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信息技术不能从根本上改变中国教育

 积累 感悟 成长 2011-06-28

  从2001年到现在,笔者所在的中国计算机学会(CCF)的专家和北京高校的大学生每年都到国家级贫困地区山西省吕梁地区实施教育扶贫项目,主要任务是培训那里的中小学教师。

  通过9年的教育扶贫我们发现,计算机及其他电化设施并不能改变教育落后的面貌。那些欠发达地区的农村所欠缺的不是计算机,也不是电化教学设备,最欠缺的是具备基本素质的教师,是学校、教师对教育本质的理解,是基本的教育方法,是政府对教师能力提升以及实际生活方面的关怀。

  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培训工程已经推行10年了。这么浩大的工程实施之后,农村教师即便能熟练使用信息技术工具,他们就能把“书”教好吗?

  其实,就教育而言,最重要的还不是那些工具的使用,而是引导和帮助学生学习观察客观世界、培养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能力、学习数学和培养逻辑思维能力,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和行为习惯,具有自信心,等等。上述几点是真正改变和“锻造”人的,是教育的本质内容,是比信息技术重要而且更为基本的东西。客观地讲,如果教师能胜任上述教学的要求,就是一个非常合格甚至优秀的教师,尽管他可能还不懂计算机。遗憾的是,我们许多教师并未达到上述目标。

  回顾35年前笔者本人在农村小学所受的初等教育,也说明了上述教育内容的重要性。

  我的小学老师毕业于中等师范学校,从我们一年级到四年级各门功课都是她一个人带(称为包班)。我的拼音、书写、作文、数学等都学得很好,就是得益于她正确而全面的教学。后来我到城里念大学,丝毫没有觉得自己比城里的孩子差。

  几十年过去了,现在的小学教师动辄就是大专、本科毕业,可他们能比我们原来的老师更好吗?我看未必!

  如果他们不能把握教育的本质,即便拥有最现代化的设备,也培养不出合格的学生来。

  比如,几年前CCF的会员们捐资8万多元,在贫穷的中阳县贺家岭村盖了一所200多平方米的新学校。但不到两年,教育部的“优化办学”政策就导致县教育局把这所学校给撤销了,后来这所新学校成了村里办红白喜事的地方。

  CCF联合北京若干所高校在几个县援建了计算机教室,每个教室都至少有20台计算机,但无人能充当合格的教师,教师们学了打字、文档制作等也没有什么大的用处,没有积极性。而培训班不受欢迎,导致设备大多闲置或废弃。

  我们给一所小学捐赠了电脑和上网设备,但锁在校长的办公室,老师们用不上;我们捐赠给另一所小学的DVD也被乡教办主任拿回了家。

  临县黄河边上的一所小学从太原分配来5名大学毕业生,他们每月的工资不到600元钱。他们希望能上网查查信息,但通过电话线拨号上网,每年要1000多元的上网费,校长拿不出来。

  凡此种种,不胜枚举。

  所以,教育主管部门如果不从根本上理解教育的本质,端正办学方向,采取切实可行的办法保障教育经费、提升教师的待遇、提高教师能力、建立教师准入制度和考核制度,而只是头脑发热,搞一些短期的“教育工程”,恐怕是达不到目标的。

  综上所述,农村教育要推进,最重要的是人,是能够胜任教育管理和在第一线实施教育任务的教师,而不是设备和工具。

  (杜子德:中国计算机学会秘书长、中国科协扶贫工作领导小组成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