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菊花的应用和药用价值

 彩云追竹 2011-06-22

菊花的应用和药用价值


  每年九月是菊花盛开的季节,天高气爽,也是茶人开始准备采摘菊花制成菊花茶的最好季节。一朵小小的菊花,曾引出历代诗人多少脍炙人口的诗句。唐代诗僧皎然,系东晋谢灵运的世孙,一生不问政治,只留心于山水田园、茶道诗歌,他是茶圣陆羽最交心的朋友,在一次一起品茶的时候,以诗助兴道:“九日山僧院,东篱菊也黄。俗人多泛酒,谁解助茶香。”晋陶渊明为官一旬即解服归田,酷爱菊花,淡泊于官场,表现的逍遥洒脱,他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把情感寄托于山水之间,菊花的清雅、不施粉黛,却又极具药用的内涵,仿佛也代表着这些隐士们甘于淡泊、耕归农田,却又不忘忧国忧民的优良品质,让人肃然起敬。

  菊花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是我国传统的常用中药材之一。据古籍记载,菊花味甘苦,性微寒;有野菊和家菊之分,其中家菊清肝明目,野菊祛毒散火。中医多用以主治目赤、咽喉肿疼、耳鸣、风热感冒、头疼、高血压、疮疗毒等病症。若长期食用,还有利血气、轻身、延年的功效。

  菊花是我国十大名花之一,全国各地几乎随处可见。菊花的品种多姿多彩,还带有一抹浅淡宜人的馨香,而且功用非凡,是一种药食同源的常见花卉,我国自古就有赏菊、吃菊的习惯,一直绵延了数千年。 菊花宴成为一种独具特色的健康饮食!

  

  菊花的药用价值

  


  传统药效:菊花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是我国传统的常用中药材之一,主要以头状花序供药用。据古籍记载,菊花味甘苦,性微寒;有野菊和家菊之分,其中家菊清肝明目,野菊祛毒散火。中医多用以主治目赤、咽喉肿疼、耳鸣、风热感冒、头疼、高血压、疮疗毒等病症。若长期食用,还有“利血气、轻身、延年”的功效。

  医化机理:理化分析表明,菊花中含有挥发油、菊甙、腺嘌呤、氨基酸、胆碱、水苏碱、小蘖碱、黄酮类、菊色素、维生素,微量元素等物质,可抗病原体,增强毛细血管抵抗力;其中的类黄酮物质已经被证明对自由基有很强的清除作用,而且在抗氧化,防衰老等方面卓有成效。从营养学角度分析,植物的精华在于花果。菊花花瓣中含有17种氨基酸,其中谷氨酸、天冬氨酸、脯氨酸等含量较高。此外,还富含维生素及铁、锌、铜、硒等微量元素,因而具有一般蔬果无法比拟的作用。现代临床医学也证明,菊花可扩张冠状动脉,增加血流量,降低血压,对冠心病,高血压,动脉硬化、血清胆固醇过高症都有很好的疗效。

  菊花药效及营养价值高,在我国,不少地方都有食菊的风俗。菊花气味芬芳,绵软爽口,是入肴佳品。吃法也很多,可鲜食、干食、生食、熟食,焖、蒸、煮、炒、烧、拌皆宜,还可切丝入馅,菊花酥饼和菊花饺都自有可人之处。菊花入食多用黄、白菊,尤以白菊花为佳,杭白菊,黄山贡菊,福山白菊等都是上品。

  

  家养菊花可否药用

  菊花有观赏价值,但供饮用及药用的菊花是小花头的,有栽培的,也有野生的。如果一盆菊花长了50个或更多的花头就是药用的。如果仅长一个或几个大花头就是观赏的,不能药用。饮茶用的菊花也宜蒸后晒干为好,蒸前宜充分洗涤一下,去除残留农药或不洁的物质,但一洗容易使花瓣散开,为了保证质量还是洗后蒸,蒸后晒晾为好。菊花可作为菊花茶,沏后有清香味,可醒脑明目,止头目眩晕,平肝清火。饮时还可加些冰糖调味。菊花因其清肝明目、滋补抗衰的作用,久服可清身延年。野菊花野生于山坡稍高一点的丘陵地带,在草木丛中或篱笆圈上,矮小,绿叶,小花,味苦,作茶饮,稍嫌其苦,但用作外科用药有比栽培菊花更优的效果,疏风清热消肿解毒,对多种细菌有一定抗菌作用,既可内服,又可用鲜品连叶捣烂外敷。野菊花对心肌缺血具有保护作用,可减少心肌耗氧量。药用菊花既适用于大面积栽培,也适用于盆栽,待花开罢可剪去其茎,留有宿根,明年还可发育。采摘与霜前霜后无关,只是不要打农药。再有,水洗蒸后晒干,也是值得注意之点。虽然菊花按理论讲可抗虫抗菌,但其叶仍易着虫,霉菌滋生。农场栽培,为了抗虫,有可能施化肥及农药。用者仍当谨慎,因为残存量是个人不会测知的。

