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图说汉字的历史

 llssmm44 2011-06-21
 
 
甲骨文 祖先的文字
甲骨文
最早的文字出现于商代。
当时人们尊尚鬼神,遇事占卜。他们把卜辞刻在龟甲和兽骨的平坦面上,涂上红色标示吉利,黑色标示凶险。这些文字都是用刀刻上去的,大字约一寸见方,小字如谷粒,或繁或简,非常精致。
它们经过几千年的沉睡,直到清代光绪二十五年(1899)才被发现。发现地是河南省安阳城西北五里处的一个村子,那里是当年殷商(第二十代国君盘庚)的故都。由于洹水决堤,冲出许多甲骨,人们以为是龙骨,用来当药材治病。翌年,一个叫王懿荣的商人对这些甲骨发生了兴趣,他赶到河南收集了许多,带回去研究。后来,刘鄂又继续收集,达到五千多块。于是,便有一些学者将其定名为“甲骨文”。
古文字学家对十万余片中的文字进行研究,发现骨甲文字的结构已由独体走向合体,有了形声字,已是相当成熟的文字了。在四千六百多个甲骨文单字中,已经辨识了一千七百多个。
 
 
 
金文 让青铜说话
大篆
    《毛公鼎》铭文是极具代表性的金文。国家图书馆藏有一张毛公鼎全形拓,出自清咸丰同治年间陈介祺或其门人之手,形态自然逼真,立体感强,是珍贵的全形拓作品,陈淮生旧藏,上有罗振玉大篆题端。
比甲骨文稍晚出现的是金文,金文也叫钟鼎文。商周是青铜器的时代,青铜器的礼器以鼎为代表,乐器以钟为代表,“钟鼎”是青铜器的代名词。所以,钟鼎文 或金文就是指铸在或刻在青铜器上的铭文。
金文的内容是关于当时祀典、赐命、诏书、征战、围猎、盟约等活动或事件的记录,都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金文字体整齐遒丽,古朴厚重,和甲骨文相比, 脱去板滞,变化多样,更加丰富了。金文基本上属于籀篆体。这些文字,在汉武帝时就已被发现,当时有人将在汾阳发掘出的一尊鼎送进宫中,汉武帝因此将年号定为元鼎(前116)。以后金文又陆续有所发现。宋代文人欧阳修、赵明诚都善书,对金文作过研究和记载。
周宣王时铸成的《毛公鼎》上的金文很具有代表性,其铭文共32行,497字,是出土的青铜器铭文最长者。《毛公鼎》铭文的字体结构严整,瘦劲流畅,布局不驰不急,行止得当,是金文作品中的佼佼者。此外,《大盂鼎》铭、《散氏盘》铭也是金文中的上乘之作。
 
 
小篆 文字的大一统
小篆
小篆
小篆又叫做秦篆,是由大篆省改而来的一种字体。它产生于战国后期的秦国,通行于秦代和西汉前期。
《说文解字·叙》说:“至孔子书六经,左丘明述春秋传,皆以古文,厥意可得而说。其后诸侯力政,不统于王……言语异声,文字异形。秦始皇初兼天下,丞相李斯乃奏同之,罢其不与秦文合者。斯作《仓颉篇》,中车府令赵高作《爰历篇》,太史令胡毋敬作《博学篇》,皆取史籀大篆,或颇省改,所谓小篆也。”根据这种说法,似乎小篆是由李斯等少数人直接从大篆省改出来的一种字体。从出土的秦国文物来看,小篆是由大篆逐渐演变来的,两者之间并无截然分明的时代界限。大篆有些字也较繁复,书写不便,不符合社会发展对文字的要求,所以从春秋起就开始简化,到战国就明显加快,李斯等人不过是把社会上已经通行的小篆字体加以搜集整理,把它作为标准字体,向全社会推广而已。
秦代小篆文字资料流传下来的有泰山刻石、琅邪刻石、峄山刻石、会稽刻石等,以及无数秦量、秦权、诏版。东汉时许慎作《说文解字》,收集了小篆9353字。小篆产生年代虽然不早,数量却很大,在中国文字发展史上有特殊地位,是古文字通向近代文字的桥梁。
 
