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的理论和实践在治疗亚健康方面有独特的优势。特别是整体治疗和因人而异的个体化治疗更具特色。亚健康状态主要是人体的五脏六腑功能失调,加上气滞血瘀、痰湿内阻导致气机不利、气血运行失畅。其治疗如下:
1.痰湿内阻型:神疲力乏、头痛脑胀、胸闷腹胀、消化不良、舌淡苔厚或腻,以乃痰湿内阻,治宜消痰化湿,用二陈汤加平胃散加减;若有心烦失眠、忧郁苦闷,则用温胆汤治疗;若口苦口干、心烦易怒,属痰热内扰,上方加黄连、龙胆草。
2.气滞血瘀型:临床根据症状轻重,可分肝气郁结和经络瘀阻两亚型。若胸闷心烦、精神紧张、焦虑不安、易于激动,女性见月经失调、经前乳胀、痛经,此为肝气郁结,一般用逍遥散加减。若气郁不解,则气滞血瘀,出现经络瘀阻,临床可见胸闷、胸痛,伴四肢麻木、颈背酸痛、舌质暗红或有瘀点,可用血府逐瘀汤加减。上述二方疏肝理气,活血化瘀,促进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常可获效。
3.心脾亏虚型:心烦失眠、记忆力下降,伴心悸胸闷、多梦易醒、偶有心律不齐,伴全身乏力、食少纳呆、面色憔悴。此乃心脾两虚,心神失养,可用归脾汤或天王补心丹辨证治之。
4.肺气亏虚型:易患感冒,伴鼻塞、流涕、咽喉时痛、喜咳嗽、多痰、体虚力弱、面色苍白。此乃肺气亏虚,卫气不固,治宜益气补肺、固表实卫,可用玉屏风散合苍耳子散,研细末长期开水煮服,有增强免疫力的作用。
5.脾虚湿阻型:全身乏力、极易疲倦,伴有厌食、腹胀、嗳气、消化不良、便秘或便稀、舌苔厚浊,此乃脾虚湿阻,可用参茯白术散调服。若湿热内生,舌苔转黄,伴口臭、口腔溃疡,则可加黄连或大黄清利湿热。
6.肾虚精亏型:临床可见肾阴虚、肾阳虚和阴阳失调三类型。若自觉低烧、手足心烦热、夜间盗汗、头晕腰酸、两膝酸软,耳鸣、失眠多梦、常见劳心、房事过度之人,可用六味地黄丸加减;若四肢不温、形寒怕冷、性欲下降则为肾阳虚,可用肾气丸加巴戟天、肉桂;若有以上症状伴有面红潮热、有时畏冷恶寒,出现肾精亏损、阴阳失调,则用二仙汤加减,疗效不错。
应该指出:中医强调整体治疗和辨证施治。我们应针对每个人的具体情况,灵活施治,并结合心理疏导、针灸、推拿等综合治疗,方可取得较好的疗效。总之,人生短暂,生命无常。生老病死,虽然不可抗拒,但我们应该主动地适应自然的规律,增强体质,在未病时应养身健体,在欲病时早期防治,进一步提高我们的生命质量。
有句俗语说:急病看西医,慢病看中医。对于亚健康这样的慢性病,中国人一向相信中药所具有的调理功效。以六味地黄丸为例,过去被认为是补肾良方的六味地黄丸,其实早在医学著典中就记载了其关于提高免疫力、延缓衰老的功效。六味地黄丸能调整阴阳平衡,让白领们摆脱亚健康状态。目前市面上的六味地黄丸多为浓缩剂型,通过先进的现代制药技术,保留了传统汤剂的优点,并使药品纯度更高,疗效更集中,更易吸收,而且携带方便,非常适合白领一族繁忙的生活方式。
为了方便人们用药,推荐使用一些中成药进行调理。
1、归脾丸
对于心脾两虚引起的体倦乏力,失眠头晕,健忘心悸,都有很好的疗效,包括西医所说的神经衰弱、亚健康状态、疲劳综合征、低血压、贫血、缺血性心脏病等。
2、六味地黄丸
由于它具有滋补肝肾的作用,对肾阴亏虚导致的头晕耳鸣,腰膝酸软,乏力潮热症状,均有较好的调理作用。这个方剂由6味中药组成,如再加两味药变脸后,使用范围就更广了。如加麦冬、五味子后,就更名为麦味地黄丸,可预防老慢支、哮喘发作;加枸杞、菊花后,叫杞菊地黄丸,可用于高血压、贫血和眼科疾病;加上知母、黄柏,名为知柏地黄丸,能治疗头晕、心烦、急躁、失眠、盗汗、慢性尿路感染等。如加附子、肉桂,就是有名的金匮肾气丸,可温补肾阳,对老慢支、哮喘、慢性心功能不全、肾病水肿、老年小便失禁都有较好疗效。
3、逍遥丸
该药对于各种不良情绪引起的胸闷,胃满,腹胀,胸胁胀痛,食少嗳气,情绪郁闷等均有较好的调理作用。若再加上丹皮、栀子,就更名为丹栀逍遥丸,可用于整天闷闷不乐,对日常事情丧失兴趣,自感头晕乏力,胃脘不舒,胸闷气短的抑郁症。对于更年期综合征出现的急躁易怒、心烦汗出、失眠或有烘热感,也有很好的调理作用。
以上仅是举例,中成药的品种很多,应用范围也很广。这里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是:
第一,对于亚健康状态和慢性病的调理需要有一个过程,服用中成药不能指望像使用阿斯品匹林这类退热止痛药那样神速。
第二,中医讲究四诊八纲辨证,想取得理想疗效,最好请有经验的医生为自己把脉、观舌,根据证型用药。
如今,保健养生早已不是中老年人才会关注的话题。对于时时刻刻奋斗在职业第一线的白领来说,保持好的健康状态,才能有好的“钱图”(前途)。多多锻炼,快乐的心情,充足的睡眠,均衡的饮食,加上中药的内在调理,定能让你从此远离亚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