  

  慈禧喜欢用菊花治病

  菊花历来有“眼科要药”之称,据《清宫慈禧医案》记载:慈禧多年患目疾和一些兼有眼目症侯的内伤杂症。所以,慈禧医案中的处方很多都有菊花且菊花还常当作为主药。除常用作汤剂服外,有的用法还显得“特别”。现举其用法如下:

  1.“菊花火锅” 用银制小火锅熬好鸡汤或肉汤,后加入生鱼片或鸡片稍煮。最后投入菊花瓣,再煮2~3分钟即食用。菊花火锅清香爽神,分外可口。此菜肴主要用于“头目昏,眼干涩”等症。

  2.菊花枕 每届中秋,慈禧叫人采摘大朵丰满的菊花,晒干后装入枕中备用。常因肝经郁热出现头昏、失眠。菊花枕睡时清香芬芳,既能助眠入睡,还能使人清醒后不再昏睡。

  3.洗眼方 如“桑叶洗目方”、“清热明目洗眼方”,“清目养阴洗眼方”等,均以菊花桑叶为主药,治感受风热邪毒引起的目赤肿痛;如加夏枯草、黄连等,又治肝火目疾。当净面后洗目可起清洁杀菌作用;而水煎熏洗则有利于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并有消炎效果。

  4.浴足方 用“明目除湿浴足方”煎汤浸泡双足,有疏风清热明目、止痒胜湿之功。此法的特点是“上病下治”,对下焦湿热熏蒸所致的目疾十分有效。

  5.代茶饮 将药用沸水泡服。如“清肝和胃化湿代茶饮”、“清热化痰代茶饮”,都是太后常服方,均以菊花为主药。据医案分析,用这类方很符合太后的病情,即目疾及脾胃失和等证属肝火,肝热及胃肠湿热等.

  6.膏丸方 如“明目延龄丸”、“明目延龄膏”等,这些方仍以桑菊组方,有清热散风、平肝明目之效,外加生地、羚羊尖之类,更宜于肝火炽盛之目疾。这种剂型多为慈禧晚年服用,因膏丸剂对慢性病和老年人肠道吸收更有效。如光绪31年11月初四,御医张仲元等为慈禧制作“菊花延龄膏”。该方独菊花一味,用水熬透,去渣浓缩,后用蜜收膏,每服三、四钱,白水冲服。此方针对“老佛爷脉弦数,肝经有火,肺胃蓄热饮,气道欠舒,目皮艰涩”等症状。膏丸中的菊花主要起清热、平肝、明目之效。

  其实,菊花不仅是具有清热解毒、疏风明目功效。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菊花的有效成分对革兰氏阳性菌、结核杆菌、流感病毒及皮肤真菌都有抑制作用,并有降压,改善冠状动脉血流量,增强毛细血管抵抗力等功效;临床证实:菊花对老年高血脂、高血压及动脉硬化等都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不愧为保健益寿佳品。这也说明菊花自古被誉为“延寿客”是有些道理的。

  

  菊花治病 功效多多

  


  菊花枕治头晕

  将野菊花加入油柑子叶、绿豆壳,晒干待冷却后,装入枕袋内缝密。菊花能对头晕、头痛、耳鸣目眩等具调治作用,还能使小便清长。用菊花做枕头,对妇女肝阳火盛引发的头晕、晚间烦躁难眠有帮助。

  菊花粥降血压

  取糯米150克,决明子15克,鲜菊花30克。将锅烧红后加入决明子稍炒后,加水500毫升,煮沸30分钟后去渣,再加水和米一起煮粥,待熟时加入菊花再煮开,加油盐或冰糖调味食用,具有散风热、降血压功效。

  菊花水能护眼

  泪水太多,第二天早上眼睛就会浮肿,有一方法可有效解除,就是用棉花沾上菊花茶的茶汁,涂在眼睛四周,很快就能消除这种浮肿现象。平时泡一杯菊花茶来喝,能使眼睛疲劳症状消除些,如果坚持每天喝,对恢复视力有帮助。