战国文字
战国时期,诸侯各国的文字均有所不同
战国时期的文字
在殷商甲骨文和西周、春秋金文之后,汉字的发展到了公元前5世纪开始的战国时代,有了一个很大的变化。这主要是由于诸侯国各自为政,互不统属,东周王朝的中央集权差不多丧失殆尽,就连文字,也是各写各的,所以各国的文字在形体结构和书写风格上都有许多差异。此外,随着经济和文化的发展,文字在这一时期比较普及,铸、刻、写文字的材料和范围有所扩大,除青铜器上的金文外,陶文、简帛文、货币文、玺印文等也大量出现。这就使得不同地区使用的汉字呈现出不同的风貌。
宏观地看,战国文字可以分为“六国文字”和“秦国文字”两大系统。
“六国文字”指的是韩、赵、魏、齐、楚、燕六国以及中山、越、滕等小国的文字,与金文相比,最明显的特点是笔画的随意简化,形体结构极为混乱。“秦国文字”接近正统的西周和春秋金文,比较严谨统一,后世称为“籀文”或“大篆”。
由于各国和不同地区在文字书写方面的“各行其是”,造成了战国文字形体上的极大混乱,同一个字的写法大不相同。(来源:中国文化网)
小篆与文字大一统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帝统一六国,建立秦朝。秦朝为了巩固统治,采取了一系列消除原诸侯国之间的各种制度差异的措施,其中就包括“书同文”(《史记·李斯列传》),即把原来各诸侯国所使用的各有差异的文字统一成为小篆。东汉文字学家许慎在《说文解字·序》中叙述这段历史时说:“秦始皇帝初兼天下,丞相李斯乃奏同之,罢其不与秦文合者。斯作《仓颉篇》,中车府令赵高作《爰历篇》,大史令胡毋敬作《博学篇》。皆取《史籀》大篆,或颇省改,所谓小篆也。”这说明,小篆是在皇帝的授意下,由当时的几位大臣负责,对当时各诸侯国的文字进行改造后,统一整理形成的标准汉字形态。由于李斯在书法方面的名气很大,后人把小篆也称为“李斯小篆”,认为小篆是李斯一人发明的字体。小篆是中国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由国家规定的标准汉字形态。从字体风格的角度来看,它具有规范整齐、匀称优美等特点,在秦朝灭亡后的两千多年里一直受到书法家们的喜爱,几乎历代都有善于书写小篆的大家出现。此外,小篆也是中国历代封建王朝制作官用印玺的首选字体,篆刻艺术就是受到这方面的影响而发展起来的。
 
 
从大篆到隶书
大篆
大篆又叫做籀文。《说文解字》保存了220多个籀文。近代学者王国维认为这些文字“左右均一,稍涉繁复,象形象事之意少,规旋矩折之意多”。
籀文、石鼓文、诅楚文和部分秦国金文,都属同一字体,统称大篆或籀文。大篆笔道匀称,字体整齐,是当时官定的标准文字,曾长期使用。
隋唐之际,在天兴县(今陕西省凤翔县)发现了十个石碣,样子像高脚馒头,又有些像鼓,就起名为“石鼓”。每个石鼓上都刻着一首六七十字的四言诗。据专家考证,这些石鼓是春秋末年到战国初年的东西,这些诗是歌颂秦王的;石鼓父是现存最早的石刻文字。
北宋时发现了三块刻字石头,文字内容是秦王诅咒楚王,后人称上面的文字是“诅楚文”。
 
隶书
隶书
隶书是由籀文的草率写法演变而成的一种字体。因为籀文圆转弯曲的笔道太多,写起来很费时间,所以人们在非郑重的场合,就将字写得草率一点,一些本该工整的弧形笔道变成了比较平直的笔画。这种字体在战国后期的秦国开始出现,后来逐渐流行开来。
隶书分秦隶、汉隶和八分。秦隶指秦始皇时期使用的简体字。汉代日常应用仍是隶书,但是形体、笔势不断发展。东汉中期出现庄重典雅的新体,熹平四年(公元175年)以新隶体立石经于太学,成为国家的标准书体。魏以后称为八分。
晋代卫恒《四体书势》说:“下士人程邈为衙狱吏,得罪始皇,幽系云阳十年。从狱中作大篆,少者增益,多者损减,方者使员,员者使方,奏之始皇,始皇善之,出以为御史,使定书。或曰邈所定乃隶字也。”其实,秦人写简笔字并不是秦始皇统一中国时才有。历年各地出土的战国时期秦国的兵器、漆器、陶器上,笔划省减、直多弯少的简体字都出于当时的工匠之手,已是隶书的雏形。程邈本是小吏,在狱中对照大篆把他熟悉的简体字加以整理,也是合乎情理的事。
关于隶书的起名还有这样一种说法:因为这种字体当时在下层小官吏、差役、工匠、奴隶中较为流行,所以称为“隶书”。
汉字由篆书演变为隶书,叫做“隶变”。隶变是汉字演变历史上的一件大事,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隶变之后的汉字形体,基本就接近我们今天使用的汉字了。(文字资料来自中国文化网)
 
