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C windows api 多线程---互斥量 互斥量的用途和临界区很像。它与临界区的差别在于可以跨线程使用,可以用来同步进行多个线程间的数据访问,但是是以牺牲速度为代价的。只有临界区是非核心对象,那么互斥量就是一个核心对象了。核心对象的特点是有所谓的引用计数。所著一个未被拥有的互斥量,比锁住一个未被拥有的临界区需要花费几乎100倍的时间(数据引用自《Visual C++ 6.0编程学习捷径》)。
打开互斥量. 释放互斥量. ------------------------------------------- #define typedef struct THREADDATA
char * str; DWORD WINAPI ThreadProc( LPVOID lpParam ) int main(int argc, char* argv[]) VC windows api 多线程---信号量信号量(Semaphore)和互斥量一样,属于内核对象。它自动执行可用资源查询的测试,如果有可用资源,则可用资源的计数减少,从而避免其它线程请求资源。当该线程释放该资源后,可用资源计数增加,则操作系统允许另一个线程请求资源。 信号量与临界区和互斥量的不同在于,它不能被认为属于某个线程。也就是说,一个线程可以等待信号量对象(减少它的资源计数),而另一个线程释放该对象(增加它的资源计数)。 Win32 API提供了几个函数用于支持信号量。使用Win32 API产生一个信号量,必须首先调用CreateSemaphore()函数,该函数描述如下: 创建一个信号量 你可以根据信号量的字符串名字得到该信号量的句柄: 释放信号量函数:
#include "stdafx.h" #define typedef struct THREADDATA
DWORD WINAPI ThreadProc( LPVOID lpParam ) int main(int argc, char* argv[]) 在有几个线程并行运行的环境中,同步不同线程的活动是非常重要的。一般说来,一个线程使自己与另一个线程同步的方法是让自己睡眠。但线程睡眠时,操作系统不再为它调度CPU时间,因此它停止了执行。不过,就在它睡眠之前,它告诉系统要让它恢复执行,必须有什么“特殊事件”发生。操作系统记住该线程的请求,监视着“特殊事件”是否发生以及何时发生。当它发生时,线程才又能够加入到CPU时间等待队列中。一旦被预订,线程就能继续执行了。此时,线程就将它的执行与时间的发生取得了同步。 void InitializeCriticalSectio ---------------------------------------------- #include "stdafx.h" #define typedef struct THREADDATA CRITICAL_SECTION sec1; char * str; DWORD WINAPI ThreadProc( LPVOID lpParam ) int main(int argc, char* argv[])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