  菊花熏治头痛

  患神经性头痛,可用白菊花200克,加水煮沸,倒入脸盆内,趁热熏蒸头部,蒙盖毛巾被,以防盆内热气外泄,至药汁温度降至体温以下为止。

  菊花叶治鼠疮

  得了鼠疮,可用一把白菊花叶或白菊花枯枝叶和根也可(多一点或少一点没关系),万年青叶(3~4片),煎成中药,饭后用药,日服两次,一般一周内可见效。

  药用菊能平肝

  一般入药多选用单叶味甜色白的白菊花,清热解毒的常采用味苦色黄的野菊花。菊花皆有疏风、清热、平肝、明目的功效。杭菊疏风清热为主;白菊平肝明目的功效较强;野菊花偏重解毒,其叶还能外敷治疗疔疮。

  菊花酒可益寿

  《神农本草经》载“菊花酒久服利血气,轻身耐老延年。”清代《食物本草会纂》载有“菊花酒,治头风,明耳目,去瘘痹,消百病。”

  菊花茶可杀菌

  菊花泡茶是人们喜爱的清凉饮料之一,它香气浓郁,提神醒脑。菊花含菊花甙、胆碱、水苏碱、氨基酸以及微量维生素等,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甲型及乙型链球菌等有杀灭作用。用于感冒发烧、身热无汗等症。

  菊花蜜可润手

  秋燥引发手干,热毒重者还会瘙痒脱皮。可用菊花、金蝉衣、蜜糖适量,加水煲半小时,隔渣取液,用以浸手一刻钟,然后以清水洗净。能让双手恢复白滑、减少裂纹。

  养菊花利环保

  菊花能吸收二氧化硫、三氧化硫、氟化氢、氯化氢及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净化空气,保护环境。

  

  菊花、野菊花与家养菊花的区别

  菊花是一味常用中药,与之容易混淆的还有野菊花和家养菊花。不少人认为,反正都是菊花,功效应当相同,都可以供药用。其实这是错误认识。

  一般在医院药房和药店购得的菊花,是药农大面积栽培的药用菊花,目前我国有几大菊花产地,主产于安徽亳县、涡阳及河南商平者.称为“辜菊”.存药用菊花中,此品种最佳。主产于河南武陟、博爱者,称为“怀菊”;主产于四川中江者,称为“川菊”;主产于山东济宁者,称为“济菊”;主产于河北安国者,称为“祈菊”;主产于安徽歙县者,称为“贡菊”;主产于浙江嘉兴、桐乡、长兴者,统称为“杭菊”等。

  菊花,性味甘、苦、微寒,归肺、肝经。功效是散风清热,平肝明目。常用于风热感冒肝阳上亢头痛眩晕目赤,肝肾阴虚之眼目昏花等。现代研究表明,菊花能降压、扩张冠状动脉血流量、增强毛细血管抵抗力,故还能治疗高血脂、高血压及动脉硬化等。

  野菊花为野生,多长于路边、丘陵、荒地、山坡等,全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每逢九十月份漫山遍野。野菊花也可供药用,但其功效与“菊花”有区别。野菊花,性味苦、辛、微寒,归肝、心经,主要功效是清热解毒,主治痈肿、疔疮、目赤、瘰疠、天疱疮湿疹外科感染性疾病。由于清热解毒之力胜于菊花,故擅长治疗各类疔疮痈肿之疾,对前列腺炎等也有治疗功效。除此之外,野菊花与菊花一样,也具有抗炎、抗病毒、降压、降脂等作用。目前一般采用它作各种感冒类中成药的原料。如感冒灵、感冒清等。

  家养菊花多为观赏菊,判断是否能作药用一般可以看其花头的大小和多少。可供饮用及药用的菊花是小花头的,如果一盆菊花长了50个或更多的花头就是可药用的。如果仅长一个或几个大花头就是观赏的,不能药用。从菊花花色上判断药用的主要的是白菊,其他颜色多是观赏用的。

  

  菊花、野菊花不宜混淆代用

  目前菊花的应用较为混乱,一些地区和单位,尤其是专科医院,常常把菊花和野菊花混淆或代用,在药品监督中也发现有些人模糊不清(西医用中药)。认为菊花和野菊花都是菊科生草本植菊。其实菊花和野菊花是两种不同的药物,野菊花别名“苦薏”,李时珍:“苦薏”处处原野极多,与菊无异,但叶薄小而多尖,花小而蕊多,如蜂窝状,气味苦辛,性烈,据此菊花与野菊花甘苦不同,应分别用药,不宜混淆。现将有关资料解述如下,供大家合理用药。

  1 菊花

  菊花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菊chrysanthmum moriforium Ramat的干燥头状花序。栽培。