 
 
 
 
 楷书 汉字的楷模
 
楷书
唐代书法家柳公权楷书作品《玄秘塔碑》(局部)
楷书是对隶书略加改造的一种字体。大约在东汉末年形成,到魏晋时代就逐渐成熟了。它保存了隶书的结构,去掉了隶书的波挑,把隶书的扁形,改为基本上呈正方形。后来人们常把汉字称为“方块字”,就是针对楷书讲的。
关于楷书的产生和发展,康有为在《广艺舟双楫》中说:“真书之变其在魏汉间乎?汉以前无真书体,真书之传于今日者,自吴之《葛府君碑》及元常(钟繇)之《力命》、《戎格》、《宣示》、《荐季直》诸帖始。至二王则变化殆尽,以迄今,遂为大法,莫或小易。”他说的真书,就是楷书。六朝以来,这种新字体被称为真书、正书。到了唐代,这种字体又有了大的发展,大概是由于它可作人们学习摹仿的楷模的缘故,被称为楷书。
楷书的特点是字画横平竖直,结构紧凑,气势流畅,形体优美。历史上的书法家有不少精品传世。欧阳询、柳公权、颜真卿、赵孟 以独特的风格把楷书发展到登峰造极的地步,被世人称为楷书四大家。
由于楷书比隶书好写,比草书好认,所以魏晋以后就逐渐取代了隶书,成为通用字体,一直应用到现在。到了宋代,由于印刷术的发展,在楷书的基础上又逐渐形成了一种专供印刷用的字体,后来称为宋体。如今,电脑排版和各种印刷物上所用的宋体、仿宋体、黑体等,都是楷书的变化应用。
 
钟繇的书法作品
钟繇的书法作品
钟繇与楷书
钟繇,字元常,颍川长社(今河南长葛)人,生于东汉桓帝元嘉元年(151年),卒于魏明帝太和四年(230年)。钟繇是三国时期的书法名家,也有观点认为,他便是楷书的创造者。
三国以前,汉字经历了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等阶段,加上楷书、草书,从中可以发现,汉字的发袭规律是由简到繁,繁简交替,又发展演变为由繁到简三大阶段,总的趋势是从繁杂到简单,从难写到易写,这是书法随时代而发展的必然。
书法随时代而发展的另一面,是时代决定着书法的发展进程,三国时期,书法艺术的提高有四个方面的社会原因。其一,魏晋时期的思想解放是书法艺术迅速发展变化的基础。钟繇认为“用笔者天也,流美者地也”(宋·陈思《书苑菁华》卷一《秦汉魏四朝用笔法》)。意谓书法创作犹自然元气赋予万物,从而产生、创造了奇异美妙的艺术。这种崇尚自然、提倡自然天成的思想,是思想解放的结果。其二,物质条件的进步是书法艺术成熟的前提。此时,作为书写材料的笔、墨、纸、砚质量有了极大的改善,尤其是纸张的改良与运用,使笔墨发挥了圆润、柔韧的特长,消除了简帛呆板坚硬的束缚。这为书法各种风格争芳斗艳铺平了道路。同时,楷书的出现,使汉字的实用功能大大提高,出现了一大批专门从事书写的书法家,推动了书法艺术的发展。其三,碑铭文大量出现,加强了汉字的实用价值,客观上促进了书法艺术的提高。记功刻石,祭祖立碑成为一时所尚,蔡邕就是一个以书写碑文著称当世的著名书法家。其四,与书法达到繁荣期同步,传统的书法理论与文艺思潮相适应,取得了可喜成就,指导了书法艺术向至淳至美的发展。有了这几个条件,便奠定了三国书法艺术在中国书法史上所占有的重要地位。
 
 
 
