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常见的翡翠种

 葫芦押花 2011-06-28
2009年04月14日 22:45

玻璃种

翡翠种的概念是一个商业概念,不是学术概念。是翡翠业界人士对翡翠的一种描述术语,是约定俗成的。玻璃种翡翠的结构非常细腻,组成翡翠的矿物颗粒细小,肉眼很难观察到矿物颗粒,常规的宝石学显微镜下也不易观察到矿物颗粒。有人统计过玻璃种翡翠的矿物粒径可以低至0.01mm左右。这样的翡翠无棉绺(棉绺可以是不同种的矿物,也可以是同种矿物的结晶程度不同或者晶体大小不同造成的)。这种翡翠给人总体感觉像玻璃一样清澈透明。翡翠是玉石,是有多种矿物集合体组成的,它不是单晶体的宝石。所以,翡翠不可能像单晶体宝石那样晶莹剔透。玻璃种翡翠是翡翠中透明度最高的。具有玻璃光泽。

冰种

冰种是指翡翠晶莹剔透如冰,其品质仅次于玻璃种。冰种可以有一定的石花,棉等。因为棉,石花的存在透明度受到一定的影响。种的描述语言都是我们熟悉的,时常能见到的事物。所以很形象,很生动。但不严谨。种与种之间没有一个严格的界限。这样的语言对于业界外人士很容易理解,对于商家来说,有了很大的灵活空间。这点被商家用于提高商品的价钱。

冰种的感觉像寒冬三九天的冰,不是初冬或者晚冬七九天的冰。透明度比较好,但有很多的棉或者絮状物。

 糯种

糯种又称糯米种,化种。其特点和蛋青种很接近,神似糯米汤。此种翡翠的矿物颗粒结晶细小。呈半透明状。糯种和蛋青种的差异在于前者透明度差一些,“雾”显得更重一些。

油青种

油青种是绿色较暗的一种翡翠。它的颜色不是纯正绿色,带有灰色或蓝色,不够鲜艳。颜色很沉闷,它的颜色可以由浅至深,透明度一般较好。油青翡翠多为纤维交织结构,由于它表面光泽似油脂光泽,因此称为油青种。

 
豆种

翡翠中最常见种类,行内有“十翠九豆”的说法。它的特点是翡翠中矿物的颗粒感强,颗粒比较粗,透光性较差,微透明。翡翠中的硬玉矿物晶体呈短柱状,矿物晶体之间的边界较清楚时,看起来很像一粒粒的豆子,故称为“豆种”。

马牙种

马牙种很形象地描述了质地粗糙,矿物结晶颗粒粗大的一种翡翠。这种翡翠中的短柱状硬玉矿物颗粒粗大而且边界清楚很像马的牙齿,故称为“马牙种”。这种翡翠中可以很明显看到组成翡翠的硬玉矿物的解理面闪光-“翠性”。翠性是翡翠不同于其它玉石的一个鉴定标志。但翠性的明显程度又是翡翠质量的一个标志。翠性越大,翡翠质量越差,优质翡翠看不到翠性。

白地青种

白底青种是翡翠中分布较广泛的一个品种。白色的基底上分布着斑状,团块状,或者不规则条带状的绿色部分。绿色部分较鲜艳,与基底的白色部分形成较大的反差。白,绿分明。白色部分结晶较粗,呈粒状结构,一般是中粒或者粗粒结构。透明度很差,一般是不透明。白地部分给人感觉和瓷器差不多。

 

 

干青种

干青种翡翠几乎是满绿色,颜色比较深。绿色分布有的比较均匀,有的不均匀,往往有些黑点。粒状结构,透明度差,几乎不透明。这种翡翠主要由钠铬辉石组成,会有少量的硬玉,含量不定,还有铬铁矿及其他角闪石类矿物。广东人把这种翡翠做成薄片用于首饰镶嵌,故又称“广片".这种广片在民国年间很受欢迎。

 

蛋青种

蛋青种,顾名思义,指翡翠的质地像蛋青。组成翡翠的晶体结晶细小,半透明。相对于玻璃种,冰种,蛋青种要显得浑浊一些,没有前2者那样透明。


乌鸡种

乌鸡种翡翠是近几年在市场上出现的品种.它的颜色与一种黑皮的鸡相似.乌鸡种翡翠呈灰黑色至黑色,色调不甚均匀,部分黑色翡翠不同程度地带有灰绿色色调,浅色部分的绿色色调更加明显.微透明到不透明,深色部分由不透明到微透明,浅色部分不透明到半透明,玻璃光泽.

乌鸡种翡翠几乎由纯的硬玉岩组成.硬玉含量98%以上,仅有少量的副矿物和黑色碳质,后者总量不足2%,局部显得高些。 矿物颗粒呈短柱状、粒状,岩石呈粒状变晶结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