  性状鉴别:头状花序,外层花瓣(舌状花)多呈扁平单片状,中间有黄色的圆盘状花心(多数管状花聚合而成),基部有绿色花蒂,由3~4层叶状物(总苞片)组成,气清香,味甘微苦,由于产地和加工方法不同(实际品种不一),各地产品略有差异。

  A:毫菊花:花大足壮,花瓣长而紧密,长1~2cm,将花冠捋齐与蒂粗细相等,色白。B:滁菊花:形状与毫菊花类似,惟花朵较小,多皱缩呈绒球状,花心较松。C:贡菊花:花朵小,花瓣密而短,色白,蒂绿而鲜艳,花心金黄色。D:杭菊花:因加工蒸过而呈压迭状,朵大瓣阔而疏,色白微黄,花心较大,深黄色。蒸过的大黄菊花与其相似,只瓣为黄色。E:怀菊花和川菊花:花大瓣长,约1~2cm,多为黄白色,带有浅红色或棕红色花瓣,花心细小,浅棕色,质松和柔软。F:小黄菊(烘黄菊):为黄菊花小的头状花序或未开放的花蕾。G:白菊花:均以色白,花完整,不散瓣,香气浓,无梗叶则为佳,黄菊花则以色黄为佳。

  主要成份:含腺嘌呤(C 5 H 5 N 5 )、水苏硷(C 7 H 3 NO 2 )、胆硷等并含挥发油。功效:疏风散热,解毒明目。原理:消炎、利尿。抗菌:杭菌花在体外对金黄色葡萄球菌,B溶血性链球菌,宋内氏痢疾杆菌、伤寒杆菌等有抑制作用,此外,白菊花在体外对色毛癣菌等多种皮肤真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性味:甘苦、微寒。归经:入肺、肝经。主治:头目风热,眩晕,头疼目赤等症。

  上述菊花都有不同程度的清散风热,解毒消炎,明目等作用,但各有所长,甘菊花(白菊花)养肝明目的功能较好,常用于肾阴虚所引起的目暗,滁菊花为白菊花的一种,功用相同。其资质较优,镇痛、镇静作用好,杭菊花(黄菊花)疏散风热的功能较好,常用于外感风热、头痛、目赤。

  临床应用:(1)用于治疗外感风热。杭菊花配桑叶薄荷等;(2)用于治疗风热眼痛。杭菊花配白蒺藜、木贼,水煎服,也可用于热蒸气熏眼;(3)用于肝阳上亢引起的头痛。甘菊花配夏枯草钩藤等;(4)用于肝肾不足引起的头昏眼花。甘菊花配枸杞子,如杞菊地黄丸。用量:3~18g。

  2 野菊花

  野菊花为菊科多年生长的草本植物野菊。chrysanthtˉmum indicuml的干燥头状花序。性状鉴别:头状花序略呈球形,远较甘菊花为小,直径约5~8mm。花黄色中央有多数管状花,总苞片腺形,气微弱,味苦。主要成份:含野菊黄酮苷(C 28 H 32 O 14 )、野菊花内酯(C 15 H 18 O 4 )、菊酮甲乙少量挥发油。药理作用:清热解毒、降压。原理:抗菌: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白喉杆菌等有抑制作用。降压:动物实验证实有明显的降压作用,其原理为抗肾上腺素,扩张外周血管和抑制血管运动中枢

  性味:苦、辛。归经:入肺、肝、肾经。主治:痈肿疔毒、恶疮,内服外洗并用。

  临床应用:(1)用于治疗疔疮肿毒。以野菊花单味用,或配银花、蒲公英等,如野菊花汤;(2)用于治疗高血压,配草决明、夏枯草,如菊明降压丸,清肝热、解毒、降压。用量9~18g。

  

  
  3 菊花、野菊花不宜混淆代用

  由上述可见菊花和野菊花无论从来源、外观性状、功能及主治都有明显的不同。因此在使用时不能视为一物混为等同。处方用药应严格区分,切不可盲目混淆或代用,否则会影响治疗效果,贻误患者的病情起到相反的作用。笔者再三强调医生和中药调剂师要引起高度重视,对菊花和野菊花务必区别使用,确保每位患者用药安全有效。

  

  菊花的食用、茶用、药用

  原产中国的菊花,栽培历史至少已有1500多年,园艺品种至今已达3000多个。人们在漫长的实践过程中,不仅选育出食用菊花,还认识到菊花可当茶,可做药。我们把这类菊花笼统称之为实用菊。实用菊也有一定观赏价值,大都是满天星系(小菊)中的品种。据测定,每100克新鲜菊花瓣中含有蛋白质1.9克,脂肪0.9克,醣4.8克,纤维素3.7克,钙64毫克,磷50毫克,维生素0.23毫克。此外,还含有菊甙、氨基酸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成分。早在《神农本草经》中就记载有:菊花“久服利血气,轻身,耐老延年”。近年来,药物试验证明,菊花还有消炎、杀菌、降压、治疗冠心病之效。