 秦桧与宋体字
 
宋体字
宋体字印刷的书籍
宋体字是印刷行业应用得最为广泛的一种字体,根据字的外形的不同,又分为书宋和报宋。宋体是起源于宋代雕版印刷时通行的一种印刷字体。宋体字的字形方正,笔画横平竖直,横细竖粗,棱角分明,结构严谨,整齐均匀,有极强的笔画规律性,从而使人在阅读时有一种舒适醒目的感觉。在现代印刷中主要用于书刊或报纸的正文部分。
宋体字的来源
中国文字有正、草、隶、篆、行五种。每种字体中,又根据各种风格,以书家的姓氏来命名,像楷书中有欧(欧询)体、严(真卿)体、柳(公权)体等等。真是体中有体,令人目不暇接。有一种字体,却不是创始人的姓氏,用朝代名来命名,这就是宋体字。
宋体字的创始人是秦桧。这个秦桧博学多才,在书法上很有造诣。他综合前人之长,自成一家,创立了一种用于印刷的字体。
按一般的习惯,应该叫秦体字才对。可是由于他人品太差,在抗金斗争中,是投降派的代表人物,曾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了民族英雄岳飞父子,成为千古罪人,所以人们痛恨他,虽然应用他创立的字体,可是却把字体命名为宋体。
虽然源于宋代,但是宋体字在明代确立。
 
 
 
 
 
 
飘逸之灵 行书与草书
 
《兰亭序》局部
    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序》,据传王羲之的真迹已随唐太宗李世民一起葬于昭陵。图为宋代冯承素摹本。
行书,是介于草书和正体字之间的一种字体。早期行书介于草书和隶书之间,现在常见的行书介于草书和楷书之间。无论是隶书还是楷书,都要一笔一画地写得端端正正,写起来都有点费时间,所以人们在书写不很重要的东西时,往往就写得自由一点,草率一点,因而也快一点,但又要保持正体字的形体,这就是行书。六朝以来,它就是人们手写的主要字体。
行书的特点是在保持楷书形体轮廓的前提下,适当地运用连笔,省减笔画。行书没有严格的书写规则,楷书成分多草书成分少的叫行楷,楷书成分少而草书成分多的叫行草。
传世的行书精品,有王羲之的《兰亭序贴》,历来被誉为行书第一,可惜原本没有流传下来(据说酷爱王氏书法的唐太宗得到《兰亭序贴》之后,曾命侍臣临摹,而把真品秘藏,留待自己去世时殉葬了),现在我们只能见到书法家的临摹本。不过,由于临摹者水平很高,它的娟秀规矩、清隽明洁的风格还是保留下来了。颜真卿的《祭侄稿》,神采飞动,姿态横生,有人称之为行书第二。
宋代的蔡襄、苏东坡、黄庭坚、米芾,各以自己笔下特有的气势与神韵,把行书的创作推到了另一高峰,被合称为“宋四家”。明清以及近代以来,擅长行书的书法家也是代不乏人,层出不穷。
 
 
张旭的草书
    唐代书法家张旭以草书见长,有“草圣”的美誉。图为张学的《草书古诗四守》(局部),现藏于辽宁省博物馆。
草书,就是写得草率、快速的字体。按说任何字体都可以草写,都可以有草书,比如青铜器铭文中就不乏刻写得潦草的字;但是文字学所指的“草书”是一种特定的字体,它是从秦隶的草率写法发展而来的,大约在西汉中期形成,东汉时广泛流行。
梁武帝《草书状》里记载蔡邕的话说:“昔秦之时,诸侯争长,简檄相传,望烽发驿,以篆隶之难不能救速,遂作赴急之书,盖今之草书是也。”这是对草书之所以产生的一种解释。
早期的草书还带有隶书意味,称为章草。从东汉后期到魏晋时期,草书脱去了隶书笔画的痕迹,大量使用连笔,称为今草。到了唐代,草书进一步发展,写起来龙飞凤舞,奔放不羁,称为狂草。
我们今天使用的一些简化字,如东、为、长、书、专等等,原来都是草书的形体。
由于草书大量使用连笔,只存字的轮廓,以求书写神速,所以普通人难于辨认,影响了它的交际功能。因此,尽管草书出现较早,却始终没能成为通用字体,但它作为书法艺术之一种,一直为人们所喜爱。擅长草书的书法家有张芝、张旭、怀素等。
 
 
 

 

                       汉字演变过程,绝对有意思

 
 
 
 

 
 
