帝”。旧时每年正月九日,各地道观都有“祭天诞”的活动。

【东岳大帝】  亦称“东岳天齐大帝”。“东岳天齐仁圣大帝”的简称。道教所奉泰山神。《后汉书·乌桓传》载称:“乌桓人死,则神灵归于赤山,中国人死,则魂归于岱山(即泰山)。”《云笈七签·五岳真形图序》:“东岳泰山君领群神五千九百人,主治死生,百鬼之主帅也。血食庙祀所宗者也。”民间相传泰山神掌管人间生死,旧时各地多建有东岳庙,每年夏历三月二十八日为祭祀日。东岳泰山被认为五岳之首,泰山神则为五岳神之尊。

【方相氏】  宋高承《事物纪原·吉凶典制部·方相》:“轩辕本纪曰:帝周游时,元妃嫫祖死于道,令次妃姆嫫监护,因置方相,亦曰防丧,此盖其始也,俗号险道神,抑由此故尔。“周代设方相氏,每逢大丧装扮硕木神像作为前驱。在棺木到墓地后,入圹,用戈击四隅,以躯魍魉,后代丧家在出殡时遂以方相先驰,衍为风俗,传承至清。

【龙】  四灵之一,中国神话中的神奇动物。其形象一般为骆头、蛇颈、有角、有须、有爪、有鳞,身为巨蟒、能腾能飞。据传“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见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卷十一)。我国汉族向奉其能呼风唤雨、造福万物的神物。诸多汉籍载有关于古代神人乘龙的传说,如祝融“乘两龙”,夏后启“乘两龙”,蓐收“乘两龙”,句芒“乘两龙”,《大戴礼记·五帝德》:“颛顼乘龙而至四海”,“帝喾春夏乘龙”等等。还有龙复可驯扰的传说,如《左传·昭公二十九年》:“古者畜龙,故国有豢龙氏,有御龙氏。……昔有扬叔安,有裔子曰董父,实甚好龙,能求其耆欲,以饮食之,龙多归之。乃扰畜龙,以服事帝舜,帝赐之姓曰董氏,曰豢龙。……故帝舜氏世有畜龙。”关于龙的类别,说法种种,如《广雅》:“有鳞曰蛟龙,有翼曰应龙,有角曰虬龙,无角曰螭。”《易》:“云从龙。”又“飞龙在天。”汉族民间一向将龙当为民族的象征,并将其作为图腾、神物予以崇拜。在汉族农村,旧时龙王庙到处可见,庙中供奉龙王爷;每逢元宵佳节都要舞龙灯祈丰年保平安,端午节则举行赛龙舟等活动。每遇大旱,民间便举行舞龙祈雨禳灾等活动。中国古代封建统治者则将龙作为皇权的象征或王室的标帜,历代帝王都自命为“龙”,称“真龙天子”,使用的器物也以龙为装饰,有龙床、龙舆(驭),龙舟、龙头杖等。所穿袍服称“龙衮”,帝王的脸面,称之为“龙颜”。帝王后裔称“龙子”、“龙孙”。帝王诸侯礼服或王侯仪卫旗帜及军旗上的龙形图纹,称“龙章”等等。直至今天,龙被中国各族人民奉为吉祥物,作为腾飞的象征。除故宫里有其身影之外,在贺年片、纪念币、工艺品、装饰品、戏装、床单、锦被、壁画、邮票上面都有其形象。元宵节舞龙灯、端午节赛龙舟等仍在汉族和部分少数民族地区盛行不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