   食用菊

  食用菊主产广东,主要品种有蜡黄、细黄、细迟白、广州大红等,为酒宴的名贵配料,畅销香港、澳门等地。中国南方不少地方,都有食用菊花的习惯。诸如“菊花之乡”的中山市小榄镇的“菊花甜肉”,就是用黄菊和肥肉精制而成的特级食品,历来在港澳畅销。五十年代初期,原苏联的伏罗希洛夫到广州访问,当地省市领导人曾用“龙虎凤羹(以蛇、猫、鸡为主料)来宴请他。这羹就洒有白菊的花瓣,令客人尝了又惊又喜,赞不绝口。《御香缥缈录》中记载了慈禧爱吃白菊花,其吃法是:先将拣净的花瓣在稀矾水中浸泡1至2分钟后再漂洗沥干配涮火锅。火锅中的汤为原汁鸡汤或肉汤。先将切薄的鸡肉片或鱼肉片投入锅中煮5至6分钟揭锅,再投入菊花盖煮5分钟就蘸酱、醋等调料吃。非但味美,还别具一股清香。南京人爱吃的菊花脑,为菊科野菊的一个变种,形似野菊但叶面光滑无毛。叶色泽光亮,味甘。用其嫩尖和嫩叶凉拌或做汤,凉拌时入沸水滚过,捞出加入白糖、盐、味精和香油等调料。做汤时,在沸水锅中将菊花脑、鸡蛋或豆腐片放进去,加上盐、熟油即成。其味爽口清凉,其色淡绿,可治胃热心烦,口苦便秘,头痛目赤诸症。日本、法国等国也有不少地方把食用菊当作一种“优质、无虫害的蔬菜”,用于制做各种美味佳肴。菊花的吃法还多种多样。譬如,将菊花瓣切成小段和入肉末或鱼末,制成菊花肉丸或菊花鱼丸,或用菊花瓣炒蛋、烧豆腐,都别有风味。北京人菊餐中的菊花肉、菊花鱼片粥、菊花羹等,都是脍炙人口的佳肴。此外,用菊花做成的菊花糖、菊花糕等口味也佳。

   茶用菊

  茶用菊最有名的是杭州杭菊、河南怀菊、安徽的滁菊和毫菊。泡茶饮用,不仅解渴,还可养肝明自,延年益寿。东晋葛洪著《抱朴子》里记述:“南阳郦县(今河南内乡县)山中有甘谷,水所以甘者,谷上左右皆生菊花,谷中居民,悉食甘谷水,无不长寿。”苏辙有诗云:“南阳白菊有奇功,潭上居人多老翁。”如果家中栽有几盆茶用菊,待开花时自制菊花茶和菊蜜饮,更有一番乐趣。其做法是:取下盛开的菊花阴干备用。或单泡开水,或和等量的绿茶泡开水,每日饮2至3次,能消暑解渴,祛除内热,平肝明目,提神解乏。取干菊花50克,加水2000毫升,煮沸后过滤,另加适量蜂蜜,搅拌溶化即成菊蜜饮,可养肝明目,生津止渴,清心健脑。此外,市场上出售的菊花晶、菊花汽酒等,亦是夏令消暑佳品。

   药用菊

  药用菊主要指中药里的黄、白菊,还有歙县的贡菊,河北的泸菊,四川的川菊,以及茶用菊,都可补益防病,具有抗菌、消炎、降压、防冠心病的作用。

  干菊花配枸杞子泡酒,一周后饮用,可治伤风头痛或眩晕。重阳饮菊花酒,是中国民间传统习俗。传说宋代诗人陆游,一次病中饮了菊花酒,居然“酒到病除”。他欢喜万分,欣然命笔成诗:“菊得霜乃荣,惟与凡草殊。我病得霜健,每却童子扶。岂与菊同性,故能老不枯。”极力赞美菊花酒的功效。

  此外,黄菊花配以地丁草煎服,连服数日,可预防流咸。白菊花煎汁代茶饮,可治急性咽喉炎。菊花煎剂治疗心绞痛,有效率达80%。野菊花全草熬水洗患处,可治疔疮、热疖、湿疹和足癣。以干菊花为主,配以川芎、丹皮、白芷等中药粉拌匀作枕心,对伤风头痛、眩晕、高血压、冠心病患者有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