 汉字究竟有多少
汉字是语素文字,总数非常庞大。汉字总共有多少字?到目前为止,恐怕没人能够答得上来精确的数字。关于汉字的数量,根据古代的字书和词书的记载,可以看出其发展情况。
秦代的《仓颉》、《博学》、《爰历》三篇共有3300字,汉代扬雄作《训纂篇》,有5340字,到许慎作《说文解字》就有9353字了,晋宋以后,文字又日渐增繁。据唐代封演《闻见记·文字篇》所记晋吕忱作《字林》,有12824字,后魏杨承庆作《字统》,有13734字,梁顾野王作《玉篇》有16917字。唐代孙强增字本《玉篇》有22561字。到宋代司马光修《类篇》多至31319字,到清代《康熙字典》就有47000多字了。1915年欧阳博存等的《中华大字典》,有48000多字。1959年日本诸桥辙次的《大汉和辞典》,收字49964个。1971年张其昀主编的《中文大辞典》,有49888字。
随着时代的推移,字典中所收的字数越来越多。1990年徐仲舒主编的《汉语大字典》,收字数为54678个。1994年冷玉龙等的《中华字海》,收字数更是惊人,多达85000字。
如果学习和使用汉字真的需要掌握七八万个汉字的音形义的话,那汉字将是世界上没人能够也没人愿意学习和使用的文字了。幸好《中华字海》一类字书里收录的汉字绝大部分是“死字”,也就是历史上存在过而今天的书面语里已经废置不用的字。
有人统计过十三经(《易经》、《尚书》、《左传》、《公羊传》、《论语》、《孟子》等13部典籍),全部字数为589283个字,其中不相同的单字数为6544个字。因此,实际上人们在日常使用的汉字不过六七千而已。
 
 
汉字构型与中国人的思维方式
作为汉语书写形式的方块汉字,与西方文字不同,它不仅表音,而且以形表义。这种文字为形象思维提供了方便的工具,使得中国长于形象思维。
比如,因为汉字是以形表义的,这使得人们能够“望文生义”。根据一个字的形旁,大致能猜出该字的意义类属。我们在阅读时,如果看到“木”字旁、“鸟”字旁、“草”字头的字,就可以知道这些字的意思大致是一种树、一种鸟、一种草。
汉字很早就是、到现在仍然是语素-音节文字。一个汉字,一般是代表一个单音节语素的,例如:“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这句诗里的十四个字都是单音节的。
汉人的思维方式具有经验综合性特征,它倾向于对事物作经验的整体把握。这种思维方式善于把握统一物的两个对立的方面,使得汉人惯于讲偶讲对。例如,在中国古代的散文和诗歌中,就经常使用对仗的修辞手段。
在古代的雕板印刷中,把一些文字刻在一个方形木板之上,文字按由上而下、由右向左的次序排列。一个汉字占一小方格,一些汉字被排在一个大方格内。以平衡、匀称为美,并让汉字及其整体呈现出方形。这一汉字特点的形成,与中国人的传统思维方式有很大关系。
占汉字总数绝大部分的是形声字,它的字形既反映语素的意义,也反映语素的声音。这种兼表音义的综合性的造字法,作用于思维方式,也使得中国更长于综合。古人在处理矛盾时采用中庸之道,是以互相让步、调和折衷的办法解决的。一让两有,形声并列,汉字的这种字形体现了崇尚中庸的文化精神。
 
 
 荒唐的文字狱
文字狱,是指旧时统治者迫害知识分子的一种冤狱。皇帝和他周围的人故意从作者的诗文中摘取字句,罗织成罪,严重者会因此引来杀身之祸,以至于所有家人和亲戚都受到牵连,所谓“诛灭九族”。
明太祖朱元璋是个平民出身的皇帝,文化修养不高,做了皇帝后变得阴狠、猜忌、嗜杀。光是为了臣下奏章中有他犯心病的字眼,就杀掉了许多人。当时,一个叫林元亮的人写的《谢增禄表》中,有“作则垂宪”四个字,本来是称颂皇帝的习惯用语。谁料朱元璋大怒,认为是骂他“做贼”(“作则”的谐音),就把林元亮杀了。另一个叫许元的人写的贺表里有“藻饰太平”,朱元璋认为这是说他“早失太平”(“藻饰太平”),这样,许元自然也难逃一死了。
清初的皇帝很忌讳胡、蛮、夷等字眼。当时戴名世的《南山集》里,有诗《天下己任》,是歌咏顾炎武的,说他“慑服胡王羞汉臣”。这本集子里被朝廷认为“大不敬”的字眼还有多处,戴名世因此被杀。吕留良写的诗里有“清风虽细难吹我,明月何尝不照人”的句子,“清”、“明”两个字多义,可以理解成凉爽的风、皎洁的月,也可以理解成清朝的风、明朝的月,因此吕留良被猜疑为不满清朝的统治。沈德潜的《咏黑牡丹诗》有这样两句:“夺朱非正色,异种也称王。”其中的“夺朱”用的是《论语》里的典故,可是明朝的皇帝姓朱,“夺朱”就被说成是清朝夺取了明朝的天下;“异种”本来是“奇异之种”的意思,但这里也被解为“非我族类”的别族,指满族。所以乾隆皇帝看到此诗时大怒,沈德潜当时已死,就把他的尸体拉出来鞭打一通,以正其大逆不道之罪。
清朝的文字狱比明朝更多,被杀者数字惊人。据记载,仅庄廷垅(应该是金字旁)《明史》一案,“所诛不下千余人”。从康熙到乾隆,就有10多起较大的文字狱,被杀人数之多可想而知。
 
 
古人如何避讳字
避讳字,是指中国古代回避君主和尊长的名字而改写的字。
避讳字有以下几种情形:
第一是用同义字或义近字代替。
秦始皇名正,秦代避讳“正”,因此,用“端”代替“正”。比如,把“正月”改为“端月”。汉高祖名邦,汉代人便以“国”代替“邦”。古代叫邦家,汉代就叫国家,一直沿用到今天。东汉光武帝名秀,避讳“秀”字,于是把秀才改为茂才。
第二是用同音字或音近字代替。
司马迁的父亲名谈,司马迁作《史记》,在《赵世家》中就把张孟谈改成张孟同。清圣祖名玄烨,清代人便以“元”代替“玄”,以“煜”代替“烨”。
第三是字缺笔画。
唐太宗名李世民,唐代人就把“世”缺笔写作“F”。
第四是拆字。
一个汉字是由几个部件组成的,为了不犯君主的讳,便只取字的某一部分以避开原字。五代晋君主是石敬瑭,姓敬的人便改姓文。
第五是删字。
有的人是双名,如果其中一字犯了讳,便把它删去变为单名。如南朝齐开国叫萧道成,一个叫萧道渊的人便把名字里的“道”去掉,改为萧渊。
第六是用形似字代替。
五代后周君主名郭威,一个叫郭彦威的人就用“成”代替“威”,改名为郭彦成。
第七是改读。
孔子名丘,过去读书人把“丘”读成mou,实际上是用“某”的读音。
第八是增加偏旁,构成新字。
比如,为了避孔子的讳,凡是“丘”作地名或姓氏,一律改为“邱”,读qi,以与孔子名讳区别。
 
 
 
 字里千秋 中国的书法艺术
中国书法是书写汉字的艺术,也是中国特有的一门艺术。在以毛笔为书写工具的时代,参与书法活动的人非常广泛,凡是读书人自幼就得开始习字,由此学习书法的基本技巧(也是最初的审美训练),此后相伴终身,所以书法又是中国最实用、最普及的艺术。
书法的历史很悠远,可以追溯到三千多年前的殷商时代。那时的甲骨文和金文(青铜器铭文)是今天所能见到的最古的汉字,也是中国最古的书法“作品”。金文书法带有美化装饰的倾向,体现了整肃端庄的标准美。后来的秦朝的小篆刻石、汉朝的隶书碑刻、唐朝的楷书碑刻,还有那些装饰性的瓦当文、美术化的花样字,都接续了殷商金文书法的这一传统。甲骨文书法是当时日常的书写样式,显示出当时手写体的生动活泼。后来的楚简、汉简、名家尺牍,都是日常文字书写活动留下的遗迹,饶有随机变化的书写笔趣。我们还看到这样一个现象,书法史上最动人的作品,如东晋王羲之行书《兰亭序》以及他的行草书尺牍,唐朝颜真卿行书《祭侄稿》、宋朝苏轼《黄州寒食诗》,都出自日常的书写活动。这类随手而成的书作,仿佛大自然的造化,具有天然本真的美感。
书法这门艺术的显著特征是由“汉字”与“书写”所决定。汉字是书法艺术的造型依据,而书写是书法的魂魄,书法的美感亦可从这两个方面来体察。
书法的外在形式美来自汉字形态。汉字的方块式结构由点画穿插而成,经历过多次演变,形成了篆、隶、草、行、楷五种字体,每种字体都有形式上的美感特征。篆书是匀净的线条组织,结构类似图案。隶书笔画变篆书的婉转为方折,横平竖直、撇捺翻挑,结构仿佛“崇台重宇”。楷书的笔画形状最丰富,结体欹侧而端庄。行书也是欹侧的体态,但是笔画牵连映带,具有流利的美韵。草书线条连绵盘曲,特别是狂草,舍弃了一切外在的装饰,结构简略,放逸生奇。
书法的内在美韵来自书写的笔力、笔势。王羲之的行草书,笔力遒劲,有虎踞龙盘之势。米芾写行书,笔力外露,四面得势。虞世南写楷书,笔力含蓄,笔势温和。颜真卿的楷书,笔势内敛,却有一掣万钧之力。怀素写草书,尽显怒张之势。书法的“力”和“势”呈现书写的旺盛活力,是书家流于笔端的“气质”。
古人早就说过,“笔迹者界也,流美者人也”,“书则一字已见其心。”我们欣赏书法美,还须超越书法的外在状貌和书写的“笔力”、“笔势”,深入到书法家的内心世界,所谓“玩迹探情”。所以欣赏书法美的最高境界是“惟观神采,不见字形”,犹如庄子所谓“得鱼忘筌”。“神采”是书家在书作中显示的精神风采,因其生于用笔,只有“深识书者”才能感知。
字里千秋 中国的书法艺术 - 乘成 - 乘成休闲吧
殷商甲骨文《祭祀狩猎涂硃牛骨刻辞》
这是今天所见最早的中国文字,却晚到19世纪末才重见天日。这块完整的牛胛骨版上刻的文字,排列整齐,结构匀称。其中还有一些象形字:“囚”字是一侧身站立的人置于方框形的囚笼中;“马”字是勾勒马的轮廓,马腿是用直线表示,马头、马的躯干、马的尾巴则是用曲线摹状;两个“车”字都是从俯视的角度看到的车辆形状,但是结构有所不同。
契刻者的刀法十分娴熟,横画、竖画、斜笔,都很直挺,是用明快的冲刀法刻就,有爽利、挺劲的力感。在坚硬的甲骨上契刻笔画,刻曲线,非一刀能奏效,刀要随着笔画圆曲而转换方向,需分几刀完成,只有工夫深湛的刻手才能把曲线刻得婉转流畅。
字里千秋 中国的书法艺术 - 乘成 - 乘成休闲吧
西周《墙盘铭》(《史墙盘》),古篆
1976年出土于陕西省扶风县地窖中,现藏陕西省周原扶风文物管理所。
商周时代,青铜器是王公贵族拥有的贵重物品,象征权力和地位。器物里面往往铸有文字,称为铭文,又称“金文”。殷商青铜器金文书法,方折劲直,描摹的痕迹很重,带有强烈的装饰性;西周中期以后的金文,淡化了书法的装饰性,富有书写意味。
《墙盘》是西周金文书法成熟形态的代表作。全文18行,中间空一行,形成两组,各九行。文字排列整齐划一,纵成行,横成列。笔画无论长短纵横,都有向背的弧势,宛转圆融,有着浓郁的书写意味。作者又注意笔画间的穿插呼应,结字方整,呈现一副精巧秀雅的姿态。
字里千秋 中国的书法艺术 - 乘成 - 乘成休闲吧
东晋王羲之《兰亭序》神龙本(353年),行书
《兰亭序》是王羲之五十一岁那年为“兰亭雅集”写的序文,据说真迹殉葬唐太宗。现在所见临摹本和刻本,当数钤有神龙年号印的“神龙本”名气最大,据说是宫廷搨书人冯承素所摹。这件摹本复制得非常逼真,墨色的燥润浓淡,映带与飞白,添字与涂抹,以至锋芒贼毫,都毫厘不爽地再现出来。人们几乎把它当作王羲之的真迹对待。
《兰亭》是王羲之的即兴之作,用笔灵活,笔势连贯,笔力遒劲。王羲之笔下的字,曲笔直笔,转笔折笔,长短肥瘦,方圆刚柔,都是应手而出,随机变化。字的姿态,个个欹侧生动,自然遒媚。特别是二十个“之”字,居然无一雷同,更是令人称奇。
字里千秋 中国的书法艺术 - 乘成 - 乘成休闲吧
秦朝《泰山刻石》(公元前219),小篆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用小篆统一全国文字。正规的小篆作品,是秦始皇巡游时,在泰山、峄山、芝罘、琅邪、碣石、会稽等地的立石刻辞,是当时的大字书法。其中《泰山刻石》最著名,传为李斯所书。小篆线条圆匀婉转,结字严谨工整,字形修长,结构简明整肃,在对称中呈上部收缩、下部开张的对比,既参差变化,又显高耸之势。
字里千秋 中国的书法艺术 - 乘成 - 乘成休闲吧
东汉《礼器碑》(一五六年),隶书
东汉时代,隶书是正体字,往往由官府的书吏书写碑文。
《礼器碑》立于东汉后期,一直立在曲阜孔庙内,是著名汉碑。碑文写在碑的阳面,写得极其精致。笔画纤细舒展,却十分挺劲。俯仰翻飞的隶波,有的轻柔婀娜,有的方峻劲直。字的形状,有长有扁还有方,或开张,或紧敛,因字而异,各有生动的体态。而碑阴,书写者写得轻松随意,风格不及碑文那样精严,有一种活泼的洒脱。
字里千秋 中国的书法艺术 - 乘成 - 乘成休闲吧
唐朝颜真卿《颜氏家庙碑》(780年),楷书
    这是颜真卿72岁书写的碑刻,显示了颜真卿楷书的两个特点:一是笔画沉着浑厚,曲张有力而笔力内敛。二是结字宽博平正,稳重雄强,大气磅礴。
字里千秋 中国的书法艺术 - 乘成 - 乘成休闲吧
唐朝释怀素《自叙帖》(777年),草书
    怀素擅长狂草书,流传的作品首推《自叙帖》。运笔速度极快,风驰电掣,往往是一笔贯穿一行,有骤雨旋风之势。枯笔渴墨处,依然气脉贯通,令观者感受摇撼心旌的狂势。
字里千秋 中国的书法艺术 - 乘成 - 乘成休闲吧
北宋米芾《蜀素帖》(1088年),行书
    米芾早年学唐人书,32岁得到苏轼的指点,专学晋人。米芾行书成就最高。他的行书,结体耸峙,字形欹侧,法度整然,却又活泼生动,神采飞扬。米芾形成自己风格的标志性作品是《蜀素帖》。蜀素是蜀地制造的一种丝织品,在上面书写方寸大小的行书,运笔慢则容易洇为墨猪,运笔快则点画枯槁。米芾在蜀素上写行书,运笔能侧能正,时纵时敛,笔势仍然振迅有力,与纸上作书一样挥洒自如。
字里千秋 中国的书法艺术 - 乘成 - 乘成休闲吧
宋朝苏轼《黄州寒食诗帖》(1082年),行书
    《黄州寒食诗帖》是苏轼贬到黄州后所作的两首诗,生活的感受化为诗句,书写的时候,字迹形态随着内心的波动而变化。
字里千秋 中国的书法艺术 - 乘成 - 乘成休闲吧
元朝赵孟頫《玄妙观重修三门记》(1302年- 1306年),楷书
    赵孟頫是元朝书坛的教化主,对明清书风产生深远影响。大字楷书碑铭《三门记》是一篇碑文的墨本。赵写大楷起笔不藏锋,多顺锋直写,因为笔势连贯,笔画间有承接的映带,增添了生动的笔意。他的大字,笔画厚实,结体宽博,有横张之势。
字里千秋 中国的书法艺术 - 乘成 - 乘成休闲吧
明朝董其昌《项墨林墓志铭卷》(1635年),行书
    这篇墓志铭是董其昌逝世前一年的书作,秀劲萧散,自然多姿。虽是八十一岁的老人,书法上见不到一丝衰弱之态。用笔有劲利之势,直率而不流滑;体态有遒媚之韵,虚和而不空疏。由于书作中淡墨的运用,不仅显出墨色变化,而且烘托出淡雅的气韵。
字里千秋 中国的书法艺术 - 乘成 - 乘成休闲吧
清朝邓石如《唐诗集句》,篆书
    邓石如的篆书,变古朴为流丽,更见书写的笔致,为清朝的篆书开启了一条新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